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53篇 量子医学(8)— 量子医学与经络学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3 22:5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53篇  量子医学(8)— 量子医学与经络学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下面转载两篇文章论述量子医学与经络学说的关系:
一  量子医学与经络学说
经络学新说
作者:内蒙古包头市气功科学研究会 张连发
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和智慧的结合,创造发明了惊世的经络学说。现代量子学的出现,对经络的物质存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怎样研究经络呢?我认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及方法论为指导,结合多系统多层次的现代科学,尤其是应从现代量子理论和高阶系统论入手,方为正确的途径。
    1.古人以有无体用研究经络系统
    《内经》是古代医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结合之作,以朴素直观的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人体,用系统的观点来说明天人之间,人的本身内外脏腑百骸之间的整体关系。由于古代医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未分化,那么《内经》研究人体就充分体现了道器、形神等哲学理论,以阴阳、五行、经脉贯穿始终。作为人体巨系统中的子系统,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经脉、孙络、浮络、十二经别及十二经筋等内容。《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德经》说:“有无相生”。以经络系统来看,有形者经筋,无形者经络,前者为体,后者为用,体用一源,无形寓于有形之中,经络无形,实为先天一元之,以无精为生化之源。在元神有序化的调节制约下,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形式的机体,能调节的反馈性自动控制系统。经络这个由元精、元气、元神合一之物,沿着五体(皮、肉、脉、筋、骨),脏腑及四肢百骸等后天有形之体的特定轨道出入往来,如环无端,一日一夜五十周而复大会,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有形人体是基础,无形经络是功能。古人以道器、形神、体用观来认识世界,那么当时与哲学尚未分化的医学也必然以这种认识论决定它的方法论,不可能只留下一套玄妙的经络学说,使后人扑朔迷离。
    2.用现代量子观研究经络系统
    古人以有、无、体、用、唯象观,研究经络系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一些误点:如部分人把肌健、血管、经脉、经筋、韧带、系膜等组织,误认为是经络,属于误点。但是他们始终坚持,经络系统及其巨大作用是物质存在的真理。西方解剖医学,因为从宏观细胞组织结构上,找不到经络系统,就公开否定,经络系统及其巨大作用的物质存在,公开否定经络学说。这是个历史性的错误,是学术上、科学上的极大错误和误解。
    现代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从微观量子层次,高阶系统整体,以生物电子动态平衡认识论,来研究经络的实质,阴阳的实质、经气的实质和气功的机理。
    经络的形式,是生物电子运动相对较频繁、电阻相对较低的量子层次通道。可以细胞组织形式存在,但主要经络并不存在特殊宏观细胞组织结构。神经是电阻相对较低的生物电子通道,适宜生物电子运行,神经是经络的一部分。神经是部分原始经络进化而成,但基本经络仍以量子层次形式存在。
