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由方证引发的感想——温小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5 18:5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方证引发的感想
那天ydh出了一道方证解释的“选择题”,由此引发我对方证的极大兴趣,这几天无事时,老是思考些方证的问题,时断时续,结果有了好多关于方证甚至中医的感想,我将它们记录下来并集中在这里,与大家交流。随感而发,不一定正确,还有些凌乱。
我仅仅只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的时间不长,而且毫无临床经验,纸上谈兵而已。不过,这样的纸上谈兵,或可视为体现自己思想方法层面的认识观?若我参加实践,它定将左右我的行为方式。我设想了一下,假如我真的临床,必喜经方和辨证方,其志向,定是做个出色的经方家。

我理解方证相应说,立足点是方,着眼点是证,精彩处是相应,疗效的关键。从“相应”论,我倾向于方证的“证”有状态和证据两层含义。仍以小柴胡汤证为例:
“证”指状态:服用小柴胡汤后机体必会良性改变的病理状态。
“证”为证据:使用小柴胡汤时,机体必须具备的由病理状态的即时信息群所构成的适合服用小柴胡汤的具体证据。
之所以用信息群而不用症候群,是考虑方证的“证”里面,似乎有言谈举止、神态丰采、生活习俗、心理活动等一些不与“病”有关却与“人”有关的内容。

方证比之中医其它证的优点在于,辨证完成时无须再继续“论”,即有相应的方可用于治。

对状态准确而完备的描述,要建立在病理和药理彻底研究清楚的基础上,也只有这时,方证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规范化,方证对具体症状的界定与状态的界定才可能接近对等。在此之前,方证体系的不完善,难以避免。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方证是目前中医所有证中最直观和客观的,最具可操作性。

辨方证,老手能够感知,但还得提醒新手,入门须从认知开始。

张仲景以他的思维和语言总结了截止他以前的经方方证,医圣之后的千多年里,每一方的方证内容,中外医家代有积累。从现在,至将来,方证还会不断完善,随着科技进步,将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所有关于方的使用的知识,都将成为新的方证。到时,也许方证不仅有宏观的体征和指征,还将有数字化的指标,微观层面的数据,所描述的状态,所辨的证,必将趋于更准确,更简练,更规范。
具体方证内容及其应用的研究和交流,对中医临床有积极意义,值得每一个临床中医生高度重视,而经方方证相应能够取效的实质研究,则应该引起整个医界的重视。黄煌教授有关方证药证的著述,就是着重在临床的鉴别与应用方面,作出了阶段性的有益探索。

现代西医是资历尚浅的小弟弟,目前被称为现代的那些科学也不是最高的巅峰。我所理解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意味着不断的探索与前进,它不是静止的,是发展的概念,是日新月异,永无止境!我们现在两千年时的现代科技,在九千年时的人们眼里,该是古代科技吧?而今天自诩现代人的我们,也要被称为古人哩。

中医最终得用现代通用的语言将其内涵表述出来,才能使人信服。中医可以不屑取西医信,不屑使现代科技服,但却必须取得生活在现代的芸芸众生之信服,他们是中医生存的土壤和存在的理由。

这几天,好几位网友围绕方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看得出,大家的认识并不统一,核心焦点大致是中医与现代科技。大家坦诚交流学术,很令人愉快。雍乾曾说:“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很珍贵。”这话说得非常好,很诚恳,也很有见地。希望这种坦诚交流也能够成为经方沙龙吸引人的魅力之一。
经方沙龙求真求实的学术风格,与我的性格颇为相投,所以成为这里的常客。另外,我也很敬佩在中医临床中实践经方的医者,因为在现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经方的理念,非常不容易。真心希望经方沙龙能够越办越好。

带着问题重读蒋文跃《情绪化认识有害中医学发展》一文,再次肯定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再次由衷地赞叹他的剖析之精辟。现在已经总结出来的方证的体征构件,与方证所代指的真实病理状态还有相当的差距。其原因和困难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减小差距使两者接近对等始终应当是方证实践者和研究者努力的方向之一。有感于此,抄录一段蒋文,来说明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笔者认为人体功能状态只要是存在的,就有可能进行表述。整体功能状态难于表述并不等于不能表述,现在难于表述并不等于以后难于表述。这正是摆在当代中医药研究者面前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知难而退与知难而拒不应是一个真正热爱中医者所持有的理性态度。如果所有的学科中的思想与方法都被用于中医药研究,这一定是中医药之福而不应被看作是中医药被肢解之祸。”
  

