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经络研究与展望(2)b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4 22: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上述精神状态下开展的经络研究又反映了哪些心智情形呢?常言道,精神不振,心智不达。尽管几十年的苦心奋斗,也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总体而言,是不如人意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重大问题没有形成应有的共识,迷信思想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科研体系没有建立,创新乏力;未能用一种恰当的文化理念影响公众,创造出有利于学术发展的社会氛围。西学东渐以来,出现两种趋势,就影响而言,一正一负。重科学、讲法律的意识日渐浓厚,已成为政府与民众的普遍共识,即使实施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问题,但无人公开在理念上予以反对,只要以科学和法律的名义所言所行,自然易于得到支持,这对于清除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流毒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也形成另一消极弊端,科学失去其朴素真理的原貌,被人为捧为神圣,尤其是将西方科学范式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对与之相异的观念和方法予以排斥,无形中造成新的“科学迷信”,偏离实事求是的科学本义。在经络研究的实践中,这种倾向十分明显,西医原则被不适当地拔高,中医传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这种西化思潮使经络研究出现巨大困惑。应该看到,科学的基本精神是理性求实,基本内容是寻求规律,没有所谓绝对范式和标准方法。说到科学,不得不提迷信,它是科学的对立概念。有一种偏见认为迷信与传统息息相关,其实不然。迷信的本义是非理性的盲从,不仅有传统迷信,同样有现代迷信,不论传统或现代,只要不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对某人物,某观点,某方法盲目随从,即为迷信。认识不清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体制不当更是雪上加霜。诚然,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无法一步到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体制是可以下功夫使之合理化的,如果体制适当,即使认识有偏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纠偏,如果不这样,灾难的发生将无可避免。经络研究中体制之弊也暴露无疑,就课题设立而言,事先没有充分论证,事中缺少有效监督,事后更无科学评价。创新受到压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普遍现象。除了认识与体制,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四)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目前,我国文化主流大体西化,传统文化基本上被视为待改造或补充之物,国民教育自五四起,已将传统国学大大削弱以至废止,针对历史当时之状况,此举可以理解,但从长远计,其偏颇不得不察。中华传统虽有糟粕,但也有精华,我们不可一味否定或肯定,那样做均为迷信行为。从现时代的需要看,政治经济领域,的确需要强调西方文明弘扬之理性与法治精神,但在人文和科学方面,则应有选择地光大传统中华文明中的积极成分,尤其是科学,需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传统科学实现现代转化,与西方科学平等融合,真正有贡献于人类。中医药是极具代表性的体系,应立足于用,引伸于理,由此确立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支点,继而拉动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与更新。
科学乎?文化乎?这一问题是中医界长期以来争论不已、困惑绵绵的根本症结所在。比较折中且被广泛认同的观点是:中医学属于传统科学,用现代标准衡量,它是硬中之软、软中之硬,介于科学与文化之间,具科学基本要素,但不备完整科学形态;有文化本性,但又不为典型人文学科。又因为与西医相比较,中医位于非主流之列,从而引出了中医现代化的命题,并成为当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但长期以来,中医现代化的具体方向不明、行动不力、收效甚微,有必要深入反思,廓清迷雾,开辟新的道路。欲有所作为,必须首先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即中医的定位、发展目标和突破口选择。
1.中医学是文化,也是科学
科学有科学的规范,文化有文化的准则,如果说中医不能准确定位,势必不知所措,因此这是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对两组基本概念的讨论有助于理解中医的定位,即文化与自然,人文与科学。自然的基本含义是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客观存在,而文化是人类活动及其产物的总和。一棵树是自然,一张桌子是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人文和科学两个大的方面,人文为价值之学,科学为规律之学。近代以来,人们对科学格外青睐,将其与文化并称,因此一般而言,文化已非广义的文化,而是狭义的文化,即与人文同义。如前面所说的桌子属于人类文化活动的产物,它包含人文和科学两个因素,样式和颜色属于人文,形状与结构属于科学。一张桌子尽管很讲究样式和颜色,但其基本用途并非艺术品,而为实用之物,因此它本质上是科学产品。回过头来再看中医,它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而且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这就体现了中医药的文化特性,但这丝毫不影响对其科学本质的认定,它是研究生命与疾病规律的学问,当然属于科学。科学的本征是规律之学,与对象和方法无关,不论考察何种事物、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你在研究其规律,它便是科学,可以是自然的、社会的、也可以是思维的、行为的……。
