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1 11:2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都知道,医易同源,中医里的好多理论和规律都是以易经为基础的. 而易经里谈的都是以后天八卦为中心, 所有的一些推理和卦象都是针对后天八卦来的. 也就是说,中医里的什么阴阳五行也都是根据后天八卦来说的。 那么现在包顺义的<探索中医>整个就否认了后天八卦的准确合理性. 那么中医一直以来的基础和理论依据就这么被否定了, 而中医治病的所有思想也就应该是有问题的了. 作者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书现在只看了前面一部分,我就晕了, 很迷茫, 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作为一个自学中医的人,看到了这些,我觉得很迷茫, 他说的对不对?如果对的话,那现在那些厚厚的周易,都不要看了,因为里面多数都讲的后天八卦,而现在的中医思想也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 难道,中医错了这么长时间? 我不相信, 但是,我才疏学浅, 自己还不能看清楚这方面的确切对与错, 因为还在初学阶段,这本书作者的文章让我无法往前学习, 请高人指点.不甚感激。
2
发表于 2009-3-28 18:56:32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你好,我也是今天刚看到这本书,越看越觉得作者是在肯定“先天八卦”,否定“后天八卦”、“河图”、“子午流注”等,同时还重新编排子午流注,我也很疑惑。我也是个中医爱好者,明天我要去我朋友那问问,我的电话号码13635250691,QQ号为79371308,我姓朱,希望我们能多联系,共同进步。
3
发表于 2009-3-29 00:16:43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编辑词条 邹学熹  邹学熹(1931),男,四川省新都县人。12岁时,即拜新都廖德明学习中医,20岁时已名噪乡里。50年代,又师从易学专家蔡福裔学习易经。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因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同学中有“秀才"之称。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l 9 74年在讲课时昏倒于课堂,患瘘证卧床8年,奋力与疾病抗争,康复后,曾任《成都中医学院学报》编辑(1981 ~1983)。1983年调入函授部任教,曾任夜大函授部教研室主任。1987年聘为教授。1991被国家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四川省政协委员。 曾担任中医专业本科《中医喉科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后在函授部从事《内经》等经典著作课程的教学。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擅长中医内科、皮肤科,善于以五脏为纲,对各种疑难杂症进行辨证论治,有独特见解和绝招。对阳黄的治疗,采用茵陈蒿汤,主张入剂清热利湿,认为关键是掌握好药物剂量。对右胁下血症,主张以化除瘀血为主。常用大黄廑虫丸加减化裁,收到很好效果。对尿血、淋证、癃闭、风水等交叉出现的病证,主张在存阴液的条件下,大剂使用凉血清利之品。因其病证的根本原因还是湿热,湿去则热孤,此实宗古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理,且方中多用鲜六谷子根、鲜白茅根、鲜苇茎等药物,常用此法治愈不少病人。在各种疑难杂证的治疗中,常用虫介药配入方中,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治疗顽固性湿疹,在凉血祛风、清热除湿药中,配入全蝎、僵蚕、蝉蜕之类,疗效显著。治疗瘰疬,在舒肝柔筋、通络散结药中,加入蜈蚣、甲珠、牡蛎之类,能使之缓消渐散,不再复发。本着“治病如治国,用药如用兵”的道理,认为治国安邦当用和药,着常用北沙参、麦门冬、玉竹、生谷芽、生麦芽、糯米草根、白芍之类,以补五脏,从整体上来进行调整。却敌制胜,则又当用毒药,如对一些疑难杂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常用番木鳖治疗痹证、遗尿、骨节间病及跌打损伤等,确能斩将夺关,取得很好疗效。采用三仙丹少许内服治疗梅毒,用金银花、甘草、土茯苓、重蒌等煎汤送下,可以防止其毒性反应,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易学、中医学以及二者的关系有深入的研究,著作颇丰。有的是他身患瘘证,卧床8年时,以顽强的意志,战胜病魔而写成,其中饱含了他无数的心血和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近年来,他的专著,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有:《中医五脏病学》(1983)、《易学十讲》(1986,1988年台湾千华出版社出版繁体字本)、《中医谚语一百条》(1987)、《中国五脏病学》(1988)、《中国医易学》(1988)、《中医急证手册》(1988)、《易学精华丛书》5种(1992)等达400余万字。这些著作,内容翔实,论述深入浅出,出版后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其中,《中国医易学》、《易学精华丛书》,是其主张医易汇通,以发扬中医学的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他认为,易学是古人为了生产和生活,在观测天文气象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其内容包含在八卦、河洛、太极之中。八卦就是中医阴阳学说的来源,河洛是五行学说的来源,而太极则是阴阳.五行的公式图。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所以,他认为八卦、河洛、太极是研究中医理论的灯塔。近年来,先后多次应邀到北京、南京、郑州及省内各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等地区讲授医易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医五脏病学》突出了他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体系,使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1990年,《中国医易学》、《中国五脏病学》分别获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二等奖。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29日 00:18am 时添加 -=-=-=-=-
可与邹学熹所著的《中国医易学》一书作个比较!
4
发表于 2009-3-29 06:26:4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笔者不反对各位学易经,但学习中医一定要与易经相联系吗?
      请问二千多年来有多少著名中医因学习易经而闻名?近50年来哪一位名中医与易经联系而医术高于他人?
