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4 16:0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一    玄虚害了中医
1 .1  中医在萎缩,在衰退
在毛嘉陵的<<第三只眼看中医>>中有这么一组数字:民国初时有中医80万人,建国初时有中医50万人,现在是27万人,在<<执业医师法>>实施后注册的中医师有23万人(除去已注册但并不执业的中医师,许有20万人?有一说是中国目前的中医师不到3万人,这怕指的是"纯中医"吧)。这组数字是迅速下降的。
同时,该书中还有一组数字:
99年中医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为8452人,2000年是7741人,2001年是8951人,2002年是70817人,03年是16745人,04年是48888人,05年是678410人。这一组数字又是大幅度上升的。
这两组数字相叠加,更加突显了中医的萎缩衰退之势。
中医的萎缩衰退,真是触目惊心。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1.2  个人的背叛。 逃离虎背,中医出身的我成了西医师
记得是八几年,我毕业刚上班的时候,所有的患者都是只向我伸出一只胳膊,问他们有啥不舒服也都不说,而是反问我"你号脉还号不出来吗?"。于是只得装模作样地号起脉来。可是号来号去,总也号不出个123来。对于我"那也得四诊合参呀"的讪讪之语,患者都是满脸的不屑,拂袖离去……后来,为了摆脱尴尬和困窘,我就换个单位,改称自己是西医……虽然在执业中遇到棘手病例时,也时常按照中医的思路遣方组药并总能收到意外之效。但现在,我是西医师,是中医出身的西医师了……
1.3  是谁把中医学放在虎背之上的?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把中医学置于虎背之上的,正是我们的一些前辈。为了抬高自己的声誉,为了一已之私,他们是刻意为之的。此外,还有我们的政府。就在前不久,就在中医学因玄虚和神密而饱受诟病之时,国家科技部的一位副部长还在国际会议上宣称“中医号脉能断胎儿是男是女”。
当然,你可以把这看作是对中医的溢美之辞。但是,在中医存废之争的熙嚷之时,这溢美之辞,又焉知没有“棒杀不能而捧杀之”的意味儿!
1.4  团体的背叛
在《三只眼》P131中,还有一组数字可以帮你解开中医为什么会迅速没落和衰退的迷局:
92.9%的中医专业的学生自信心很低;
82.8%的中医专业的学生认为报错了专业(后悔错学了中医?)。
笔者自认为还是热爱中医的,上学期间没有自信心不足,也不存在自认为选错专业问题,但刚临床不久就背叛了自己的专业。而在92.9%自信心很低的中医专业的学生中,在82.8%的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的中医学生中,又能有百分之几的中医学生不背叛自己的专业呢?难怪中医会如此迅速地没落衰退!
为什么会是这样?
关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自信心低的问题,《三只眼》认为与四个因素有关。一是疗效,二是课程设置,三是就业,四是工作的难易。
显然,《三只眼》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初学中医者的自信心仅与其内心确信有关!
在《三只眼》的P131中有这么一句:“由于大学生都是从接受过现代科技知识训练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的,很快一些学生就会觉得西医课程更好理解和掌握……”而中医理论则充塞了太多玄虚太多神密的东西,这与大学生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发生了严重冲突,他们就会本能地拒绝中医——先是自信心很低,再就是觉得选错了职业,再就是背叛自己的职业,再就是中医的迅速没落和衰退。
是的,中医没落和衰退的原因,并不是西医的打压,而是其自身问题。也就是说,玄虚害了中医!
二 两种教育,两种思维
关于中医迅速衰退没落的原因,《三只眼》认为是高等的专业教育出了问题。
这种观点是错的。出问题的不是高等的专业教育,问题出在基础教育上。
从古到今,我国有传统的私塾教育和现代教育两种模式。这两种教育分别培训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形式,即悟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在悟性思维主导的社会中,中医没有危机,为什么刚一进入逻辑思维主导的社会,中医马上就出现危机并迅速没落衰退?这中间的联系,《三只眼》没有提及。
2.1  私塾教育与悟性思维
以“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为理念的私塾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孔子后时代悠悠到19世纪。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种理念不是从来就有的。孔子时代就没有。这种理念的形成,完全是受佛家道 家的面壁静坐参惮悟道文化的影响。信奉这一理念的塾师们在传授知识时,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对所传知识的含义,完全由学生自己的内心感悟来把握(因为儒家是重“师道尊严”的,师生间很少有为理解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通道)。人在青少年时间,经过几年的私塾培训,能获得较强的悟性思维能力。而之后以师带徒模式进行的职业技能教育,同样也是悟性教育。在此模式下,师傅所展示给学生的,往往仅是“行为”和“结果”。对“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或说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过程”,则很少提及。对于这种“过程”或“联系”的理解与把握,同样要由徒弟自己去“悟”去。
只注重行为和结果者,可以成为耀眼的技术高手;只有同时又注重过程或联系者,才有可能因重大科学理论的创立而彪炳千秋。所谓科学理论,就是关于行为和结果之间过程或联系的文字表述而已。可惜的是,我们的先人只重视行为和结果而忽视过程。所以我们虽有许多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发明,但却没有一门科学理论在我国诞生。
总之,在古代的中国,无论是基础的私塾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都只训练人的悟性思维能力。
2.2  现代教育与逻辑思维
