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 21: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麻疹救逆的经验
    麻疹居儿科四大证(麻、痘、惊、疳)之首,是时邪疫毒所致的儿科常见发热出疹性传染病。旧社会及解放初期其发病率颇高,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病已被控制。本病目前虽已控制,但研究介绍刘老对麻疹处变与救逆的经验,于当今抢救名老中医治疗急证的经验不无一定的现实意义。
    (1)、轻重顺逆之中,善于处变
    众所周知,麻疹系邪毒传染,治当解毒为主,疹毒蕴发于内,当以透发为先,故麻疹初期,常法是辛凉透发,轻宣肺卫,方选宣毒发表汤去升麻、葛根、枳壳加蝉衣之类。然而,刘老认为,临证中不可泥古不化,概用辛凉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兹将刘老透疹之法,列述于后,供参考:“风寒阻表者,证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呛咳,疹见或未见,苔薄白,脉浮紧而数。治宜辛温透邪,方用新加三拗汤。如非风寒壅肺,喘咳太甚,可用苏叶易麻黄。如时在冬令而指冷,可酌加桂枝尖以通阳。此方一服疹出即止,不可过剂。风温在表者,证见发热无汗或有汗,头痛、口渴、咽痛、咳嗽不爽,便秘或溏、尿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辛凉透邪,方用银翘散,以清卫分之邪,则疹透而热解。夏令热疹者,证见周身壮热,疹甚稠密,疹色紫暗,咳嗽喘逆,气粗喉痛,舌红苔黄,脉洪而数。治宜清热透疹,方用麻杏甘石汤。秋令燥疹者,证见燥气干肺,咳嗽气急,面赤烦渴,便秘尿赤,疹不能透,热重咽痛,舌绛干燥,脉弦数。治宜清燥透疹。方用清燥救肺汤。秋天气候干燥,麻疹初热期易出现唇干口燥,涕泪全无,甚至气急声嘶,咬牙变证(即热邪犯脑之证)。治宜辛凉甘润,清肺透疹,所谓‘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是也。
    麻疹出疹期,按常法当清热解毒,清营透疹。药用银花、连翘、芦根、生地、玄参、石膏、丹皮、紫草、牛蒡子、薄荷、甘草等为基本方加减。然则,刘老认为,若证见疹色淡白,隐而不透,面白唇青,形倦神怠,四肢不温,泄泻,舌淡苔白,脉微弱者,则因气血虚弱,不能托毒外出,宜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荆芥穗、红花以益气和中,活血透毒。若更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则为疹毒内陷,阳气欲绝,当改回阳救急汤,温中回阳,此为变法。如果遇有先天性心脏病者,附片又当酌改为桂枝尖。如此可见,刘老处变经验之丰富。
    麻疹,并发症之麻毒闭肺,证见疹点不透,或见风早回,或疹点密集色紫,高热不退,咳嗽气喘,鼻翼煽动,口渴烦躁,舌红苔黄,治以宣肺开闭,清热解毒,用麻杏石甘汤,此为常法。刘老经验:若见苔黄白而干,脉细数,患儿神疲欲睡,则当改益气养阴清肺法。麻毒内陷心肝,证见壮热持续,神志不清,谵妄狂躁,或呕吐抽搐,舌质红绛,舌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者,治以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平肝息风为主,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伴神昏谵语剧者,酌加紫雪丹冲服,开窍以清神,此为常法。刘老经验:若症见颜面潮红而有垢腻,苔白带腻微汗而粘,大便溏稀,脉软细数,则属湿温,又当改用清宣温化法。试举两例:[/watermark]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1:4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麻疹并发肺炎】案:刘某,女,4岁。于1952年春末夏初患麻疹,因吹风受凉,疹全部隐伏,伴见咳声不扬,气喘鼻煽,高热无汗,手足抽搐,两目上窜。刘老诊为麻毒内陷、热邪壅肺导致的惊厥证。急用西河柳一斤大锅煎汤,倾入盆内,将患儿抱于盆上,帷以布幔,留头面在外,让药气熏蒸(勿烫伤皮肤)。约20分钟,患儿全身汗出,皮肤潮红。用毛巾抹干水气,置床上覆盖片刻隐疹复出,体温由39.6℃降至37.8℃,抽搐即止,人亦清醒,但仍喘促鼻煽,烦躁不安,痰稠难出,口渴引饮。体温又上升到39.2℃,舌质红,苔黄白而干,脉细数,患儿神疲欲睡。刘老认为属肺热炽盛,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清肺,方用泻白散加味:白参3克(另蒸兑)、太子参12克、丹参6克、鲜桑白皮120克(捣汁兑服),地骨皮9克、鲜芦根24克、冬瓜子15克、瓜蒌皮(炒黄)6克、川贝母5克、甘草3克,3剂后,喘热渐平,痰由黄稠转为白粘,易咳出,能进稀饭汁少许,但食欲不佳。改养肺胃之阴:太子参10克、沙参6克、麦冬5克、天花粉5克、石斛5克、杏仁5克、桑叶5克、生谷芽5克、鸡内金3克,连服7剂,喘定咳轻,身凉食增。刘老说,本例麻疹未透,并发肺炎,由高热引起惊厥,并致皮疹全部隐伏,治宜宣肺透疹解热,本应投以麻杏甘石汤之类,但开方购药已来不及,于是急用民间透气解热的蒸汽疗法,使腠理开而隐疹复现,汗出而体温下降,“表出则里和”,“不治惊厥而惊厥自止”。此变法之变法也。其处变之经验可见一般。
3
发表于 2008-12-2 22:56: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不知什么原因,麻疹患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是预防不力,还是疫苗逐渐失效?很多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也患麻疹,以前可是少见。
4
发表于 2008-12-2 23:05: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学习了,感谢分享!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4:2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下面引用由求实2008/12/02 10:56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什么原因,麻疹患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是预防不力,还是疫苗逐渐失效?很多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也患麻疹,以前可是少见。
我在临床亦发现此问题,确实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谢谢先生参与!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5:0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8/12/02 11:05pm 发表的内容:
学习了,感谢分享!
