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6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西医学模糊与精确的科学背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8 12: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中医学的本质是状态医学,其模糊的诊疗操作体系客观地反映了状态病的复杂现实。西医学的本质是器官病因病理医学,精确定位、定性和定量是其特征。
        
关键词:中医;状态;模糊;西医;器官病因病理;精确

      
The scientific backgrounds between Chinese Westernmedicine:blurryvs.conspicuous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is kilter medicine 。Its diagnostic & therapeutic system reveal that kilter medicine is complicated  and blurry。
        
The essence of Western Medicine focuses on the pathogenicity of diseases involving various organs & systems 。It is based on accurate & quantatitave diagnoses& treatments。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kilter, blurry, Western Medicine, pathogenicity of diseases, accuracy。
                              
     
中医学近一百年的历史,是饱受屈辱和内外受敌的历史。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从西医学的角度去审视中医学,而不是以临床客观病象为基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研究疾病,以建构相关的科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在当今已知的疾病中,我们至少要从(1)器官系统、(2)细胞、DNA、分子这两个层次去分析和治疗疾病,与这些相关的理论就成为世人的疾病观念。
      
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大量实践告诉我们:中医学的证,是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中医治愈和改善诸多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就是从证着手获效的;而且中医临床上的不同证候,数以万计。面对中医学揭示的数以千万计的证候,以西医病因器官病理的现代方法,既不能作出合理解释,也不能用西药治疗来代替中医行之有效的方药。
      
中医学的证候是什么?证是中医对临床疾病的一种诊断,其依据是症状和体征,是对人体疾病全身综合反应的判断;西医虽然同样以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依据,参考一些相关理化数据,作出的则是器官病的诊断。前者是对病人整体状态的诊断,后者是对局部器官病的诊断。
      
证侯,是一种全身反应状态,随时间推移而改变。不同的器官病可以出现同样的证-状态;同一病因的器官病,在不同时间病情发展过程中的全身状态不同。这就是所谓”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因此,中医的证候-状态与西医的器官病,是人类临床医学的两大不同范畴。因为某些器官病,如乙型肝炎、胆石症、心脏瓣膜损害但心功能代偿正常者,临床上可无症状、体征异常,中医称:无证可辨,即整体状态正常;这就是,局部器官有病,但整体状态无病;临床上,不少病人身体不适痛苦难忍,但经西医几个月,甚至二、三年的反复检查,各器官均未见异常,而病人通常有中医的某些证侯,但原因不明。经西医捡查未见异常-而整体状态有病,局部器官无病的临床客观事实。它说明,整体状态不等于局部器官 简单地相加。
      
整体状态失常性疾病,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临床范畴,为了表述方便并与器官病区分,我们把中医的证候称为状态病。
      
在这以前,当有关中医理论和辨证施治的临床实践,从现代病因病理医学的角度找不到合理的认识,不少中医学者试图用”功能概念”,来理解中医的五脏六腑等学说。问题是,不同的细胞、DAN、不同组织和器官、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且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那么中医”功能概念”的组织结构基础在哪里?而且这些”功能”与世人公认的器官系统不相容,因而中医仍不能与西医对话,中医学至今科学性质和地位不明,仍未摘下不科学的帽子。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和标榜人类医学科学全权代表的现代病因病理医学,对人体状态有什么样的认识,怎样对人体全身状态失常进行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从什么角度着眼,和从何入手?
        