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训的现代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尚短,可能是发源于外国传教士们的教会教育。而现代教育真正大规模的开展,则始于新中国的全民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现代教育对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习惯的确立,是通达三个方式进行的:首先是非常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们除了运用语言的启发诱导外,还采用示意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手段,并且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开展互动、沟通和交流。这和确立了悟性思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是将概念、判断、推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逻辑学的基本内容编入到基础教育的教材中,立场鲜明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少量的人文知识外,大量的还是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而现代自然科学理论都是逻辑思维的产物,所以,学生在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逻辑思维也就悄无声息地深入到学生们的脑子里。
一般地,经过十几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习惯也就建立起来了。
2.3  两种思维的特点与比较
逻辑思维是一种标准化的团体思维,逻辑学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思维的标准化体系。而悟性思维则是非标准化的个体思维。
因为逻辑思维者都遵守同一个思维规则,所以不同思维者之间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思维的起点、过程和结果能够用自然语言进行清晰的表述,因之可称为理性思维。而悟性思维则没有统一的规则,思维都是由封闭的个体独自进行的,根本就没有沟通和交流。对于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也很难进行清晰的表述,所以悟性思维就显得有些玄虚,有些神密。
同时,逻辑思维者都遵循统一的思维规则,所以思维成果也具有相互兼容性,众多思维者的思维成果能够很方便地拼接成一个更大的思维成果,这可称之为逻辑思维的团体叠加性。而悟性思维则没有统一的思维规则,不同思维者的思维成果也缺乏相互兼容性,在思维成果的拼接叠加方面更是困难重重。
从这一点你就能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诞生于西方,而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却只有少数几项技术发明了。
2.4  社会主导思维方式的变更是中医危机的根源
悟性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自然地,中医学也就是悟性思维的产物。因此,尽管在中医理论中充塞了太多玄虚太多神密的非逻辑的东西,但在悟性思维主导的社会中,中医学的存在和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由逻辑思维主导的全新的中国了。今天的大学生,都是经过了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的。所以,对于充塞了太多玄虚与神密的非逻辑的中医理论,他们是本能地持有拒绝与排斥态度的。这就是中医生存危机产生的根源,也是中医迅速没落与衰退的根本原因!
逻辑学是西方的东西。逻辑思维也是标准化的思维。在现代科学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的竞争,曾经是军事力量的竞争,但今天则已演变为“标准”的竞争。中国的TD-CDMA标准成了国际标准,中国胜利了。而中国的文档标准没能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就要吃亏了。
现代医学是“标准”的,现代医学风靡全球;中医学是非标准的,不但在外国不被承认,就是在母国也快没有立足之地了。中医要生存,要竞争,也必须走标准化(逻辑化)的路。
三  科学抑或文化,中医到底姓什么
3.1  文化的概念
文化这一概念,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与“文明”同义,是指人类全部知识的总体。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广义的文化在除去科学之后所剩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这种与科学并称的文化就是狭义的文化。
在生活语言中,如果没有特别指明,文化一词都是作狭义使用的。
中医学是中国的先人们关于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较为系统的知识。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的医学文化,这是没有任何歧意的。
3.2   科学的概念
什么是科学?《中华大百科》的定义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这是对科学较为权威的定义,但这一定义却有着明显的问题。我们知道,下定义是对概念的标的事物进行抽象之后以简炼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函。而这个定义是怎么下的呢?只是对科学活动的外在程序进行机械罗列而已。既没有对科学这一事物进行抽象,也没能揭示科学的内函。
那么该怎样来理解科学这一概念呢?
首先科学是文化的一支。所谓科学,是指人类全部知识中最高级、最精致,能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或能迅速改善人们的生存状况的那一小部分。
其次,是科学与文化的区别。科学与文化都能影响人类自身。但文化通常只能影响我们的心理与精神层面,其影响的方式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其对人类影响的结果,我们也是很难预测很难调控的。与之不同,科学对人类的影响则是全方位的,迅速、强烈而显现的,我们不但能准确地预测这种影响的结果,而且对这种结果还能进行有效地调整和控制。
科学与文化的这种区别与联系,就是科学这一概念的固有属性。关于这一点,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
再次就是科学的标准了。科学的标准是什么?符合那些条件才称得上科学?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不但没有公认的标准,而且科学本身也在嬗变之中。
3 .3.1  科学的嬗变之一:科学崇拜,科学就是真理
科学之于中国,是典型的舶来品。
在清末的洋务运动之前,中国虽有灿烂辉煌的技术发明如地动仪、浑天仪,但却没有科学(中医学也许是个例外?)。这是由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模式所训练的、由佛道文化的静坐自省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只重行为和结果,不重过程或联系的悟性思维习惯所决定的。
