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12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2 16:0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2条
【原文】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词解】
  出:吐出。
【释义】
  肺气壅塞,毒热酝酿血脉,破溃成脓,病时已久,正气大亏,治疗宜用益气托脓之法。方用桔梗汤。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肺痈成脓的证治。
【按语】
  “振寒脉数”,是肺痈成脓的特征之一,这与一般表证的恶寒发热显然有所区别,故不用解表剂而用桔梗汤排脓解毒。
附方:《千金》苇茎汤方
【原文】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词解】
  烦满:心烦胸满闷。
  胸中甲错:胸部皮肤失养呈甲错状。
【释义】
  肺痈成脓,痰热蓄结,气血瘀滞,久则胸部肌肤失养而有甲错状。之以《千金》苇茎汤,可清肺热,利湿排脓,祛瘀活血。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肺痈痰瘀微热证治。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6:15:52 | 只看该作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12条

桔梗汤药方(一)∶《千金翼方》
  [来源]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
  [组成]桔梗(五钱) 甘草(三钱)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主治]伤寒咽痛。
[编辑本段]
桔梗汤药方(二)∶《伤寒论》
  [来源]《伤寒论》。
  [异名]如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组成]桔梗3克 甘草6克
  [用法]以水300毫升,煮取21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效]宜肺利咽,清热解毒。
  [主治]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则吐脓者,
[编辑本段]
桔梗汤药方(三)∶《金匮要略方论》
  [来源]《金匮要略方论》。
  [组成]桔梗(30克)甘草(60克)
  [用法]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功效]宣肺止咳,祛痰排脓。
  [主治]肺痈。咳而胸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编辑本段]
桔梗汤药方(四)∶《重订严氏济生方》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桔梗(去芦) 贝母(去心、膜) 当归(去芦,酒浸) 瓜蒌子 枳壳(去瓤,麸炒) 薏苡仁(炒) 桑白皮(蜜水炙) 防己各30克 甘草节(生用) 杏仁(去皮、尖,麸炒) 百合(蒸)各15克 黄耆(去芦)4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
  [主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编辑本段]
桔梗汤药方(五)∶《合剂局方》卷四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异名]桔梗半夏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组成]桔梗(锉细,微炒)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 陈皮(去瓤)各300克 枳实(麸炒赤黄)15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5片,同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功效]除痰下气,消痞散满。
  [主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编辑本段]
桔梗汤药方(六)∶《圣济总录》卷九十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
  [组成]桔梗(锉,炒)3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姜汁炒)1两1分,白术3分,甘草(炙,锉)1分,桂(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玄参1两半。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下饴糖1分,空腹温服,夜卧再煎服
  [主治]虚劳,惊恐不安,夜不得眠。
[编辑本段]
桔梗汤药方(七)∶《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组成]桔梗(锉,炒)2两,防葵半两,大黄(锉,炒)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49枚。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加芒消末半钱匕,空腹温服,如人行5-6里再服,日3次。
  [主治]臌胀。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6:21:31 | 只看该作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12条

