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6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3 06: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一、自然阴阳向往平衡
生命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对阴阳的平衡有永恒的对抗性能,直到生命结束。自然是公平的,不论两种因素差距多大,它们总是向平衡迈进。如水向低处流、高温向低温扩散、密集的气体向稀疏处流动(高气压向低气压扩散)等,这都是阴阳向平衡迈进的现象。
自然(阴阳)不平衡是“因”,平衡是“果”,生命以阴阳不平衡为条件而生,生命诞生后,又不断向平衡方向运动,一旦阴阳平衡了,生命将结束。由此可见,自然世界是不平衡的。如果真的象教科书所说的“阴阳平衡”,那么,  就不可能有阴阳运动的过程,没有运动,也就没有内外物质的交换,也就没有生命可言了。
二、生命与外环境
1、生命与外环境的有序
生命与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那么,生命与外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阴阳关系。生命的内在因素属于阳(里为阳)的范畴,体表和外环境属于阴(表为阴)的范畴。我们清楚了阴阳的关系,就可以阐述生命是靠什么因素生存的。用最简单的一句话“阳升(散)阴降(聚)”,这就是生命运动过程中与外环境的“有序”。
2、物理学看待有序与无序
物理学的“热力第二定律”是从有序向无序转化。这个说法已经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对此,我们不做评论,只谈“无序”与“有序”的看法:
“无序”这个概念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那就是没有规律性的“混沌”状态。从物理的角度分析,所谓“无序”也是一种有序。如“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一滴稀释的墨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小碳粒在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运动就越明显。这些至少有一种“运动”的有序,即使物理学不讲阴阳,而这种运动也是向平衡迈进的有序。因为毕竟颗粒向无颗粒处做扩散运动,即是向平衡的有序。至于无规则的布朗观运动,很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在水深的大海中,无风三尺浪,一艘庞大的军舰即使在三尺浪中它的动是微乎其微的,甚至不晃动。一只小舟在一尺浪中也会激烈的晃动,这种晃动应该是无规则的。因为浪的大小是与水的深浅及风密切相关。而风是不均匀的,所以,小舟的晃动是不规则的。我们再回到布朗的观察上来,水中悬浮的小颗粒在水中无规则的运动,有事实为证,有气就有风,有水则有浪。水受空气的影响也有微浪。微浪的大小根据气压大小来实现,如观察时,人呼吸气的大小是影响微浪的因素,都可使悬浮的微粒偏离一侧运动。从布朗运动图象看,颗粒有缠在一起的,显得没有规格性。大家可以做个实验,把不溶与水的悬浮颗粒放在水里,用物器无规则的搅拌,最后悬浮颗粒的分布就会更不均匀,这是因为用物器搅拌时出现水浪的结果。
大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此时悬浮的大颗粒如同大海的军舰、微颗粒如同大海的小舟。不论两者的大小,其道理是一致的。以自然世界看问题,一切物质都有自己的规律“有序”(如轻飘物质的扩散,气自然的流动等)。
我们再看看“系统论”的“有序”:有序是指物质内部自我组织过程与方向的有序;是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外部物质交换的有序。以物理的角度而言:一个开放系统中熵的变化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一是从系统外部进来的熵流。对此说的质疑是:“熵”是否当作热能?如果熵不是热能,生命向外界主要是释放能量,没有热能就等于失去了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因素,生命何能生存?如果把熵为热能,内外熵是平等的吗?如果是,内外还怎能交换?如果内外不平等,那么,相互交换的条件也就不存在了,只能高的向低单一的一面扩散了。表明物理系统论不过是一种模糊的概念。
3、自然的有序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在遵循自然的有序。这种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直到生命结束。用传统的“阴阳”学说来阐述有序要比“物理”说服力更强!!!传统阴阳学说的观念是把生物与外环境归统一个整体。用里外实际性能定义阴阳。热、升散等为阳;寒、降(聚)等为阴。众所周知,生命生存的过程实际是一种能量代谢(不断向外散热)及物质交换。以此事实为证,里为阳是无可质疑的。那么,为什么热总是向外散呢?因为外环境是凉的,这就给内热的释放提供了有利条件。反过来说,如果外环境比内热,那么,内热就不能向外扩散了。事实在次证明外为阴也是无可质疑的了。以下是阴阳交换的过程:
以人体为实例,人体内部体温在38℃左右,体表的体温在36℃左右,正是靠这个温度差别,所以,体内外总是相互交换。交换的过程大致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呼吸把内(热气)呼出去,再吸入外界的凉气;一是通过汗孔把内热逐渐向外扩散,外环境之凉也逐渐渗入体内,这也是汗孔的呼吸。
