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2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9 10:2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kiki625在 2006/08/09 10:33am 第 1 次编辑]

以下资料:中医学概要,来自于网络,系转贴,供各位参考
-------------------------------------------------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章 人体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发病原理和致病因素
第四章 诊断方法和辨证纲领
第五章 防治原则
第六章 中药
第七章 方剂
第八章 辨证施治
---------------------------------------------------
中医学概要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事物的生成、变化以至消灭, 都是由于事物内在联系的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
     构成阴阳双方的内在联系与运动的规律,为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以及阴阳转化
(一)阴阳对立:维持动态平衡
(二)阴阳互根: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三)阴阳消长:从人体的功能活动和物质代谢的关系来讲, 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四)阴阳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末“阴阳转化”应该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以脏腑划分,则五脏(心、肝、脾、肺、肾)为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物质属阴,功能属阳
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人体失去正常的阴阳相对平衡状态, 而造成了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结果,体现在人体正气和致病病邪两个方面。阳邪致病,就会出现阳盛伤阴的热证;阴邪致病, 又会出现阴盛伤阳的寒证。 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则出现虚寒证;阴精不足而不能制阳, 则表现为虚热证。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方法,就是以阴,阳作为纲领,把疾病的部位(表、里),病象的性质(寒、热),正邪的消长(虚、实)概括在一起,以判定病证。
(五)确定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六)归纳药物性能:气(性)、味、升降浮沉来体现药物的功能;
1、气 :寒、热、温、凉四种。
2、味:酸、苦、咸、辛、甘五种。
酸味、苦味、咸味的药物,一般有涌泄的功能,属阴;辛味、甘味的药物,大多具发散的功能,属阳。
3、升降浮沉: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浮的药物,主上行而向外,故属阳;沉降的药物,主下行而向内,故属阴。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24:3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
相生,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母子关系、生我我生:生我(火)者为木,故木为火之母。我(火)生者为土,故土为火之子。
克我我克:克我(土)者为木,我(土)克者为水。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五脏的生理特性
肝属木:肝有喜条达、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与春季草木萌芽生发的现象相类似,春季在五行属木,故将肝归属于“木”;
心属火:心有主血脉,推动气血温养全身的生理特点,与夏季天气炎热,万物生长在现象相类似,夏季在五行属火,故将心归属于“火”;
脾属土:脾有主运化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特点,与长夏气候潮湿,万物茂盛的现象相类似,长夏在五行属土,故将脾归属于“土”;
肺属金:肺有喜清肃而主降的生理特点,与秋季气象清肃,万物收敛的现象相类似,秋季在五行属金,故将肺归属于“金”;
肾属水:肾有藏精而主水液的生理特点,与冬季水寒冰冻,万物收藏的现象相类似,冬季在五行属水,故将肾归属于“水”。
2、五脏间的相互关系
(1)相互资生关系:
肾精滋养肝血,使之保持充沛(水生木);肝藏血以济心,充养血(木生火):心阳温脾,使之健运(火生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养肺(土生金):肺司肃降,通调水道,助肾主水(金生水)。
(2)相互制约关系:
肺气的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的升发太过(金克木);肝的疏泄作用,使脾之运化免于雍滞(木克土);脾对水液的运化转输,可制止肾水泛滥(土克水);肾阴上济心阴,以防止心阳亢盛(水克火):心阳的温煦,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火克金)。
(二)解说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生理情况下肝(木)依靠肾(水)滋养,称作“水能涵木”,及至出现病理而肾水不能养肝时,即称“水不涵木”;本来肺的肃降,可以制约肝的升发太过,但在某些情况下,肺不仅不能制约肝而反为肝火所伤的病理现象,称为“木火刑金”。同样类推,肝病导致脾病,称作“木来乘土”;肺病导致脾病,称作“子盗母气”;肝火和心火常能相互影响,称为“木火同气”。诸如此类,可用五行的关系来概括地阐述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五行在诊断上的运用,主要根据五脏与五色、五味以及脉象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的联系,来推断病情或作出诊断。
如面色青,喜欢酸味,脉象弦的,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病;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多属“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属“水来乘火”;肺脏病人,面色萎黄,可属“土不生金”。
如肾阴虚而肝阳上亢,则可采用“滋水涵木”的治法,实际内容是用滋养肾阴以潜肝阳;肺气虚弱而兼有脾胃虚弱,可采用“培土生金”的治法,实际内容是采取健脾的方法以治疗肺虚的疾病。此外如“益火生土”、“扶土抑木”、“壮水制火”、“金水相生”、“培土制水”,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都属于根据生克制化关系所制定的具体治法。
五行学说在中药领域里,主要从五色、五味取象比类的归类方法,将药物的色、味和五脏配合起来,形成了一项药物归经和知识。如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25: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第二章 人体结构和功能
在论述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时,往往包含有解剖、生理、病理三方面的内容,作为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二章 人体结构和功能 --- 第一节 脏腑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在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于外。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器(指能充养脏腑, 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大多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共同功能。
