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学说与金字塔结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2 20:5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行学说与金字塔结构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以五行配五脏对五行学说的内容有了详尽的记载,但这里记载的五行学说是否就是真正的五行学说呢?它是如何起源的呢?长期以来,历代医学家由于儒家尊师重教的思想的影响,既对五行学说的起源没有明确的答案,又对五行学说的内容只知继承《黄帝内经》的记载,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对五行学说的内容都是通过五角星图形来解释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我认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五行学说应起源于商朝《归藏易》的哲学思想,金字塔样结构能更好 地解释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
一、五行学说的起源
    任何自然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受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五行学说的形成也应与同时代的哲学思想分不开。
《周易》是现存最早的哲学典籍,因此有人认为五行学说起源于《周易》,并对《周易》与中医学五行学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讨,但《周易》是研究“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记载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关系,因此五行学说与《周易》没有直接联系。
    实际上《周易》以前的哲学思想有夏朝的《连山易》和商朝的《归藏易》,虽然这两种易学均已失传,但从北宋元丰年间发现的古书《汉魏丛书•古三坟•八宫分宫取象歌》中保存了传说中的记述概貌。《古三坟•山坟•连山易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中有“兼山物,物君金,物臣木,物民土,物阴水,物阳火,物兵执,物象春”的记载,这里虽然提出了金木土水火五种物质,而且明确指出“金与木”乃“君与臣”的关系,“水与火”乃“阴与阳”的关系,但由于夏朝是以渔猎生活为主,而金属工具在打猎时占重要地位,所以金居君位,而土居民位。到了商朝,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古人认识了土的重要性,提出了“万物生于土归于土”的《归藏易》哲学思想。《古三坟•气坟•归藏易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中有“天气归,地气藏,木气生,风气动,火气长,水气育,山气止,金气杀”的记载,这里提出了“木生,火长,金杀,水育”的思想,不仅对木火金水的属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认为木火金水既属万物之中理应生于土归于土,从而形成了以土为中心的五行学说,并以五行与五脏相配就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由此可见中医学五行学说应起源于商朝的《归藏易》哲学思想。
二、五行的属性归类
1、五行中土与木火金水的属性层面不同
  (1)《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明确指出了土与木火金水不同层面的作用及属性。
  (2)《国语•郑语》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可见百物的形成离不开土,进一步说明了土与木火金水不同层面的属性。
  (3)《洪范•九畴》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即水具有滋润下走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木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需要说明的是“土爰稼穑”的意义,《说文解字》中稼乃播种五谷,穑乃收获各物,稼穑是指五谷在土地上播种和收获的过程,即土具有生长收藏的特性,它包含了木生、火长、金收、水藏四种特性。可见稼穑与润下、炎上、曲直、从革是不同层面的两种属性,故此处用“土爰稼穑”而不用“土曰稼穑”。
2、五行与五方
    木属东,火属南,金属西,水属北的道理不需说明,为何土属中呢?我们知道中是不确定的方位,任何一点都可为中,但只要定出一个中点,就可确定东南西北四方,若无中点,则东南西北四方就无法确定。五行之中,有土则有木火金水,没有土,则木火金水无所生。土与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属性相同,故土属中。
3、五行与五色
    木属青,火属赤,金属白,水属黑的道理不用解释。土属黄通常认为来源于黄土地的意思,但封建帝王统治时期,黄色乃帝王专用色,与青赤白黑四色的内涵不同。土属黄既说明了帝王一统天下,也体现了万物生于土归于土的思想。
4、五行与四季
    木属春,火属夏,金属秋,水属冬的道理同样无需说明。但土属长夏之说我认为是错误的。首先,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规律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进一步分为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从来没有将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和长夏五季的说法。五季之分明显违背了自然界一年四季的规律,更违背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指导思想。其次,《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篇》中记载“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不得独立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可见古人早已明确指出“脾不主时”。土属长夏之说显然是后人不明五行的属性,但为了完善五行与季节的属性归类,编造出“长夏”来与土相配,并将其观点添加进《黄帝内经》之中,唐代医学家王冰在其《素向•六节藏象论》注中说:“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时之胜也。”可见此错误源于王冰。其实,就属性而言,土可与年相配。
5、五行与五脏