     奉劝各位初学中医者,专心学中医吧!切不要以为您学易经让中医技术高人一等。
     邹学熹再通易经也未成就他在中医界的突出地位,其医术亦仅四川小有名气。
5
发表于 2009-3-29 13:01:22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周易》对孙思邈《千金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孙溥泉
(医史教研室)

最近,余田民同志在“引导中医按其内在规律向前发展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提出“文史哲是学习中医的基础课”、“洞悉中国古代社会、哲学、语言文字……是打开中国古代医学宝库的金钥匙”①,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很正确的,如以孙思邈的《千金方》为例,该书中的某些理论就受古代哲学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受《周易》的影响就更为突出,如果不懂《周易》,要想完全打开《千金方》这个宝库是很困难的。笔者论述本文就是想说明这个问题,并以此文表示对余田民同志上述看法的赞成与支持。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欲为大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提出医生要学《易》。《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孙思邈在这里所指《易》,从《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易传》,而不是《易经》。
孙思邈不仅强调医生要学《易》,而且在《千金要方》中处处将《易》中的朴素自发的辨证法思想作为医论的指导思想,如:“论曰,易称天地变化,各正性命。然则变化之迹无方,性命之功难测,故有炎凉燠风雨冥水旱妖灾虫蝗恠异四时八节种种施化不同。③”这里的“天地变化,各正性命”,在《易传》中原文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周易疏〉解释为“此二句更申明乾元资始之义,道体无形,自然使物开通谓之为道,言乾卦之德,自然通物,故云。……乾之为道,使物渐变者使物卒化者,各能正定物之性命,性质天生之质,若刚若柔,迟速之别命才,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是也。④”孙思邈引用这段话作为自书论述“变化之迹无方”的理论根据。再如:“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肾人之用心,……⑤”,这里的“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在《易传》中原文是“是故君子安面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不过将其前后句颠倒了一下,仍称其为“大圣之至教”,作为自己论述“可贮药藏,以备不虞⑤”思想的立论根据。再如:“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藏,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易曰,非天下之至臣责 ,其孰能与于此。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⑦”,这里的“天下之至臣责 (zé繁杂)”一语,在《易传》里是这样说的:“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迹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⑧”孔颖达《周易疏》解释:“谓圣人于天下之至臣责 之理必重慎明之,不可鄙贱轻恶也,若鄙贱轻恶不存意明之,则逆于顺道也⑧”孙思邈用自己的话转述了《易传》中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强调人体脏腑阴阳“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立论根据,并由此得出医生应当下苦轼夫钻研医学知识的结论。再如:“论曰,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苦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⑨”这里的“易称积小以成大”,并不是《易传》的原话,而是孙思邈用自己的话表达了《易传》中有关这方面论述的内容(如“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⑨;“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⑩),作为自己“若无于小,卒不成大”的立论根据。
除了以《易经》作为自己医论的根据和指导思想外,在《千金要方》中,还有些内容是直接以《易经》的卦名来论述医理的,如:“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呼吸应江汉,补泻校升斗。经纬有法则,阴阳不相干,震为阳气始(火生于寅),兑为阴气终(戊为土墓),坎为太玄华(冬至之日夜半一阳爻生),离为太阳精(为中女之象),欲补从卯南(补不足地户至巽为地虚)欲泻从卯南(补不中地户至巽为地虚)欲泻从酉北(天门在乾),针入因日明(向寅至午),针出随月光(从申向午,午为日月光之位),如此思五行,气以调荣卫,用以将息之,是曰随身宝。○11”这里的震、兑、坎、离、巽、乾都是卦名。
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在论述某些医理时,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和转述《易传》的原文,但却运用了《易传》中自发而朴素的辨证思想。如《易传》中提到的“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孔颖达《周易疏》解释为“旬,均也” ○12 。《易传》中还提到“其出入以度”,孔颖达《周易疏》解释为“言行藏各有其度,不可违失于时”。《易传》在这里不但提出了对立面转化的“度”,所谓“其出入以度”(“言行藏各有其度”),是指量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量的增加或减少,在一定限度内,不会此起质的变化,但如果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超出度的范围,就要引起质的变化,所谓“过旬灾也”,就是这个意思。孙思邈将这个思想运用于分析“养性之术”时,曾提出“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孙思邈在这里之所以提出“十二少”,是针对“十二多”讲的,“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他的本意并不是让人消极无为,而是强调“惟无多无少者,几于道矣”,运用于对等劳动,就是要“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13”这和《易传》上所提出的“其出入以度”、“过旬灾也”的思想是一致的。另外,《易经》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阴(- -)阳(-)两个基本范畴,认为万物在阴阳两势力的推动、矛盾中产生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⑧、“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将思想运用于论述“养性”的道理时,指出:“所以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或曰,年未六十,当闭精守一为可尔否?曰,不然。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老,神老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则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14”一方面强调阳盛时不可“纵心竭意,地损耗精气”,另一方面又主张六十岁以前,不必实行禁欲主义以“闭精守一”,因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这和《易传》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千金翼方》中,孙思邈不但运用并发挥了《易传》中的某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故曰安者非安,能安在于虑亡,乐者非乐,能乐在于虑殃”○15之句,就是对《易传》中关于“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思想的发挥;而且在某些卷的论述中,直接引用了《易经》乾卦的原文,如“乾元亨利正九种,吾生日月长吾拜,吾复不饥复不渴,赖得水以自活……○16”这段话中的“乾元亨利”就是《易传》乾卦开首的原文“乾元享利贞”句的前四个字。除此之外,《千金翼方》的名称还是孙思邈因由《易传》的启发而命名的“夫易道深矣,孔宣系十翼之辞,玄文奥矣,陆绩增玄翼之说,或沿斯义述此方名矣。○17”这里所提出的“十翼”即《易传》,“翼”有辅助之意,相传是孔子解释《周易》的十篇著作,实际上是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的作品。陆绩(187~219),三国吴郡吴县人,仕吴,官至郁林太守,通天文、历算,作《浑天图》,注《易》,撰《太玄经注》。所谓“陆绩增玄翼之说”就是指陆绩注《易》这件事,孙思邈就是由“十翼”、“玄翼”的启发而给《千金翼方》命名的。