还有“奇恒之脏”,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脏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一、五脏
(一)心(附:心包)
1、主血脉  
主,有主宰、主管的意思。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
心主血脉, 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由于面部的血脉较为丰富,所以面部色泽变化可以部分地反映心脏机能正常与否;同时,心功能强弱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运行,因而可在脉搏上表现出来。
如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面色苍白无华,脉搏细弱无力,心气虚衰,血行不畅,导致心血痹阻,可见面色暗灰或青紫,脉搏节律不整等。
2、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血液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因此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3、开窍于舌  
开窍, 是指内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联系。
心与舌在经络上有脉络相通,心的气血上荣于舌,以维持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等生理功能。所以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舌上反映出来。正常人的舌质淡红润泽,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果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痹阻,舌质紫暗。心的严重病变,如热邪扰心或痰迷心窍,影响心神,可出现舌强、语謇等。
附:心包
心包又称心包络,在解剖方面是指包裹在心脏外面的一层包膜, 属心的外围组织, 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所以,外来病邪侵袭于心,心包首当其冲,以防止直接侵犯到心脏,发生生命危险。因此,临床上把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等症状,称为“邪入心包”实际上这是属于心的病变,两者的辨证基本是一致的。
(二)肝
1、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人体各部分所需要的血量, 是随其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着的。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减少,多余血液即归藏于肝;人体活动时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脏即调节供给之。
当肝藏血功能障碍时,可出现肝的藏血量不足而引起的头晕视物模糊肢麻、筋挛、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等症;或因肝不藏血而导致的出血倾向,如咯血、呕血、月经过多等症。
2、主疏泄  
疏泄有疏通、舒畅的意思。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有舒展、升发的生理特性,关系着全身气机的调节。
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疏泄功能的发挥,使气机调畅,则精神舒畅;而人的精神情志舒畅,又有助于肝的疏泄功能的发挥,使气血流通。
若肝失疏泄,就易引起情志等方面异常,属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的,可见情志不舒、心情抑郁、两胁胀痛等症; 属于肝气偏亢、升泄太过的, 称之为“肝阳”“肝火”,可见性情急燥易怒、面目发红、头晕耳鸣等症。外界的精神刺激,尤其是持久过度郁怒,又易导致肝的疏泄失司,而出现肝气郁结、气机不调等病理变化。
关于协助消化方面, 消化职能主要由脾胃来担当, 但肝的疏泄是维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可以调畅气机,推动脾胃之气的升降,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因此,肝主疏泄是维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如果肝气郁结,失于正常疏泄,除见两胁胀痛外,可出现嗳气呃逆、脘腹胀痛、大便失调、食欲不振等消化失常症状, 称之为“肝脾(胃)不调”。 若影响到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还可见口苦、恶心呕吐、黄疸等症。
此外, 妇女月经的正常与,与肝疏泄功能个关系也很密切。肝气条达, 则月经通调,周期、经量正常。如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可发生月经不调,见经行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少,乳房、小腹胀痛,胸闷胁痛等症。
3、主筋  
筋即筋膜,附着骨而聚于关节,是一种联结关节、肌肉的组织。由于筋和肌肉的收缩和驰张,使关节运动自如。肝主筋,是说全身的筋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筋得其养,则运动有力而灵活。如果肝的阴血不足,筋失濡养,就会出现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关节运动不利等症。若发生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肢体强直等症,则称为“肝风”。此外,指(趾)甲为筋的延伸,其营养来源与筋相同,故称“爪为筋之余”。从爪甲的色泽,形态变化可反映肝血的盛衰。
4、开窍于目  
眼为视觉器官,肝的经脉和它相联系。 目之所以产生视觉功能,是来源于肝经气血的濡养,因此它直接反映肝的功能状况。若肝的阴血不足,就会产生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可见目赤肿痛;肝风内动,可见目睛上吊、目斜视等。
(三)脾
1、主运化  
运化,是消化和运输的意思。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饮食物由胃受纳腐熟后,经脾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水谷精微,再向上转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而布散全身,以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将机体所需之水液,上输于肺,敷布全身,以滋养需濡润各组织器官,并把代谢后多余水液,在肺和肾的协同作用下,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以保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不良,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泄泻以及营养不良等症;当影响到水液的吸收和输布时,又可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湿潴瘤在疾患。反之,湿邪盛又可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方面的作用,都是通过上输于肺来完成,所谓“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就是对脾的这种生理功能特点的概括。如果脾气不升,甚或下陷,则可引起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证。
