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明清两代的科学技术——前古医学、药物学的总结与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0 05: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清两代医家辈出,著作宏富,并对于前古医学和药物学做了一些总结性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医学和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有明《普济方》、清《医宗金鉴》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明《普济方》和清《医宗金鉴》】《普济方》四百二十六卷,是明永乐四年(1406)朱(木肃)、滕硕、刘醇所纂。原书一百六十八卷,清修《四库全书》,重分为四百二十六卷。是书按照宋人《惠民和剂局方》中总括的医方典籍,分:“总论”、“(月藏)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儿”、“针灸”等科,论一千九百六十篇,类二千一百七十五则,法七百七十八,图二百三十九,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前古医书所载及民间所传的单方,均尽量收入。许多宋元失传的方剂,亦保存于其中。有许多处方,现在使用尚多能有效。如眼病多种内瘴,现代医药尚没有绝对办法,而《普济方》中的石斛夜光丸就时有奇效。所以此书为后世研究中医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医宗金鉴》九十卷,清官修,吴谦等主持编著,乾隆七年(1742)成书。内容有“订正仲景全书”、“删补名医方论”、“四诊新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新法要诀”、“儿科心法要诀”、“针灸心法要诀”、“正背心法要诀”等,是一部以医家所谓经方,即《伤寒论》、《金匮杂病论》为主,汇辑各家学说写成的简明扼要的中医手册。特别是为了学者便于记忆,编成种种歌诀,尤便于普及,流行甚广。虽仅九十卷,实际数量亦达到《普济方》的半数。
  除这两部大型方书而外,同治光绪间,曾国藩家编刻了一部《验方新编》,其中所收验方,确多有奇验之方。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1518一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父亲李闻言是明代蕲州名医,写有好几部医学著作。时珍生长在这样家庭中,自然是近水楼台,耳濡目染。少年时又体弱多病,更迫使他注意医学。后来三次考举人不第,就放弃做官从仕的心而专业行医。他治病好用“单方”,治好了病,亦多不索酬,人们称赞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后来因治好了明朝皇室王子的重病,被荐入“太医院”任职。他的就任目的本不在做宫,而系希望借此看看天府秘藏的医方秘籍,故不久郎辞职南归。在他三十岁时因感历代本草著作内容多有舛误,分类也未精审,遂立志整理。于是综合研究了自《黄帝本草经》以来的二十多种有关本草的著作,又亲自赴河南、河北、江西、江苏、湖北、安徽等实地调查,收集单方,采拾标本,同时根据自己一生行医用药中对药性的实际体验,综合写了一部我国封建社会药物学的集大成巨著——《本草纲目》。是书的撰写,历时近三十年,李时珍在遗表中自述说:“行年三十,力肆校雠,历岁七旬,功始成就。”到万历七年(1579)自去南京接洽刊印,又路过太仓,请名士弇州山人王世贞为《纲目》作序。可惜书未刻完,时珍就与世长辞了。
  《本草纲目》,凡五十二卷,分为十六部六十二类。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条。全书分类精审,纲目分明,体例划一。对所载每种药物一般都记名称、产地、形态、采集方法、性味、功用以及炮制方法等,并对以往本草书中的错误,都一一指出,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时珍逝世后三年,即万历二十四年(1596),《本草纲目》首次在南京刊印出来。不久就传往日本,十七、十八世纪又传到欧洲,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除《本草纲目》外,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流传于世。
  明代的名医,还有张景岳、薛立斋、赵养葵等,处方以温、补为主。另有吴鹤泉、韩天爵等人,已注意到临床经验的重要性,重视医案。王肯堂更综合各科著《六科证治准绳》,近年有人怀疑“癌”就是王书所说的阴疽,不知其说值得探讨否?
  【温病学说与“温病四大家”】我国医学自东汉张机(仲景)著《伤寒论》,提出除内忧外伤杂病而外,一切病症都由于伤寒。人体内的十三经络和奇经八脉,只要某一部位受到外界寒气侵袭,就会出现某种生理变态,这就是病了。用药物驱去寒气,病就痊愈。否则寒气随着经络的气血运转,由这一经络传到另一经络,病状就有变化,名为传经。一般是越传越深,愈传愈严重,以至于不治而死。这是古代中医的基本理论与法则。中世纪以后,在此基础上,引申营、卫、气、血学说,即从人体全体来看,除经络外还有表面的关系。营是最表面的一层,其内为卫,卫以内是气,再一层是血。人体因毛孔张缩,首先与外界接触的是营、卫,外部侵袭也是先及营、卫,深入气血才触经络。倘营、卫缜密,邪不能入,就不会病;触及营、卫时,就将它驱除,就不至深入气血,病入经络。主张巩固营、卫及早驱邪,就是营、卫、气、血学说,是经络学说的发展。明清之交,又认为风寒、暑热四时不正之气,由毛孔侵入人体,将不同程度,分别深浅在营、卫、气、血间发生一种温热的气体,进一步导致肌体、脏腑,实际发炎而成病变,名为温病。又因为四时的时气不同,而有风温、暑温、湿温、冬温等等不同的区别,主张根据不同的病因,辨证论洽,驱除温邪以疗病,即所谓温病学说。主张此说的清初有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后人称为“温病四大家”。其中以叶天士为第一。