探讨科学,不能不涉及它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科学是多源与多流的,而且互相影响,不断融合,因时随势发展演变。早期文明多已被岁月冲逝,有代表性、且成规模存在的主要是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西方科学以西欧为核心,融合其他相邻地区的成果,渐渐形成自己的传统与倾向;东方科学则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也融合了其他相关地区的成果,形成自己的传统与倾向。西方科学与东方科学在早期就学术与技术成果而言,是大同小异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民族特性起到了选择作用,分别加强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同时弱化了另一部分内容,从而造就了形态相异的东西方科学体系。西方科学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以分析实验为主要方法;东方科学则以整体论为指导思想,以综合体验为主要方法。耐人寻味的是,它们恰成一种对应和互补。历史表明,科学虽与人文有别,但却与之关系密切,不同人文背景可发育成不同传统与倾向的科学,中医学就是在东方人文背景上发育成熟的科学体系,因而充分体现了整体与辩证的东方观念与方法特色。不同源流的科学处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节奏却是不同的,这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对生活在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当时的科学是现代科学,过去的科学则是传统科学,现代由传统而来,传统往现代走去。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标准来划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传统与现代之间没有割裂的鸿沟,其划分只是说明科学发展有其时代性而已。民族性和时代性是科学起源与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特性。
2.多元文化碰撞背景下的中医学面貌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西方和东方的科学尽管也有一些间接的影响,就主体而言则是独立发展,各自按其特点平静地演变。然而近代以来,东西方科学强烈互动,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若干文化要素综合作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后果。科学发展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模式,其中夹杂着东西方因素的相互作用。就中医学而言,面临如下困惑,什么是现代化?是按自身传统实现现代转化,还是按西医理法实现现代转化?如果丢开自己的传统,按西医方式转化,并非现代化而是西医化,那么中医现代化在今天就是西医化吗?于是中医阵营出现了空前的大分化。传统继承、中医西化和现代转化成为三个代表性学派。传统继承派主张保持传统,自然发展;中医西化派认为应该解读传统,与西医互动;现代转化派强调,立足传统,与现代最新的科技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此这般,中医学呈现出前所未有之多元化局面。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办法,交相辉映,同时并存。然而,彼此间真正的互动却是不足的,标准各不相同,结果难以互参,造成自说自话、各行其道的尴尬局面。传统中医固守古训;西化中医西体中用;现代中医忙于找路。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医学的本质是保障健康的实践学问,并非单纯求真求美的玄学,它必须有功力,必须受信任,必须有效果,只是自圆其说是没有用的;只有功力、不受信任、没有效果也是没有用的;受到信任、没有功力、没有效果还是没有用的,有效是高于一切的标准。
3.经络研究与文化更新
人类有始以来不断进行着文化更新。不论是个体的人,还是群体的人都无法逃脱局限性(包括地域的、时代的、个性的等等),但其本性又有战胜局限性的欲望。于是不断克服局部束缚,走向整体;突破有限羁绊,冲往无限便成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在人类文化的集合中,各种价值体系并存,但往往不能同时发挥相等的作用,而是此起彼伏,互相消长,没有绝对的价值优先,只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已。今日世界,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则处在边缘状态。而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科学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压倒优势。甚至人们常把科学作为最后的判据,用来评价本不属于科学范畴的事物。一个文化体系中有没有科学,其科学性的比重大小,也成为评价该体系价值的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在科学神圣的时代,这种意识势必造成外人岐视与国人自卑,这已经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的认知以及民族精神造成极大扭曲和伤害。由科学崇拜转向西方迷信的人和事比比皆是,甚至到了不自觉的严重程度。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身文化的深层认知,它的命运只能是被奴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广阔的民族,没有理由回避文化创造的责任,尤其在处于劣势的时代,更应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然而这不意味着盲目自大、不顾事实,我们必须看清时代的变化和相应的需求,从正反两面评价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弱势的自身文化,找准各自的定位,认清不同的特点,分出积极与消极,死与活,努力找到合时代之拍,补他人不足的结合点,为发挥自身创造力开辟道路,把握机会,造就出多元并举、和谐互动、涌现出新的局面。经络研究打开了一个窗口,从深层次坚定了信念,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有了更新的认识,尤其是强烈地启示我们,它将是未来新一轮文化革命的号角,势必引发中华文化内部的强烈震撼,也将对西方文化造成大力度冲击,从而为更高层次的人类文化建设营造出氛围。中国文化是包含先进科学素质的体系,不仅仅是人文资源丰富的体系,也是一种科学的范式,文化形态也处于大化流行之中。对不同文化重新评价,改变固有消极观念,创造超越单一文化功能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文化,是对快速到来的地球村时代最好的礼物。
(五)经络研究不能与神经生理学相融合
