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药治癌性疼痛有优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7 11: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中医药治癌性疼痛有优势
王惟恒
(引自.王惟恒,夏黎明主编《中医抗癌300问》)
   人们常把癌症与疼痛连在一起,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会有疼痛。有人统计70%的晚期癌症以疼痛为主诉,而肝癌、胰腺癌、骨肉瘤等常在一开始时就有疼痛,因而,有的发达国家癌症自杀率高达8.6%。多少年来治癌痛主要靠药物,阿片类药如吗啡、度冷丁等一直沿用近300年,除此新药不多,加之其它原因造成许多癌症患者没有得到满意的止痛。但运用中药防治癌痛则既有特色,又有特效,值得深入探讨,推广应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大作用:
    预防疼痛发作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有学者统计了300例肝癌患者,发现经常服用中药达3个月以上者,其疼痛发生明显轻于不用中药者。研究认为,中药对疼痛的预防机制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的某些不平衡可使疼痛加剧,而中药可使之平衡;二是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药能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对肿瘤患者来说,应早服中药,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吗啡、杜冷丁也止不住痛时再求助中药。
    止痛效果明显  中药外用及口服对已发生的癌痛有止痛作用,效果持久而缓和,副作用小。常用止痛中药如元胡、细辛、米壳、白屈菜等,取材方便。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冰片等还是易溶于酒精、易于配制的外用止痛药。如将冰片溶于适量的酒中,配制成20%~50%的溶液,治疗肝癌后期剧痛,往往能在10~15分钟内收效。现重点介绍几则癌痛外治法:
   (1)中药涂擦剂  药物组成为元胡、丹参、台乌药、蚤休、地鳖虫、血竭、冰片等,前4味药与地鳖虫以4:1比例配方,血竭、冰片各按10%比例加入。以上药物加75%酒精浸泡1周(酒精用量以没过中药为度),过滤后将药物浓度调至每毫升含中药1克即可。用法:洗净疼痛部位皮肤,棉签蘸涂,用药面积应大于疼痛周边2~3厘米,每日3~4次。据观察,治胸部疼痛缓解率为90.1%;腹部疼痛缓解率为75.5%;脊柱、四肢骨疼痛缓解率为50%;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较强痛定为优。
   (2)祛痛喷雾酊  由延胡索、乌药、土鳖虫、丹参、红花、血竭、冰片等组成。先以75%酒精2000毫升浸泡延胡索等前五味中药,1周后滤取药汁;再于药液中加入血竭、冰片,溶解后过滤,装入50毫升塑料喷雾瓶中备用,每毫升含生药0.1克。癌痛时可均匀喷涂于癌痛处的体表。功能止痛、消炎、消肿,适用于各种癌痛,对胸痛、胁肋痛效果最佳,而对脊柱四肢等处的骨肿瘤疼痛效果较差。
   (3)肝痛处敷方  雄黄、明矾、青黛、皮硝、乳香、没药各60克,冰片10克,血竭30克,共研细末,分成7包,每次1包,用醋和猪胆汁各半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次,每次敷8小时,药干后蘸醋及猪胆汁。对晚期肝癌剧痛有良效。
   (4)博生癌宁透皮药贴  药物成分包括马钱子碱、木鳖碱、藤黄素、蟾毒灵、大戟二烯醇、月桂氮卓酮等。透皮贴贴于癌痛局部或肚脐处、胸腹部、上臂或大腿内则以及其它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选1~2个部位贴敷,每日2~4贴,每贴可连续贴敷12~16小时。该贴具有抗癌化瘤、镇痛消肿、破瘀逐水、扶正固本功能,对各种肿瘤的癌性疼痛均有显效。
   (5)穴位敷贴法  山柰、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克,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克,蓖麻仁20粒。上药共研细末,取鸡蛋清(或蜂蜜)适量,混合拌匀成糊状。肺癌敷乳根穴,肝癌敷期门穴。痛剧者6小时换药1次,痛轻者12小时更换1次。可持续使用至疼痛缓解或消失。
   (6)癌痛药酒方  松香、制乳香、制没药、莪术各15克,冰片10克。以白酒500毫升浸泡1周,用数层纱布浸湿药酒。敷于痛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待纱布快干时,再以药酒湿润,间断或连续使用。一般敷10~20分钟即感局部清凉舒适,疼痛逐渐缓解。
   (7)化瘤发热袋  藤黄、川芎、皮硝、生南星、川乌、草乌、冰片、大黄、雄黄、细辛、白芨、制乳没、茴香、山柰等,研末,过60目筛,装入一面似100目筛小孔的特制清洁袋,加干性发热剂后封闭,再套入厚塑料袋中密封。用时取出内袋,将有微孔的一面接触疼痛部位,定时拍打药袋,使发热剂与空气及药物接触面发热,维持温度在40~43ºC左右,24小时换药一次。适用于恶性肿瘤或其他良性包块等所引起的疼痛。
   (8)穴位封闭法  在用止痛药无效时可使用本方法。取穴:足三里(双侧),让患者正坐垂足,从外膝眼下量3寸,胫骨外侧1寸处取穴。在无菌操作下用5毫升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维生素K3注射液8毫克,654-2  10毫克,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选准穴位,局部皮肤常规用碘酒、酒精消毒后,直刺进针,待患者有酸、麻、胀感时,快速将药液注入,两则穴各一半,每日1次,3次为1疗程。间隔2天,再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30例中(未使用其他止痛药),总有效率60%。另外在疼痛充分缓解的8例中,有3例无痛持续2个月以上,2例持续时间在20天以上,3例持续时间在5天以上。
   (9)中药离子导入  延胡索、乳香、没药、丹参各100克,徐长卿150克等。用75%酒精浸1月以上,取药液加少量冰片及二甲基亚砜即成。导入穴位:胸痛取内关、膻中、阿是穴;腰腿痛取肾俞、环跳、阳陵泉、昆仑等穴;肩背痛取天宗、肩骨禺、阿是穴等;内脏病取相应脏腑的俞、募、原穴。气滞配行间或太冲;血瘀配血海、膈俞;痰瘀配丰隆。
    协同止痛作用  中药与西药止痛药配合,既可增强其疗效,又可减少西药副作用。例如芍药甘草汤加米壳水煎服对腹部癌痛有效,并可增加盐酸二氢埃托啡含服的镇痛效果。透骨草、骨碎补、补骨脂三味中药对骨痛有效,也可加强解热镇痛药及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再如肝癌剧痛常靠杜冷丁止痛,如用蟾酥、元胡、山甲、青皮煎浓汁外敷肝区,会加强止痛效果。另外,从近年博生癌宁透皮药贴的研究也表明,方中具有较强镇痛活性成分的马钱子、蟾酥(局麻作用大于可卡因30~60倍),均可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且与抗癌增免活性成分配伍有协同镇痛作用。此外贴方不仅能对抗放、化疗的毒性作用,改善骨髓抑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而且对癌性疼痛的镇痛疗效十分显著。更为可贵的是:它反映出了中药治癌性疼痛另一共同特色——镇痛持久,低副反应,多重功效。故中药应用于癌痛,既可定位于癌痛止痛的第一、二阶梯,亦可作为癌痛第三阶梯联合用药的优选,以减缓阿片类药物的剂量追加,避免阿片的过量危险。
[/watermar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4 21:17 , Processed in 0.0937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