桔梗-化学成分   
根含多种皂甙。混合皂甙经完全水解产生的皂甙元有桔梗皂甙元、远志酸、以及少量桔梗酸A、B、C。如果将混合皂甙部分水解、则得到一种次皂甙,经证明是桔梗皂甙元3—O一β一葡萄糖甙。从桔梗根中分离出纯皂甙称桔梗皂甙C和桔梗皂甙D。此外,根中还含α一菠菜甾醇、α一菠菜甾醇一β一D一葡萄糖甙及白桦脂醇。花含一种蓝紫色素称桔梗色素是飞燕草素3一双咖啡酰芦丁糖一5一葡萄糖甙。   
桔梗-药理作用   
1.祛痰与镇咳作用:
麻醉犬口服本品煎剂1g/kg,能显著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量,其强度可与氯化铵相比。对麻醉猫亦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有报道桔梗皂甙的祛痰作用强于远志,次于美远志(Poygala senegaL.)。而小鼠酚红法试验结果则弱于远志。桔梗所含皂甙口服时对咽喉粘膜及胃粘膜造成某种程度的刺激,反射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粗制桔梗皂甙有镇咳作用。豚鼠腹腔注射和镇咳半数有效量为6.4mg/kg。  
桔梗
2.降血糖作用:
兔灌胃桔梗水或醇提取物200mg/kg可使血糖下降,水提取物的降血糖曲线与灌胃 25-50mg/kg甲磺丁脲相似。水和醇提取物500mg/kg连续4天灌胃,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亦有降血糖作用,降低的肝糖原在用药后也见恢复,且能抑制食物性血糖上升,醇提取物的作用较水提取物强。
3.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作用:
粗制桔梗皂甙在低于1/5半数致死量的剂量时有抑制大鼠胃液分泌和抗消化性溃疡作用。100mg/kg剂量时,几乎能完全抑制大鼠幽门结扎所致的胃液分泌。大鼠十二指肠注入25mg/kg粗制桔梗皂甙,可防止消化性溃疡形成,其作用与皮下注射l0mg/kg阿托品相当,但100mg/kg 灌胃对应激性溃疡形成的预防作用比皮下注射阿托品10mg/kg弱两倍,对大鼠醋酸所致的溃疡模型,粗制桔梗皂甙可使溃疡系数明显减少,且每日25mg/kg组的疗效比甘草提取物FM100每日200mg/kg组为高。
4.抗炎作用:
粗桔梗皂甙有抗炎作用,灌服1/10-1/5半数致死量的剂量对大鼠后肢角叉菜胶性脚肿与醋酸性肿胀均有抗炎效果。灌胃小于1/10半数致死量的剂量,每日1次,连续给药,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效。此种制剂还能降低过敏反应,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腹腔注射桔梗皂甙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与腹腔渗出,灌胃同一皂甙可产生抑制。桔梗无直接抗菌作用,但其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
5.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大鼠以粗制桔梗皂甙静脉注射,可见暂时性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呼吸抑制。对离体豚鼠心耳,高浓度时呈负性肌力作用。麻醉犬动脉注入200-800mg/kg粗桔梗皂甙,能降低冠状动脉和尼肢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流量,其强度可与罂粟碱相比。当4mg/kg静脉注射 时也可增加冠状动脉和后肢血流量,并伴有暂时性低血压。据认为这种血管扩张是对外周血管的直接作用。
6.其它作用:

桔梗
粗桔梗皂甙有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能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但对电击和戊四氮惊厥无保护作用。桔梗皂甙可降低大鼠肝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固醇和胆酸的排泄,还有抗乙酰胆碱和抗组胺作用,能抑制乙酰胆碱与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大鼠灌胃桔梗2g/kg,对双侧颈静脉结扎造成的充血性水肿有抑制和利尿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品煎剂1:10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桦木醇400mg/kg时对大鼠瓦克Z56肌注肿瘤系统(SWA16)有边缘抗肿瘤活性。
桔梗-选方   
①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金匮要略》桔梗汤)②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③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④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伤寒论》白散)⑤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桔梗、枳壳(炙,去穰)各一两。上锉如米豆大,用水一升半,煎减半,去滓,分二服。(《苏沈良方》枳壳汤)⑥治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
桔梗-采收和储藏   
播种两年或栽培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乘鲜用碗片或重型片刮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3h,挥起,晒干;或去芦切片,晒干。
桔梗-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
桔梗-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桔梗,近道处处有。叶名隐忍,二、三月生,可煮食之。俗方用此,乃名荠苨。今别有荠苨,能解药毒,所谓乱人参者便是,非此桔梗,而叶甚相似,但荠苨叶下光明滑泽无毛为异,叶生又不如人参相对者尔。
  2.《唐本草》:人参苗似五加阔短,茎圆,有三、四桠,桠头有五叶。陶引荠苨乱人参,谬矣。且荠苨、桔梗,又有叶差互者,亦有叶三、四对者,皆一茎直上,叶既相乱,惟以根有心无心为别尔。  
桔梗
  3.《纲目》:桔梗、荠苨乃一类,有甜、苦二种,故《神农本草经》桔梗一名荠苨,而今俗呼荠苨为甜桔梗也。至《别录》始出荠苨条,分为二物,然其性味功用皆不同,当以《别录》为是。
桔梗-药(毒)理学   
桔梗皂甙有溶血作用,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破坏,即无溶血作用。给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
小鼠灌胃桔梗煎剂的半数致死量为24g/kg,兔灌胃本品煎剂40/kg,于24小时内5兔全部死亡,剂量为20/kg时,则全部存活,桔梗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与来源产地和生长年限、采集时间、加工方法等而异,从1:100 到1 :1000 不等,韧皮部的溶血作用为本质部的4.4-6.5倍,不去皮的桔梗溶血作用略大于去皮桔梗。因此桔梗不可注射给药。小鼠皮下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粗桔梗皂甙灌胃小鼠和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20mg/kg和人于800mg/kg,皮下注射分别为22.3mg/kg和14.1mg/kg。灌胃大剂量桔梗皂甙,可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可引起恶心、呕吐。
桔梗-各家论述   