——关于方证解释的补充想法
“证”指状态:是指方与证的自然属性。小柴胡汤能够令机体的某一病理状态得到良性改变,这是一种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在人类认识它之前或之后,这种天然相应的关系都始终存在着,不是由理论推导而建立和产生的,也不因人类对它了解的多少或描述是否准确而改变。而小柴胡汤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领”,必得对应着特定的机体状态才有意义,我认为此一特定的机体状态,可以理解为小柴胡汤证。
这层含义的意义在于,确立人们在思想上必须认可这项事实。小柴胡汤所指代的病理状态,目前西医的疾病谱里没有它,现代科技水平不能准确界定它,中医不能完整的描述它,但它却是一种客观的真实存在。也就是说,前人的经验真实可信,中医能治病不是凭空胡说,中药起的也不是安慰剂的作用。小柴胡汤能够良性改变小柴胡汤证的事实不容置疑。不过,要建立相关的学术公信,中医尚有工作要做。
“证”为证据:是指医者在临床实施方与证相应的过程中,证的作用性质而言。中医所描述的一项项具体的体征指征之集合构成了方证,医者据证选方,这时证所起到的,实际上就是证据的作用。辨方证的过程,是辨识体征指征的过程,也是鉴别具体证据真伪的过程。办案的律师,必须寻求到法律条文与最有价值的证据两两相应才会赢,临床的中医生辨方证,何尝不与此理同?
证据的含义,或许要与中医其它传统的证相对比,方可容易说得清楚些。中医其它传统辨证的“证”,不如方证直观,独特的语言中包含有更多因素,如脾胃虚寒证,脾胃是病位,虚是病势,寒是病性。这些因素综合成一个抽象的特有诊断概念,引导医者需要以灵活的思路循着中医医理来处方用药,而这个处方用药的过程,我体会就是中医传统辨证论治中“论”的精髓,其与中医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有关,还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药性有关。
与方证相比较,传统辨证中的“证”更深邃,“论”的过程也不甚透明,或许这个“证”里有状态的意思,但其中另有更深一层的思辨玄机,甚为灵动,使之不能仅仅界定为证据那么简单。而方证的“证”,其组成元素较多的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这类直观的体征和指征,在患者身上寻找到的这些属于某方的状态特征,就是决定是否使用某方的直接证据。或者换种说法,医患双方互动过程中,方证相应的操作规程,实际上已经给方证赋予了证据的意义。

从我的认识观出发,很欣赏张仲景在伤寒所展示的严谨思维、细致入微的临床观察和理性的工作作风。

“一家有一家的仲景,各人有各人的伤寒”,按我的理解,伤寒的方证相应,其本质是粗糙原始的实证精神。在古代自然科学多么不发达的情况下,张仲景亦以有限的资源完成了实证的思维。

与中医相比历史非常短暂的西医,飞速发展是以所有学科和领域的创新科技作为推动力的,其势摧枯拉朽,其强称霸四海,实属必然。如果勇于正视现实,事实上中医拾遗补缺的地位已渐形成。但西医过度的科技化又使它丢失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显现出难堪的缺陷。有趣的是,中医手捧着现代西医尚还缺失的金饭碗,却又时时感到生存危机,为何?
我从旁观,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局面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西医的“进攻”,不是因为现代科技与中医结合得太紧密,也不是政府不支持中医,甚至也不全是经济转型期的金钱桎梏,实是因为中医的整体疗效不佳,治疗水平下降而失信于众所致。可是,中医的整体疗效为何会下降?名中医为何越来越少?更深层的问题是:危机到底来自外还是源自内?建立学术公信的磐石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突发奇想,如果张仲景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在认识上,他会因为坚持永远的经典而甘愿将所有的高新科技全部拱手让给西医独享吗?

目前的方证辨证,有三个主要的缺陷,一是方证内容显粗糙,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方证的可用方有限,所以它只能解决中医临床的部分;三是方证表述中有些中医的专用术语,现在还找不到贴切的现代语来对译,这其中的原由,与方证的本质尚未研究清楚有关。
黄教授发贴说:“特征法是传统方证识别的主要方法。经方方证,就如国画里面的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可以将那个“人”勾勒得生动传神。但毕竟不是照片,有些地方是不清晰的。”
沿用画像与照片有趣而形象比喻,也沿用黄教授评价方证尚不够“清晰”的实是求事态度,我回贴阐释了客观条件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呵,呵,记得在电视里见到古时权位极尊的皇上在选秀时,要由宫庭画师的画像来定夺。如果有人献上照像机,想必皇上不会拒绝。这说明我们在完成工作时,要受到当时的客观条件的制约。”
后来想到皇帝选秀之事既无聊又恶心,苦于一时找不到其它合适的例子替代,而且自己贴子的口吻似乎不够严肃,故将此贴删除。发贴时潜意识里的意思是:由于画像的随意性,使得很多人为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选秀的结果,毛延寿故意丑化王昭君,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辨方证也同此理,越清晰,就越接近客观真实,越易于规范而趋于简明,如此对医生临床辨方证越有裨益。想着因为贴子的删除而将这层意思“埋没”了,心中竟有些不了然,故在删除之后,现在又重录于此。

中医药是座巨大的宝库,这话千真万确,乐观而实事求是地说,在现阶段,为中医者,无论是搞临床,还是做研究,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理想与抱负都可实现之,名与利皆可取之。但现实是,中医院渐渐萎缩,有的中医生改行逃离,有的老师没信心教,有的学生没兴趣学,甚至有的子女送老人看中医不看西医,会担心别人议论论自己不孝。为何?透过这些表面现象,其本质或许是:人们用实际行动在选择,在扬弃。那么,人们想要选择什么?扬弃的又是什么?

网上有消息说,有个被称为迷上中药的美国老头穆拉德 ,贵为诺贝尔奖得主,因“亲眼目睹了中医药的独特疗效,由此萌生了研发现代中药的念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上海“创业”,准备要在中药宝库里掘金。也不知这消息是真是假?

当年意大利对伽利略的宗教审判,阻塞了力学革命之后科学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道路,加速英国成为意大利之后的又一世界科学发展中心。以化学为例,英国造就了波义耳和道尔顿这两位堪称化学之父的杰出化学家,成为孕育近代化学的主要场所。
若论中医的未来,套用一句老话,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而最最曲折的道路则莫过于:现代中医之花会否绽放在异域而非它的原生地?多年以后中国人会否要向外国人学习中药的使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医人甚至中国人,当深思。
2
发表于 2005-12-28 20:06: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由方证引发的感想——温小文


很好很深刻的反思,中医现在有了更多理性和清醒的反思,这来源于自由的辩论,自由的辩论又是拜网络所赐,中医药报视点版也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在这反思中我看到了中医的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4 01:20 , Processed in 0.0518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