  叶天士(1667—1746),本名桂,字香岩,号天士。江苏吴县人。其家世代都是名医,所以天士是家学渊源,又博览医林群籍,听见某医善治某病,就前往拜师,虚心受教。前后十余人,就集了各家的大成。创温病学说,著《温热论》,尤擅长于治奇经八脉,脾胃及儿科的病。思想灵活,用药配制,“君”、“臣”、“佐”、“使”,往往神妙莫测。相传有一位妇女难产,请他来看,只在原方中加了一片梧桐叶,药下去,孩子就生了下来。后来别人也用其法,天士听说后说:那天是立秋可以用梧桐叶,其他日子没有什么用处。又说他曾主张用动物身上同一部位补疗人体某一部位的疾病,所谓:头疼吃头,脚疼吃脚之说。在本世纪初曾掀起一股要彻底否定中医之风时,认为中医都是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封建糟粕。现在发明组织疗法,说明叶天士之说合乎科学的原理,且叶天士已意味到人体变化与宇宙变化息息相关,虽然其具体的处方用药尚难判断其是非。
薛生白(1681—1770),原名雪,自号一瓢,江苏吴县人。博学多通,于医有独见。尝选辑《内经》原文,重为删述,成《医经原旨》,按阴、阳、藏象、论治、疾病等分为十四类,广集诸家之说,结合自己体会。又有《湿热病篇》,相传亦为薛生白所著。
  吴鞠通(1758—1836),本名塘,江苏淮阴人。曾在江苏、浙江一带行医,全活甚众。其学本于叶天士,在叶氏的基础上,采历代著述,去杂存精,间附自己的行医经验,创温病三焦辨证。著《温病条辨》,多有所创,阐述较明,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所发展。后来刘鹗在此基础上,编了《温病条辨歌诀》,稿存北京中医图书馆。
  王孟英(1808—1867),名士雄,晚号梦隐,又号潜斋,浙江海宁人,后迁居上海。时江浙一带疫疬大作,孟英治疗多痊愈,著《霍乱病》,详辨霍乱、热证。又辑《温热经纬》一书,注释阐述各家温病理论,影响较大。
  又有徐大椿(1693—1772),字灵胎,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医术与叶天士有一时瑜亮之目。所著《神农本草百种录》,对药性的理解,颇多新见,传世有《徐灵胎医书》。因为当时已经知道重视临床记录,故叶、徐二人都有《叶天士医案》、《洄溪医案》传世,但叶天士医案尚未全部公布。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经学家傅山,字青主,也精于医学,尤长于妇科。有《傅青主女科》行世,流行颇广。
  【陈修园及其医书】清乾隆、嘉庆年间又崛起了一位以毕生精力整理医学古籍,推广中医学的杰出人物陈念祖。陈念祖(1753一约1823),字良有,号修园,福建长乐人。以诸生肄业于福州鳌峰书院,中举后由吏部选授直隶(今河北省)磁县知县,历威县、枣强县知县,考绩升同知知州,署正定府知府。家世本以医知名,念祖家学渊源,虽以官为业,为人淡泊宁静,不想弄钱,政简刑清,就坐在衙里整理医书。先后著有《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本草从新》等,均系将医界要籍简易化、扼要化、普及化。古人说:“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念祖是志在使人人能为良医,以济世救民。其著作初刻只有四十种,最多至七十三种。通行本则为《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也是七十二种本。因为有了这一套中医教材,中医学得到很大的推广。特别石印小本出现以后,想学医的人,可以人手一册,《陈修园医书》风行一时。清末民国初,懂得中医的人很多,而且一时名医辈出。直到建国前,在北京老一辈名医,尚有肖龙友(方骏)、施今墨、汪逢春、杨浩如等称四大名医。上海有陆仲安、陵观虎、丁福保等人。其中汪、陵均为苏州人,杨为准安人,均温热派世家不论。肖龙友本来是四川人,进士,民国后改业为医。丁福保是上海南洋公学的师范生,均自学成材,成为第一流的名医。丁还办了医学书局,最初不可能不借径此书。陈念祖在中医普及方面,确有极大的贡献。
  另外与肖、丁同时,上海有金针黄竹屏、北京有金针刘濬瞻,均以赤金丝缠绕于拇指上,以食指与拇指缓缓搓捻此针,以向穴位行针。冬日并能隔着棉衣向穴道进针。真是神乎技矣,令人咋舌。
  【西医的传入】西医传入的开始,当在明末耶稣会士东来的时候。因为耶稣会士治病施药,是传教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行医的同时,又编译了多种西方医学著作,传播西医学。我国西医盛行在本世纪初,其初西医医疗和教育单位还是依附于教会,如上海“同仁医院”、“广慈医院”,杭州“广济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等。它们除治病外,有时也培养一些西医人材,有的后来就发展为医学校。常常也有专业医生来我国开业,例如上海“宝隆医院”,北京德医艾克的德国医院等。中国自己培养的西医,据清末北京《实事白话报》中,有赐王若俨、方石珊、侯希民等留学医科进士、医科举人,徐蔚文牙科进士出身的记载,可能是中国第一代西医。方石珊氏后来在北京办“首善医院”,建国后,尚参加社会活动。自办的医学校有海军大臣陈璧光在天津办的“海军医学校”和天津私人办的“卢氏新医学校”为较早。现北京“二龙路(痔漏)医院”院长卢克捷和卢克刚尚都是“卢氏新医学校”的子弟。后来北京大学医学院为德日医派,协和医科大学为美医代表,沈阳南满医科大学则为日医。其他尚有同济大学医科,齐鲁大学,湘雅大学等。其中医学院纯为国人所办,私人开业的西医和私人医院也日益发达。

2
发表于 2004-2-11 20:19:4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明清两代的科学技术——前古医学、药物学的总结与发展

怎是营,卫,气,血,温病不是按卫气营血传变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2:57 , Processed in 0.2215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