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六经非内经六经(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4 21:5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4 13:58 编辑

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六经,是解读伤寒论的前提,是学习经方的基础。有许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是根据《素问·热论》关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以及“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等论述,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其实,《伤寒论》和《内经》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因《伤寒论》序文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这一内容,故历代诸多医家认为《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内经,但历来医家以内经释伤寒,越解越难明。晋代皇甫谧指出:仲景论广《汤液经》而成《伤寒论》。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曰: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现代钱超尘教授及近代的杨绍伊等经过考证后,均认为序中“撰用”以下的23字为后人所加,非仲景文字。近代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经过毕生实践及研究后明确提出《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而《内经》属于针灸家言,二者源流不同。《伤寒论》并不是沿用了《内经》的理论,同样《伤寒论》的六经也不是来源于《内经》的六经。
       伤寒属于经方一脉,属于经方的辨证论治体系。“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观《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六经八纲辨证体系,而《内经》则属于脏腑经络理论体系。绝不能因为《伤寒论》中的六经之名同《内经》六经之名相同而认为《伤寒论》之六经即为《内经》之六经。
        六经理论具有系统性
       《伤寒论》是由《汤液经》论广而成,故直接吸收和借鉴了《汤液经》。在古代朴素的辨证法、二分法、阴阳观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方法。在八纲的基础上,发展为六经的辨证方法体系。如“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观、寒热观。“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里”是表里观。“脉浮紧者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是虚实观。阴阳、寒热、虚实是病性,表里是病位,《伤寒论》在八纲的表里病位观的基础上发展为表、里、半表半里的病位观,这样将八纲发展为六经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六经传变观点需要辩证看待
       《伤寒论》第4条曰:“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曰:“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其六经相传并不是《内经》的一日一传,而是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否相传。《内经》六经相传变理论的依据是脏腑经络理论,《伤寒论》则重视症状学,和《内经》的理论基础不一样。
       现代认为六经适用于外感伤寒的辨证论治。其实任何疾病作用于人体表现为证,都是通过邪气与正气的斗争表现出来的,疾病的产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邪气侵袭人体,正气奋起抗争,表现为表证,若正气不支,则邪弱气尽腠理开,则邪气入半表半里、入里。入里之后,根据阳气的强弱,可以表现为里热或里寒,而绝非像《内经》所说的一日一传,传变如环无端,周而复始。《伤寒论》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一句就明确指出了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了相传。若正气强,可自汗出愈,如“冒家自汗出愈”。若正虚邪盛,则邪气入里。
不能拘泥于《伤寒论》条文的字面文字
       《伤寒论》各经病内容篇幅不一,如太阳病篇详,而他经病篇相对为略,并不是太阳病篇所论述的内容都属于太阳病的,同理,绝不能说少阳篇的内容少,而忽略了少阳病的临床重要性,更不能因为厥阴病篇的方剂少,而认为厥阴病无方可治。六经是一个整体,仲景本意通过伤寒为例告诉我们六经这个辨证体系,故通过太阳病和他经病,可以总结、归纳出六经的实质内容。
       《伤寒论》条文开头,常冠以某某病,如条文开头冠以的某某病,是提示可以见到该经病的症状,但不一定就是该经病,有可能是本经和他经并病、合病,也有可能是该经病的假象,提示与该经病相鉴别。如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不能因为该条开头冠以阳明病,而认为麻黄汤可以治疗阳明病。如何判断是哪一经的病、哪一经的证,主要的依据是症状。如该条的“脉浮、无汗而喘者”提示为太阳病表实证,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而条文开始冠以的“阳明病”是指出该条的证为太阳阳明合病,虽然有太阳表未解,但是也出现了阳明的症状,因为“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之”,故当用麻黄汤解表发汗。又如第243条吴茱萸汤证:“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绝不能因为此条在阳明病篇中,而把吴茱萸汤归于阳明病。同样要根据症状,并结合方剂来判断,吴茱萸汤温胃止呕,结合“食谷欲呕”可以发现这是太阴病里虚寒证的“欲呕”,而不是属于阳明病,此处的“阳明”指代脾胃。所以,正确理解条文内容需要结合上下文看待。
        六经在临床中简单实用
       《伤寒论》的条文经过战乱流散,经过后人的编撰,故条文顺序变化颇大。条文虽然顺序有些乱,但透过条文,可以发现六经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即六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历来诸多医家无不对《伤寒论》推崇备至,可以看出六经在医家心目中的地位。如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俞根初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六经来源于八纲,在八纲的基础上发展了病位观,较八纲更为实用。辨别六经病,主要依靠提纲条文,重视症状学。六经简单实用,临床上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病位病性了然于胸,如此则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正确理解六经,是我们学习经方的基础。


2
发表于 2013-10-14 22:59:38 | 只看该作者
明代王执中将虚实阴阳表里寒热称为"治病八字";清末庆恕提出"八纲"一词;1949年以后(准确点讲是1958年以后)八纲在辨证论治中的核心地位及重要作用才得到充分肯定。

汉代的源于明清及近现代的学术思想,这学问做的。
3
发表于 2013-10-15 00:14:05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0-14 14:59
明代王执中将虚实阴阳表里寒热称为"治病八字";清末庆恕提出"八纲"一词;1949年以后(准确点讲是1958年以后 ...

4
发表于 2013-10-15 17:17:3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大作,简直太酷了,看了让我惊叹不已。作者文章从头到尾,不断的出现惊人的语句,真是太让人长见识了。哈。怎么就没有人发表意见呢?
5
发表于 2013-10-16 13:07:57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0-15 17:17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大作,简直太酷了,看了让我惊叹不已。作者文章从头到尾,不断的出现惊人的语句,真是太让 ...

是啊,这是谁的大作?
6
发表于 2013-10-17 16:43:53 | 只看该作者
文中说:“近代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经过毕生实践及研究后明确提出《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而《内经》属于针灸家言,二者源流不同。《伤寒论》并不是沿用了《内经》的理论,同样《伤寒论》的六经也不是来源于《内经》的六经。  是这样吗?能说说通过什么实践,做了哪些研究,而得出如此结论的吗?

如果内经的方剂,不属于经方?那属于什么方剂呢?伤寒论中也谈到了经络和针灸,那又是谁家言呢? 如果说“《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而《内经》属于针灸家言,二者源流不同。”,那么它们又各属于什么源流呢?《伤寒论》为什么不是和《内经》一脉相承呢?恳请赐教。
7
发表于 2013-10-19 20:36:43 | 只看该作者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此言气之升降出入与形之相依,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理,三阴三阳和平术乃中医之核心明否?
8
发表于 2013-10-24 16:06:22 | 只看该作者
秦汉之医家并无所谓的流派,所谓"经方派","针灸派"都是后人想当然的附会,《伤寒论》也无六经之说,说《伤寒论》源于《内经》也缺乏证据,《伤寒论》就是《伤寒论》,乃仲景之经验汇集.
9
发表于 2013-10-24 16:10:09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0-24 16:06
秦汉之医家并无所谓的流派,所谓"经方派","针灸派"都是后人想当然的附会,《伤寒论》也无六经之说,说《伤寒论 ...

罗先生久违了!
10
发表于 2013-10-24 16:23:36 | 只看该作者

王教授你好!
能在这里与王教授聚会,我很高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1 12:40 , Processed in 0.0727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