还原论学者的基本立场是希望将经络研究纳入神经生理学范畴,一方面丰富神经生理学内容,同时也对古典中医理论做一个现代说明,这种出发点无可厚非,但因为主观愿望与实际无法相符,自然达不到预期目的。正由于这种立场,他们在观点和方法上便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将理论说明的重心放在神经生理学,而选择经络现象的机理和针灸机理作为实际的研究课题。这就引出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经络现象的机理和针灸机理都与经络实质相关,但本质上它们是不能划等号的,甚至易出现歧意。循经感传是最重要的经络现象,但它是经络和神经两件事的综合,还原论学者往往把重点放在了神经方面,而把经络置于从属地位,神经是实实在在的,但经络则变为难以把握的东西,一实一虚,自然将实的神经置于优先地位,这样恰恰本末倒置;针灸也是一样,针灸只是技术,真正要说明的理论是经络机制,如果只强调针灸,不强调经络,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不承认经络,只注重外在的技术手段;第二虽承认经络,但也认为那是含义不清的古典说法,不能作为理论说明的基础。两个表现的核心则是此类学者原则上不把经络作为现代意义的科学命题,只视其为古人对已知某种生理过程的古典说法,必须将其转换到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方为完成任务。按此思路,继续研究的前景则是与神经生理学合流,将经络问题溶解掉。这样做的重要前提是,能够合理解释全部已知经络相关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做不到。相反,按照整体论学者的观点却能对有些还原论者难以说明的问题做出较为妥贴的回答,这样就无法回避整体论者的挑战了,尽管他们是少数派。
整体论学者的基本立场为,经络是独立存在,是完整的现代科学命题,应按此方针将经络用现代理法,参阅古典中的有意义描述研究清楚。不能稀里糊涂,似是而非地与神经生理学混为一谈,到头来一笔乱帐,即使与神经生理学互参,也需先形成一个清晰的经络系统架构。因此,还原论学者倾向于经络定位先行,这样可找到一个明确的工作基础,以利对其他各方面工作的整合。他们不以经络现象机理和针灸机理为研究对象,而是直指经脉的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形态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整体论学者不以神经生理学为理论基础说明经络现象,力图寻找到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既可以对古典经络学说有所阐释,又形成全新的现代科学体系,这样就将中医学理论按其自身特质实现了现代转化。形象地概括,还原论学者的工作可称为中医西化,整体论学者的工作则可称为中医现代化。应该注意的是,中医西化不等于中医现代化,同时它们两者也都不等于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化是以西医为本、中医为用的有理论倾向性的融合,中医现代化是以中医为本、中医也为用的有理论倾向的融合,中西医结合在理念上却是没有任何理论倾向,以用为主的随机过程。但从实际情况看,中西医结合者也分为两派,主体为中医西化,少数为西医中化。
经络研究领域出现还原论和整体论的分化是与目前科学整体发展的形势和国内文化状况密切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有其合规律之处。现代科技以还原论为主流,故反映在医学上,结构分析便成为基本方法,神经科学与经络又看似相关,因此,力图用神经生理学解决经络问题便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强势选择;系统科学虽不能称为现代科技中的主流,但其成长异常迅速,尤其在理论方面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中国古典自然哲学的基本理念与之吻合,故整体论强调的整体制约思想也得以发展,这就为经络研究中的整体论者提供了生存背景。公允而言,两方面的学者都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也都存在重大的缺陷和问题。还原论者将实证方法引入经络研究,使之成为现代科学的工作领域,但因单纯运用神经科学不能完全解决经络问题,从而陷入既离不了传统中医理论,又欲摆脱传统中医理论的两难处境。整体论者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凸显了经络本身的主体地位,也找到了独特的,与还原论者不同的实证路线,但如何处理局部实证与整体判断间的复杂性关系,却遇到极大的理论挑战。两者的问题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因而互相参照,点滴累进,仍是今后的长期局面。现在需要的是端正态度,对问题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冷静地选择合适方向,并积极互参、印证、及时调整、把握节奏,不断将工作推向深入。
(六)加强经络方面软科学研究,避免研究方向失误
半个世纪以来,经络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提出了众多见解,现在需要下一番系统消化与整理的功夫,即所谓软科学论证,将经络问题与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与西方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与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综合集成,重新判断得与失,功与过,对未来的工作方向、目标以及原则等战略问题进行一番理性的规划,克服目前的盲目性、临时性、片段性,代之以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指导方针,想必对经络实质的早日揭示,大有助益。我们认为,经络实质问题的解决在西方医学和传统中医学的框架内都是无法实现的,目前的系统科学状况也不足以提供全面的支持,因而抱着将它纳入某种已有体系的想法都难有所作为,必须以创新的态度,通过构建全新医学体系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新体系原则上是西方医学、中国医学和系统科学的三合一融合再造,它克服了西医的结构功能二元模式和中医的信息功能二元模式的偏颇,也打破了目前系统科学在复杂开放巨系统研究方面的局限性,形成全新的结构信息功能三元模式,如果以此为目标,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同时掌握各种不同的思想方法与技术手段,真正把经络研究视为综合性课题,学会在还原论、整体论和系统论的三元联立方程式中求解经络实质。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以经络的古典描述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包括定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其中经络定位是突破口,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应视为核心方向。以此为轴,再积极汲取还原论和系统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相信会不断取得长足进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36 , Processed in 0.0490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