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论“脾主五脏之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1 11:2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脏之中, 脾属土居中, 脾运化水谷、 津液以灌溉 肝、 心、 肺、 肾四脏, 为滋养元气之本、 气机升降之枢;人 身五脏六腑非脾胃不养;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治脾胃 以安五脏;足见脾在五脏之中的核心地位。五脏之气 对引发和维续五脏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 《脾胃论·阴 阳寿夭论》 云 :“地气者, 人之脾胃也, 脾主五脏之气” 。 “脾主五脏之气” 反映脾对机体的整体与系统调控, 体 现以脾为核心的整体观和系统观。

1 “脾主五脏之气” 之哲学基础

河图、 洛书对中医脏象理论的形成影响颇深 [1 ] 。 河图、 洛书中的象数、 五行生克及易理均蕴含重视“中 土” 的思想。在河图、 洛书中, 河图左转表示五行相 生, 洛书右转表示五行相克, 二者均是不规则环形, 在 运转过程中绕弯而经中央的土, 这也表明土虽居中央, 但在五行相生相克中不可或缺 [2 ] 。河图、 洛书在解释 空间与时间概念时, 也突出在空间与时间范畴内物质 的相互作用及“土” 的核心地位 [3 ] 。河图、 洛书中将 “土” 置于枢机中央, 无论是 “五” 还是 “天五生土, 地十 成之” , 均将 “土” 置于中央而自旋的枢机地位。土居 中央, 包含土生万物的思想;突出五居中的动态平衡以 及中土对四方的主宰 [4 ] 。据 《尚书·洪范》 的 “土爰稼 穑 ” , 《悟真篇·十三》 提出的“四象五行皆藉土” “土 为万物之母” , 为后世提出“脾统四脏” “脾为后天之 本” 等奠定基础。

2 “脾主五脏之气” 之整体观

2. 1 生理观 《素问·玉机真藏论》 云 :“脾为孤藏, 中央土以灌四傍 ” , “脾者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 脏” ;杨上善注 :“脾者为土, 旺四季。脾行谷气, 以资 四脏” 。脾属土, 主万物之长养, 应长夏, 中和天地之 道, 以其位尊而称“孤脏” ;又脾脏与其余四脏不同, 肝、 心、 肺、 肾分居东南西北而主于春夏秋冬, 惟脾居中 央而不主时, 在四季的变换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此为中央土制约且涵盖其它四行。脾的功能以 “灌四 傍” 的方式得以延伸, 在空间上以五脏为核心, 远至四 肢, 外及腠理, 将人体官窍、 四肢百骸涵盖于内, 并营养 之, 时间上形成了脏气法时的规律 [5 ] 。《素问·经脉别 论》 云 :“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以决死生。脾气散 精, 上归于肺……揆度以为常也。 ” 全面系统地描述了 水谷精气的输布过程, 明确指出脾胃在运化转输水谷 精微的枢纽功能及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脏气的升降运动, 发挥各自功能, 形成空间五脏 的特征, 肝升于左, 心旺于上, 肺降于右, 肾藏于下, 脾 居中央, 肝肾上升, 心肺下降, 形成了以脾为枢轴的五 脏之气运行规律。五脏气运行的实质是气以脾为枢纽 上交于心肺, 下归于肝肾, 维续五脏之气循环运转。脾 居中央,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阳上升, 使肝肾之阴上 济心肺;胃阴下降, 使心肺之阳下和肝肾。机体以脾胃 为中心, 脾主五脏之气, 推动维续脏腑的正常功能, 是 维续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所在。脾主运化, 化生气、 血、 精、 液, 灌溉四旁, 内养五脏六腑, 外滋四肢百骸, 故 脾为五脏六腑之源, 生养五脏 。《难经·四十二难》 认 为 “脾主裹血, 温五脏 ” 。《金匮要略注》 云 :“五脏六腑 之血, 全赖脾气统摄” , 脾能够包裹血液使血循常道; 温养五脏六腑之血, 由脾所统。因此, 气血之源和脏腑 之本皆在脾 [6 ] 。

2. 2 发病观 脾胃内伤, 气血生化乏源, 气机升降失 常, 则内不足以维持生命活动, 外不足以抗御病邪, 则 引发各种疾病 。《脾胃论》 以脾胃虚损发病为理论中 心, 主气衰而客气旺, 心火衰微不生脾土和心火亢盛反 伤脾土而产生心之脾胃病;脾土累及肺金而所生受病 而产生肺之脾胃病;所胜妄行的肝木克伐脾土而产生 肝之脾胃病;所不胜乘之的肾水反侮脾土而产生肾之 脾胃病 [7 ] , 从脾胃内伤角度进行发挥, 阐释脾胃与其他 脏腑的病理关系。脾胃与五脏的病理关系和机理虽各 不相同, 但又有其共性特点, 基本病机为脾胃内伤, 总 的根源是脾胃功能失常使元气不足而丛生百病。 《杂病源流犀烛·脾病源流》 曰 :“盖脾统四脏 ……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 四脏不能自生。 ” 突出脾 统四脏, 脾气充盛则四脏安, 脾气虚则病及四脏。脾统 四脏诠释了脾与其他四脏的密切联系与其核心地位: 其一,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濡养五脏六腑;其二, 脾胃为 气机升降之枢, 调节气机影响脏腑功能;其三, 调脾胃 可以安五脏 [8 ] 。