至于孙思邈为什么如此强调学《易》和重视《易》呢?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附翼》中深有体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首先介绍了自己怎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窍疑焉。……且以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克渐悟。……易知,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己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其次,他认为《易》中不但概括和总结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而且也包括了医学的最一般规律,“今夫天地之理具乎易,而身心之理独不具平易乎?”而且强调《易》对于医理有指导作用“医之道,身心之易也,医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故圣人作易,……,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是以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鉴。……;变而通之以尽得,鼓之舞之以尽神,虽不言医而义尽其中矣。”再者,他提出了《易》对于医生临床实践具体指导的几个方面,“然则医不可以无易,……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寒为热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动为静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表里者易其浮沉,缓急者易其先后,逆顺者易其假真。”强调学习《易》对于医生诊治疾病有极其巨大的作用“知机知道者,机触于目,神应于心,无能见有,实能见虚,前知所问,后知所居,故可以易危为安,易乱为治,易亡为存,易祸为福。”最后,也回顾了自己学易的过程及其收获,再次强调《易》对于医的重要:“由于自己之惰勤,五十学易,讵云已晚?一朝闻道,立证羲黄。……余虽不敏,犹企医王,因尔重申其义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18”张介宾在这里所阐述的《易》对于医的作用,实际上讲的是哲学(周易中的朴素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具体科学(医学)的指导作用,论述的个别地方虽有夸大之处,(如“易乱为治……易祸为福”),论述中也没有批判《易》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但其“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
(郑战武协助整理)
注:
①转引自《湖南中医通讯》第一期(1982年3月20日)4~9页。
②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序例•太医精诚”。
③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上•伤寒例第一。”
④《十三经注疏》“易一•乾”
⑤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序列•药藏第九。”
⑥《十三经注疏》“易八•系辞下”
⑦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序列•治病略例第三。”
⑧《十三经注疏》“易七,系辞上”
⑨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五,“少小婴孺方上,序例第一。”
⑩《十三经注》“易一,屯”
○11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九“针灸上•用针略例第五”
○12《十三经注疏》“易六•旅”
○13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14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房中补益第八。”
○15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二“养性•养老食疗第四”
○16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三》“辟谷•服水第六”
○17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18张介宾:《类经附翼》一卷“医易”

《周易》思维与《内经》理论建构
邢玉瑞
(陕西中医学院)
摘要:《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之一,为《内经》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思维模型和思维方式。思维模型主要有阴阳模型、五行模型及象数模型,思维方式可分为形象思维、象数思维及辩证思维。《周易》重象的思想影响于《内经》,使《内经》理论的建构重视对象的认识而轻视物质实体。
关键词:《周易》;《内经》;思维模型;思维方式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上古巫术文化演化出来的符号、周初集锦的占筮验词和战国末年的理性诠释三代作品的统合。《易经》是卜筮之书,蕴含着很多生活智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易传》是战国末期或稍前一点的作品,出于儒家之手,又受了道家和阴阳家天道观的影响。《周易》符号系统与阴阳概念为纲纪组成的范畴体系相结合构成的理论结构,为中国传统科学提供了宇宙秩序原理、方法论原则和科学观,是推动古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内经》亦深受《周易》思想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思维模型与思维方式两大方面。
1、思维模型
    模型是指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分为物质模型和思维模型两大类。《内经》理论的建构即借用了《周易》的太极象数思维模型。
1.1阴阳摸型  《周易》象数体系的基本符号是阴爻(一一)、阳爻(一),基本概念是阴阳。阴阳二字,不见于《易经》,而见于《易传》。《易传•系辞下》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以刚柔的相互作用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对阴阳的规律也有了明确的论述。故《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元代易学家吴澄更详尽地说:“窃谓伏羲当初作《易》时,仰观天文,天文只是阴阳;俯察地理,地理只是阴阳;观鸟兽之文与地所宜之草木,近取诸人之一身,远取诸一切动植及世界服食器用之物,亦无一而非阴阳者。”
    阴阳模型是《内经》中最基本的模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认为人体和宇宙万物一样充满阴阳对立统一的联系,并用阴阳理论以阐释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对疾病的诊断辨证、药物性能的分析及病证治疗。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被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分化为三阴三阳,用以建构十二经脉、三阴三阳开合枢的序次和功能,“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三阴三阳亦用以说明外感热病的传变次第、地球公转形成的气候周期(主气)、日月星等天体运动变化形成的气候周期(客气)。《灵枢•阴阳系日月》则将心、肺、肝、肾根据其功能及通应季节气候、物候特点,分别称为“阳中之太阳”、“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太阴”,形成四阴阳说。
    《内经》汲取并改造了《周易》的阴阳理论,作为建构医学理论的方法论,它摒弃了卦象的有关符号和文字,从阴阳四时变化的原理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规律,更具有实用意义;其对阴阳所象事物及其属性分类较《周易》更为合理完善,对阴阳无限可分性的阐述,比《周易》更进一步。《周易》不以刚柔阴阳双方力量的平衡作为“中正”、“中和”的主要标志,而是以刚柔阴阳所处的爻位以及尊卑等级差异所具有的控制力量为关键,而《内经》中的阴阳双方平等、和谐、合作,无尊卑之分,阴阳之间的有序平衡、互相和谐是健康的根本,阴阳的无序、失衡乖离是病变的根本机制。由此可见,《内经》的阴阳是对《周易》阴阳的改造和发展。
1.2五行模型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夏书《尚书•甘誓》,殷商之际的《尚书•洪范》对此论之甚详。据陈久金先生考证。五行原来的意义是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亦即五个季节的变化,我国古代由于重视农业生产,把颁布正朔即历法当作皇权的象征,历代统治阶级都把历法当作巩固其政权的根本大法。所以,五行作为《洪范》九条大政中的第一条,必属历法无疑[1]。这种十月太阳历依冬夏二至将一年分为两个半年,其月名当是按《洪范》五行排列顺序来命名,从冬至新年开始,经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到夏至新年;再经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又回到冬至新年。其中前半年气温逐步上升,万物处于生长的季节,称为生年;后半年作物成熟枯黄,称为成年。五行相胜的思想春秋时已产生,如史墨说:“火胜金,故弗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又说:“水胜火,伐姜则可,’(左传•哀公九年》)。战国时代邹衍提出“五行生胜”的观念,创立五行说。
