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9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5 16:4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勇123在 2009/04/25 04:50pm 第 1 次编辑]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作者:兰 蕾    作者单位: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熊继柏教授 补肝汤 疑难病
补肝汤出自《医宗金鉴》,此方有别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及《千金翼方》中提到的补肝汤。《金鉴》有歌诀云:“补肝汤治肝虚损,筋缓不能自收持,目暗盳盳无所见,四物酸枣草瓜宜。”组方为四物汤加甘草、木瓜、枣仁、麦冬。四物汤养血柔肝,木瓜、甘草酸甘化阴,麦冬、枣仁补肝血滋肝阴。熊继柏教授曾运用此方治疗许多疑难病症,取效明显。现举三则验案如下。
    1  一身及阴部麻木案
  患者,女,28岁。2006年5月就诊。患者一身麻木,特别是阴道麻木,并时作痉挛,且四肢有时疼痛。熊教授以补肝汤治之,半月而愈。两年后复发,于2008年4月13日就诊。症状与两年前相同,患者唇色淡白,面色少华,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熊教授再用补肝汤合天麻虫藤饮治疗。处方如下:当归10 g,生地10 g,川芎10 g,白芍20 g,枣仁20 g,木瓜20 g,甘草6 g,麦冬15 g,野天麻20 g,全蝎6 g,蜈蚣1条,僵蚕20 g,地龙10 g,鸡血藤15 g,钩藤15 g,海风藤10 g。进十五剂,诸症悉平。按:麻木是气血不运或风邪痹阻,以致经脉闭塞而成。本案患者的特点是阴道麻木痉挛。阴部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因此熊教授用补肝汤滋阴养肝补血,天麻虫藤饮祛风通络除痹,这样抓住了病变的关键,自然药到病除。
    2  指甲沟肌肉萎缩案
  患者,女,64岁,于2008年4月6日就诊。患者双手指甲沟明显萎缩,年余不愈。询其时发心悸,口干,双目不舒。并见双腿酸痛,头部巅顶时痛,面色少华,情绪急躁,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熊教授用补肝汤加天麻、川牛膝治疗。处方如下:当归10 g,生地10 g,川芎10 g,白芍20 g,枣仁30 g,木瓜30 g,甘草6 g,麦冬20 g,野天麻30 g,川牛膝20 g。进十剂,巅顶痛已止,心悸显减。再进十五剂,诸症悉平。再进十五剂,双手指甲沟萎缩明显改善。按:患者指甲沟萎缩,心悸,双目不舒等均为肝血不足之证。“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而巅顶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不荣则痛”,腿痛亦然。熊教授用补肝汤滋阴养肝补血,野天麻平肝熄风,川牛膝强肾壮骨治腿病,自然疗效卓显。
    3  双下肢痉挛案
  患者,女,50岁,2008年4月20日就诊。患者双下肢阵发痉挛,病两年不愈,甚以为苦。兼下肢麻木,关节不利,面色淡白,舌红苔薄黄,脉细。熊教授用补肝汤加三虫饮治疗。处方如下:当归10 g,生地10 g,川芎10 g,白芍20 g,枣仁20 g,木瓜20 g,甘草6 g,麦冬15 g,野天麻20 g,全蝎6 g,僵蚕20 g,地龙10 g。进十五剂痉挛止,肢麻改善,再进十五剂,诸症悉平。按:患者双下肢时发痉挛是肝之病,“肝主筋”,肝血虚不能养筋,血虚生风而痉挛麻木,用补肝汤滋阴养肝补血,三虫饮舒筋活络祛风,药到病除。以上三个病案虽然病症不同,分别为“阴道麻木病”,“指甲沟萎缩兼头痛病”,“下肢痉挛病”,但却为同一个“肝血虚”证。通用补肝汤养血补肝,此为“异病同治”。正因为抓住了“肝血虚”这一关键,才取捷效。熊教授特别强调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并且不断强调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我们只有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临证,务实刻苦,才能厚积薄发,在临床上提高疗效。
2
发表于 2009-4-25 16:51:5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补肝汤1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组成】山茱萸 甘草(炙) 桂心各30克 细辛(去苗) 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 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功用】暖肝补虚。
  【主治】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
[编辑本段]补肝汤2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组成】黄耆2.1克 炙甘草1.5克 升麻 猪苓各1.2克 白茯苓 葛根 人参各0.9克 柴胡 羌活 陈皮 连翘 当归身,黄柏(炒) 泽泻 苍术 曲末 知母 防风各0.6克
  【用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主治】前阴冰冷,阴汗,两脚软弱无力。
  【禁忌】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编辑本段]补肝汤3
  【来源】《医学六要》卷七。
  【组成】生地 当归 白芍 枣仁 川芎 木瓜 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滋阴,柔肝舒筋。
  【主治】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红,脉弦细数者。