二十多年前,笔者也是一名现代临床医学工作者,稍后,经过系统学习中医和运用中医药,从不可思议,到对中医药先辈的感佩;从自以为是,到医学疾病观念的改变。认识到,现代病因病理医学不是临床医学的全部。同一个病因,在一个相同的环境内,通常只有少数人生病(烈性传染病例外),看似粗壮的人可能生病,貌似瘦弱的人可能未病,这些事实说明个体处于什么状态,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是感冒,有风寒、风热或寒热往来的不同状态;同样是肺炎,临床反应状态也各不相同。对这些客观临床病象,西医学没有相关的理论和较好的疗法。恰恰是中医学有相关的理论、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1)不少西医诊断明确,但难治或不治的疾病,中医疗效很好,(2)很多病痛西医诊断不明,中医辨证-状态治疗,效果满意。这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四十多年所证明的事实。它从疗效-结果,反证了中医辩证-状态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即中医证侯的合理划分,提示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是可以认识和操作的,有明确疗效,其中很多治疗结果是其它医学未见的,且其它方法不能取代。
      
问题是:每个人个体之间差异很大,通常自觉工作和生活正常,无不舒适感觉,从中、西医角度未见异常,即谓状态正常。状态正常与夺取体育运动冠军或最后一名无关。即状态是不可能用数据度量的。状态的判定,第一是自我感觉,第二是他人的观察。在临床医学上,自我感觉异常就是症状,他人观察到的异常就是体征。
        
哪么,怎样用症状和体征对状态失常作出诊断?
        
在临床上,西医对体温异常升高的病人,可以出现帕冷和身热两种载然相反的身体反应,有脱衣和穿衣的争论。对这种与体温异常不一致的病象,就是整体状态与现代病因病理不同的典型例子。从状态医学的角度看,寒者有寒,用热药使之正常;热者有热,用寒药清之。当然,临床上寒热状态的复杂病象至少要专题,用篇章来论述其概貌。笔者就诊治过T-40 C,而里外皆寒超过两周的住院病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当日显效。某病例寒冷颤抖,体温40度,舌深红,脉浮数,是为里热外寒,方用桂枝汤合白虎汤加麻黄。如里外皆热大便秘结者,可用柴胡、黄岑、生石羔、知母、大黄、麻黄、白芍、甘草。广州的陈医生说:其父为广东名医,受省医院邀请会诊一位高热数月不退病人,诉之所见证候,他问我,你意如何,我答当用补法。他说,其父真是用补法治愈该患者。
      
前面已谈到,(1)局部器官有病,整体状态可以正常;(2)整体状态有病,经反复多次捡查,局部器官正常。(3)不同病因、不同器官疾病,可以出见相同的证候-状态;(4)同一病因器官病理,不同时间可见不同的证候-状态[1]。这些事实是中、西医结合四十余年的总结和见证。
      
可以认为,迄今为止没有关于人体状态的相关理论,和状态失调-状态病的认识及疗法。笔者经过二十年余的中医学习和临床研究,在与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比较的基础上,认为:中医证候的本质,是人体全身的’即时’综合反应状态,简称状态;它与现代病因器官病理,是人类疾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由于状态的本质是整体综合反应,是以症状、体征为依据的分类模糊诊断,与局部器官病精确定位定性定量,形成两个极端,所以,状态病与器官病是临床医学性质迥异的两大类别[2],临床诊疗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3]。
        
由于状态病的理论和临床诊疗,至今没有公认和成熟体系,我们不仿从中医学里寻找一些有益的借鉴。
                                   
         
如前所述,证是疾病客现存在的一种形式[4],证的本质是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5]。中医有八纲、六淫、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和脏腑辨证等七种方式,因为中医长于整体状态的分辨,相对现代器官定位概念,除脏腑辨证外,另六种辨证没有现代器官定位特征,再加上脾虚证、肾虚证的临床表现亦无现代器官定位特征,所以中医辨证实际上是状态病辨识诊断的规范;如果再从中药和方剂的分类,以解表、温里、清热、祛湿、润燥、补益、泻下等为纲目,不是以脏腑定位为核心,从另一方面反证了中医学长于状态的诊疗,其本质是状态医学。
        
我们再看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总原则,以及”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等宗旨,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医诊疗的核心,是整体的协调平衡,局部的疾病也总是放入整体的大前提下,进行诊断与治疗。换言之,中医学首重整体状态,同时考虑局部,因此也有关于器官形态与功能的认识。众所周知,限于时代和科技水平,中医对局部的认识有限,因而才有今天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以至今天世人只知道局部器官有病,忽略了整体状态失常性疾病是一庞大类别的疾病,每天与我们相伴,以至很多病痛无法用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
        
