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45|回复: 2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医道——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19 19:5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医道——第四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经络》

主题:《经络》

*详情见下方会议安排,如时间不方便,可以观看回放

语言:中文

北京时间:2023年04月02日(周日)09:00-18:00

指导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

协办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省分院

支持单位: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会议安排】

09:00-10:00 开幕式 | 主持人:金世明

09:00-09:05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领导致辞 吕玉波会长

09:05-09:10

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领导致辞 张力军会长

09:10-09:15

大会组委会共同主席、大会秘书长、大会组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致辞 杨炳忻教授

09:15-09:20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领导/代表致辞 邹增强副总经理

09:20-09:3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致辞 杨金生所长

09:35-09:40

广州中医药大学领导致辞 刘中秋副校长

09:40-09:45

广东省中医药局领导致辞 柯忠副局长

09:45-09:50

中华中医药学会领导致辞 刘平副秘书长

09:50-10:00

全体人员在座位合影留念



10:00-12:00 报告及研讨 | 主持人:杨炳忻、金世明

10:00-10:30

张维波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络的间质水通道实质研究

10:30-10:40

提问讨论

10:40-11:20

顾植山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从开阖枢图说经络起源

11:20-11:30

提问讨论

11:30-12:00

总体讨论(全体专家)

12:00-14:00

午 餐 & 午 休

14:00-18:00 报告及研讨 | 主持人:杨炳忻、金世明

14:00-14:40

许能贵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络功能的研究

14:40-14:50

提问讨论

14:50-15:20

贺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两种经脉循行模式的反思与认识

15:20-15:30

提问讨论

15:30-16:00

总体讨论(全体专家)

16:00-18:00

共识讨论与结束语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20:00:12 | 只看该作者
主题:《象思维与中医智慧》

详情见下方会议安排,如时间不方便,可以观看回放

语言:中文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8日(周日) 09:00-18:00


指导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

协办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省分院

支持单位: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会议安排】

09:00-09:50 开幕式 | 主持人:金世明

09:00-09:05

领导致辞:吕玉波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09:05-09:10

领导致辞:张力军 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会长

09:10-09:15

嘉宾致辞:沈斌斌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09:15-09:20

领导致辞:刘涛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

09:20-09:25

领导致辞:王国辰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09:25-09:30

领导致辞:王国强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09:30-09:40

全体人员在座位合影留念



09:40-12:00 报告及研讨 | 主持人:杨炳忻、金世明

09:40-10:10

杨力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伟大的象数科学

10:10-10:30

提问讨论

10:30-11:00

张洪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人天合德筑基中医-共命圆象智慧下的《黄帝内经》生命观与医学观

11:00-11:20

提问讨论

11:20-12:00

总体讨论 | 全体专家

12:00-14:00

午餐 & 午休



14:00-18:00 报告及研讨 | 主持人:杨炳忻、金世明

14:00-14:30

张维波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帝内经》阴阳五行解析及在象思维中的运用

14:30-14:50

提问讨论

14:50-15:20

李宏教授(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从“虫—厥阴—乌梅丸”体悟临证象思维

15:20-15:40

提问讨论

15:40-16:20

总体讨论 | 全体专家

16:20-18:00

共识讨论与结束语|全体专家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9:59:43 | 只看该作者
125
发表于 2024-5-31 06:45:26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4-4-8 22:35
请教哪条法律适合你给中医定的罪名?我只知道污蔑诋毁中医是违反宪法和中医法的。情节严重的可以被拘留、 ...

郭大仙,别来无恙,你在东京中医药大学进修的怎么样了,汇报一下学习成果把。
124
发表于 2024-4-8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水滴石穿 发表于 2024-3-5 10:41
中医理论,歪理邪说,毒害世人,罪无可赦。

请教哪条法律适合你给中医定的罪名?我只知道污蔑诋毁中医是违反宪法和中医法的。情节严重的可以被拘留、禁言或封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24-3-5 10:41:1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歪理邪说,毒害世人,罪无可赦。
122
发表于 2024-3-5 10:40: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体系愚昧落后荒诞不经,阴阳五行、经络精气、脏腑脉学、五运六气完全建立在主观臆想基础之上,可以归类于歪理邪说,这些歪理邪说毒害了广大中医药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制造思想混乱实在是罪该万死。
121
发表于 2024-3-5 10:33:19 | 只看该作者
不否认古代中医的临床部分大都是个体小诊所的形式存在。但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建立却是大工程。因为:
1)人物多为领袖人物。例如伏羲、神农、黄帝、岐伯。
2)有钱,很有钱。
3)有权,权力很大。
4)有团队,是高精人才的专业团队。
5)有地盘,领地广大。
6)有文化,有较高的科技水平。
说他们是小手工作坊那就是没文化的表现。例如姬昌。
120
发表于 2024-2-18 09:44:50 | 只看该作者
在各国传统医学中,无论其历史的悠久、还是理论的完备以及成就的斐然,传统中医学都不是出类拔萃的。考古学证据表明,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可以治疗骨折和脱臼,植物、动物和矿物被全人类普遍用作药物。放血和外科手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出土的木乃伊证明包皮环切手术更是源远流长。古代医书还记载了人们使用肌腱制成的线来缝合伤口,最奇妙的是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外科医生会利用蚂蚁咬合伤口,并使蚁腭残留在伤口处成为“缝合器”。

即便是全世界别国那些没有文字的土著部落,也大都掌握了一些原始的医疗技术,如针刺、放血、按摩、接骨、草药等。这说明人类在最初认识自然、抵抗疾病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似的朴素思想和实践体验。以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显得愚昧可笑,疗效也乏善可陈,但正是各种传统医学的不断融合与发展,才造就了现代医学的辉煌。


由于中国古典文明的起源并不算早,中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的时间也明显落后。中医在起源上比人类早期的传统医学要晚约2000年。所以,中医的历史并不悠久。在传统医学理论上,存在着人与自然、三要素、四元素、四体液、阴阳五行等类似的医学观点。起源不同但却非常相似,说明人类在认识人体和疾病的过程中具有相同的规律,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普遍的朴素认识。同时,传统医学药物的起源同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均取之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这是别无选择的必然,不存在丝毫独到之处和神奇的原因。

由于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很多人误以为中医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屹立在东方,至今依然可与现代医学分庭抗礼。把传统医学中不能证实的含混理论喻为“博大精深”,并认为此类学问只存在于中国古代的看法是典型的井蛙之见。传统中医仅仅是传统医学的一种,不仅不具有与现代医学并列的地位,而且是比较落后的传统医学。

点评

不编瞎话就会死  发表于 2024-2-18 17:21
科盲  发表于 2024-2-18 16:46
119
发表于 2024-2-18 09:09:5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中医学是封建社会下小手工作坊式的产物,是积贫积弱时代人们无奈的选择,愚昧落后反智是其主要特征。其实一百年前中医学就被余云岫宣布社会性死亡了,事实根据清楚证据真实充分。如今的中医学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由于传统中医旧势力的利益纠葛秘不发丧掩耳盗铃而已。

揭露了中医学把脉骗局、经络骗局、精气营气卫气骗局,中医学骗人的外皮就被扒的精光了,中医理论体系面临的是全面崩溃的窘境。

点评

你不懂的都成了骗子,你连书就读不好  发表于 2024-2-18 17: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01:27 , Processed in 0.0578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