2、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 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使其循行常道,而不致逸出脉外的功能。这是脾气作用的一个方面。因此,脾气旺盛,则血有所统制而能正常运行;若脾气虚而不能统血,则血离脉道而出现出血的证候。因脾气是主升的,脾气不足以致气虚下陷而不能摄血,故以下部出血为多,如长期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等,这叫做“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
3、主肌肉  
肌肉的营养来源于脾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 因此,凡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有力:反之,脾病营养不足,肌肉就消瘦、萎软,四肢倦怠无力,甚至痿废不用。由于人体的主要运动是四肢的活动,而四肢的活动, 除与筋、骨关联外, 主要依靠肌肉的伸缩运动,所以又有“脾主四肢”的说法。
4、开窍于口  
主要体现在食欲和口味等方面,反映了脾的功能状况。脾主运化,脾运强健,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脾失健运, 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常有口淡、口腻、口甜等异常感觉。此外,唇为脾的外候,口唇色泽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脾功能强弱的情况。
(四)肺
1、主气,司宣肃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 其活动形式可概括为宣发和肃降两个方面。
肺主一身之气,是说肺主气的功能。 对于全身的气机有主帅作用。 肺接受从脾吸收来的水谷之精气后,和肺吸入的清气结合,再经肺气的宣发作用而充养全身,以维持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故肺起到了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行使呼吸功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的这一功能,是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的体现。
肺的宣发与肃降,是肺的气机升降运动的两个方面,也即肺主气的生理活动形式。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肺的宣发功能正常,肺气有宣有肃,宣降结合,使气体正常出入,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如果肺功能障碍,宣降失常,就会引起“肺气不宣”、“肺失肃降”的病理变化,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若肺气不足,则可出现呼吸无力、气短、语声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不足的症状。
2、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乃调节之意。肺在水液代谢过程中亦起一定调节作用, 称之为“通调水道”。此与肺气的宣肃作用联结在一起的。由于肺气的宣散,使水液敷布到全身,特别是到皮肤,从汗孔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使水液下输到肾转化为尿经膀胱而排出。如果肺失通调,就可导致水液潴瘤体内,发生水肿、尿少等证候。
3、主皮毛  
皮肤(包括汗腺、毫毛等附属器)统称皮毛, 为一身之表,具有防卸保护和调节体温暖肌肤,润泽皮毛,调节汗孔开合。如果肺气虚弱,不能很好地宣散来卫气,输津于皮毛,可出现皮毛憔悴、多汗、易于感冒等病证。
4、开窍于鼻  
鼻是肺脏呼吸气出入的通道,故称鼻为肺之窍。 鼻的嗅觉和通气功能主要依靠肺气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肺气通利,则鼻道通畅,嗅觉正常。正由于鼻内联于肺,所以鼻成为邪气侵犯肺脏的道路,因而外邪袭肺,多自口鼻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鼻的证候,如鼻塞、流涕、嗅觉减退;肺热壅盛时还可见鼻翼煽动等症。
(五)肾(附:命门)
1、藏精  
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 其来源有二: 一是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的, 为“先天之精”;一是饮食营养物质所化生,为“后天之精”,具滋养全身器官组织的作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出生之前,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即生之后,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的充养和培育,才能不断发挥其作用。二者结合,贮藏于肾,供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人从幼年开始,肾中精气逐渐成长,有齿更、发长等生理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的精气开始旺盛,因而女子有月经来潮,男子有精液排泄,性机能趋向成熟;以后随着肾中精气充盛,身体发育健全,生殖能力加强。但在进入老年以后,肾的精气逐渐衰少,性机能就随之减退,以至消失,形体也渐衰老。所以,肾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性机能成熟的作用。如果肾的精气不足,就会影响到机体的生长发育,在小儿表现为生长迟缓、智力不全,成人则为早衰和生殖功能的障碍等。
肾的精气,是产生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 肾阴是人体液的根本,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因此肾阴又叫“元阴”、“真阴”;肾阳又叫“元阳”、“真阳”。肾阴和肾阳对全身组织器官起到滋润、温养的作用。肾阴与肾阳之间被此制约,互为依存,维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对于全身阴阳的平衡协调重要作用。所以中医很重视肾的生理作用,称之为“先天之本”。肾阴与肾阳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即可引起肾阴或肾阳虚衰的病理变化,前者是以阴虚而生热象,后者是以阳虚而生寒象为其特点。肾阴与肾阳在病变过程中也常互相影响,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从而形成肾之阴阳两虚的证候。
2、主水  
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 对于调节和控制体内水液的输布以及废液的排泄起重要作用,故称肾为水脏。正常情况下,水液经过肾脏,其中清者存留于体内,浊者成为尿液,向下输入膀胱排出体外。其整个过程,叫做“气化”(指一系列的生化代谢过程)。上述作用是肾阳、肾气蒸腾气化的结果,对于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就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却平衡协调,可发生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若肾气虚弱,气不化水,可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增多的病证。
3、主骨、生髓、通脑   
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 脊髓上通于脑,以充脑髓; 所以有“肾生骨髓”、“肾主骨”之说。 因而肾精不足,则骨髓脑髓充满,人就精力充沛,耳聪目明,骨骼坚实,动作灵巧。如果肾精不足,则脑髓不充,骨髓空虚,可出现脑转耳鸣、健忘失聪、骨弱无力,小儿囟门迟闭、智力发育不全等症。另外,还有“齿为骨之余”的说法,意即牙齿松动、早期脱落,主要是肾中精气不足之故。头发的荣枯,也与肾脏的精气盛衰有关。
4、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呼吸虽为肺所主,但肺吸入之气,须下纳于肾,而为一身之用。所以,正常的呼吸是由肺肾之间配合协调的结果。肾气充足,摄纳正常,则呼吸深长、调匀;肾气不足,摄纳无权,就会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等症,这叫做“肾不纳气”。