我们已经明白,中医学从整体看待疾病,以平衡为大目标,失衡则以寒与热和虚(不足)与实(太过)两个基点来分析诊断,所以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首要的,其它辨证都是随临床实际派生的经验总结。
      
必须指出,病因病理医学,不是临床医学的全部。不要说大量病痛的病因病理不明,临床上很多病因病理诊断明确的疾病,亦常要从中医辨证-状态角度取得良效。比如病毒性肝炎、各种中毒性肝损害,中医治疗的效果奇好;又如习惯性流产、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等。中医学广泛的临床实践价值,体现在:(1)病因病理不明病痛的中医辨证-状态治疗,(2)诸多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从辨证-状态治疗角度获得治愈或改善,(3)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在症状缓解方面更满意,因而不少病人选择看中医,(4)部份病人经西医诊治后,但仍见面色苍白,咯少许白痰、无力声低、纳少便稀、或自汗等异常,这类病状在病因病理医学来说,已是痊愈,但做为病人,且不说中国人,就是西方病人也绝不会说自己的病已愈。这又是中医诊疗的绝处。据此,我们强调西方病因病理医学,不能作为人类医学的唯一尺度,数据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展现其科学性,因为人类很多问题不可能用数字来度量,这不仅是对中医的证-状态病,对西医的器官病亦无例外。
                                 
      
中医的证,之所以至今未被自然科学界接受,是因为近一百年来器官病因病理诊疗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们思维上形成唯病因病理是问的习惯,忽视了不同个体自身状态随时间变化,体质不同和神经类型的差别,生活地域、家族、种族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影响。诚然,前述被忽视的诸多因素是很难度量和操作的,加之中医的证是很多看似互不相关的症状、体征之特别组合。
      
在笔者之前,尚未有人系统地论证中医证候的本质是状态,症状、体征在不同的组合时,代表着全身不同的状态。例如,身热而体温正常,梦多,口苦、喜冷饮,小便黄臭,大便硬结,舌质红,脉洪数90-99/分,妇女则可伴见黄带,中医视为里热证,可用清热利湿的方药取效。笔者曾治一19岁女大学生,面部严重湿疹样皮炎伴中医里热证,经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五剂而愈;其父惊呼:中医疗效真快。又如西人妇女Debra的习惯性流产,虽经西医行子宫颈缩窄术后,仍然流产;经郭富宁医学博士中医辩证,用丹栀逍遥散加黄柏、蛇舌草,疏肝健脾养血、清热利湿治疗,成功产下婴儿。笔者的病人有8-10cm的子宫肌瘤,用疏肝清热养血的中药,四个月后检查病已痊愈。
        
正如上述的情况一样,很多看似简单的中医方法,不可思议地治好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病,从客观上证明中医辨证-状态病,真实地反映了器官系统之间平衡失调,产生的另一类庞大的临床病痛-状态病。这好像西医在手掌不典型皮肤损害鉴别诊断上有难点时,如果用抗真菌药有效,即可诊断为癣病的治疗性诊断法,说明中医的相关治疗,治愈或改善了西医的某些不治和难治之病,证明了人体存在西医方法未能揭示的疾病。
        
在这以前,笔者就行文指出:中医学从临床实践出发,把看似简单和似乎毫不相关的症状、体征,以寒热虚实为分证-状态的基点,划分出(1)基本状态约二十种,(2)常见状态三百余种,(3)随机状态数以千万计[6]。这些具有高度临床实践价值的医学财富,却一直被排拆在科学之外,其原因就是人们把自己的身体和疾病看得太简单,以为器官和细胞已经包含了一切,数据代表了精确。
      