  【方论】本方由四物汤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汤滋养阴血;酸枣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肝舒筋。合用共奏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之功。
[编辑本段]补肝汤4
  【组成】:附子9克,白术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当归12克,鸡血藤15克。
  【辨证】肝气虚,脾阳弱,气血两亏。
  【治法】温阳补气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编辑本段]补肝汤5
  【组成】茯苓1钱,桔梗1钱,茺蔚子2钱,黄芩1钱,防风2钱,川芎1钱,知母1钱,黑参1钱,当归身2钱,人参1钱。
  【来源】《金鉴》卷七十七。
  【主治】滑翳内障。
  【功效】清散虚热。
  【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编辑本段]补肝汤6
  【组成】天门冬(去心,焙)、酸枣仁(微炒)、柴胡(去苗)、当归(切,焙)、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叶)、赤茯苓(去黑皮)、升麻、秦艽(去苗土)、黄耆(锉)、杜仲(去粗皮,炙,锉)、鳖甲(去裙襕,醋炙,锉)、鹿茸(去毛,酥炙)、牛膝(酒浸,切,焙)、天麻、黄明胶(炙燥)、山茱萸各等分。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主治】肝劳。
  【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4:53pm 时添加 -=-=-=-=-
录自百度百科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6:58:2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4/25 04:51pm 发表的内容:
补肝汤1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组成】山茱萸 甘草(炙) 桂心各30克 细辛(去苗) 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 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 ...
谢谢先生介绍补肝汤这些丰富的好资料!
4
发表于 2009-4-25 16:59:1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补肝汤
补肝汤用于暖肝补虚。主治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 补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山茱萸、甘草(炙)、桂心各30克, 细辛(去苗)、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暖肝补虚。主治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补肝汤--《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黄耆2.1克,炙甘草1.5克,升麻,猪苓各1.2克,白茯苓、葛根、人参各0.9克,柴胡、羌活、陈皮、连翘、当归身,黄柏(炒)、泽泻、苍术、曲末、知母、防风各0.6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主治前阴冰冷,阴汗,两脚软弱无力。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补肝汤--《医学六要》卷七
【处方】生地、当归、白芍、枣仁、川芎、木瓜、炙甘草。
【功能主治】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主治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红,脉弦细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由四物汤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汤滋养阴血;酸枣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肝舒筋。合用共奏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之功。
【摘录】《医学六要》卷七
补肝汤--柴国剑方
【处方】附子9克,白术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当归12克,鸡血藤15克。
【功能主治】温阳补气养血。主治肝气虚,脾阳弱,气血两亏。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柴国剑方
补肝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2钱,乌头4枚(炮裂,去皮脐),薏苡仁1两,独活1两,附子2枚(炮裂,去皮脐),柏子仁(研)2两,防风(去叉)2两,细辛(去苗叶)2两,山茱萸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入研药拌匀。
【功能主治】肝痹。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开),同煎数沸,去滓,取1盏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补肝汤--《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桂(去粗皮)、甘草(微炙,锉)、山茱萸、蔓荆实(去浮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两胁满痛,筋脉拘急,不得喘息,眼目昏暗,面多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补肝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酸枣仁(微炒)、柴胡(去苗)、当归(切,焙)、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叶)、赤茯苓(去黑皮)、升麻、秦艽(去苗土)、黄耆(锉)、杜仲(去粗皮,炙,锉)、鳖甲(去裙襕,醋炙,锉)、鹿茸(去毛,酥炙)、牛膝(酒浸,切,焙)、天麻、黄明胶(炙燥)、山茱萸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补肝汤--《脉症正宗》卷一