5、开窍于耳  
肾的精气上通耳窍,耳的听觉与肾脏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肾精气充沛, 则听觉灵敏;如果肾的精气不足,常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等。故临床上一般属于虚证的耳鸣、耳聋常责之于肾。  
6、司二便  
尿液的形成是肾脏气化作用的结果,其贮藏和排泄虽与膀胱有关,但依靠肾来控制。此外,大便的调控也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因此,肾脏虚弱,气化失常时可出现尿频、遗尿、尿失禁或尿少、尿闭,以及大便虚闭或滑脱不禁等症。
附:命门
关于命门的部位和功能,历来颇多争论。 一般认为命门之中有火, 即命门之火,简称命火,实即肾阳。临床命门火衰与肾阳虚弱很难截然分开,而补命火药物就是补肾阳药物。因此,可以认为命门与肾阳基本相同而之所以称“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阳气的重要性而已。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二、六腑(附奇恒之腑)
(一)胆
胆的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如果肝胆失于疏泄, 可引起胆汁分泌与排泄失常,影响脾胃的消化, 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呕吐苦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甚至胆汁外溢肌肤引起黄疸等症状。
(二)胃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也即胃接受、容纳通过口腔食管进入的饮食物,在胃内初步消化后,向下转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未气下降为顺,这是胃的功能特性。如果胃病失于通降,饮食物及残渣不能下行,就会出现胃脘胀痛、大便秘结等症;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可引起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
(三)小肠
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也即小肠接受在胃中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残渣送入大肠。小肠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方面的“清浊不分”,而见大小便的异常,如肠鸣、腹痛、腹泻、尿少、小便不利等。不过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一般把它概括在脾主运化功能之中,因此,上述部分证候常为脾病表现。
(四)大肠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转导糟粕,排泄粪便。由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饮食残渣下移到大肠后,被进一步吸收其中剩余的水份,并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所以大肠的病变主要是转导失司,多为腹泻或便秘等大便异常的表现。
(五)膀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在肾的作用下,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料下注入膀胱,贮存到一定数量时排出体外。膀胱的这一生理过程也称之为“气化”。因此,如果膀胱气化不利,就会发生小便不利,甚至尿闭等;膀胱不能约束、控制小便时,又可出现尿频、尿多、甚至尿失禁等症。
(六)三焦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对于三焦的认识,历来有许多不同看法。一般认为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内脏器官,而是概括了主要脏腑的部分功能。从三焦的部位和有关脏腑及其功能来说,上焦指横膈以上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两个脏器,概括了呼吸和输布养料的功能,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的上腹部位,包括脾、胃等脏器,概括了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是指脐以下的下腹部位,包括肾、膀胱等脏器,概括了分清泌浊、排泄小便的功能。
总的来说,上、中、下三焦的这些生理功能,关系着人体的气化,并为水液的代谢,这些作用都是通过气化来完成的。因此三焦的生理功能为总司人体的气化,并为水液运行的道路。在病理方面也都表现三焦所在有关脏腑的气化功能异常。
附:奇恒之腑
在五脏六腑之外有一类器官,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被称为“奇恒之腑”。 所谓“奇恒”,是说不同于一般,异于寻常之意。这些器官即不同于脏,亦不同于一般的腑。就形态结构言,多为中空,而与腑相似;就功能言,主藏精气,又与脏相类。如胆,虽为六腑之一,但它贮藏胆汁,不直接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一般的脏腑不同,故又把它归属于“奇恒之腑”。胆、随、骨、脉等的生理功能面已有阐述,这里专门介绍脑、女子胞。
1、脑  
中医学中脑处于从属地位。一般认为脑与脊髓相通,脑为精随汇聚之处,此称作“脑为随之海”(《灵枢.海论》)。 由于肾主藏精,精能生随,随又充养于脑,所以脑的功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如肾精不足,随海空虚,就会发生头晕、目眩、耳鸣、健忘等症。
2、女子胞  
女子胞又名“胞宫”, 即子宫, 主要功能是月经和孕育胎儿。 这些作用又与肾脏及冲脉、任脉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肾藏精,主生殖,而冲、任二脉内系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当肾的精气旺盛,女子发育成熟后,冲、任二脉气血充盈,则月经正常来潮,具备生殖和养育胞胎的作用。如果肾的精气虚弱,冲任亏损,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或不孕,或孕而胎漏、滑胎、小产等病证。由于月经的来潮、胎儿的孕育均与血液有关,故胞宫与心、肝、脾的关系也较密切。
5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26:2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
1、心与肺  
心与肺之间,主要是气和血的关系。 血的运行, 有赖于气的推动, 而气的输布也需要血来运载。心主血,肺主气,肺气旺盛,使心气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另外,肺气的输布也需要血作为载体, 贯注于心脉之中而运行全身, 故有“肺朝百脉”之说。心肺之间的密切配合,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 反映在病理方面,肺气不足或肺失宣肃, 均可影响心之行血,以致血运失常;心气不足、瘀阻心脉等引起的血行异常,也会影响肺气的宣肃,出现咳嗽、胸闷、气急等症。
2、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心血的来源要靠脾的化生,血的正常运行须赖脾气的统摄协助。因此,脾气旺盛,则使心血充盈, 心有所主,血在脉中正常循环。 若脾气虚弱, 血源不充,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心血不足,而形成心脾两虚,出现心悸、眩晕、失眠、食少、便溏等症;反之,心血衰少,亦可影响脾的运化。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血液的运行和血量的调节方面。心血充足,则肝也有所藏;而肝的正常疏泄,可使血气和顺,血行畅通,有助于心之行血。病理上心血不足,肝血常因之而虚;肝血衰少,心血也可因之而不足所以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此外,在精神情志活动方面,心与肝之间也有一定联系,例如:热盛动风而出现的神昏、抽搐,亦为肝病影响及心的例证。