五四之前的五六十年间,中国深受西方的科技之害,对科技的威力有着切肤之痛。五四之后来到中国的赛先生,在很短的时期内所带给我们的翻天覆地的巨变,震憾了国人,于是国人于不自觉间形成了科学崇拜,认为科学就是正确的,科学就是真理。
3.3.2  科学的嬗变之二: 回归理性,科学必须合乎罗辑
在新中国的全民义务教育制度确立并施行后,国人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国人不再是盲从的而是理性的。对别人灌输给我们的东西不再是盲从地想当然地接受,而会自觉地理性地进行判断与分析。
而随着科普宣传工作的大力开展和科技产品大量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对科学已经不再敬仰而是审视了。在对各门各类公认的科学的审视中我们发现,所有的科学理论都遵循逻辑规律。在公认的科学理论中,虽有非常抽象的概念,但你却找不到任何故弄玄虚的、故作神密的东西。也就是说,公认的科学门类都是理性的,都是逻辑思维的结果。
逻辑思维是西方的东西。科学也是发源于西方。逻辑性就是科学的文化属性。关于这一点也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
3.3.3  科学的嬗变之三 :精确量化,科学打假问题
科学本是人类文化中最高级最精致的部分。科学活动无疑是严肃而神圣的,但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严重的科学世俗功利化和科学庸俗化,甚至以科学为幌子招谣撞骗的问题。为了维护科学的神圣,有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关于科学的标准:只有“能够精确量化的知识才是科学”,甚至也出现了以科学打假为职业的专门人士。
客观地说,这一标准是偏激的。
在公认的科学门类中,只有一部分是能够精确量化的。而象天文学、气象学、考古学等,则离“能够精确量化”这一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可谁又能据此就宣称天文学、气象学、考古学是非科学或伪科学呢?!
3.3.4.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学是不是科学?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时至今日,仍是各说各理,针锋相对。
那么,中医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这里稍加分析:
首先,中医学是中国人关于疾病、健康和生命的传统文化,而且是能够全方位地、迅速、强烈而显现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存状况,而对于中医学作用于人体之后的结果,我们不但能够预测、而且还可加以控制和调整。就是说,中医学具备科学的固有属性,中医应该是科学。
正因为中医学具有科学的固有属性,中医学才会传续几千年,时至今日仍取而不消。
其次,必须承认的是,中医理论中的名词概念大多含混不清,概念之间也相互矛盾或缺乏逻辑的联系,并且还有太多神密的,故弄玄虚的东西。从这一点上看,中医学缺乏经典科学所应有的逻辑属性或科学的文化属性。正是这一点才使中医学饱受攻讦和诘难。而自西方经典科学大举进入中国以来短短的百年间,中医学迅速衰退和没落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现代医学的打压,也还是因为这一点儿!
四   中医呼唤理性,中要不需要铁杆
几千年长盛不衰的中医学在近百年间进入了衰退期。而50年来,随着全民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国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有了一个极大的提高。这使得中医学的衰退之势迅速加剧。今天,中医已经处于危险的境地。在10-20年内,中医如果不作变革,则中医就要没了立足之地。怎么办?
4.1  设立中医附中制度,开展中医的早期教育
《三只眼》的作者建议,依音乐附中、戏曲附中的先例,施行“中医附中”的教育模式,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医的早期教育。但这一建议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这涉及到了国家的教育制度,国家不会很快同意。二是公认的经典的科学门类都没这么做,这么做的音乐、戏曲都不是科学而归属于文化艺术类,如果中医也这么做了,那中医是什么?这与《三只眼》的中医是科学的主旨相背离。
4.2  全面恢复传统的医师带徒模式
还有人主张,要全面施行中医的医师带徒模式。但师徒相传模式只适应于落后闭塞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在中国早已成为过去。当然,在国家采用了张功耀教授的主张,把中医药退出国家的医疗体制而回归民间后,作为保护中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采用师徒相传这一模式还是可以的。
4.3  寄希望于铁杆中医
再就是培养所谓的“铁杆中医”了。什么是“铁杆中医”?在我看来,所谓铁杆中医者,都属“厚古薄今”这一族类。要承认“铁杆中医”,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人类的智慧是在进步还是在衰退?其二,“铁杆中医”都以传统文化的护卫者自居。但是,最先丢掉传统文化的是谁?就是铁杆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哪儿?在于“自省”二字。中华民族本是一个善于“自省”的民族。“吾日三省吾身”;“闻过则喜”;“静坐常思自己过”等都是例证。但“铁杆中医”们对中医反思过吗?
上述三点都不能挽救中医,那么谁才能够拯救中医 ?
中医的拯救,只能寄希望于理性主义。
因为,理性主义者坚信中医学具备科学的本质属性而不会妄自菲薄;同时,理性主义者明白,中医学缺乏科学的逻辑属性,中医的致命缺陷在于故弄玄虚和非逻辑上。在理性主义者看来,只要遵循逻辑规律,在用现代语言对中医学的术语概念进行逻辑表述,以消除中医理论的玄虚性,赋予其逻辑性后,就不会再受具有逻辑思维习惯的学生们的排斥与抵触,就会热爱中医,对专业的自信也会迅速上升。
中医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低,正是中医迅速衰退的内在根据!
中医专业的学生自信心低,是破解中医迷局唯一正确的切入点。
理性主义者意识到这一点。中医有了复兴的希望。
如果全社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则中医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2
发表于 2008-5-14 18:27:05 | 只看该作者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下面引用由木子李2008/05/14 04:01pm 发表的内容: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一    玄虚害了中医
1 .1  中医在萎缩,在衰退
在毛嘉陵的<<第三只眼看中医>>中有这么一组数字:民国初时有中医80万人,建国初时有中医50万人,现在是27万人,在<< ...
四   中医呼唤理性,中要不需要铁杆

