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9——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6 20:4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6 12:50 编辑

【3】唐、宋时诸家本草,把药物性能和治疗作用与脏腑相结合的论述日益增多,如某药“补肺”、某药“益脾”、某药“安心”等。北宋的寇宗爽,在论述泽泻的功效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这说明,北宋时,明确提出了“归经”的概念。
       【4】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的发展,推动了药物学的研究。著名医家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说。金太宗时(相当于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珍珠囊》一书,书中最早创立了药物归经学说。该书对每味药几乎都有“归经”和“引经”的记载,并且认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而各归其经,则疗效更显著。若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则难以获得确效。张元素所创的药物归经,还有引经、使药等说法,进一步丰富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处方用药确有很大帮助。李时珍曾对他高度评价,认为他“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并且,对张氏的归经理论,李东垣和王好古都特别推崇。如王好古著《汤液本草》,论述归经的药物已达81种。历史证明,金元时代开始盛行药物归经之说。
       【5】到明代,药物归经已成为本草书籍的专设条目,如刘文泰编著《本草品汇精要》,论述每一种药物都设24个条目,其中,专设了“走何经”一项,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归经。《本草纲目》不仅全部继承了以前的归经内容,而且对药物的“入气分”、“入血分”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比如,同归某一经的药物,再区分“入气分”或“入血分”,更能体现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6】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归经作了更加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词,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统称为“归经”。在他编著的《要药分剂》书中,每一种药都明确列出了“归经”。因此,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这一提法。至此,药物归经的理论渐趋完善。
       【7】以上说明,药物归经和腧穴归经,道理都一样,都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经过系统总结确定的,都是以“经络”为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把腧穴和药物分别归属各经,是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实践证明,确实具有实用价值。
       二十五,六经证
       【1】《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把外感伤寒病分为六种证候类型,称“六经证”。这是张仲景对外感伤寒病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
        【2】所谓“六经证”,并不是“经”本身发生了病变,而是把外感伤寒病按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归属“六经”。“经”本身不是病灶,也不是病邪的传播途径。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显然,《伤寒杂病论》开创“六经辨证”时,是以“六经”为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而不是“经”本身发生了疾病。比如,所谓“太阳病”,是风寒之邪侵袭人的肌表,其病位,不是太阳经本身,而是人的肌表。
       二十六,经络的分布
       【1】《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表明,人出生时没“经络”,“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经络的分布起源于十二经的“根”和“结”,最初是按“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确定的。比如,以“圣人面南而立”为人体模型,“至阴”处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阳,与太阳相对应,位居足部,故为足太阳经之根,是足太阳经起始的一端,其“结”在命门,为足太阳经的另一端,由“根”和“结”产生了足太阳经的分布。再如,“涌泉”处为阴中之少阴,与少阴相对应,位居足部,故为足少阴经之“根”,是足少阴经起始的一端,其“结”在喉部廉泉穴处,为足少阴经的另一端,由“根”和“结”产生了的足少阴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的《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合起来可以表明,十二经的分布都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根结”是十二经的起源。这说明,十二经的分布是在人体上创建的,不是人体上真长着“经络”。
       【2】《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整个经络系统的分布,都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3】经络的分布不是凭空创建的,而是综合了很多方面的基础,比如,气脉、血脉、气血的运行规律、腧穴、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等,都为创建“经络”奠定了基础。(详见“经络是怎么起源的”一节)
       【4】“经络”的分布主要根据三个方面,一是“六合”和“八肱”的基本形式。比如,十二经是“六合”的基本形式。奇经八脉是“八肱”的基本形式。二是气脉和气血的运行规律。比如,十二经、督脉、任脉、跷脉的主干合为“一十六丈二尺”,与“大气脉”相同。三是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的归经。比如,最早的十二经和腧穴的联系很少,随着归经的腧穴逐渐增加,古代医家多次充实、修改或调整过“经络”的循行路线。
       【5】经络系统最早的分布是十二经“根”和“结”。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十二经的分支和奇经八脉、以及奇经八脉的分支,都是逐渐充实的。经络系统的详细分布,见本书第三部分。
       二十七,经络的开、合、枢
       【1】经络的“开、合、枢”导源于阴阳的“开、合、枢”,经络学说引用了阴阳学说“开合枢”的演绎形式。所谓“开合”,指门户的开合,主要阐释阴阳的出入。“开”是“开启”的意思,为出。“合”是“关闭”的意思,为入。所谓“枢”,指“门轴”,也称“枢机”,或称“扳机”,是阴阳出入的枢纽。因此,阴阳的“开合枢”,主要是指“阴阳出入”的机理。“经络”的“开合枢”也是如此,主要阐释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出入”。
       【2】若单论“阴阳”的开合枢,阳为“开”,阴为“合”,厥阴少阳为“枢”。“三阴三阳”的“开合枢”比较复杂。“三阳”中,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并且,少阳既是太阳阳明之“枢”,也是阳入于阴之“枢”。“三阴”中,太阴为“开”,少阴为“合”,厥阴为“枢”。并且,厥阴既是太阴少阴之“枢”,也是引阴回阳之“枢”。总之,必须先从“阴阳”衍化出“三阴三阳”,才能有“枢”。否则,若单纯的“阴”和“阳”两方面,构不成“开合枢”。必须有“出入”的枢纽,才能阐明阴阳出入的机理。
       【3】“阴阳”的“开合枢”和“三阴三阳”的“开合枢”,都是阐释“阴阳出入”的机理,既可用于中医学,也可用于其他学科。因此,“开合枢”不是在经络理论中产生的,而是经络学说引用了“开合枢”的演绎形式。
       【4】“阴”和“阳”以及“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在任何学科都是机动代名词,可以代表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演绎出多种形式。所以,根据在实际应用时代表的对象,“开合枢”可以变通。比如,以太极图而论,太阳居左,太阴居右,太阴之开外升,阳明合之。太阴之开内降,厥阴合之。太阴承厥阴之合而升,太阴承阳明之合而降,阴阳相合,祖气互根,形成“阴阳环抱”。再如,若以十二经而论,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为“开”;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为“合”;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为“枢”。若十二经分而论之,在上肢内侧的“开合枢”是:手太阴肺经居前为“开”,手厥阴心包经居中为“枢”,手少阴心经居后为“合”。在上肢外侧的“开合枢”是:手阳明大肠居前为“开”,手少阳三焦经居中为“枢”,手太阳小肠经居后为“合”。在下肢内侧的开合枢是:足太阴脾经居前为“开”,足厥阴肝经居中为“枢”,足少阴经居后为“合”。在下肢外侧的“开合枢”是:足太阳膀胱经居后为“开”,足少阳胆经居中为“枢”,足阳明胃经居前为“合”。这说明,“开合枢”是可以变通的,主要根据代表的对象。
       【5】十二经的基本形式是“三阴三阳”,所以,“开合枢”适宜十二经。奇经八脉的基本形式不是“三阴三阳”,所以,奇经八脉没有“开合枢”的说法。
(66——68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5 15:30 , Processed in 0.0599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