    土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土归于土;脾为中州之官,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虽然现行的五行学说是错误的,但中医学是以脏腑辩证为主的临床医学,遵循的是脾土的本源思想,因此能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提出 “四季脾旺不受邪”,可见他对脾土的重视;金代医学家李东恒主张“诸病从脾胃而生”,虽然创立了脾胃学说,但不知何故他对五行学说的内容没有提出异议;元代医学家朱丹溪虽然强调“相火”的重要作用,同样也很重视“人以胃气为本”。
三、五行的生克规律
   《五行大义》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这是现在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也是现行《黄帝内经》中五行学说的生克规律。其中“火克金”是明显的错误。因为金属物品最初都来源于火山爆发处,后来人们用火来治炼矿石得到青铜器、铁器等金属物品,故火生金。《难经》四十难曰:“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已,已者南方火”。可见火应生金,而非火克金。
五行学说的内容应该是:土生木火金水,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相克。而水与火是阴阳平衡,金与木是升降平衡的关系。所谓相生相克关系都是为了调节阴阳与升降平衡而起作用的。
四、五行生克规律示意图与金字塔结构
    目前中医学的五行生克规律均是用平面的五角星图形来表示,这种在同一层面中研究五行之间的生克规律,既不能体现土与木火金水不同层面的属性特征,更不能反映五行之间生克乘侮的二十种主制关系。
在古代中美洲和非洲特别是古埃及金字塔结构非常盛行,至今人们仍不能明白其具体的涵义。人类的发展史应该是基本类同的,那么在古亚洲特别是古代中国是否也有类似于金字塔结构样的东西存在呢?目前的考古结果虽然没有在中国发现金字塔,但在先秦楚墓中有很多墓坑的结构呈倒立的金字塔样,塔尖向下,可能与中国人死后讲究“入土为安”有关,而西方人死后讲究“升入天堂”,所以塔尖向上。最近在湖北枣阳九连墩发掘的两座古墓即为该种结构,其年代是否属商朝或接近于商朝有待考古结果证实,但我们能否设想五行学说是金字塔结构的一种理论表现形式呢?如果是,则金字塔之谜又有了一些了解。
总之,我认 为用金字塔结构来解释五行学说,不仅能体现五行学说的起源,而且能更好地说明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如图所示:顺着箭头方向表示相生,逆着箭头方向表示相克,水与火是阴与阳的关系,金与木是升与降的关系。
(讨论)先生您好,您的新理论,我用心思考了一番,意见并不成熟,谨与您探讨,不当之处还望先生指正。为中医理论做些贡献毕竟是一件好事。
1,金字塔不是模型化科学,仅仅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古人对力学的一种超前“理解”。一是,金字塔建在磁力中线上,避免了地球运动以及地震对它的伤害;二是,坍塌角接近52°,成为最稳定的锥体,避免了风等自然力对它的侵蚀;三是,锥体不但体现了古埃及的民俗,也证明了它的稳定性,但比起古中华的拱形建筑的稳定性还显得笨重。至于金字塔能的存在与否,至少今天还没有定论。
2,五行学说的起源是来自于“五材”,还是“五运”,现在已经并不重要了。五行学说已经成为模型化科学,它揭示了事物运动的普遍联系规律。以“五材”等同“五行”、“五运”,而使得“五行学说”等同于国外的“世界基本物质构成说”。那么,就不得不承认它是朴素的唯物论,果真如此的话,它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多大的哲学意义呢?
3,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仅仅是一个模型化结构中的一个符号,不具有特定性,它涵盖的是一类事物的属性,而非具体的物质,若是西方人有可能就用ABCDE代替了。“土”并不是万物的起源,仅仅是地球的第四纪冲积层。
4,物质是永恒的,运动是永恒的。至于时间、空间、阴阳和对立统一律、五行学说和事物具用普遍联系规律、求证与逻辑等等这些东西仅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人为尺度或是方法论,并不是世界本来的真谛。也就是说,谁的方法更能指导实践,谁的方法就是科学。如果您的金字塔五行学说更能有利于中医理论与临床,至少在我这里是不会拒绝的。
5,你的金字塔五行学说,不是最佳的(或者说不是最简化)的模型。完全可以用一个平面代替锥体,即把锥体顶对四个角的锥体,简化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中心对锥体顶。如图。
也就是说,您的金字塔五行学说模型,尚不成熟。至于,对模型化中生克关系的进一步解释,不妨在这一模型真正建立以后,再探讨,您说可以么?
谢谢玉屏风先生的指教。
1。我的中医知识都是自学的,我之所以对五行学说的起源感兴趣,是因为我对书中所写五行学说搞不懂,想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法解释它。
2。我最初的想法也是平面的正方形模型,但是我认为它不够完满,所以改为立体模型。
3。埃及法老的坟墓为什么建成金字塔形状,至今没有定论。
4。中国的考古界于七十多年前在河南殷墟发现十多座商王的坟墓,其结构都是倒立的阶梯状金字塔,只不过是墓道的数量有四条,三条,两条之分。(而同时期的妇好墓觉是竖土坑墓。)在随后的周天子墓,楚王墓都是类似的结构。可惜考古界对此没有引起重识。窃以为九连墩古墓内的竹简能够有所发现,没想到它是真正的无字天书。希望甲骨文中有所突破。
  本人对中医纯粹业余,将此假说公布供有识之士参考,只为对中医的一点爱好。
先生您好,我对您的金字塔五行学说仅仅是探讨,指出的是现在的不足之处,不代表就此否定,它有可能是最佳的模型化理论,轻言放弃与轻言肯定都是不能提倡的。
至于对现在的五行学说的理解是不难的,它揭示的是事物彼此联系的就优化的模式,多了不是最简化的,少了需要先决条件。对于颜色、情致、四季等等,不能机械地理解。就拿四季来讲,它不是固有的,是人为的划分,我们也可以分五季、十季。
玉屏风先生您好,我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于“天人相应”的指导思想,要懂得它的涵义,就要明白它的来源,并用当时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它。我认为中医理论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崇拜的。
我于95年开始自学中医,96年提出经络实质的假说,根据该理论我认为穴位处钙离子含量比其它地方要高,穴位的作用就是信息放大的功能,好比有线通讯中的增音站,电脑中的信息放大器。近几年地研究已经证实穴位处钙离子含量比其它地方要高几十倍到几百倍。可惜我的假说只在大会交流,没有杂志同意发表,
中医理论创新真难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1:31 , Processed in 0.0955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