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4-4 08:30:23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昨天回复以后,我又前思后想,总觉得没有把问题说清楚,于是我又重新编写这一段文章,你看如何?
   
第五节 补泻按摩指趾穴产生的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何谓正作用?补有补的作用,或泻有泻的作用,为正作用;何谓反作用?补不起补的作用而起泻的作用,或泻不起泻的作用而起补的作用,为反作用。补泻按摩的反作用,不是“旁作用” 更不是“副作用”或“负作用”;这是因为反作用,有时能“治疗”,有时能“致病”:而“旁作用”只能“治病”,而不能“致病”;副作用或负作用,只能是“致病”,而不能“治病”;但是,“反作用”,确是补泻按摩能够产“生副作用”或“负作用”的根源。我们中国人把能“治病”作用,同时又有“致病”作用的作用称为副作用;而外国人把这种“致病”作用称为负作用;为了尊重中国中医的遵言,我把这种能“致病”的作用叫着副作用,而不叫负作用。这是补泻按摩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有待于大家探讨和进一步研究。例如:
我在1977年前后发现在“单向”补泻按摩指趾穴时,只补泻“肝胆指趾穴”时:在“肝盛胆衰”的情况下,“泻推肝趾穴”和“补推胆趾穴”,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有“泻肝补胆”的作用。这充分说明:㈠ 泻肝趾穴时,对肝有正作用,即有泻的作用。同时对胆还有反作用,即有补的作用。㈡ 补胆趾穴时,对胆有正作用,即有补的正作用。同时对肝还有反作用,即有泻的作用。就是说,在泻肝趾穴时,不仅有泻肝的正作用而且还有补胆的反作用;同样在补胆趾穴时,不仅有补胆的正作用,而且还有泻肝的反作用;因而只泻肝或只补胆,都有“泻肝补胆”的作用,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归纳起来就是;在单项补泻按摩指趾穴时,与指趾有直接关系的脏腑有正作用,与指趾有间接关系的脏腑有反作用。
我在1990年前后发现“双向”,在长期的“泻推脾趾穴和补推胃趾穴”而引起的干咳症(副作用),我采用“泻推肺指穴和补推大肠指穴”各5下”,经过三五天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后来我又在1992年夏天前后发现,因长期的,过重的推刮补泻指趾穴,而引起的干咳症;开始我采用推刮法“泻肺补大肠”指趾穴,各穴推刮5下,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我又改试推刮治“泻心补小肠”指趾穴,各穴推刮5下,经过三五天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长期的,大量的“泻肾补膀胱”指趾穴而引起的副作用。后来,又出现干咳,我又采用推刮法“泻心补小肠”指趾穴的效果越来越差,我又改试“泻心包补三焦”指趾穴,各穴推刮5下,果然见效;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一次干咳是因为长期的,大量的“泻肝补胆”指趾穴,引起的副作用。后来又因长期的大量的推刮“泻肾补膀胱”指趾穴,促使“心盛小肠衰”的失衡症状而引起的干咳,小腹胀满,放屁困难,行走困难等副作用;我采用“泻心补小肠”指趾穴,各穴5下,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在“双向”补泻按摩指趾穴时:㈠,在“泻脾补胃”指趾穴时,有“补肺泻大肠”的反作用,一但引起“肺衰大肠盛”的质变时,可以引起副作用。㈡,在“泻肝补胆”指趾穴时,有“补心包泻三焦”的反作用,一但引起“心包衰三焦盛” 的质变时,可以引起副作用。㈡,在“泻肾补膀胱”指趾穴时,有“补心泻小肠”的反作用,一但引起“心衰小肠盛” 的质变时,可以引起副作用。
我在2004-12-15日记中这样写的:昨天晚间21点30分左右,我发现肝趾穴有气血淤积块(在毋趾甲外侧),我用指甲重泻刮20下,过了30分钟后,我的心包幕穴(膻中穴)突然疼痛,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过了一回我才想起,原来是我在半个小时以前“重刮肝趾穴”引起的副作用的原故。于是我就采用,“泻心包补三焦”指趾穴,各推10下,我又“泻法揉摩膻中穴”50下,心包幕穴的疼痛很快消失。