生命运动,玄性其一!
所以,爱因斯坦才说,坐在美女旁边与坐在火炉旁边有差异!
中医可以不需要铁杆不需要权威不需要论文,但中医绝对需要疗效!!!
3
发表于 2008-5-14 18:54:50 | 只看该作者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中医要能中能西。
4
发表于 2008-5-15 14:11:44 | 只看该作者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中医的拯救,只能寄希望于理性主义。
因为,理性主义者坚信中医学具备科学的本质属性而不会妄自菲薄;同时,理性主义者明白,中医学缺乏科学的逻辑属性,中医的致命缺陷在于故弄玄虚和非逻辑上。在理性主义者看来,只要遵循逻辑规律,在用现代语言对中医学的术语概念进行逻辑表述,以消除中医理论的玄虚性,赋予其逻辑性后,就不会再受具有逻辑思维习惯的学生们的排斥与抵触,就会热爱中医,对专业的自信也会迅速上升。
中医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低,正是中医迅速衰退的内在根据!
中医专业的学生自信心低,是破解中医迷局唯一正确的切入点。
理性主义者意识到这一点。中医有了复兴的希望。
如果全社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则中医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5
发表于 2008-5-18 07:57:32 | 只看该作者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中医学的神奇疗效-临床实践价值,一直是吸引众多人为之〝献身〞的动力。
     神奇疗效背后的理性-学科性质和内在规律,就是要用现代语言和概念表述中医,使之与现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界对话、交流。
     邓铁涛和他的高徒应当是铁杆了,但与笔者的理性相比差远了。
     参阅《状态应对医学-应对万千的中医学体系》、《人类疾病观念的偏差与临床医学的误区》,见论坛中西并用栏转学术人物栏〈张有和专集〉。
6
发表于 2008-5-18 08:00:32 | 只看该作者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原则上支持楼主的观点。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15:22:58 | 只看该作者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本文是为《新概念中医学书稿内容简介》服务的,既然张先生能接受本文,也请先生观注一下本论坛本栏目第二页《新概念中医学书稿内容简介》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4&topic=148&show=25
这篇文章沉下去了。
8
发表于 2009-7-23 22:48:32 | 只看该作者