有一位男士,到我诊所买前列腺药,因为血液捡查PSA 为7,他的西医生说有患前列腺癌的可能,使他和妻子急得食寐不安。我问,你做过直肠指检没有,答:没有。我建议他尽快看专科医生,结果是虚惊一场。澳大利亚的部份西医,常常把某些数据看得太重,主要、易行的直肠指检都不做,让病人不必要地担惊受怕, 这种事经常发生。笔者自己的一次血液检查,西医说有数据提示甲低,我说没有相关的临床表现,近几年的观察亦证明无甲低。在笔者看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都重视数据,但绝不会以数据度量一切。数据只有在不多的疾病诊断中有决定性的意义,更多的情况只是作为综合判断的一部份。
        
我们知道,西医学用现代病因病理方法,以器官和细胞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为世界医学的主流。相同的器官和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极为相似,在相同病因作用下,如果发生疾病,就会有近似的主要表现。 因为大多数器官病在病因和器官病理上是相同的,可定位、定性和定量,相关的有效药物,通常有较高的”重复”率。这就是西医学的精确:(1)诊断的标准化,(2)治疗上高效率。
                                 
         
人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内部有不受主观意识支配的协调平衡过程,这个随时间推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平衡结果,本文称之为状态。状态辨识的依据是个体的自我感受-症状和它觉-体征。
        
相同的病因作用于不同状态的个体,必然有不同的结果,这种因为身体状态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现实,每时每刻都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生,怎样辨识状态和治疗状态失调性疾病,是人类临床医学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医学二千年的辨证论治实践,为人类临床医学状态病的诊疗操作提供了可能和借鉴,它建构了自成体系的理论和操作范例,也为治愈和改善诸多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科学资料。
      
从中医证候的本质-状态病的研讨中,我们可以看到:平衡失调是状态病的核心,因此状态病辨识的基点是寒与热、虚与实,其依据是症状、体征(不是数据和理化指标),状态的诊断只是相近的摸糊判断,有效方药只能是方证对应(不是某个有效浓度)。这些特点对于崇尚科学的现代人思维来说,确实难以接受。不过,人体内部的自我平衡协调,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必要和重要程序,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和生命存在的象征,虽然世人主观思维习惯上对它下意识地排斥,但客观上不能改变这种生命现象的存在;就象每个人都喜欢春暖花开的春天和硕果累累的金秋,炎热的夏天和肃杀的寒冬,不以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有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5(12)68-3
2.张有和,状态病与器官病,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5(11)58-3
3.同1
4.陈贵廷,等。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2-3
5.同1
6.同2
澳大利亚 .悉尼   张有和
(本文承蒙广州中医药大学杜同仿教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黄振兴教授,原澳华中医学会会长杨伊凡硕士,陈建运中医硕士审阅指导,谨此致谢)
      
( E-mail zhangyouhe06@yahoo.com )
2
发表于 2008-1-17 17:26: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西医学模糊与精确的科学背境

很好的见解。
很多西医所谓的、看似精确的东西,其实很模糊(blurry);很多中医药 看似模糊的东西,其实比较精确。
建议你继续研究中西医以及人体的模糊(fuzzy)状态。
3
发表于 2008-7-16 21:01:5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西医学模糊与精确的科学背境

     世人总是希望精确地认识和控制万物,但老天与人类开玩笑,让六十多亿人个体都不相同,整体反应状态随时间而变更,为了处理这些相关的、无法精确(模糊)的病痛,玉皇大帝请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创立了状态应对医学-中医学。
4
发表于 2008-12-31 13:36:4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西医学模糊与精确的科学背境

张先生见过这本书没有--------《中医病理研究》匡调元 著 1980上海科技版
5
发表于 2009-1-22 05:30:5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西医学模糊与精确的科学背境

     渔翁先生,笔者20年前曾粗略读过匡调元的《中医病理研究》,印像是:无助于对中医理论的现代思维,亦无助于中医的临床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23 , Processed in 0.0519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