    当生物电子在经络中运动,相对不平衡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时,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失调”而呈现疾病。中医的“阴阳”实质,就是生物电子动态变化相对不平衡的表现。中医的“辩证施治”,正是辨别和调节整体微观生物电子的动态不平衡的情况。西医的辨病原理,只是辨别由于生物电子动态不平衡的微观变化后,而致成的局部宏观细胞组织的病理改变。可以预见,在21世纪新医学的诊治疾病上,必定是既“辨病”又“辩证”,既治疗局部,又调理整体。以系统论整体观为纲,应用现代物理量子理论,结合高等数学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定量动态计算,得出明确数据,针对“协同”处理,以实现防治疾病的中西医合并,“医学量子整体化”的“系统量子医学”。在未来的新的医学革命中,我们祖先发明创造的经络学说及其哲学辩证原理,仍将大放光彩。
    在经络中运行的“经气”,就是生物电子直接或间接的传输,经络的实质就是在经络中运行 的“经气”。经络中如无经气运行,即失去经络的实质意义。事实上,决定生命体,生、老、病、死一切变化的,正是经络中运行的“经气”的变化,并非是经络组织形式的变化。多年来人们一直未能确切的揭示和决定,生命变化、变幻莫测的经络实质之迷,正是由于将揭示经络实质的重点,放在细胞层次的组织形式上。现代量子学,更确切的肯定了经络系统及其巨大作用的物质存在。
    3.经络与气功的关系
    生物电子按其整性、对性、复性、惯性等规律在经络中运行传输,是为了保持整体相对平衡而不停地运行着,本不受意念控制。但是,对高级生命体的人来说,生物电子又同时必须受意念控制着运行。这就是除动作电位和损失电位外的意念电位。从低阶系统研究生物电位,认识生命体存在动作电位和损伤电位,这些都属“反应性生物电位”。从高阶系统以生命体整体来研究高级生命体的人体,认识生命体还存在意念性生物电位、功能性生物电位和平衡性生物电位,尤其意念性生物电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气功之“真气”的物质基础,就是在经络中运行的生物电子。气功即是用意念控制生物电子,按一定规律运行,每个人都存在意念性生物电位。但一般人的意念电位,控制运行的生物电子量不多,且无规律,不能产生能量作功。而气功修炼有素之人,才能用意念控制大量的生物电子,按一定途径有规律的运行,产生能量作功。气功师的功力、能量大小,决定于其能控制有规律地运行的生物电子量的大小。
    气功控制着大量的生物电子,按一定途径有规律地运行,对某些原来生物电子动态不平衡的病灶区,途径时使其向平衡转化,所以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由于其的“复性”规律,气功控制的大量生物电子行经病灶时,可对病灶区电子起疏导作用,带走多余电子,提供缺少的电子,所以说气功治病时呈双相作用,即可治实症,亦可治虚症。
    中医针灸刺激经络改变电位,亦可调理生物电子动态变化,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中药以其本身的电子和生物电子增强“经气”运行改变电位,调节不平衡的生物电子动态转向平衡,以达治病目的。气功通过本人的或者他人的意念性生物电位,调理生物电子动态变化,来治疗疾病。其三者的治病原理,在理论上基本是相同的。
    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经络学说”是科学的。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结合“经络学说”,采取中医气功综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一万五千余例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对中晚期癌症病例的临床治疗上,疗效神速,治愈率极高。中晚期癌症的治愈率达80%以上。最晚期癌症,均能不同程度的延长生命,有的延长生命十三年之久。其他各种疑难顽症,治愈率达98%以上。临床治疗实践证明,气功、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是科学的治疗方法。
    下丹田为气功生热安炉之地,为炼精化气之所,下丹田内通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脏腑神经,外通五体、四肢百骸。通过特殊的呼吸修炼方法,安炉生热和后天之气的烹炼,能产生大量的生物电子输送到全身,以增强“经气”的运行、传输和生发力,使经络更加畅通。经炼精化气,以补充先天之元。经炼气化神,使脑神灵更明。经炼神还虚,以壮元神之灵光。
    元神灵,对外能吸收宇宙统一场信息和宇宙之灵气。对内能向大脑神灵,发出更强的能量和指令。脑神明,能高度有序的指挥全身的生物电子,正确有序的运行。元神灵,脑神明,元气足,经络畅,诸脉顺,生命力强,病从何来呼?何不长寿呼?