4、心与肾  
心与肾之间的关系常体现为“心肾相交”。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 肾属阴, 位居于下,其性属水。生理情况下,心的阳气下降于肾,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而肾的阴液上济于心,滋养心阴,使心火不致过亢。这样的阴阳相交、水火相济的关系,叫“水火即济”、“心肾相交”。若这种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心肾不交”的证候。
5、脾与肺  
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物质基础, 因此气的生成与脾肺的功能相关。脾气散津, 充盈于肺,使肺气得以旺盛;而肺气强壮,又可促进脾气的健运,脾肺气旺,对于完成水液代谢起要作用。 若脾气虚弱, 可导致肺气不足;肺气虚弱,也常引起脾气虚弱,造成“脾肺两虚”之证。在水液代谢方面,脾不健运,聚湿而为痰饮,可影响肺气的宣降,而见喘咳、痰多等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6、肝与肺  
肝与肺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机的升降流通方面。 肝气升发, 肺气肃降,互相配合协调,是机体生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于维持人体气机正常的升降运动有重要意义。 在病理方面,如果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时,就会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肝火犯肺”的证候。
7、肾与肺  
肾与肺之间在水液代谢和完成整个呼吸运动方面,关系甚为密切。 肺通调水道,肾调节水液,两脏对于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起重要作用。当肺失宣肃,通调失司,或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时,均可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 并互相影响,从而出现咳逆喘息不得卧、水肿、尿少等证候。 在呼吸运动方面,肺的呼吸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配合,才能保持正常。若肾的精气不足,或肺病久虚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机的协调和血的运行两方面。肝气的正常疏泄,不但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更能调畅气机,推动脾胃的升降之机,协助消化;而脾气强盛,气血生化有源,又使肝血充盈而肝气舒畅条达。同时,肝藏血,脾统血,以维持血的正常运行。若肝失疏泄,常妨碍脾的运化,从而引起脾不调的病理表现; 脾虚化源不充,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肝失血养,可出现肝脾两虚之证。此外,脾失健运,湿热郁蒸,影响肝的疏泄之机,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9、脾与肾
脾与肾之间,是先后天的重要关系。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为“后天之本”, 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需要肾阳的温煦维系; 而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藏精,肾脏精气也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脾肾之间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病理上两者也常互相相影响,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多损及肾阳,最终均可形成脾肾阳虚之证。
10、肝与肾  
肝与肾之间体现了“肝肾同源”的密切关系。 肝藏血,肾藏精 ,肝的阴血要依靠肾精的滋养,肝的功能始能维持正常;肾经也不断得到肝肾之间关系很是密切。在病理上,肾阴亏虚可导致肝阴不足,而引起肝阳上亢;反之,肝火炽盛或肝阳化火,可下动肾阴,形成肾阴不足。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两者相反相成主要表现在女子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
(二)脏与腑
腑属阳,阳主表;脏属阴,阴主里。脏腑之间主要是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即心、肝、脾、肺、肾分别与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这种联系,主要是通过经脉的络属来实现的。
1、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在经络上互相联系,即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它们之间通过经络构成表里络属关系。表现在病理上,如心火旺而下移小肠时,除口舌生疮等心经的热象外,可有小便热赤、疼痛等小肠实热证候。
2、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也通过经络联系,而构成表里关系。 在生理情况下,肺气肃降,大肠行使转导功能也正常,粪便排出通畅;大肠转导作用正常,也有利于肺气的肃降。所以肺气虚弱可引起排便艰涩; 肺气闭塞,失于清肃,亦可见大便闭结。反之,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气肃降,而见胸满、喘咳等症。
3、脾与胃  
脾与胃通过经脉络属形成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胃气降,饮食水谷才能不断地受纳下行而继续消化;脾气升,水谷精微始得以上输以营养全身。 胃属阳,喜润恶燥,润则胃中阴液充足,受纳腐熟功能正常; 脾属阴,喜燥恶湿,燥则水湿,燥则水湿不停,脾气健运。 这样, 脾与胃阴阳相合,燥湿相济,升降协调,以维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在病理上,脾胃间亦相互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妨碍胃的受纳和降,而见纳呆、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若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要影响脾的升清运化,而见腹胀、泄泻等症。
脾胃的消化功能是决定天营养状况的关键, 对于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所以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学将脾胃的这种重要作用,概之为“胃气”。临床上无论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都十分重视胃气的盛衰;在防病和养生方面,也很注重保养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4、肝与胆  
肝与胆通过经脉的联系而构成表里关系。 胆附着肝叶间,所藏胆汁由肝分泌而来,而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的功能失常,胆汁郁滞不通,也会殃及到肝,所以临床上往往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
5、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间通过经脉的联系表里。 膀胱贮藏和排泄尿液的生理功能,主要靠肾气的作用。由于肾气的开合,能控制着尿液下注膀胱贮存而不外流,当贮存到一定量时就及时排出。同时,膀胱的排尿功能正常,也有利于肾对水液的调节。若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度,就会出现尿闭、尿少或尿多、小便失禁等症。