上述种种现象这充分证明:我在1990年前后就得出的结论那样:在补泻按摩指趾穴时,同时会产生正作用①,正作用②,反作用①。反作用②等四种作用力。㈠ 对直接关系脏腑有正作用①,㈡ 对间接关系的脏腑,有直接反作用,我称为反作用①,另一个有间接反作用,我称为反作用②。㈢,对再间接的脏腑有再正作用力②。例如:“单向”的“泻肝趾穴”时有以下作用; ㈠,对肝有泻的正作用,㈡,对胆有补的反作用①,㈢,对三焦有补的反作用②。㈣,对心包有补的正作用②。再例如“双向”“泻肝补胆”指趾穴时,有“补心包泻三焦”的反作用;而这个作用,正是反作用②和正作用②两种力量合在一起,而起作用的结果。
多年实践证明和个人体会,补泻按摩作用力的分配大约是: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各占100%.。其中正作用的100%,被正作用①全部占有;而反作用的100%,;被反作用①占50%,被反作用②占25%,被正作用②12,5%,被分散的正作用和反作用占12,5%。这是我个人估计和推测,不一定准确,请大家在实践中再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我想现在一定人要问我,为什么补泻按摩指趾穴,会产生正作用和反作用?我的回答是有两个,一个是凡是有正作用的地方必定有反作用;二是凡是反作用的反作用必定是正作用,这是作用力的自然法则;也算是阴阳论的运用和发挥吧!还有人要问为什么补泻按摩指趾穴产生的反作用力,有时能“治疗”,有时能“致病”?这是因为脏腑有盛衰的关系,它产生的反作用因遇到的脏腑盛衰不同;如果是遇到“补衰泻盛”时就能“治病”;如果是遇到“补盛泻衰”时就能“致病”。
从指趾穴补泻按摩产生的正作用和反作用,我们不难看出指趾穴的补泻按摩的复杂性和坚难性,但这还远远不够。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脏腑盛衰的组合,我们更会感到指趾穴补泻按摩的复杂性和坚难性。在一般条件下一对脏腑盛衰的组合就会有如下8种:脏平腑盛,脏平腑衰,脏盛腑平,脏衰腑平,脏盛腑衰,脏衰腑盛,脏盛腑盛,脏衰腑衰等。如果是二对脏腑(四个脏腑)它的盛衰组合,就会有八八64种组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指趾穴补泻按摩的方式和手法的复杂性和坚难性;有单向补泻和双向补泻两种形式和手法;双向补泻按摩又分二穴,四穴,八穴,十二穴等形式和手法。
13
发表于 2005-4-11 12:13:4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泻足肝经会导致手包络经变实,而不是变虚。”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机理亦是?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也是这个道理?
12
匿名  发表于 2005-4-11 08:17:14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这个贴子最后由杨正礼1933在 2005/04/12 09:08am 第 1 次编辑]

雅俗共赏 先生:
是的,我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指趾穴,病位穴,足区穴,补泻按摩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手法。不让大家在补泻按摩上“打转转”和停止不前。让大家知道,补泻按摩还有很多领域,还是一个未知数。
11
发表于 2005-4-10 23:21:4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黄歧建中汤先生对经典的理解极为深刻,杨正礼先生对经络的研究也很深。
就请杨先生说说您的观点吧,您不会让我们也亲身经过25年实践后,再总结吧?
我们没有杨先生那样的悟性,恐怕50年也总结不出来。
10
匿名  发表于 2005-4-10 13:28:58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黄岐建中汤   总版主:
谢谢  先生的赞赏和支持 !
9
发表于 2005-4-9 18:44:26 | 只看该作者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下面引用由杨正礼19332005/04/08 08:29am 发表的内容:
至于,经典说的与我的总结相反,是经典说的对!还是我说的对!请你在实践中再进一步来证实,好吗?不过我要强调一点 ,我的总结,是我亲身经过25年实践的总结,请你能理解我的用意,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补泻按摩指趾穴的正作用与反作用,到底是为了什么?
非常感谢先生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我的态度,也是这个意思.经典的观念,与事实的经验,都拿出来讨论,只会有利于理论的发展!
先生的豁达与宽容,令人印象深刻.