【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柴胡6分,杜仲8分,枣仁1钱,车前8分,牛膝8分。
【功能主治】补肝。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补肝汤--《千金》卷十一
【处方】甘草1两,桂心1两,山茱萸1两,细辛2两,桃仁2两,柏子仁2两,茯苓2两,防风2两,大枣24枚。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抢心腹痛,目不明了;及妇人心痛,乳痈,膝热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5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菜、酢物。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肝为风木之脏,动则生火,静则生风,动者实而静则虑也。山萸、桂心专补肝虚下脱,防风、细辛、柏仁专散虚风内动,然非山萸不能敛固于下,非桂心不能鼓运于中。故欲杜虚风,须培疆土,苓、甘、大枣意在培土。尤赖防风、桂心之风力运动,则土膏发育,木泽敷荣。桃仁一味协济桂心,流通血脉,调适妇人经候之要着也。
【摘录】《千金》卷十一
补肝汤--《证治宝鉴》卷十一
【处方】四物汤加陈皮、甘菊。
【功能主治】眩晕,血虚微热者。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补肝汤--《千金翼》卷十一
【处方】甘草(炙)2两,黄芩2两,人参2两,桂心2两。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忌海藻,菘菜。
【摘录】《千金翼》卷十一
补肝汤--《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蕤仁1两,柏子仁1两,茯苓2两半,乌头(炮,去皮)4枚,大枣30枚(擘),牛黄1两,石胆1两,桂心1两,细辛3两,防风3两,白术3两,甘草(炙)3两。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寒热偏痛,淋溺石沙,腰尻少腹痛;妇人心腹四肢痛,乳痈,膝胫热,转筋,遗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抢心,腹中痛,两眼不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8合,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补肝汤--《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
【处方】当归、生地、芍药、川芎、酸枣仁、木瓜、甘草。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活血调经。主肝血不足,头目眩晕,少寐,月经量少,以及血不养筋,肢体麻木,小腿转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
补肝汤--《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防风(去叉)2两,知母2两,桔梗(炒)2两,茺蔚子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内障滑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补肝汤--《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
【处方】肉豆蔻(生)、陈皮半两,白术半两,京介3钱,旋覆花3钱,良姜3钱,茯苓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牙疼颊肿。
【用法用量】米汤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
补肝汤--《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处方】芍药1两,细辛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羌活2两,防风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乌风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补肝汤--《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细辛1两,防风1两,茺蔚子1两,五味子1两,桔梗1两,黑参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散翳内障。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先用金针拔之,然后服本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补肝汤--《金匮翼》卷六
【处方】干地黄3钱,白芍1钱半,当归1钱,陈皮1钱,川芎7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肝虚胁痛。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服。
【摘录】《金匮翼》卷六
补肝汤--《兰室秘藏》卷中
【别名】柴胡半夏汤、半夏苍术汤
【处方】柴胡5分,升麻5分,藁本5分,白茯苓7分,炒神曲1钱,苍术1钱,半夏2钱,生姜10片。
【制法】上为粗末,作一服。
【功能主治】素有风证,不敢见风,眼涩,头痛眼黑,胸中有痰,恶心,兀兀欲吐,遇风但觉皮肉紧,手足难举重物;如居暖室,少出微汗,其证乃减,再或遇风,病即复。