至于腑与腑之间,它们的生理功能虽各有异,但在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生化代谢过程中,是密切联系、互相配合的。 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下移小肠进一步消化,通过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渗入膀胱为尿液而排泄;浊者为糟粕,下注于大肠,经转导变化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这过程中,胆腑排泄胆汁入肠中,以助消化;三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总司气化,推动水谷的转化和津液的运行。六腑的主要功能特点是“转化物而不藏”(《素问.五藏别论》),综合其作用,如《灵枢、本藏》所说:“六腑者,所以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6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26: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第二章 人体结构和功能 --- 第二节 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便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经络是“经”和“络”的统称,包括经脉和络脉两个部分。
经,有路径的意思,所以经脉主要指大的纵行的干线,属于经络的主体,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
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为经脉的小分支,纵横联络,好象罗网一样遍布全身,其部位分布较浅。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经脉又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十二条,称为十二经脉;奇经八条,称为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都与十二经脉有关,络脉之中较大浮络;别络的细小分支称为孙络。
(一)十二经脉
1、命名及“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般来说体现了经脉的循行部位、阴阳属性和所联系的内脏器官。
十二经脉和内在脏腑均有特定联系,它以“络、属”来表示。“络”有联络意思,“属”则有隶属的意思。每一条经脉直接联系的脏或腑称为“属”,而同时与之相合的脏或腑的联系称为“络”。
2、循行分布概况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沿着一定的方向循行。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
这样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在头部是六条阳经分布,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明经在面部,手、足少阳经在颞部,手太阳经在颊部,足太阳经在额、顶和枕项部。
在四肢部是阳经行于四肢外侧(上肢为伸侧),阴经行于四肢内侧(上肢为屈侧)。
在躯干部,胸腹部分有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分布;胁助部分有足少阳经、足厥阴经和足太阴经分布;腰背部分有足太阳经分布;肩背部分又有手三阳经分布。
至于在体内深部, 十二经脉和各有关脏腑都有密切联系。
(二)奇经八脉
正经和脏腑均有直接联系,而奇经和脏腑不发生直接联系,同时也没有表里络属关系。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进入阴毛部, 沿着腹、胸、颈部的正中线上行,到下唇中央分为两支, 环绕口唇,经过面部到眼眶下部。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进入阴毛部,沿着腹、胸、颈部的正中线上行,至项部后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内系带处。
冲脉起于小腹之内,下出于会阴部,在腹股沟处与足少阴肾经相并,沿腹部两侧上行,散布于胸中,再上行达咽喉,环绕口唇。从小腹分出的一支向上行,与督脉相通,行于脊柱内。
带脉行于季胁部下面,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阳跷、阴跷、阳维、阴维
十二经脉在体表循行线上都有若干输穴,但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两脉有自己的专门穴位,其余六脉的穴位则包含在十二经脉的输穴之中。
针灸等临床主要应用这十四条经脉的输穴, 所以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
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发挥,还有赖于气血的滋养,机体正是以经络为途径,通过经气的转注,把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分,以供给营养;而且通过经气转导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信息刺激,来调整脏腑、躯体器官组织之间的功能活动,取得阴阳平衡协调,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奇经八脉的功能,除以上总的功能外,还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因奇经八脉交叉贯串于十二经脉之间,故当十二经脉的气血满盈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不足时,奇经八脉又可给予补充,起着联系,调节的作用。
督脉能够总督一身之阳经,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所以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因十二经脉中的足三阴经及冲脉等均会于任脉,所以称为“阴脉之海”,并与女子妊娠有关, 主养胞胎。
冲脉又称“血海”,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
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纵行诸经。
三、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用以说明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病理变化
在生理情况下,经络发挥运行气血,感应转导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又可成为转递病邪(致病因素)的途径,外邪可通过经络自外向内,从皮毛腠理内转五脏六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转变途径, 而且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躯体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通过经络的沟通联系,脏腑病变可以互相影响。
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故肝病可犯及胃;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故肺病可影响大肠等。同时,内脏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的转导,反映到体表一定部位,如肝经上连目系,因而肝火可有目赤肿痛等。
(二)指导诊断治疗