    一般认为,五行是殷人的世界观,八卦是周人的世界观。但由于二者有共同的典型的内陆文化的视点与特征,大致同时成熟于殷周时期,并有共同的人本立场、辩证思维精神及取象化的表述方式,构成五行与八卦相结合的坚实基础。五行与八卦的结合,大体经过了西周的相互浸润期,春秋时代的相互交融期,至战国时代方基本上全面完成。《易经》中不见五行痕迹,但《易传》却深深地渗人了五行的精神,《易•说卦传》言:“帝出于震,齐乎粪,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于良。”该篇稍后指出:乾为金,坤为地(土),翼为木,离为火,坎为水,良为山(土),而震位东,兑为西,分别具有木、金的含义,大体的顺序原则是五行相生。以易数而论,《易传•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郑玄注《易传》“大衍之数”对此天地之数与五行生成的关系作了明确论述,以天地之数一、二、三、四、五分别配水与北、火与南、木与东、金与西、土与中。一至五为孤阳与孤阴,不起变化,称生数。生数非土不生,加五始能生化,称成数。生成数说在先秦时应已有之,其最初含义当如宋•陈传《河洛理数•大易数妙义》言:“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数,乃天地四时节气也。”十个节气即十个太阳月名。《管子•五行篇》则将五行中每一行的阴阳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成为五季中的一季,如木行分为阴阳两个月,从冬至甲子开始的三十六天为木阳,庚子后三十六天为木阴,如此五行的排序则被改造成相生的顺序。《礼记•月令》则以一年为十二个月,分为四时,春三月盛德在木,其数八;夏三月盛德在火,其数七;中央称其数五;秋三月盛德在金,其数九;冬三月盛德在水,其数六。显然,八、七、九、六分别是取木、火、金、水之成数,而五则是土之生数,土取生数不取成数是象数学较普遍的一种观点。如此,生成数分别与五行、五方、五季等相配,则可推衍出河图。河图是五行与易数融合的产物。
    顾领刚先生认为:“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宇宙系统的信仰,二千年来它有极顽固的努力.”[2]这种势力遍及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对《内经》的影响尤为巨大。《内经》以五行结构为模型建立脏象体系,运用五行的属性分类及生克乘侮胜复的变化规律,说明脏腑、形体、环境间的关系,分析病理,归纳症状,指导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及预防,并用以推演预测疾病的转归预后。
1.3象数模型  “象数”一词由“象”和“数”两个并列名词组成,其字面意义分别指形象、表象和度数、量度。《左传•禧公十五年》最早将“象”与“数”联用并论及其关系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生而后有滋益,滋而后有数。”后来《易传》在解释《易经》时初步提出了一套象数原理,指出:《易》卦“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系辞上》)。认为由《易》卦阴阳之数和义数的错综变化而成各种卦、爻之象,由这些卦象爻象则可象征任何事物及其位置关系。对《周易》象数的意义,高享先生有明确表述:“何谓象数?简言之,象有两种:一曰卦象,包括卦位,即八卦与六十四卦所象之事物及其位置关系。二曰爻象,即阴阳两爻所象之事物。数有两种:一曰阴阳数,如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等是。二曰爻数,即爻位,以爻之位次表明事物之位置关系。[3]即《周易》之“象数”为《周易》一书中卦爻之象与数所象征的事物、数目以及事物间的位置关系。经后世对其发挥,将一切由人所作的摹拟或概括天地万物存在和运动变化方式的各种象征性图形、符号以及其中的数目和次序关系,及其由这些图形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与量度次序关系等均纳入象数之中,诸如九宫图数、河洛图数、先后天八卦方位图、太极图、纳音、纳甲、五行生成数、干支甲子等等。
    《内经》借用了象数模型建构医学理论体系。如十二经络的形成即与乾坤两卦的卦爻模型有关,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还只有十一条经脉,并且也没有完整的手足阴阳的名称,到《灵枢•经脉》方完成了十二经脉的建构。按《易纬•乾凿度》及郑玄创立的爻辰说,认为“天道左旋,地道右迁,二卦十二爻而期一岁”,以易卦阴阳六爻与子丑寅卯等十二辰相配,代表十二月份,其中“乾贞于十一月子,左行,阳时六”,乾的初爻以十一月子为贞(正),九二当正月寅,九三当三月辰,以此类推。“坤贞于六月未,右行,阴时六”(《易纬。乾凿度》),坤的初爻以六月未贞(正),六二当八月酉,六三当十月亥,以此类推。乾坤并治交错而行。
乾坤爻辰图
               乾爻左行          坤爻右行
            九月一戌             四月一巳
            七月一申             二月一卯
           五月一午            十二月一丑
           三月一辰              十月一亥
           正月一寅              八月一酉
           十一月一子            六月一未
    《素问•阴阳别论》指出:“人有四经十二从…一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灵枢•阴阳系日月》具体论述了十二月与十二脉的对应关系。可见,爻辰和十二经脉的对应关系不仅对《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肩脉、耳脉、齿脉提供了新的命名依据,而且为手厥阴脉的发现与命名提供了线索,乾坤两卦的模式促进了十二经脉命名的最后完成。
    《灵枢•九宫八风》篇借用了九宫图说,直接将八卦与脏腑配合,以九宫八卦占盘作为观察天象、地象与人体的工具,将八卦八方虚风与病变部位有机对应,以文王八卦作为代表符号,表示方位、节气,为征兆现象的出现提供时间和空间的条件。由此可见,《灵枢•九宫八风》是古代占星术用于医学的专论,是西汉九宫占法的遗迹。
    运气学说的形成与西汉象数之学有密切的关系。西汉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官方易说,后世称为象数之学,其特点一是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说《周易》经传文,二是以卦气说解释《周易》原理,三是利用《周易》讲阴阳灾变。成书于京房和《白虎通》之间的《易纬》,发展了孟京的卦气说,特别是京房易学,并且吸收了西汉的元气说、阴阳五行说以及当时天文、历法、物候、律吕、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董仲舒与今文经学的神学目的论,将卦气说从理论上作了一次总结。所谓卦气,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五日,并以此解释一年节气的变化。其说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主四时,即坎冬、离夏、震春、兑秋;每卦六爻各主一气,共主二十四气。余六十卦每卦主六日七分,其三百六十爻主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又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卦主十二月,其七十二爻主七十二候。《易纬•通卦验》进一步提出八卦气验说,把自然气候现象和生物现象统一起来,探讨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并突出八卦分属五色、五气的思想,显示了由八卦气验说向五运推进的轨迹,提出了以黄道二十四节气定量标定岁气流变规律的思路与方法,为《内经》运气学说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素材。
2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从而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最基本最稳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式,本质上是反映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工具三者关系的一种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结构。由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尚未完全成熟,以及人们划分思维方式的标准不一,所以,思维方式的分类及命名不尽一致,一般可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关于《周易》的思维方式,学术界也有不同观点,朱伯昆主编《易学基础教程》认为:“《周易》及其研究展示了诸多思维方式,其中具有一定价值的有五种,即直观思维、形象思维、象数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以求索义理为宗旨,五种思维方式交互使用,往复游刃于象、辞及天地万物之间,是易学思维的基本特征。”这里,我们仅从形象思维、象数思维及辩证思维的角度探讨《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2.1形象思维  对形象思维的认识,学术界看法有不少分歧,有人认为按思维的要素划分,形象思维应称为意象思维,抽象思维应称为概念思维[4]。也有学者根据对物象的抽象程度、观念性形象外化的方式、思维的功能与指向性等不同,划分为形象思维与意象思维,但对二者的界定及关系,各家看法亦不一致。我们坚持形象与意象统一的观点,所谓形象思维,当指把各种感官所获得并储存于大脑中的客观事物形象的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加工成为反映事物的共性或本质的一系列意象,以这些意象为基本单元,通过联想、类比、想象等形式,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5]