铁杆抑或理性,谁能临危救命?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64>《第三只眼看中医》交流区</a>转移过来的!
9
发表于 2013-12-23 08:56:4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不能沉
"什么是“铁杆中医”?在我看来,所谓铁杆中医者,都属“厚古薄今”这一族类。要承认“铁杆中医”,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人类的智慧是在进步还是在衰退?其二,“铁杆中医”都以传统文化的护卫者自居。但是,最先丢掉传统文化的是谁?就是铁杆中医!"我很赞同!
谈到铁杆教临危受命,铁杆教主邓国医常以中医界自居,指责别人是”半吊子中医“、”中医掘墓人“,要培养百万不治病的铁杆教徒来拯救中医。有一白衣闲士写了一篇短文专门揭露铁杆教是如何振兴中医的,现录如下:
振兴中医所感-鼠论

作者:白衣闲士

    话说老鼠屡屡被猫扑杀,无可奈何之时,众鼠集结议会,讨论如何应对,议到猫之贪婪、猫之食量,众鼠唏嘘不已。只见鼠群中一鼠抚掌大笑曰:“尔等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猫否?”群鼠视之,乃一赢弱小鼠耳。

  群鼠怒曰:“汝家亦世代为鼠,今不思解倒悬之危,救生灵之厄,而反笑耶?”小鼠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临大难而无一谋耳。某虽不才,愿即献一良策,保我鼠界平安。”众鼠交头接耳,或疑或惑,问曰:“小子有何良见?试言之。”小鼠曰:“想那刁猫,全靠身形健捷,潜踪秘迹,无影无声。令我辈防不胜防。然若在猫的项上系一铜铃,则猫一行一动,必然铃声大作,我辈闻之,早作防范矣,岂不妙哉!”众鼠闻此言,如醍醐灌顶,即惊窃喜,皆曰“大善!以小子之资,能出此良策,何愁我族不昌盛兴旺。真乃后生可畏也。”

  众鼠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忽一鼠问曰“谁能去完此重任乎?”众鼠突醒,遍观鼠群,无一鼠敢近猫前,皆黯然焉。


   时有一闲士叹曰:凭空议论却又做不到,没有用啊!谋而无果,真鼠辈也!


诗云:

  群鼠妙算胜陈平,

  运筹帷幄鬼神惊,

  空谈阔论全无用,

  费心徒力事不成。

   白衣闲士  于2012元旦.
10
发表于 2013-12-23 10:16:1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4 19:24 , Processed in 0.1141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