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的循行部位及其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脏腑的病变,有时还可以反映在所属经络的某些输穴上,有明显的压痛,或摸到结节、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有某些形态变化,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如:两季胁部疼痛多为肝胆有病,因为该处是肝胆经脉所布之处。如肺脏有病,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胃病在胃俞或脾俞、肝病在肝俞或膈俞、肠痈在阑尾穴分别有压痛等。
根据经络在体表与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脏腑的病证可在体表相应的经络分布部位的穴位上进行治疗,经络循行部位上出现的病变可按该经及其所属脏腑论治。
如胃痛取胃经的“足三里”穴,肝病取肝经的“期门穴”,针刺手、足阳明经的输穴,可以治疗口唇、齿、颊部病变。阴囊为肝经所联系,阴囊湿疹就可以从肝经着手治疗:足跟为肾经所辖,足跟痛可用补肾法治疗等。
7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27: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第二章 人体结构和功能 --- 第三节 气、血、津液
人体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中心的,而脏腑必须获得气、血、津液的滋养,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气、血、津液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气、血、津液布到全身,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而经络本身也需要气、血、津液的营养。此外,“精”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精”;狭义之精,即指藏之于肾,与生长发育和生殖有关的精微物质。
(一)气的概念:一种能动的物质,而物质的运动即为气,由此而产生各种功能。
一指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精气、营气、卫气等;
二是概括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
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运动表现。
(二)气的功能
气是一种的变化着的物质,气的这种运动变化过程就称为“气化”。
产生如下四方面的生理效能:
1、推动作用:人体整个新陈代谢过程,就是气的运动变化过程。
2、温养作用: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体温的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都是气的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4、固摄作用:称为“气能摄血”。此外,汗液、尿液、精液的正常排泄而不致过多,也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平衡有重要意义。
当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时,又常引起气虚、气滞等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现为全身虚弱为元气不足等。气滞则是气的流通发生障碍的病理现象,有时也称为“气郁”。由于局部或全身的气机郁滞不见两胁胀痛、胸闷不舒;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满、嗳气、呃逆、纳差等。
(三)气的生成和分布
气的生成:肾中之精气(主要为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由脾胃化生的后天之精气),经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腑功能是否正常
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又称“原气”、真气。
它来源于先天,是先天精气所化,所以叫做“元气”。但它需要后天摄入的营养不断补充和培植,才能保持充足而不断发挥作用。元气根于肾,由肾分布到全身各处,能激发和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以元气是人体生化的原动力,在人身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元气充沛,则周身组织器官功能活跃,机体强健而少病。
2、宗气:宗气又称“大气”。
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宗气积聚之处称为“膻中”,为气之海。它的主要作用:一是维持肺的功能活动,推动呼吸:二是贯注于心脉之中,协助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以及气血的运行,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
营气主要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较有营养的部分。营气行于脉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所以称为“营气”。正由于营气是血液的组成成份,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因而习惯上往往营血并称。又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4、卫气:
卫气也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雄厚强捍的部分,其性“剽疾滑利”,活力甚强,运动迅速。因而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卫气有温养皮肤、肌肉、脏腑,调节汗孔开合的作用,发挥了保卫肌表、抵御外邪的防卫机能,所以叫做“卫气”。又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不同名称的气,它们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共同分布、作用于该处,分别代表了各自不同的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二、血
(一)血的生成和功能
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具体来说,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化,化生营气和津液等营养成分,上输心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转化为血,再注之于脉,运行到全身。
肾精的转化为血,也是血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有“精血同源”的说法。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 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无不由血液供给养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血虚而血的滋养作用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面色不华或萎黄、肢体麻木等证候。
(二)血液的循行
血液生成后,有规则地在脉道中周流不息。血液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而且与肺、肝、脾也有密切关系。
心主血,血液依靠心的动力,通过脉道循行于全身;肺主气,而朝会百脉,肺气贯注心脉,协助心脏,推进血液运行;肝藏血,以调节全身的血流量,使血液的供给更符合生理的需要;脾统血,使血液循行脉而行,不致逸出于脉外。所以,血液的运行和调节,主要是由心、肺、肝、脾等脏来共同完成的。
三、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功能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涕、泪、唾液等。
津和液之间又间又略有区别,较清稀的水液称为“津”,较浓稠的称“液”,不过津液本同一体,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故常津液并称。