    形象思维以物象为客观依据。物象是由一定的形态、一定的空间形式和一定的色彩、气味、硬度、声音等特性构成的客观事物自身的形象,是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形式,但并不是形象思维用以思维的细胞,它只是内化成人的观念形象才能进人思维过程。一般地说,物象内化要经过知觉形象、表象和意象几种发展形式。知觉形象直接来源于物象,是物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形成的,直接受物象在主体面前呈现样式的制约。表象是内化的物象,是人对某一具体事物感性认识的最高成果,是人对某一具体事物感知的记忆,是个体的反映,它可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主观倾向性,但在本质上它是客观事物形象的遗留,其内容偏向于客体,是人类思维(抽象、形象)加工的直接对象。
    对于意象,人们常把它与表象相提并论,虽然二者都是观念性的形象,但表象还只是物象的摄影、复写,还属感性形象。意象则是一种能动的理性形象。首先,它是主体以表象为原料,经过分解综合,抽象概括,按照主体的目的重新建构起来的形象,它比表象更深刻、更鲜明、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次,意象是表现主体思想和情感的形象,从此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种赋值形象;另外,意象既是已往形象思维的成果结晶,又是整合、加工新形象的思维结构,通过它们不仅能够对物象特征进行选择、识别、解释,还可以从表入里,从已知进入未知。总之,表象只是感性的观念形象,它只为形象思维提供了加工的原材料,意象则是理性的观念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细胞。二者是前后层次不同,内涵深浅有别的思维环节。
    形象思维的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对形象信息进行初步加工,使之从表象上升到意象,再运用意象对客观事物进行形象识别和联想,以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高级阶段是对意象进一步的加工,通过想象创造新的形象,并运用新的形象,通过想象来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它包括了从物象到意象(由外在的物象转变为内化观念形象)和从意象到外化意象(由内在观念形象又转变成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意象)两次飞跃。意象可以凭借语言、文字、图式和各种艺术手段外化出来,即为外化意象。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不外比喻、象征、联想、想象。
形象思维在《易经》与《易传》中都有不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反映。《易经》的形象思维尽管还是古典式的形象思维,但已经比较系统地体现出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其中以卦、爻之象作为意象,以比喻、象征作为认知形式,以想象作为推知形式,以描述作为语言表达方法。如乾卦六又即以龙为喻,六个爻辞组成一幅图画,即潜龙,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见群龙无首。渐卦六个爻象构成的景象也是如此: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逵。又如泰卦  ,上坤下乾,坤为地,乾为天,为了表达“天地交而万物通”之理,其卦象竞将天置于下,地置于上。这里即包含着大胆的想象和古人对天地物质循环的见解,诚如孔颖达《周易正义》说:“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或有实象,或有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比也’,‘地中生木,升也’,皆非虚,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虽有实象、假象,皆以义示人。’《易传》作者总结《易经》以及春秋战国以来科学文化发展的经验,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形象思维理论。《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说明八卦是观物取象,即由外在物象内化为观念形象的结果。制作八卦的目的,则是为了“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通过形象思维以探求世界的神妙奥理,肯定了形象思维能够通向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用八卦之图象反映世间万物和人体自身的形象,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且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也都需要形象思维,所谓“以制器者尚其象”(《系辞上》),《系辞上》又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强调形象的把握大于、优于语言文字的把握,主张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同时与抽象思维相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汉字创造中的取“象”思维运动和《周易》所强调的形象思维,一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中流抵柱,《内经》受其影响,亦表现出形象思维的特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说明阴阳这一范畴,作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恰恰对应于以水火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素问•六节藏象论》对脏的界定,表现为一组组文字描
述的形象和形象之间的联系;《灵枢•五变》以斧斤伐木为喻论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内经》对色、脉的认识更离不开形象的比喻,《素间•五脏生成》言:“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论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体象则说:“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对阳气的认识,《内经》则借助于象征与想象,《素间•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以太阳象征阳气,通过对太阳功能及昼夜运行变化的认识,以推论阳气有温煦、气化等功能及昼夜消长的节律变化。《内经》较多地应用形象思维,使其理论体现出直观可感性、整体性及模糊性的特点。
2.2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是《周易》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融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及中国传统直觉思维方式于一体,以卦象、爻象为思维出发点和先验模式,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思维,在把握思维客体,加工思维内容,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都要借助象数模型进行推衍,要求从象、数两个方面揭示事物变化的法则。它实际上为人们规定了思维的出发点,指引了思维的角度,安排了思维的顺序。
    第一,取象法。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去认识、领悟、模拟客体的思维方法称取象法。它以爻象、卦象及易图为放射源,以宇宙万物在人脑中的印象为中介,将卦爻象与印象相比照,通过印象使卦爻象与宇宙万物之象联系在一起。这种取象不仅仅是对实象的具体描写,不仅仅是对外部形象的结构比类,更重要的是从功能、属性等出发,凡是特征同一,功能、属性相同或相似,时空聚合相关,即使结构、形态不同的物象也可归属为同类,纳入同一卦象。取象法是《周易》最重要的方法,故《易传•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内经》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建立中医学理论结构时,明显地受了《周易》取象思维方法的影响,《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原则,王冰注说:“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夫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素问•金匮真言论》、《五常政大论》取象鸡、羊、牛、彘、马、犬以论象,似是易象的子遗。《灵枢•九宫八风》以后天八卦标定方位,显示季节,表示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取象方法的运用。《内经》用来说明抽象道理的物象极为广泛,有天象、地象、气象、色象、具体物象、生物象、社会象、生活经验象等,它们不是对事物情理的简单象征与表达,而是蕴涵着作者对物象的理解、把握、经验与感受,包含着观象、体象、类推意象等过程。
