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请别再神化中医-兼论脉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7 11: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别再神化中医-兼论脉诊
(作者:杏李园主人)

在网络混迹久了,发现中医在虚拟世界里的地位比现实中高多了。中医在这里大多被神化了,最神的莫过于脉诊。文学作品里的悬丝诊脉好像在这些“脉神”、“神脉”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已经达到了凭脉知古今、断生死的程度了。

呵 呵,说句实话,对这些,我是不信的。您也许会说是我的水平低,这我绝对同意,我的脉诊水平确实低。可这些“脉神”、“神脉”们再高还能高的过王叔和吗?张 景岳 说:“世称善脉莫过于叔和,尚有待于彼此参伍,况下于叔和者乎?故专以切脉言病,必不能不至于误也”,一针见血戳穿了妄言者的假面具。《素问》更说:“诊 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施今墨先生曾介绍过清朝宫廷里的悬丝诊脉的真相,实际上就是个过 场,被邀诊的医生往往提前买通皇亲国戚身边的宫女、太监,透露病情,哪里真的仅凭一根丝线就摸出病来呢?

凡临床丰富的医者都知道,从医 者看患者的第一眼起,一次诊疗活动已经开始了(望诊);而当患者做到就诊桌旁准备接受医生的检查时,医患之间总会进行简单的问答,闻诊(声音、气味)也就 同时进行了;就算医生与患者没有关于任何方面的对话就开始诊脉,也是望闻切三诊综合了,何必自高身价、故弄玄虚,说是仅凭脉诊得出的诊断呢?比如一个慢性 鼻炎的患者,鼻翼多会肥大(有经验者一望即知),加上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往往会用力通气,这几方面一综合,即使不用问诊,也可以得出诊断,所谓的“脉神”也 就这样产生了。其实,这个应该很好鉴别,让医者蒙住眼睛(或本身是盲人),塞住鼻孔,禁止患者发出任何声音,这才是真正的单纯脉诊。可那些所谓的“脉 神”、“神脉”们,敢这样应诊吗?笔者邻县的一位倪姓老中医,对自己的脉诊极为自负,诊完脉即处方,素来不许患者开口,开口必遭训斥。早年我院某同事的哥 哥患肾结石,前去求治,照例是诊完脉处方,并告知是肾阳虚,处方未完,患者已疼的休克了,转由该院西医抢救。这件事不仅影响了该中医的威望,而且对中医整 体形象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中医辨证分型,肾结石的确可以有肾阳虚一型,而且这个患者的中医诊断极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毕竟肾结石、肾阳虚二者之间没 有必然的联系,而且置望诊于不顾(患者当时由于剧烈疼痛,肯定会出现痛苦面容),没有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措施,致使病急生变、措手不及,给西医和患者留下了 口实之机,不能不说是过分自负脉诊的苦果啊。

我们虽不能因脉诊居四诊之末(仅指诊察顺序而言)就轻视之,但也坚决反对有意无意神化脉诊的行为。

中 医的确有很神奇的地方,我以中医为业,也曾治好了很多西医治不了的疾病,但我从不认为中医就全面超过西医了。中西医实际上还是互补的关系,也有中医治不好 的病被西医治好了,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当然,你也可以把这归结于那个中医的水平不行,这点我也承认,现在中医的队伍的确良莠不齐,很多害群之 马。但问题是,学院派的水平低,您说的那个隐藏于民间的中医就真的那么厉害吗?若真的达到了那种水平,我看早已超越张仲景、华佗,而成为千古第一人了,呵 呵,还能隐藏于民间吗?



中医为什么要讲究辨证论治呢?辨证论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个理性思维的过程。所以水平高的中医,大都稳重、踏实,因为理性思维久了,感性的东西自然就会少了,就会心平气和、踏踏实实的做学问。

神化中医的恶劣后果:一是让圈内人浮躁,耐不得寂寞,那就没有办法真正提高中医的整体水平;二是让圈外人有口实之机,再次让人把巫、医联系起来。

所以:

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2:50 , Processed in 0.0736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