津液来源于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它布散于全身,其中津渗透浸润于肌肤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流行浸润于骨节、脏腑、脑髓间,以滑利关节、润血脉的津液,则是血液的基本成份。
(二)津液的代谢
与、脾、肾等脏的功能活动有关。脾脏运化,把吸收来的水液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散作用外达皮毛,然后带着废料通过皮肤为汗而排出;另一部分水液,则又在肺的肃降作用下,经过三焦通道,下送达肾,通过肾的蒸化,分清泌浊,清者重行吸收再度利用,剩余部分带着废料通过膀胱为尿而排出体外。
肺、脾、肾等脏腑密切协作,互相调节,不断地进行津液的吸收、输布和潘泄,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由于汗和津液都是津液的代谢产物,因此,有时将汗、尿也笼统地称为津液。
当津液缺乏时,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唇燥裂、口渴、鼻干等津液不足的症状;内脏津液不足,也可引起各种津伤化燥的病证,如肺燥干咳、胃燥口渴、肠燥便秘等。反之,如果津液运行障碍,代谢的废物不能正常排泄,就会造成体内水液潴留,发生水肿、痰饮等病变。这是津液发生病变的两种基本病理现象。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液的生成,有赖于脏腑的气化;血液的运行,要依靠气的推动;控制血液在经脉之中循环,必须有气的固摄,,所以说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概括起来,则是“气为血之帅”。另一方面,气的生成和发挥作用,需要血的充分供给营养,气依附于血而存在,血旺则气足;反之,如果大量出血,就可导致气的走脱而衰微,所以说“血为气之母”。
在病理方面,气血的病变可以互相影响,气虚可以导致血虚,血虚也能引起气虚;气滞可以导致血淤,血淤也能引起气滞,两者互为因果。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津能载气
津液的生成、输布乃至排泄,无一不是脏腑气化作用的结果,气旺则津液充足,所以有“气能生津”的说法。如果气不化水,将会影响津液的代谢,导致水液停留,发生痰饮、水肿等疾病;若因气虚不能固摄,可造成津液的大量流失,发生漏汗、多尿等病证。另一方面,气也要依附于津液而存在,这叫做“津能载气”。
津液的病变也会来气的一些病理变化。如津液的大量丢失,气往往会随津液而散脱,这叫做“气随液脱”。如果水液在体内积聚,又能阻碍气机的流通,影响脏腑的气化活动。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津血同源
津液和血都属于阴,都具滋润和濡养的作用。津液存在于血脉的内外,在脉中的津液是血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由脾胃化生吸收后上输到肺,与脉中的营气相结合,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为血液,运行于全身;而血中的水液部分渗出脉外,也就成为脉外的津液。津与血之间相互渗透和转化,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
在病理情况下,津液亏损常可导致血虚,而营血亏虚同样会引起津液不足。如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会使血液耗伤,引起心悸等症,这是津伤而导致血少,心失所养的例证。另一方面,如大量失血后,可出现口渴、舌面干燥无津、尿少、便秘等津液贵乏的症状。临床亡血者不可发汗,津夺者不宜动血之诫。
8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27: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小结
人体的结构主要由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三大部分所组成。
脏腑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脏的基本功能是贮藏精气,特点是“藏而不泻”。其生命的主宰。肝主藏血,并调结血流量;又主疏泄,对调整全身气机重要作用。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都由此获得给养,故获“后天之本”之称,并能统血,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肺主一身之气,司宣肃而行呼吸,通调水道,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
肾主一身之水液,藏精,主骨髓通于脑,肾中的阴阳是全身的根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殖有密切关系,所以被称为“先天之本”。
腑的基本功能是消化饮食物, 吸收营养, 排泄糟粕,特点是“泻而不藏”。脏与腑之间互为表里。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功能大多与五脏六腑有关。
经络是人体各部分之间联系的通路。由经脉、络脉两部分组成。
经脉之中有正经和奇经,正经即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与相应的脏腑有络属关系 ,其循行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气注于其间,气血通行其中,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奇经即任、督、冲、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八脉,错综交叉于十二经脉间,起到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经络在生理状态下,有运行气血,联系周身,转导感应,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病邪也可循经出入,而反映各种病变。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的联系,可以察知疾病的病变所在,进而指导治疗。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其中,气是一种能动变化的精微物质,具有多种形式和生理功能。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而最基本的是元气。
在气化运动中,气表现为推动、温养、防御、固摄四方面的基本功能。
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并可从肾精转化而来,循行于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
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布散于全身,滋润组织器官,它还是血液的组织成份。
气、血、津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总之,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的网络联结,联系形体组织(皮、肉、筋、骨、脉)、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前后阴),以气、血、津液等为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构成一个即各有其生理活动特性,又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生命活动整体。
9
发表于 2006-8-30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顶一下,希望楼主继续!!!
10
发表于 2006-8-31 00:33:5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概要 - 基础知识

希望楼主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5:32 , Processed in 0.1247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