再以细胞为例:如红细胞(红血球)是载氧(养)的一种细胞,红细胞的载养实质是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的一个过程。它的途径和血中的养一样,主要是从动脉而来,动脉的血液因含有大量的养分(热能),属于中医理论阳的范畴。到微动脉时,血流减慢,这有利于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我们知道,红细胞是不能进入细胞(固定细胞)的,因红细胞一般直径是6~9um,而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5~6um。但是,红细胞释放出的氧(养)可顺毛细血管进入细胞。然而,凡是细胞所用的一切养分及微量元素(氧、蛋白质、糖、脂肪、K+、Na+等)的途径皆是从动脉而来。这里所说的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是自然的,因自然中热则向外散。红细胞把大部分热量已经散出,因它是边走边散,把热量散出的也差不多了,此时也就到了微静脉。红细胞的这一作用和肺的呼吸很相似,如肺内的气压比外界高2~3毫米汞柱,当把肺内之气呼出时,肺内的气压又比外界低2~3毫米汞柱,所以外界之气又毫不费力的被肺吸入了。而红细胞到微静脉时,赤红的动脉血因养分(热能量)在途径已经散出或消耗了,所以到静脉的血液是紫黑的,静脉血基本不含养分(热能量),属于中医理论阴的范畴,阴则凉,阴则向内聚,此时,一些水(二氧化碳)就自然的进入了红细胞。红细胞的这个过程是:从动脉端而来的红细胞内装满养分能量,到组织间后又装满了废物(二氧化碳等)通过静脉运走了。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自然的阳向外散、阴向内聚的过程完成的。
以上表明,阳升(向外散),阴降(向内聚)。这就是自然的有序。
请大家继续关注第三节,生命的抗衡
2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21:04:24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三、生命的抗衡
文章的开头已经交代清楚,生命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对阴阳的平衡有永恒的对抗性能(不许阴阳平衡)。一旦阴阳平衡,生命也就告终了。那么,是什么因素能使生命对阴阳平衡有永恒的对抗呢?人体靠体内之热能永远向外发散,但是,体内之热能是有限的,就必须通过体外补充能源(食物),食物在体内转化了热能,所以,体内之热向外发散是永远的,直到生命结束。
我们知道,内热向外发散的条件是外界环境比内凉。但事实证明,有时外环境要比体内热(2003年热浪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事实也证明,在热浪中多数人是生存下来了,这又怎么解释呢?生命为了抗衡会自然的“应激”,比如:外环境超过了体内的温度,体内之热就不能向外散出了。必然使体内之热有所上升,用中医理论而言,内热不能散出称“郁”,郁而热自生。用物理的角度而言,把含有大量能量的粮食浸泡后封闭起来,必然会引起发酵而生热,酿酒时粮食的发酵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说,如果把湿度高的粮食放在通风处,它就永远不会发酵产热。而人体正是这个道理。那么,生命是怎么应激的呢?现代医学证实:如激烈运动等,可使正常体温升高3℃。体温每升高1℃,可使基础代谢提高13%,心率每分钟平均增加10次。而外环境温度高于体内,内热散不出,必定会使体温升高,组织细胞代谢增强,耗能量增加,心跳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及一系列中医理论阳盛的现象。阳盛代谢率必然旺盛,向外散的热量越多。由于外环境的温度高于体内,此时汗孔即使张开内在的热量也不能散出。又由于内热散不出,体温升高,又增加了基础代谢,耗能量增多,使养分供不应求,为了满足组织细胞的供应,血流必须加快。血流速度的快慢,是受血管扩张与收缩来实现的。收缩使血管变细,从原来的血流变为射流,使血流加快。靠血管收缩的压力,终于把津液经过汗腺挤压出去。中医对此称“热迫津液为汗”。当然,内热也就随汗散出了,这就是“应激”。
“应激”解释了外环境热,内热照样散出。但矛盾也出现了,如阴阳的定义是外为阴,里为阳。通常外比内凉,但有时外比内热也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是否外凉时为阴,外热时为阳?回答很简单,外永远为阴。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古人的“天地阴阳”即天与地,天是空间是无可质疑的,地是地球也没有争议。太阳是阴阳五行之外的火(相火),关于相火在《阴阳相互转化其证据不足》和我给紫极兄《阴阳大义应用篇》的回贴中已经说清,不再重复。也就是说,热浪是太阳相火所为。所以,热浪与外环境为阴并非矛盾。
四、对教科书阴阳平衡的质疑
古今在教材中特别强调的是“阴阳平衡”,每位中医都知道维护阴阳平衡。请问,中医界是怎么调节阴阳平衡的?有的中医谈起阴阳平衡说的条条是道。但我敢肯定,这些中医是在纸上谈兵!!!因为他们维护阴阳平衡若干年了,仍然没有把生命阴阳弄平衡,即体内还是38℃左右,体外还是36℃左右。我诚恳地告诉大家,只有生命结束,阴阳就真正的平衡了(生命内外温度持平),这时候,体内的热也就不散了,外环境的凉也不向内流了,因为阴阳已经平衡了。
我们再看一段原文:“人体的阴阳是相互对立制约着的,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然而,又说:“从白昼与黑夜相比,阴阳之间是不平衡的,而从整个昼夜来看,还是趋于相对平衡的”。
对此的质疑是:表里阴阳是相互对立的,那么,实际人体的体温是里热外凉,请问,这是阴阳平衡吗?昼夜相比至少夏天夜短日长,冬天夜长日短,请问,这是阴阳平衡吗?日热夜凉是阴阳平衡吗?