【用法用量】柴胡半夏汤(原书同卷)、半夏苍术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补肝汤--《古今医鉴》卷十三
【处方】生地1两,熟地1两,川芎2钱半,赤茯苓2钱半,枳壳(炒)2钱半,黄连2钱半,杏仁(水泡,去皮)2钱半,半夏曲2钱半,天麻2钱半,地骨皮2钱半,甘草(炙)2钱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肝疳,眼闭不开,内有(??)雾。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黑豆15粒,水煎,临卧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
补肝汤--《圣济总录》卷一一○
【别名】补肝散
【处方】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车前子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五味子1两,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雀目。
【用法用量】补肝散(《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补肝汤--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冬桑叶1钱,炒枸杞1钱半,小胡麻1钱半,望月砂3钱,制首乌3钱,石决明1具,黄菊花1钱,穞豆皮3钱。
【功能主治】脉涩细,左目痛,泪热翳膜。
【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补肝汤--《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茯苓1钱,桔梗1钱,茺蔚子2钱,黄芩1钱,防风2钱,川芎1钱,知母1钱,黑参1钱,当归身2钱,人参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散虚热。主治滑翳内障。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http://www.zhzyw.org/zycs/zyfj/b/08929FCHE191725J2K4B49_3.html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5日 05:03pm 时添加 -=-=-=-=-
补肝汤
处方来源: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组成: 冬桑叶1钱,炒枸杞1钱半,小胡麻1钱半,望月砂3钱,制首乌3钱,石决明1具,黄菊花1钱,穞豆皮3钱。
主治: 脉涩细,左目痛,泪热翳膜。

http://www.tcm100.com/ShuJuKu/FangJiSuoYin/zzFangJi31504.htm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7:06:37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加味补肝汤治疗肝血虚证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石林阶 陈昌华 李娟 陈国林 李霞玲 石立安 徐良秀 罗团连
摘要:采用方证对应的原则,将缺铁性贫血病人(49例)辨证分为肝血虚证、心血虚证、气血两虚证,用加味补肝汤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2(IL-2)、红细胞耗氧率4项指标与异常眼底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证候疗效,以验证我所制订的肝血虚证辨证标准的准确性,以及肝血虚证辅助实验诊断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肝血虚证经加味补肝汤治疗后Hb、SF、IL-2及红细胞耗氧率4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临床疗效与证候疗效分别达90%。从而提示,我所制订的肝血虚证辨证标准实用可行,加味补肝汤是治疗肝血虚证的有效方剂,Hb、SF、红细胞耗氧率等指标可考虑作为肝血虚证的辅助实验诊断指标。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肝血虚证;心血虚证;气血两虚证;补肝汤
  中图分类号:R 5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5633(2000)02-0035-03
  采用方证对应的原则,将49例缺铁性贫血病人辨证分为肝血虚证、心血虚证和气血两虚证,用《医宗金鉴》补肝汤加味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相关实验指标的变化、异常眼底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旨在验证我所制订的肝血虚证辨证标准的准确性[1],以及肝血虚证辅助实验诊断指标的可行性[2],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缺铁性贫血病例选自临湘市中医院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门诊病人。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20年。经2名以上主治医师辨证和诊断。临床辨证分为肝血虚证、心血虚证及气血两虚证3组。健康对照组32例,选自本院健康职工及初次献血员,男14人,女18人,平均年龄(38.16±12.30)岁。3证型组病人中肝血虚证组男5例,女15例;心血虚证组男0例,女9例;气血两虚证组男1例,女19例。其年龄和病程见表1。
   表1 3证型组临床资料   (±s)

组   别 n 年龄(岁) 病程(年) 
肝血虚证 20 40.38±12.40 4.00±2.81※
心血虚证 9 43.67±10.94 3.75±1.91※
气血两虚证 20 38.91±11.80 7.25±5.39
合   计 49 40.12±11.61 5.24±4.25