第二,运数法。运数思维方法是以数为媒介,认识、推断或预测事物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周易》之数主要有天地之数、八卦之数、揲蓍之数、万物之数等。在《周易》中,象、数、理这三者是统一的,数有奇偶,故象有阴阳,而“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则正是从数的奇偶性中抽象出来的哲学思想,故《周易》提出了“倚数一极数一逆数”的思维模式,《说卦传》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交,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中“参天两地而倚数”即凭借着数去考察天地、度量天地,此是作易六大原则中重要的一条,“倚数”,即凭借着数学方法去认识世界。《系辞上》说:“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提出要测定天下万物之形象,认识天下万物之性质,就必须穷尽数的变化规律。(说卦传)又言:“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就是说,整个易道可以用“逆数”二字概括,而这“逆数”便是“知来”之数,也即是一套能预知未来、先卜吉凶的数术,总之,“倚数”为易数的基本原则,“极数”是它的实际应用,而“逆数”则是它的最终目的。
《内经》亦借助易数实现对事物情理的象征与表达,并以之推衍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其一,以“七”、“八”表示人体阶段发育的时间。《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女子七岁”。“丈夫八岁”为时间段论述人体发育的过程,唐宗海《医易通说》按易数解释说:“河图(按:指洛书)之数配后天八卦,验之于人,有确切不移者,无过于女子七岁更齿,二七而天癸至;男子八岁更齿,二八而天癸至。盖少女属兑卦得七数,少男属良卦八数,故以七、八起算。”其二,借用五行生成数说明“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素问•金匮真言论》)的关系。五行的生数与成数是对五行之象的数学抽象,《内经》不仅借此说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并以此论述养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依五行生成数,七、八可分别代表心、肝。《老子》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河上公注:“当恬淡如婴儿无为。”《阴阳应象大论》亦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谈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由此可见,“七损”有心净义,心静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精旺。与此相对应,“八益”意指益肝。其三,以易数预测预后。如《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者,中肺者五日死。”王冰注:“土数五也。水成数六,水数毕当至七日而死。一云十日死,字之误也。金生数四,金数毕当至五日而死。”以五行生成数解释五脏刺害死期的计数原则。《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凡人之大忌,常加九岁,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张介宾注:“此言年忌始于七岁,皆递加九年者,盖以七为阳之少,九为阳之老,阳数极于九而极必变,故自七岁以后,凡遇九年,皆为年忌。”即以易数阴阳老少、消长进退理论解释年忌计数原则。其四,论天地之至数。《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因为一为万数之始,九为单数之极。超过九,只是零的增加。古人认为天地虽大,万物虽多,都离不开数,而数又无不是从一开始,至九回复。对此,张介宾解释说:“数始于一,终于九,天地自然之数也。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太极运乎其中,阳九之数也。又如四象之位,则老阳一,少阴二,少阳三,老阴四。四象之数,则老阳九,少阴八,少阳七,老阴六,以一、二、三、四连九、八、七、六,而五居乎中,亦阳九之数也。故以天而言岁,则一岁四季,一季统九十日,是天数之九也。以地而言位,则戴九而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位中宫,是洛书之九也。以人而言事,则黄钟之数起于九,九而九之,则九九八十一分,以为万事之本,是人事之九也,九数之外,是为十,十则复变为一矣。故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也。”(《类经•脉色类》)据上解释,可见宇宙间很多事物和现象都有“九”,《内经》也有不少地方用九作为理论推演,如《灵枢•九宫八风》之太一巡九宫,《素间•六节脏象论》之“九九制会”,《素间•三部九候》提出诊脉有三部九候,《灵枢。九针论》之九针、九刺等。
2.3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由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是具有具体同一性、辩证矛盾性和联系发展性的抽象思维。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变化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统一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系统完整地认识对象,其基本形式为辩证概念、辩证判断、辩证推理及辩证理论体系。辩证思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思维及现代科学辩证思维。《周易》辩证思维当属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是《周易》中最为突出、系统、丰富、珍贵的一种思维形式,就其内容而言,人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为整体思维。它从事物整体出发,着眼于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认识事物,把对象世界理解与规定为一个连续的、下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但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本身也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与部分并不是完全间隔的两个世界,由于它们或者受着某一共同规律(道或理)的支配,或有着同构((如阴阳、五行结构)关系,或者由共同的基质(如气)构成,因此,部分就必然蕴函着整体的功能与信息,即整体与部分之间有着相类、相似、相通的特征。
    整体思维在《周易》中有比较充分的反映。首先《周易》以天地人三才为立论基点,《说卦》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按此说法,是以一卦象征宇宙整体,以卦中六爻分别象征天、地、人,认为各有其遵循的法则,但又同受一共同法则即“性命之理”的支配,后来历代易学家皆以三才说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一超巨系统。其次,注重关系与结构,《周易》中,八卦和六十四卦图形代表世界上所有的动态之象和整个宇宙过程,然而它们不过是由阳爻(一)和阴爻(一一)这样两个十分简单的符号,通过一定数量(三和六)的错综关系而组成。构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图形的要素,阴阳二爻被看作是相对不可分解的,每一卦象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属性不仅由其构成元素的属性所决定,更重要的是由诸元素的结构关系,由其所包含的各个部分的综合性联系所决定,如震、良和坎卦,虽然都是二阴爻一阳爻,但由于排列次序不同,阴阳爻所处的关系各异,于是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和卦象,成为不同事物的象征。卦象的涵义由整体决定,爻象的属性或位置的变化引起卦象的变化,而整体的卦象又对作为局部的爻象起着支配作用。其三,《周易》具有宇宙全息思想,《易传•系辞上》:“极天下之绩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意谓六十四卦贮存了关于宇宙的全部信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信息库,通过检索可以找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另外,六十四卦的任何一卦又贮藏着其余六十三卦的信息,将任一别卦的六爻都看作是具有阴阳正反两面的合爻,并随意翻转六根合爻,则可以演变出六十四种卦象。宇宙信息潜显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包涵着潜在信息和显性信息,每一事物只显现出一定层次、阶段的信息,而其他层次、阶段的信息潜在着,从潜在信息和显性信息的总和看,事物千差万别,却具有全息的统一。从宇宙信息潜显律分别,六十四卦任何一卦的信息为显性,其余六十三卦的信息为隐性,则此卦包涵着六十四卦的全部信息。王夫之《周易内传》说:“阴阳之撰各六,其位亦十有二,半隐半见。见者为明,而非忽有;隐者为幽,而非竟无。”用易学的语言表述了宇宙全息的思想。