另外,文字的意义分析,只要有“相对”就没有平衡,如果平衡,就没有“相对”。
总之,我对此的质疑谁能回答?其实根本就回答不了,只因为自然中阴阳就是不平衡的。只有阴阳的不平衡,才有阴阳运动的过程。阴阳才有向平衡迈进的条件。才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3
 楼主| 发表于 2004-7-1 06:30:46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五、平衡与生命的运动
所谓“平衡”,从文字的意义来讲,既是没有高低、温度的偏差。当然,如果没有差别,也就没有阴阳可言。而阴阳学说主要是靠两者的差别来定义的。所以,有阴阳就没有平衡而言。
自然中阳升阴降,是因为它们具备了高低(位置)与寒热(性能)上差别的条件。因此也就有了阴阳运动的条件。一旦这些差别没有了,运动也就停止了。而生命正是靠阴阳的不平衡,才保持了生命的自身稳定。
以上的说法是与教科书相对立的!需要有才之士给我与教科书一个合理的评价。谢谢!
4
发表于 2004-7-1 11:35:25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4/07/01 06:30am 发表的内容:
五、平衡与生命的运动
所谓“平衡”,从文字的意义来讲,既是没有高低、温度的偏差。当然,如果没有差别,也就没有阴阳可言。而阴阳学说主要是靠两者的差别来定义的。所以,有阴阳就没有平衡而言。
自然中阳升阴 ...
提议先生一读《莊子.齐物》,自明“物不齐而後能齐”之理。
5
 楼主| 发表于 2004-7-3 19:35:01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谢谢 神农侍者兄的提示!     
  提议先生一读《莊子.齐物》,自明“物不齐而後能齐”之理。
答:兄的每一个回帖我都是经过认真 考虑的。您在书证方面的确很认真。但有时书证不起任何作用,只能是证明有这么一段事罢了,只因为书中拿不出合理的证据。
我的观点很明确,阴阳有高低、大小、轻重、寒热等,所以,阴阳是不平衡的。如果把高低、寒热等用您的理由把它解释平衡了,我就尊重您的意见修改我的观点。如果您把我提出的问题说不平衡,我是否还有必要看《莊子.齐物》?
6
发表于 2004-7-5 21:06:21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阴阳所谓平衡,其阴阳之数有别,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天为二十五,地为三十,此谓平也。男是男,女是女,此谓平也。如男不像男,女不像女,此谓不平。
7
发表于 2004-7-6 23:42:29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4/07/03 07:35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 神农侍者兄的提示!     
  提议先生一读《莊子.齐物》,自明“物不齐而後能齐”之理。
答:兄的每一个回帖我都是经过认真 考虑的。您在书证方面的确很认真。但有时书证不起任何作用,只能是证明有这么摇?..
翟鉴先生:
一本好书,其可贵之处:不是在於书证,而是在於其內容。在未了解其內容之前,已判断其不合理,先生之“邏辑思維”颇混乱。
引《莊子.齐物》之目的,为欲助先生正確思維。拒而不納,唯叹与莊子無緣!
至於其余论題,为一人而耗時费神,“童蒙”非我,不论矣。
8
 楼主| 发表于 2004-7-7 06:07:28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谢谢5jw 兄发表您的看法!    
  阴阳所谓平衡,其阴阳之数有别,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天为二十五,地为三十,此谓平也。男是男,女是女,此谓平也。如男不像男,女不像女,此谓不平。
回答:25与30您认为真的平衡?我认为两者都是25才是平衡!原来您是把两者差距越大的 就认为才是平衡。建议您应该修词典了(两者偏差大的为平衡,两者没有一点偏差的为不平衡)。把您的认识告诉给我们的后代子孙,千万不要把没有一点偏差的叫平衡,因为偏差的越大,那才是真正的平衡!
9
 楼主| 发表于 2004-7-7 16:39:02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神农侍者 兄说:    
一本好书,其可贵之处:不是在於书证,而是在於其內容。在未了解其內容之前,已判断其不合理,先生之“邏辑思維”颇混乱。
答:我看兄是最相信书证的。您可能看过此书?请举个书中阴阳平衡的例子吧!如果您连个例子都举不出来,怎能让我相信此书的真实性呢?
10
发表于 2004-7-8 23:36:14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抗衡(对阴阳平衡的质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神农侍者在 2004/07/08 11:38pm 第 1 次编辑]

翟鉴先生:
欲知《荘子.齐物》之(齐)阴.(不齐)阳齐物)(平衡)太极,還需自己研读,记、问之
学,不足以为人师!
若明以上点睛之法,则無以问;不明,程度相矩太遠,答、问眥枉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9:46 , Processed in 0.0560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