  注:与气血两虚证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辨证标准:肝血虚证辨证标准[1]:①眩晕;②视物模糊;③肢体麻木;④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⑤面唇、爪甲淡白无华;⑥舌质淡、脉弦细或细,具①②③中1项兼有其它2项者。心血虚证辨证标准[4]:①心悸怔忡;②失眠多梦;③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④口唇指甲淡白;⑤舌质淡,脉细。①项必备兼有其它3项者。气血两虚证辨证标准[4]:①头晕、眼花;②心悸怔忡;③失眠多梦;④肢体麻木;⑤神疲乏力,呼吸气短,语声低微;⑥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指甲淡白;⑦妇女月经量少,色淡;⑧舌淡嫩,脉细无力。⑤项必备兼有其它4项者。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西医临床疗效标准 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
1.3.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采用主症分级计分法,按无(0),轻(+),中(++)、重(+++),严重(++++)5级计分,1个(+)计1分,症状消失计0分,舌、脉相符各计1分,舌脉正常记0分,统计治疗前后主症积分,以判定证候疗效。临床治愈:治后主症积分较治前减少91%以上;显效:治后主症积分较治前减少70%~90%;有效:治后主症积分较治前减少36%~69%;无效:治后主症积分较治前减少不足35%。
1.4 治疗方法
  用补肝汤加味:当归、白芍、熟地,首乌、枸杞、党参、黄芪、磁石各15 g,酸枣仁10 g,木瓜6 g,甘草5 g。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疗程为4周。服药期间禁食茶叶、萝卜等,并停用补充铁剂等西药。
1.5 检测方法
1.5.1 血红蛋白(Hb)测定 取指尖血,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
1.5.2 血清铁蛋白(SF)与白细胞介素-2(IL-2)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SF药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IL-2药盒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检测方法均按药盒说明书方法进行。仪器用FJ-2008型γ免疫计数仪(西安二六二厂)。
1.5.3 红细胞耗氧率检测 采用改良薄膜Clark电极测氧方法,并按公式计算红细胞的耗氧率[5]。仪器用超级恒温水浴箱(上海实验仪器厂),XWT-104型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上海大华仪表厂)等。
1.5.4 眼底检查 用眼底镜观察眼底动静脉血管变化,视乳头及视网膜颜色改变。眼底动静脉变细或比例失调、视乳头或视网膜颜色变淡为异常。
1.6 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测,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Hb、SF、IL-2与红细胞耗氧率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与健康人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肝血虚证的Hb、SF、IL-2及红细胞耗氧率治后较治前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心血虚证的Hb,气血两虚证的SF、IL-2、治后较治前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肝血虚证治后Hb、SF、IL-2较气血两虚证增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见表2。
表2 各组Hb、SF、IL-2与红细胞耗氧率治疗前后比较
(±s)

组  别 n   Hb(g/L)  SF(μg/L) IL-2(ng/L)    红细胞耗氧率
μl/(h.mg)干重
健康人 32   130.05±22.41  86.85±57.15 4.46±1.16 0.070±0.016
肝血虚证 20 治前  81.15±16.31※  48.30±32.45※※ 2.21±0.71※ 0.034±0.023※
    治后  94.75±14.82△△  78.54±60.26△△ 3.53±0.81※△ 0.051±0.025※△
    差值  13.60±3.44▲  30.24±10.78▲▲ 1.32±0.25▲ 0.017±0.005
心血虚证 9 治前  82.22±15.23※  80.54±53.76 2.60±1.09※ 0.032±0.013※
    治后  97.78±6.67△△ 109.12±56.71 3.16±0.45※ 0.041±0.014※
    差值  15.56±4.44▲  28.59±16.59 0.54±0.33 0.009±0.006
气血两虚证 20 治前  82.35±15.85※  43.80±29.35※ 2.60±0.91※ 0.032±0.013※
    治后  86.65±13.57  64.87±29.35△△ 3.19±0.54※△△ 0.036±0.017※
    差值  4.30±3.21  21.07±9.10 0.59±0.21 0.004±0.005
  注:与健康组比较:※P<0.01,※※P<0.05;与治前比较:△P<0.01,△△P<0.05;与气血两虚证差值比较:▲P<0.01,▲▲P<0.05。2.2 3证型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比较
  经Ridit分析,肝血虚证组临床及症候疗效均优于气血两虚证组,但与心血虚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4。
    表3 3证型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  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