8
匿名  发表于 2005-4-9 16:56:48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我已经看了你的一些帖子了,写的挺不错的。我也是一名中医院校的学生,能在这里看到你的文章,我感到非常高兴。下次我来的时候也许会问你一些关于中医的一些问题。希望你能赐教。谢谢。
7
匿名  发表于 2005-4-8 08:29:55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黄岐建中汤  总版主:
引你的元话:按这个思路(“重泻肝趾穴”引起的副作用——泻肝引起了包络穴的变盛,所谓反作用——必须用泻包络穴的方法来治疗)这样推论下来,好像是泻足肝经会导致手包络经变实,而不是变虚。
我的回答,你说的推理完全对!先人推理与我的总结相同,例如:
我在1990年前后就得出的结论那样:在补泻按摩指趾穴时,同时会产生正作用①,反作用①。反作用②,正作用②,等四种作用力。㈠ 对直接关系脏腑有正作用①,㈡ 对间接关系的脏腑,有直接反作用,我称为反作用①,另一个有间接反作用,我称为反作用②。㈢,对再间接的脏腑有再正作用力②。例如:“单向”的“泻肝趾穴”时有以下作用; ㈠,对肝有泻的正作用,㈡,对胆有补的反作用①,㈢,对三焦有补的反作用②。㈣,对心包有补的正作用②。再例如“双向”“泻肝补胆”指趾穴时,有“补心包泻三焦”的反作用;而这个作用,正是反作用②和正作用②两种力量合在一起,而起作用的结果。
我在1990年前后发现“双向”,在长期的“泻脾补胃”指趾穴而引起的干咳症(副作用),我采用“泻肺补大肠”指趾穴,各推5下”,经过三五天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后来我又在1992年夏天前后发现,因长期的,过重的推刮补泻指趾穴,而引起的干咳症;开始我采用推刮法“泻肺补大肠”指趾穴,各穴推刮5下,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我又改试推刮治“泻心补小肠”指趾穴,各穴推刮5下,经过三五天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长期的,大量的“泻肾补膀胱”指趾穴而引起的副作用。后来,又出现干咳,我又采用推刮法“泻心补小肠”指趾穴的效果越来越差,我又改试“泻心包补三焦”指趾穴,各穴推刮5下,果然见效;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一次干咳是因为长期的,大量的“泻肝补胆”指趾穴,引起的副作用。后来又因长期的大量的推刮“泻肾补膀胱”指趾穴,促使“心盛小肠衰”的失衡症状而引起的干咳,小腹胀满,放屁困难,行走困难等副作用;我采用“泻心补小肠”指趾穴,各穴5下,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在“双向”补泻按摩指趾穴时:㈠,在“泻脾补胃”指趾穴时,有“补肺泻大肠”的反作用,一但引起“肺衰大肠盛”的质变时,可以引起副作用。㈡,在“泻肝补胆”指趾穴时,有“补心包泻三焦”的反作用,一但引起“心包衰三焦盛” 的质变时,可以引起副作用。㈡,在“泻肾补膀胱”指趾穴时,有“补心泻小肠”的反作用,一但引起“心衰小肠盛” 的质变时,可以引起副作用。
至于,经典说的与我的总结相反,是经典说的对!还是我说的对!请你在实践中再进一步来证实,好吗?不过我要强调一点 ,我的总结,是我亲身经过25年实践的总结,请你能理解我的用意,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补泻按摩指趾穴的正作用与反作用,到底是为了什么?
6
发表于 2005-4-8 07:04:43 | 只看该作者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有关“脈口一盛  病在足厥陰  厥陰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这些相同的诊断以及对所谓“厥阴病”的相同治疗(不再分手足),等等经典的论述已附,请参(在上一个回复帖中)。
5
发表于 2005-4-8 07:00:13 | 只看该作者

[求助]黄岐建中汤总版主,

但是,按这个思路(“重泻肝趾穴”引起的副作用——泻肝引起了包络穴的变盛,所谓反作用——必须用泻包络穴的方法来治疗)这样推论下来,好像是泻足肝经会导致手包络经变实,而不是变虚。
然而,经典的论述却是,泻足肝经与泻手心包经的作用相仿,只是可能程度不同,所以很多情况下经典的论述常常是“泻厥阴”而已,并不再分别强调手足之别。(若竟如先生说,泻足肝经会导致手包络经变实——相当于补手厥阴经,那么,《内经》作者一定会反复强调手足的区别,断不至于囫囵谈过。我是这样想的。请先生三致意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4:41 , Processed in 0.1334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