二  现代科学逼近经络的实质
作者:张泽民 陈文军
由于经络研究这一领域中有着太多的神奇和秘密,更由于经络疗法在对付各种疑难杂症中常常显示出不可思议的效果,因而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通过调整经络所带来的独特的治疗和保健效果,使我们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的推断:一旦经络之谜得以破解,很可能导致一场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革命,人类对自身生命的了解和把握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国的经络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从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络现象再度发现,到80年代的经络客观定位,又到90年代的经络运行血气和物质基础的研究。可以说正步步逼近经络的实质。从近期召开的首届全国经络理论与中医保健研讨会的论文集中,记者明显看到,目前对于经络的研究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一些研究人员已放弃了从组织解剖学的层面寻找经络实体的努力,转而注重于超组织结构的间隙形态,从分子水平以及量子水平去破解经络。
  以往运用组织解剖学手段进行经络研究时,在古典经脉线和穴位上所观察到的只有神经、血管、淋巴、肌肉等生理学早已熟知的组织结构,未见有特殊结构。对此,科学家们作出了多种解释。得到比较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是: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系统,存在于间隙中的体液即为经络物质。按照现代分形理论,任何形式的组织结构都不可能全部占据三维空间,总有一个分数维空间作为间隙维存在,人体结构也不例外,它的间隙维遍布全身,其中由有序流动着的体液填充。
  李志超教授列举了近年来“经络实质研究”的新进展,如:武汉大学曹连欣教授实验室发现针刺穴位时,有液晶性质的纳米级颗粒在间隙体液中有序排列;美国奥克兰大学吴建华教授实验室发现,人体体液中有十倍于红细胞数量的纳米级非DNA蛋白质生命小体在间隙体液中做自主运动;复旦大学费伦教授实验室、天津中医学院徐汤苹教授实验室分别发现针刺穴位处的体液恰是人体“第二信使”钙离子的富集区;北京医科大学樊景禹教授实验室证实,细胞间隙通讯具有沿经脉传导的特性;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实验室针刺穴位时,在经脉线上测到与动脉同步的微小波动,而离开经脉线两毫米就测不到;等等。他认为,这些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与人体间隙维经络假说不期而遇,决非偶然———它们可能正在逐步地揭示着经络的谜底:中医所说的运行于“分肉之间”的气,应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体组织液间隙中的由粒子和波动共同组成的复合信息载体;古人所概括描述的经络主体———14经脉,恰是人体这个开放系统的自组织活动所形成的无形的信息通道。
  关于经络线的结构,林中鹏教授依据人体组织间充斥各类微小管的发现,建立了经络量子化通道假说。他认为,经络是维系人体各层次(器官、组织、细胞等)代谢水平梯度分布,并使之处于稳态的量子化、非连续的点线结构,而新近发现的类液晶微小管则是经络管道的物质基础。
  郭炳宇教授从量子医学的角度提出,经络事实上是调节人体“场”的粒子运动的传导通道。他认为,人体“场”的层次结构发生变化必然导致人体内脏腑器官的生理变化,经络通道也表现为出现故障或变异,即人体生病。针灸等治疗手段调整经络的实质,就是根据人体“场”层次间的失常变化以相应的不同能量、不同波长的电子予以“校正”,使人体“场”序恢复正常。
   最早提出人体间隙维经络假说的张声闳、陈静二位学者则试图将古典经络学说与现代科学相接轨,他们根据很多实验报告都观察到标记物质沿经络线定向流动这一事实,认为人体内有三个水系统: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是两个有管道水系统,功能早已明确;组织间隙网络系统即经络是无管道水系统,它与两个有管道水系统相通,还直接供应每个细胞的营养,对生命整体协调的意义更大。经络这个水系统的物质中有组成人体的一切精微物质,有信息传递所需要的一切中介物质和载体物质,有各种酶及把它们激活的物质,有各种调节激素及现代科学远没认识及命名的其它生命物质。经络内所发生的自组织超循环调整均属于量子生物学所讨论的长程的、专一的电子转移内容;被各种干扰引发的蛋白质大分子构象的功能无序,在电子转移的调整中,重新出现功能有序,即病愈或更有精力等表现。因此,经络学说与量子医学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另外,李德明教授等也从大脑与生命破缺的深度提示了经络系统的量子性特征。
  总之,对人体间隙维形态的跨学科探讨正在成为经络研究的一个热点,其诸多的科研成果正向学术界展示着其前沿学科的突破口和绽发点。可以相信,彻底破译经络之谜已为期不远,中国传统生命科学必将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www.ChanceLine.com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医药第一论坛 → 『医药自由论坛』》
海船(版主):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8 16:17 , Processed in 0.0511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