总有效率
(%)
肝血虚证 20 6 6 6 2 60.0 90.0
心血虚证 9 2 2 3 2 44.4 77.7
气血两虚证 20 1 4 8 7 25.0 65.0

表4 3证型组证候疗效比较  (例)

组   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 总有效率
(%)
肝血虚证 20 5 5 8 2 50.0 90.0
心血虚证 9 0 3 5 1 33.3 88.9
气血两虚证 20 0 4 12 4 20.0 80.0

2.3 证型组眼底异常治疗比较
  经Ridit分析,3证型组异常眼底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3证型组异常眼底治疗结果比较 (只)

组   别 n 眼底异常 治疗后 有效率
(%)
眼底改善 眼底无改变
肝血虚证 20 11 2 9 18.19
心血虚证 9 4 1 3 25.00
气血两虚证 20 14 2 12 14.29
合   计 49 29 5 24 17.24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铁缺乏,长期铁负平衡的结果,测定人体血清铁蛋白含量可估计体内铁贮量。白细胞介素2(IL-2)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其主要生物活性是促进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促进B细胞分化和增殖,促进抗体生成等,因此IL-2在机体免疫应答、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若IL-2含量降低则提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低下。人成熟红细胞表现出相当活跃的糖分解代谢,红细胞所需能量约90%来自糖酵解,10%来自磷酸戊糖途径,它们为红细胞钠泵提供能量,红细胞耗氧率降低,提示红细胞能量代谢不足。
  补肝汤出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虚劳》篇,由四物汤加酸枣仁、甘草、木瓜组成,具有补肝调肝养血之功效。加味补肝汤是在补肝汤的基础上加入首乌、枸杞、党参、黄芪、磁石组成。方中四物汤主治血虚,《医方考》说:“所谓生血者,以当归、芍药、地黄能养五脏之阴,川芎能调营中之气,五脏和而血自生耳”。现代研究发现,四物汤可使骨髓造血机能改善,从而促进贫血的恢复[6],通过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及活性花瓣的体外实验,发现本方有显著促进作用,认为本方既能增多淋巴细胞的数目,又能促进其功能,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7]。方中加入枸杞、首乌,可增强补肝养血之功效,增入党参、黄芪取其益气以生血之义,用甘草、木瓜、酸枣仁之甘酸化阴以助益肝阴,用酸枣仁、磁石、以敛过亢之阳而安心神。本方集甘味之品以补、和、缓,酸味之品以柔肝阴、收过散、敛过亢于一炉,为养血补肝柔肝之理想方药。
  用加味补肝物治疗4周后,肝血虚证、心血虚证的Hb值明显增高(P<0.01),气血两虚证Hb值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其病程过长有关(病程≤2年仅3例,≥5年的14例);肝血虚证、气血两虚证SF、IL-2值及肝血虚证的红细胞耗氧率治后较治前明显增高(P<0.01,P<0.05),心血虚证SF、IL-2值治后较治前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肝血虚证、心血虚证的临床疗效与证候疗效均优于气血两虚证;心血虚证疗效与肝血虚证疗效近似,可能因其病例数过少有关。
  治后3证型组异常眼底的改善均不明显,可能与疗程较短有关,或由于有些患者原来就患有眼底器质性病变(3证型共占8例,13只眼)等有关。综上结果可以看出,肝血虚证用加味补肝汤治疗后Hb、SF、IL-2、红细胞耗氧率均有明显增高,临床疗效亦优于气血两虚证,而心血虚证、气血两虚证分别只有某些指标增高;49例病人中有29只眼眼底异常,除去13只眼为器质性病变外,另有16只眼眼底均存在血管变细,视乳头或视网膜颜色淡红呈贫血改变。我们以往对肝血虚证病理生理学基础的研究中发现[8],Hb、SF与红细胞耗氧率等指标可考虑作为肝血虚证的辅助实验诊断指标,加味补肝汤主治肝血虚证,缺铁性贫血中的肝血虚证经加味补肝汤治疗后各项实验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根据方证对应的原则,从而提示,我所制定的肝血虚证的辨证标准实用可行;且进一步说明Hb、SF及红细胞耗氧率等指标可作为肝血虚证的辅助实验诊断指标;肝血虚证病人临床表现视物昏花或视物模糊等症与血虚而至眼底局部血液滋养不足有密切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课题 No39330240
石林阶(1942-)男,临湘县人,湖南医大附属湘雅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和中医肝本质的研究
石林阶(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008)
陈昌华(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008)
陈国林(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008)
李霞玲(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008)
罗团连(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008)
李娟(湖南省临湘市中医院,湖南 临湘414300)
石立安(湖南省临湘市中医院,湖南 临湘414300)
徐良秀(湖南省临湘市中医院,湖南 临湘414300)
参考文献:
[1] 陈国林,潘其民,赵玉秋,等.中医肝病证候临床辨证标准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0,(1):134~156.