谢谢先生鼓励!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5:0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2)、安危转化之际,注重察“几”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不仅发病容易,且变化迅速,易实易虚,易寒易热,易于恶化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小儿脏器清灵,生机活泼,反应敏捷,活力充沛,修复力强。因此,虽危重险症,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及时,用药恰当,护理得宜,则一有转机,就比成人易于康复。麻疹逆证,危重凶险,毫厘有差,则危殆立至!因此,刘老特别强调持重察“几”,“几”微之变,毫不放过,做到防患于未然或救治其始萌。如前述疹毒内陷,阳气欲绝,用回阳救急汤温中回阳以救逆时,认为只要见到“神疲、色  、肢清、脉弱、小便清长,大便溏泻”等等主症中之一、二主症,就是阳虚外露之“几”变,应放胆用之,否则,等到诸证见全,则救治为难。又如泄泻痧陷证,大便泄泻之疹点不见或见得很少,或已见疹点而忽然隐没,均为邪气下陷,当用葛根举其下陷之邪以透疹。然则,邪气下陷,病将剧变,故宜细察转化之先兆,急时救其始萌。如见舌红绛而干,粪臭甚,为热邪下陷之“几”,主以葛根升陷透疹;若见舌淡苔白,大便清腥,则为寒邪下陷之“几”,则当以炮姜为主,温中散寒,辅以葛根,举其下陷之邪。再如麻诊初期,若见气急鼻煽,即是邪毒壅肺之“几”,急当宣肺清透。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援引医案二则,以窥刘老临证察“几”之鳞爪。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5:1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麻疹并发白喉】案:王某,男,3岁。51年初冬患麻疹,疹出才2日,出现喉痛声嘶,随即麻疹隐伏不现,高烧(体温39℃),神呆,鼻煽气喘,喉中痰鸣,烦躁不安。舌质红,苔白带黄,脉浮数。检查咽部,见咽后壁及扁桃体有灰白色假膜成片,边缘清楚,拭之不去,颈淋巴结可扪及。诊为麻疹并发白喉(时当地有白喉流行)。饲入汤药,呛咳不已,从鼻孔溢出。顷刻突发口噤,两手握拳,两眼上戴,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痰鸣气急,呈窒息状,刘老认为“痰鸣气急,呈窒息状”是痰厥之征兆,故予桔梗白散(桔梗三份,川贝三份,巴豆霜一份和匀)。一绿豆大,化水饲入,患儿摇头挣扎两分钟左右,呱的一声,吐出稠痰稀水半盂。危症立解。转方辨治,渐次康复。刘老认为此症用桔梗白散,又当掌握心脏情况,如心悸、气促、脉细数无伦或促者,只要见其症征之一二者,即为心脏受损之征兆,用之不当,则可因吐泻致虚脱而死。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5:2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麻疹后并发痢疾】案:任某,男,6岁。52年夏末秋初患麻疹,皮疹收靥后咳嗽,低热不退。复因饮食不洁并发痢疾,大便为红白粘液,日夜20多次(量少),里急后重,面白无神,噤口不食,饮水多则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薄白而腻,脉濡细带数。刘老诊为麻后痢之脾胃虚弱,湿热错杂之症。以益气升清,清化湿热为治:条参9克、石莲肉(打碎)9克、银花炭6克、荆芥炭3克、霍香叶5克、粉葛6克、白头翁6克、黄连2克、广木香3克、甘草3克、生谷芽6克、鸡内金3克,另用白炭2块,烧红淬水代汤煎药。开始服药时,下咽后随即吐出。嘱用鸡蛋清调面粉 50克入白酒少许作成团,反复揉擦胸部,再用锈铁一块,烧红放碗内,加黄连1克,同淬水1小盅,先服数次(每次5毫升),以和胃降逆。经此处理后,呕势稳定,又服前方,则纳而不吐。连服3剂,大便次数减少(5~6/日),红白粘液已无,里急后重减轻,思饮水,略进稀饭汁,精神好转,舌质红带干,无苔,脉濡细带数。改用:条参10克、沙参6克、玉竹6克、淮山药12克、扁豆6克、石斛5克、甘草3克、生北山楂5克、鸡内金3克、煎服。另以小活鲫鱼7~8条,放入香豉,米醋适量,装碗密封,隔汤蒸熟,令患儿先闻其气,然后任意喝汤吃鱼(此为民间验方,对开胃进食有良好的作用),用后果然思食进餐,结合服上方加减6剂后,咳止脉和,身凉病失。本案发现红白痢疾、里急后重,苔腻脉濡细带数等湿热证征,但噤口不食,实乃热炽伤津伤胃之先兆,故首诊即用参、莲益气生津顾胃,若待胃中气阴伤耗症征全露,再予救治,则必难乎其难也。
10
发表于 2008-12-3 17:3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之麻疹救逆的经验

麻疹救逆是中医临床的宝贵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8:30 , Processed in 0.1219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