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5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7 01:3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MINOPE=南京陈斌|孙曼之|威望由 1 增加至 2|原创帖多篇|1153199061][ADMINOPE=南京陈斌|孙曼之|威望由 0 增加至 1|原创帖。|1151727287][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6/27 11:33am 第 3 次编辑]


[color=#00008B]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兼答“仲景就不怕脱阴吗?”一文

引用: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麻黄证用麻黄发热,都为正治,若为正治,则不会出现一系列变证。变证之一是,汗“遂漏不止”,或为麻黄证而用桂枝发汗,以桂枝辛温,解麻黄之证,只会见无汗而壮热不止的变证,不会汗出不止。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发热、汗出,脉浮缓”,此卫虚而营实之证,风邪深入肌腠而蒸汗外出。今以麻黄发汗,营卫俱虚,表阳更虚,而邪尚在,故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亡津液,津液外亡则无小便可排而见小便难,体内津液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而四肢微急,以肌燥故难以屈伸。同时,大汗伤阳,表阳虚微而不制水,故见汗出不止。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此阴阳俱虚之证,或者阴虚更甚于阳虚。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在读《伤寒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凡汗、吐、下、火攻、温针等误治的结果,均为亡阳而非亡阴。除上条外,还可以举出以下几条: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第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还有一些类似条文,不必缕举。另外,大家知道,少阴篇五死证也都为亡阳证。
   因此,对于上引第20条,不必强解作亡阴,因为那样显然不符合仲景原意。
    联系到与《伤寒论》同时代或相距不远而早于《伤寒论》成书年代的《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等著作,皆持崇阳抑阴观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观点,那么,《伤寒论》同样持有这种观点就毫不足奇了。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中医脏腑、病机学说,基本上是形成于宋、元、明、清之际而与两汉时代的中医学说有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是在前人对于《伤寒论》不能完整解读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就与《伤寒论》不能不有一间之隔。这是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基本事实。特别是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作出了不少补充。我们今天读《伤寒论》的这些部分,总是觉得“不顺”,不能够进行满意的解释,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的病机理论更强调误治后的亡津伤液,这是最明显的差别。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伤寒论》,而这一点正是古人所忽略了的。
    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历史观点在研究《伤寒论》中的重要意义:
    依照后世的解释,大承气汤是燥实证,但原方用厚朴,岂不是火上加油,更燥结了吗?
    又如:后人解释太阳中风证为有汗,而第35条明确指出:“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8条:“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后人的解释难道符合仲景原意?
    再如:《伤寒论》里小便辨证很多,而后世的脏腑辨证和诊断学说病不强调这方面。如果我们不注意这种差别,就不会真正读懂这一重要部分的内容。
    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总之,用历史的观点学习、研究《伤寒论》,实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上文作者提出这个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表现,这正是我们学习《伤寒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

2
发表于 2006-6-27 11:42:14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麻黄证用麻黄发热,都为正治,若为正治,则不会出现一系列变证。变证之一是,汗“遂漏不止”,或为麻黄证而用桂枝发汗,以桂枝辛温,解麻黄之证,只会见无汗而壮热不止的变证,不会汗出不止。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发热、汗出,脉浮缓”,此卫虚而营实之证,风邪深入肌腠而蒸汗外出。今以麻黄发汗,营卫俱虚,表阳更虚,而邪尚在,故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亡津液,津液外亡则无小便可排而见小便难,体内津液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而四肢微急,以肌燥故难以屈伸。同时,大汗伤阳,表阳虚微而不制水,故见汗出不止。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此阴阳俱虚之证,或者阴虚更甚于阳虚。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与你一起学习!
桂枝加附子汤即:桂枝 生姜 白芍.大枣 炙草 附子.
本证为过汗伤阳.汗为阳加于阴而生.过汗可致阴阳俱虚.仲景所言太阳病为病,是加感冒风寒则发,风寒入侵则人体阳气则聚集于表,过汗则首伤阳气.阳气随汗外泄.其人恶风,是因卫外不足.小便难,是因阳不化津液所致.津液的生成始于脾胃,本方虽加大辛大热的附子,似乎会伤阴,但白芍.大枣 炙草均为护阴之品.整而观之.桂枝 生姜辛温走表,附子辛热走里,白芍.大枣 炙草护胃阴.好比煮饭,附子是火,白芍.大枣 炙草是水和米,桂枝 生姜是腾腾的热气.津液比作饭熟时那稠稠的米汤.一目了然,加附子不但未曾伤阳,还可化阴津.阴津随桂枝,生姜走表之性而滋养四肢,如此"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则自愈.
3
发表于 2006-6-27 22:42:41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善,愚以为历史气候,用药确有影响,再者,仲景地处北方也是考虑
4
发表于 2006-8-2 23:12:40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楼主之文帖和南版之如下操作令人难以理解。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以我等现在的罗嗦说法,这是典型的风中络滞之证,桂枝加附子汤不知要多有效了,难道孙楼主说这是仲师受历史的限制,而出了错误?!
5
发表于 2006-8-2 23:17:44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侠客行2006/06/27 11:42am 发表的内容: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 ...
这样说还差不多。但这样会限制了临床的发挥。
6
发表于 2006-8-3 15:42:53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欧阳书奇在 2006/08/03 11:5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6/06/27 01:31am 发表的内容:

“太阳病,发汗”,...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
...
太阳病,是什么样的人患的?
桂枝证?用“麻黄汤”汗之,不至于“遂漏不止”。
太阳病,一定就是“桂枝汤证”?就不可以是“麻黄汤证”?正着汗之就不会“遂漏不止”?

文中“桂枝证”是什么意思?我看应该是“桂枝汤证”。
7
发表于 2006-8-3 16:03:11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6/06/27 01:31am 发表的内容: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
...

“津液虚为阴虚”? 津液等于阴吗?
“汗出不止而阳虚”?那患者该出什么汗才是阳虚?
8
发表于 2006-8-3 16:04:32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6/06/27 01:31am 发表的内容:

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
读伤寒有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会有所得,是否此时应该大剂的生地麦冬填入就可避免“亡阴”之祸?
9
发表于 2006-8-3 16:06:32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

擘附子一枚?就这么少?起什么作用?用于“阳虚”?
10
发表于 2006-8-3 20:10:44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侠客行2006/06/27 11:42am 发表的内容:
.小便难,是因阳不化津液所致 ...

阳虚则寒。
来说说阳虚在哪?小便难就是阳不化津液所致?就没有其他原因?
本证寒在哪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5:42 , Processed in 0.0938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