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方剂配伍研究之百年回顾与前景展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21 18:3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樊巧玲(南京 210029)
方剂配伍,是指在治法的指导之下,依据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组合成方。方剂配伍理论是方剂学的核心,也是方剂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并日益受到广大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回顾20世纪在方剂配伍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对于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的联系以及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百年回顾
1.1方剂配伍的理论研究 传统的方剂配伍研究主要是采用“方论”的形式,即运用中医藏象、辨证、药性等理论,阐释方剂组成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及其作用原理。20世纪上叶,在中西汇通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以西医药理学诠释方剂作用原理的“新方论”,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叶橘泉的《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丁福保的《中西医方汇通》等等,体现了对传统方剂配伍研究方法的变革。随着对于单味中药及复方药理认识的不断深入,20世纪后叶又涌现出更多的融合中西医药理论阐释方剂配伍的专著。较有代表性的如马有度的《医方新解》、邓文龙的《中医方剂药理研究》等,反映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方剂配伍原理的趋势。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是在70年代以后,除了上述将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融入方剂配伍理论,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临床各专科方剂的配伍研究,使方剂学理论更好地发挥指导临床的作用。不仅在中医临床各科教科书中对所涉方剂的配伍作用加以简要的阐述,而且还有大量专科专病方剂著作问世,如夏桂成的《实用妇科方剂学》,柳长华的《专科专病实用方系列》等,改变了以往此类方书大多有方无论的情况。二是从治法、治证、用药等不同角度对方剂的配伍规律进行探析。如李飞等系统分析了临床常用的18类方剂的配伍方法、结构模式、用药频率与变化规律,撰成《方剂的配伍方法》一书,并寻宗究祖,追源溯流,推其演变,求其法度,对于临床合理组方、提高疗效以及新方的研制开发等具有启发与参考价值。三是对于众多方剂配伍理论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理性思考与逻辑分析作出较为客观的评析。如中医药高级丛书《方剂学》对300余首方剂的配伍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并针对各方在药物配伍方面的疑点专设“疑难阐释”项,旁征博引,释疑解难,澄清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再如针对有些学者因“君臣佐使”理论存在的某些缺陷,如概念内涵的交叉与重复、难以解释所有方剂组成等而对其指导意义产生的怀疑,也有学者在全面分析各种不同观点之后指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将方剂中纷繁复杂的药物配伍关系以“君臣佐使”加以高度地概括,言简意深,内涵丰富。运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有助于分析研究古今的有效成方,指导临床新方的创制。“君臣佐使”在某些方面的不完备,只是说明其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目前尚无更为科学和严谨的新理论取而代之之前,其作为方剂组成原则的重要意义应不容置疑。
1.2方剂配伍的实验研究 对于方剂配伍作用的现代实验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至80年代后期形成热潮,进入90年代,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1995年《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的创刊,表明对于方剂作用实质的研究已受到广大中医药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也标志着我国方剂的实验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迄今为止,实验研究所涉及的方剂数量已超过1000首,其中被研究的古方达1/5,有关方剂配伍作用实质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方剂的配伍机理。运用药理学方法将方剂配伍的科学性客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方剂学的配伍原则不再是玄妙深奥,难以捉摸的理论。例如,吴茱萸汤与单味吴茱萸的止呕效果相当接近,正交实验亦表明吴茱萸是方中止呕的主要药物,体现了君药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这一内涵;人参、大枣虽无明显止呕效应,却能增强全方的止呕作用,且大枣还能降低吴茱萸的毒性;四药同用,止呕作用最强而毒性最低,反映了原方配伍的科学性。再如四逆汤有明显的强心和升压作用,其中附子虽有一定的强心升压作用,但远较全方为差,且可导致异位心律;干姜对心血管系统未发现任何有意义的生理效应;甘草有升压效应,并可使脉压增大,但无强心作用。而四逆汤全方的强心升压作用不仅明显优于各单味药,并能减慢窦性心律,避免单味附子所产生的异位心律失常,显示了臣、佐药与君药之间通过配伍而发挥的减毒增效作用。二是阐明方剂的配伍剂量。方剂运用时剂量变化对于功效的影响,早已为历代医家所认识,故有“汉方不传之秘在量上”之说。但在临床用方时,对于方剂剂量的把握却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而通过方剂量效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用药剂量提供客观的依据。在这方面较早开展工作的是日本学者于60年代对于白虎加人参汤、三黄丸等方所作的研究。80年代后国内学者逐步涉及这一领域。如研究发现四君子汤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大方中炙甘草的用量,全方作用减弱,当炙甘草用量超过全方总量1/3时,吞噬作用明显降低。又如枳术丸中枳实与白术配伍比例为1:2时对胃肠排空推进作用的影响最为明显,证明了传统枳术丸方中药量配伍比例的合理性。三是阐明方剂配伍作用的物质基础。方剂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药物配伍后功效发生变化的本质是其化学成分的改变。方剂配伍的化学研究自90年代起逐渐成为中医方剂研究中新的热点,其思路一是观察药物配伍后在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二是观察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后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等变化。在方剂的体外化学研究方面,通过观察药物配伍前后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差异,说明方剂配伍中的协同与制约关系;观察药物配伍前后毒性成分溶出率的差异,说明方剂配伍的减毒作用与禁忌问题。在方剂的体内化学研究方面,通过观察药物配伍后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变化,以进一步阐明方剂配伍后真正发挥药效的实质部分。
  1.3方剂配伍的临床研究 中医方剂源于临床,用于临床;方剂配伍理论指导着方剂的临床运用,来自临床用方的新经验和发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方剂学配伍理论。查良伦等就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的大小对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将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组(黄芪120g)及非重用黄芪组(30g),用药10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钠泵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4.6%,表明补阳还五汤之黄芪非重用不足以收功。王左等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在救治邪毒内陷厥脱证时,由人参、附子与青皮合用制成的参附青注射液,在改善血压、呼吸、心率和症状(神志、汗出、四肢温度、脉象等)方面,均较参附注射液为优,提示阳气暴脱,气机逆乱重证,仅予补益之法,还不能使阳气运行于周身,必须配伍行气之品,以推动补益之阳气通达四肢,运于周身,使虚脱得复,厥逆得解。上述认识对于传统回阳救逆方剂多以温里药辅以补气药(如四逆汤、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等)的配伍方法有所发展。
2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回顾20世纪方剂配伍的研究,无论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均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尤其是后30年间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然而也必须看到,有关方剂配伍的理论研究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实验研究中对于配伍机理、作用本质、类方配伍的研究尚不够,临床研究总体上显得较为薄弱。展望21世纪的方剂配伍研究,将更多地着眼于结合方剂配伍理论全面探讨药物配伍后在人体发挥药效的基础条件、作用部位、作用物质、如何作用、以及由此而可能引起的继发效应等,在基础理论方面解答和认识方剂在人体生理、病理条件下通过什么途径、如何起药效作用,进而对方剂的加减变化、使用指征、运用范围乃至注意事项等作出科学的阐释。使方剂的实验研究结果成为阐明方剂配伍理论、指导方剂临床运用的科学依据,成为方剂学理论乃至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促进方剂学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方剂配伍的研究还必须密切联系临床实际与新药的研制开发。由于方剂配伍研究是一项技术密集、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密切配合和交叉渗透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多个学科的新生长点,从而可能改变现有的方剂学科模式,加速方剂学科现代化的进程,并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和现代化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
发表于 2005-12-9 04:09:0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方剂配伍研究之百年回顾与前景展望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3 08:57 , Processed in 0.0984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