    第二,变易思维。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一致的倾向,即承认变易是宇宙中之一根据事实。变易是根本的,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而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6]变易思维即从变化的观点考察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周易》是模拟事物的变化而创制的,自身充满了变化,“易”本有三义,变易乃其中最根本的意蕴之一。
    《周易》变易思维有着明显的特点:其一,重生息。《系辞上》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认为变易不是表面的流动,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变化,而是不断有新质出现的,有如生命有机体那样的生化过程,故《系辞上》又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以男女二性的关系理解天地的关系,则“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上》)天创始万物,地成就万物,天地交合,才有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是以人的自身特性反观或规定宇宙万物的特性,从而赋予了宇宙整体以某种类似乎人的生命机体的意义,具有把宇宙万物生物化以至人化的倾向。其二,重内因。《周易》强调天地万物的变易乃是源于自身的动力,《系辞下》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闻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亦言:“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阂辟、往来,都是指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两种力量,可以总括为阴阳,阴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故《系辞上》又喻乾坤为易之门,乾卦属阳,坤卦属阴,阳刚而阴柔,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两个方面相鼓相荡,相推相摩,才有事物的无穷变化。其三,重循环,《周易》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是循着环形的轨道,一反一复,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易经•泰卦》:“无平不破,无往不复。”《象传》:“无往不复,天地之际也。”把往复循环看作天地万物遵循的客观规律。《象传》又言:“《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认为复卦洞悉了支配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规律,即循环。循环观念体现在《易经》所有六十四卦中,构成六十四卦的阴阳二爻可以相互循环转化,除八经卦自身重叠以外的五十六别卦,又各自做循环运动,而转换成自己的对藕卦,六十四卦的排序以乾、坤二卦开端,以既济、未济二卦终结,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构成六十四卦的整体大循环。故易的本质就是循环反复,“变化者,进退之象也”(《系辞上》),“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神)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易经》并认为,事物的循环往复,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即“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卦》),这种把一切事物的完整历程分为六个发展阶段的思想,对《内经》有较大的影响。在《周易》循环思维中,尚包含着量变与质变的思想,李廉认为爻变卦变法是《周易》辩证思维方法之一,类似量变质变法则。《易经》渐卦等已包含着对事物渐进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猜测,《易传》则有较明确的论述,《文言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拭其君,子狱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日:‘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系辞下》并提出了“几”这一重要概念:“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可见“几”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征兆和苗头,善于观察运动变化的人必善于“知几”,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促使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发展。其四,唯变所适。《周易》变易观的根本目的,乃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处世法术,“《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宇宙万物都在流转中,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息的运动过程,人们处理事物应“唯变所适”,切不可将易理当教条,刻板硬套,而须“变而通之以尽利”(《系辞上》),只有“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系辞下》)。
    第三,相成思维。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济互补的观点看待对立的两个方面或对立的两种事物的思维方式为相成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强调对象客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关系,着眼于普利高津所说的“协调与协和”,追求整体的有机性和谐,诚如乾卦《象传》说:“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即高度和谐的境地。
    《周易》的主旨在论述一阴一阳之道,强调“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阴爻与阳爻,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作为《易经》的基本要素,又是不可分割,不能独立存在的,否则就构不成《易经》的卦象。八卦和六十四卦成双成对,每双每对不仅表现在卦象的对立上,而且表现在卦象所象征事物的对立上,然这种对立本身又包含相互补充,相互接济,联合一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意义,其归旨就是追求阴阳两仪的平衡有序,就是从对立中把握事物的统一性、整体性、和谐性。《说卦传》言:“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系辞传》则总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对立双方的相配相济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遵循的法则,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繁衍发展的原由。在《周易》中,对立双方除具有相依互补关系外,尚表现为和顺、交感、适中等。和顺是指事物之间相互承顺、相互统一的关系或状态,《易,象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坤象征天地,天地承顺关系体现了宇宙整体的和谐,而这种承顺性的和谐乃是万物生存所不可少的前提。交感是指对立双方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或转换,并由此使整体系统趋于和谐与有序。交感必须以要素的定位化为前提,如《周易》一方面强调“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系辞上》)的上下尊卑关系,另一方面又把具有天下地上意义的泰卦(乡)认定为大吉之卦。这里前者说的是整体的内在结构,即要素的定位化;后者则着眼于整体的内在调节机制或调节功能,即交感效应,以此象征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二气交感,万物化生,呈现出宇宙之和谐,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若“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象传》),强调交和始能生生不已,分争则不能生物。适中是指对立双方处于适当的、恰如其分的一种协调关系之中,无太过与不及。太过即亢,“亢之为言也,知进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所谓“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文言传》)。《谦•条传》:“衷多益寡,称物平施。”哀,刨除,减少。即当事物对立两端偏执其一,出现一方太过而另一方不及时,就要以已之过济对立面的不及,使之复归于平衡。