桔梗
1.《纲目》:朱肱《活人书》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枳壳,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张仲景《伤寒论》治寒实结胸,用桔梗、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又治肺痈唾脓,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温泻火,又能排脓血、补内漏也。其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极言其验也。按王好古《医垒元戎》载之颇详,云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唾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耆,发斑加防风、荆芥,疫毒加鼠粘子、大黄,不得眠加栀子。
2.《本草经疏》:桔梗,观其所主诸病,应是辛苦甘平,微温无毒。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则腹满及肠鸣幽幽,辛散升发,苦泄甘和,则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矣。其主惊恐悸气者,心脾气血不足,则现此证,诸补心药中,借其升上之力,以为舟楫胜载之用,此佐使之职也。《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者,盖指邪解则脏腑肠胃自和,和则血气自生也。除寒热风痹、温中、疗喉咽痛、下蛊毒者,皆散邪解毒通利之功也、消谷者,以其升载阳气,使居中焦而不下陷,则脾中阳气长浮,而谷食自消矣。甄权用以治下痢,及去肺热气促者,升散热邪之故也。日华子用以除邪辟瘟,肺痈排脓;洁古用以利窍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咽嗌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者,入肺开发和解之功也。
3.《本草通玄》: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世俗泥为上升之剂不能下行,失其用矣。  
桔梗
4.《本草崇原》:桔梗,治少阳之胁痛,上焦之胸痹,中焦之肠鸣,下焦之腹满。又惊则气上,恐则气下,悸则动中,是桔梗为气分之药,上中下皆可治也。
5.《本草求真》:桔梗,按书既载能引诸药上行,又载能以下气,其义何居? 盖缘人之脏腑胸膈,本贵通利,一有寒邪阻塞,则气血不通,其在于肺,则或为不利,而见痰壅喘促鼻塞;其在阳明,则或风热相搏,而见齿痛;其在少阴,则困寒闭火郁,而见目赤喉痹咽痛;久而火郁于肺,则见口疮肺痈干咳;火郁上焦,则见胸膈刺痛;肺火移郁大肠,则见下痢腹痛,腹满肠鸣。总皆寒郁于肺,闭其窍道,则清不得上行,浊因不得下降耳。桔梗系开提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至于至高之分成功,俾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克下降,降气之说理根于是。
6.《药征》:桔梗,主治浊唾肿脓也,旁治咽喉痛。仲景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也。是乃甘草者,缓其毒之急迫也,而浊唾吐脓,非甘草之所主,故其不瘥者,乃加桔梗也。由是观之,肿痛急迫则桔梗汤,浊唾吐脓多则排脓汤。
7.《重庆堂随笔》:桔梗,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上焦药也。肺气开则府气通,故亦治腹痛下利,昔人谓其升中有降者是矣。然毕竟升药,病属上焦实证而下焦无病者,固可用也;若下焦阴虚而浮火易动者,即当慎之。其病虽见于上焦,而来源于下焦者,尤为禁剂。昔人舟揖之说,最易误人。夫气味轻清之药,皆治上焦,载以舟楫,已觉多事。质重味厚之药,皆治下焦,载以上行,更属无谓。故不但下焦病不可用,即上焦病,亦惟邪痹于肺、气郁于心,结在阳分者,始可用之。如咽喉痰嗽等证,惟风寒外闭者宜之。不但阴虚内伤为禁药,即火毒上升之宜清降者,亦不可用也。
8.《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9.《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10.《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癎。
11.《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被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12.《本草衍义》:治肺痈。
13.《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14. 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15.《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16.《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桔梗-性味功能   
中药味苦、辛,性平。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蒙药味甘、辛,性寒、轻、燥。清肺热,止咳,排脓,祛痰。
桔梗-使用注意   
阴虚久咳,气逆咳血者忌用。
植物中的桔梗。
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07:5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8-11 00:03 编辑

      千金 苇茎汤。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效。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肺热痰瘀互结者。
    用量
苇茎60g,瓜瓣60g,薏苡仁30g,桃仁24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脓。
      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
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
本方多由热毒壅肺,痰瘀互结,血败肉腐成痈所致,治疗以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为主。痰热壅肺,气失清肃则咳嗽痰多;《内经》说:“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邪热犯肺,伤及血脉,致热壅血瘀,若久不消散则血败肉腐,乃成肺痈;痈脓溃破,借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黄痰脓血;痰热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痰热内盛之象。方中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故为君药。瓜瓣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二者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是为佐药。方仅四药,结构严谨,药性平和,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
加减化裁

若肺痈脓未成者,宜加金银花、鱼腥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脓已成者,可加桔梗、生甘草、贝母以增强化痰排脓之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9:09 , Processed in 0.0525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