[2] 石林阶,陈昌华,陈国林,等.肝血虚证辅助实验诊断指标的初步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4):30~32.
[3]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0~15.
[4] 冷方献.中医证候辨治轨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4,55.
[5] 刘俊凡,唐建华,卢义钦,等.氧电极技术测定人红细胞氧耗率[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1):78~80.
[6] 张跃林,刘 茹,李 军,等.部分补益剂对小白鼠失血性贫血的实验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6,2(9):40~41.
[7] 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结合病区免疫室.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及参附汤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影响[J].江苏中医杂志,1980,(2):32~33.
[8] 石林阶,张自强,卢义钦,等.肝血虚证病理生理学基础的初步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5):411~415.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04月25日 05:08pm 时添加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7:12:0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文章指出:补肝汤出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虚劳》篇,由四物汤加酸枣仁、甘草、木瓜组成,具有补肝调肝养血之功效。加味补肝汤是在补肝汤的基础上加入首乌、枸杞、党参、黄芪、磁石组成。方中四物汤主治血虚,《医方考》说:“所谓生血者,以当归、芍药、地黄能养五脏之阴,川芎能调营中之气,五脏和而血自生耳”。
这可能是补肝汤的常用方法。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7:15:0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补肝汤治疗视疲劳综合征30例              

段海霞
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医院,362021

《湖南中医杂志》
2008年第24卷第6期
摘  要:视疲劳综合征是全身的及心理因素相互交织所形成的表现在眼睛局部的一组综合证候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用现有的检查手段仅能测出微小病变或未检查出任何病变,虽不致盲,但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随着电脑等视频终端的大量普及,使视疲劳综合征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因、预防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在治疗方面却缺乏相应的手段。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视疲劳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已有不少病例报道。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补肝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单用珍视明滴眼液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共2页)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04月25日 05:17pm 时添加 -=-=-=-=-
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为了寻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加味补肝汤治疗本病40例,显效14例,有效26例。治疗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症状积分值明显降低。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湖南省长沙市410008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肝肾亏虚;中药疗法

  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1999至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及门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30~78岁,平均(63.5±8.9)岁。所有病例均有糖尿病史或确诊为糖尿病。存在感觉、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1.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04月25日 05:19pm 时添加 -=-=-=-=-
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陈泽奇
    为了寻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加味补肝汤治疗本病40例,显效14例,有效26例。治疗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症状积分值明显降低。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湖南省长沙市410008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肝肾亏虚;中药疗法
【正文快照】:
  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1999至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及门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30~78岁,平均(63.5±8.9)岁。所有病例均有糖尿病史或确诊为糖尿病。存在感觉、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1.2方法以《医宗金鉴》补肝汤为基础加味组成基本方治疗,药用:当归10~12g,熟地黄、白芍各10~15g,川芎9~12g,木瓜10~15g,麦门冬、桑寄生、枸杞子、丹参各15~20g,酸枣仁10g,甘草3~5g。局部灼热者加葛根、忍冬藤各15~20g;局部发凉者去麦门冬,加附片6~10g、桂枝6~…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7:22:4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同中查异,异中求同,有益临床!
9
发表于 2009-4-25 17:30:3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楼主所引补肝汤当出自《医学六要》,是明代医学家张三锡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医学全书。《医宗金鉴》所载未注明此。现代江克明编《简明方剂辞典》也说《医宗金鉴》,似同样问题。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7:53:3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谢谢总版主的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6 08:28 , Processed in 0.2056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