    《内经》理论体系的三大学术特征,即从整体角度、变化角度和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正是《周易》辩证思维在《内经》中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升起源新说。自然科学文研究,(2)97,1986
    [2]顾领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见:古史辩上海古籍出版私,1982:404
    [3]高亨。周易大传令注。齐鲁书社,1979:14
    [4」刘文英。漫长的历史源头。中国社会朴学出版社,1996;737
    [5」卢明森。思维奥秘深索—一忍维学导引。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257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94
    [7]李康。周易的思维与逻料。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79
(收稿日期1999-07-05 )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29日 01:08pm 时添加 -=-=-=-=-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欲为大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提出医生要学《易》。《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孙思邈在这里所指《易》,从《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易传》,而不是《易经》。
孙思邈不仅强调医生要学《易》,而且在《千金要方》中处处将《易》中的朴素自发的辨证法思想作为医论的指导思想,如:“论曰,易称天地变化,各正性命。然则变化之迹无方,性命之功难测,故有炎凉燠风雨冥水旱妖灾虫蝗恠异四时八节种种施化不同。③”这里的“天地变化,各正性命”,在《易传》中原文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周易疏〉解释为“此二句更申明乾元资始之义,道体无形,自然使物开通谓之为道,言乾卦之德,自然通物,故云。……乾之为道,使物渐变者使物卒化者,各能正定物之性命,性质天生之质,若刚若柔,迟速之别命才,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是也。④”孙思邈引用这段话作为自书论述“变化之迹无方”的理论根据。再如:“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肾人之用心,……⑤”,这里的“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在《易传》中原文是“是故君子安面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不过将其前后句颠倒了一下,仍称其为“大圣之至教”,作为自己论述“可贮药藏,以备不虞⑤”思想的立论根据。再如:“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藏,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易曰,非天下之至臣责 ,其孰能与于此。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⑦”,这里的“天下之至臣责 (zé繁杂)”一语,在《易传》里是这样说的:“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迹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⑧”孔颖达《周易疏》解释:“谓圣人于天下之至臣责 之理必重慎明之,不可鄙贱轻恶也,若鄙贱轻恶不存意明之,则逆于顺道也⑧”孙思邈用自己的话转述了《易传》中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强调人体脏腑阴阳“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立论根据,并由此得出医生应当下苦轼夫钻研医学知识的结论。再如:“论曰,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苦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⑨”这里的“易称积小以成大”,并不是《易传》的原话,而是孙思邈用自己的话表达了《易传》中有关这方面论述的内容(如“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⑨;“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⑩),作为自己“若无于小,卒不成大”的立论根据。   。。。。。。”

什么叫作“无知不等于论据”?————张有和先生能给大家讲解一下吗?
6
发表于 2009-3-29 20:09:23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本人不学易经,难道有碍我学、用中医吗?
      第5楼因为学易经中医诊治水平高在何处?请不要误导初学中医者。
7
发表于 2009-3-30 18:59:02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POSTISDELETE=人身攻击]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3/29 10:09pm 发表的内容:
本人不学易经,难道有碍我学、用中医吗?
      第5楼因为学易经中医诊治水平高在何处?请不要误导初学中医者。
嘿嘿!6楼不就是个澳籍华人————加西医师(在国外可能还不承认你这个资格)————业余中医爱好者吗?————在澳洲-中国的西医院校学历得不到承认-只好背几句汤头歌诀-冒充一下中医-混口饭吃-情有可原!————可惜不自量力-想出名都想疯了-一方面拿邓铁涛的学生杨伊凡作门面;另一方面拼命往邓铁涛的身上泼污水-向国际药品帝国财团献媚-以求获得一点“津贴费”度“生活”!————现在又想在这制造一点思想混乱————你也太低估读者的智力了吧!
8
发表于 2009-3-31 23:02:44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嘿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请看姓张的如下表演:
“。。。。。。 2007年6月 初稿   于悉尼 ( E-Mail: youzhang@tpg.com.au)bu
&copy;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Ecp
       (本文承蒙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黄振兴教授、广州  杜同仿教授、原澳大利亚 澳华中医学会会长杨伊凡硕士、陈建运中医硕士审阅指导,谨此致谢)e"xT
     。。。。。。”
“。。。。。。
笔者在《人类疾病观念的偏差与临床医学的误区》一文中,给疾病重定义: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就是(临床)疾病。
   我们名牌中医大学的教授,大多数中医都认为证候不是病,中医学的诊疗过程也不在是治病,这样一来医圣张仲景、扁鹊和叶天士都不是医生了。
   全世界的人中了西医之〝毒〞。2007年12月,悉尼的一位8岁男孩体温38度多,伴呕血,神志异常,经两个医院诊查竟说没事(病)-理化检查阴性,结果孩子几天内病死。我们中医也大部分中毒,因理化检查来验证中医的证候,让数百万病人被冤〝无病呻吟〞。邓铁涛老教授也深受其毒,把中医学往文化上靠,不打自招〝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灾难之深不言自明。

。。。。。。”
评注:杨伊凡硕士是邓铁涛的医学史研究生,由于邓铁涛坚持医学史研究生也要临床学习,故杨伊凡能在澳洲搞中医临床取得成就————既然“。。。。。。邓铁涛老教授也深受其毒,把中医学往文化上靠,不打自招〝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灾难之深不言自明。
。。。。。。”,为什么杨伊凡硕士还要跟邓铁涛学习呢?而且你“姓张的”又拿“邓铁涛的学生作招牌”?请问————世上什么叫作————“无耻之尤”!
对如此“人物”,笔者又如何不鄙视————讽刺几句————就是————人生攻击?————怎么是个“稻草人”————如此不堪一击!
请看刘伯温寓言是怎么说的:
(刘伯温寓言)里有个故事————“一天夜里有三人出行,为首的西郭子侨在翻越围墙时掉进了茅坑,其人不作声;第二人又掉进了茅坑,欲喊出声,却被西郭子侨掩住嘴————不让出声————结局是三人都掉进了茅坑!”
“姓张的“是不是当代的“西郭子侨”?明眼人一望便知!论坛还有没有更多当代的“西郭子侨”?多看几个帖子就明白了!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31日 11:07pm 时添加 -=-=-=-=-
如果不懂装懂的人在论坛还评什么“3级++”————嘿嘿,笔者还懒得与之计较呢!
9
发表于 2009-4-13 18:25:48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过包顺义的<探索中医>吗?

都是高手哪,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36 , Processed in 0.0831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