2. 3 治疗观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云 :“元气 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脾胃之气既伤……此诸 病之所由生也。 ” 脾胃健旺, 元气得以充盈而滋养全 身;若脾胃虚弱, 水谷精微不得化生元气, 脾胃运化清 浊升降逆乱, 无以维续心、 肝、 肺、 肾功能, 使得百病丛 生, 由此提出 “内伤脾胃, 则百病由生” 的发病观, 并倡 “善治病者, 惟在调和脾胃 ” “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 的 治疗观 。《景岳全书·脾胃》 云 :“五脏之邪, 皆通脾 胃 ” “五脏中皆有脾气, 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故 善治脾者, 能调五脏。 ” 阐释了邪通脾胃、 五脏皆有脾 气以及调脾胃安五脏的目的。 《四圣心源》 提出“脾胃中气为肝心肺肾功能轴 心” 。肝、 心、 肺、 肾四维气机在脾胃中气的枢轴下, 阴 阳升降有序, 脏气相互生发, 功能相互维续。若中气 衰, 则脾虚不运而湿盛, 水泛土湿, 肝木横塞而不达, 戊 土不降, 火金上逆, 己土不升, 则水木下陷 [9 ] 。《四圣心 源·劳伤中气》 云 :“中气衰则升降窒……四维之病, 悉因于中气” , 认为脾胃受损是引发疾病的内在根本 原因, 临证时从整体出发, 治病当善治脾, 时时顾护脾 胃中气, 强调以运脾为法度 [10 ] 。

2. 4 养生观 《黄帝内经》 强调了脾胃与肾在养生中 的重要地位 [11 ] 。脾为后天之本, 五脏六腑之精皆源于 脾化生之精微, 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 云 :“五脏 者, 皆察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而且“必因于脾, 乃得禀也” , 意即脏腑与四肢一样, 需通过脾的运化方 得以禀受 “胃气” , 强调维护脾胃功能在养生中的重要 价值 。《伤寒论》 提出 “四季脾旺不受邪” , 脾旺则万物 皆旺, 脾土 “灌溉” , 濡润脏腑, 充养形骸, 则全身得精 微滋养而能保 “全形” [12 ] 。《景岳全书》 认为 :“夫人以 脾胃为养生之本” , 强调脾胃为养生之本, 养后天以补 先天;治病养生均应以脾胃为主, 顾护脾胃之气;并主 张调养脾胃需食饮有节、 劳逸有度、 调畅情志等, 以达 到护脾胃、 助养生、 促长寿的目的。

3 “脾主五脏之气” 之系统观

3. 1 脾 - 心 脾心经脉相贯、 母子相依、 气血相济、 心 神脾意互助。脾与心共同参与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 云 :“脾经化汁, 上奉心火 ……是谓之血。 ” 说明心血的生成需脾的运化。心气 充沛, 营血充盈, 脉道顺畅是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三 个必要条件。脾气充盛, 血液生化有源, 则心之气血充 盈 。“脉为血之府” , 血液的正常运行需心气、 心阳的 温煦推动, 更赖脾气旺盛以统摄其于脉道之中;脾虚气 不摄血, 血溢脉外, 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心主血, 藏神;脾主统血, 藏意。气血为心主神志功能的物质基础, 脾 气健旺, 心血充盈, 则心有所主;同时, 脾统血使血循常 道, 血液得以正常输布全身, 神志活动才得以正常发 挥 。《素问·六节藏象论》 又云 :“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神乃自生。 ” 说明脾胃又为神气之源, 是心主神明 之功得以正常发挥的保证。若脾虚气血化生乏源, 难 以荣养心脉, 暗耗心血, 产生心之气血阴阳亏虚, 出现 神志失常、 心悸、 失眠、 面色无华等症;心脾两虚, 无力 推动及固摄血脉则出现血瘀及出血的表现;若脾虚运 化失职, 变生痰浊水饮, 则易痹阻心脉、 上凌心阳则引 起胸痹、 心悸等病证。

3. 2 脾 - 肺 肺主宣发肃降, 主一身之气;脾主升清, 肺主气的功能须依靠脾之运化完成。脾为肺母, 肺主 气, 脾益气, 脾对肺有着滋生、 促进及助长之功, 是肺气 宣畅、 呼吸功能正常的基础。脾气主升, 将水谷精微上 输至心、 肺, 输布精微, 荣养全身, 维持各项生命活动; 肺得濡养, 发挥其宣发肃降、 布散精津之功, 以濡润五 脏六腑, 四肢百骸;同时将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 以资 元气。肺之宣肃、 布散津液, 依赖脾之转输, 而后得通。 脾气健旺, 气血充盛, 肺气得养, 肺主气司呼吸则正常。 脾脏虚衰, 气血乏源, 导致肺气亏虚, 无力布散津液, 或 聚而为痰, 或凝而成瘀, 正如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 论》 中曰 :“气之所至, 水亦无不至焉” 。

3. 3 脾 - 肝 脾肝两脏同居中焦, 经脉相通, 肝木与 脾土间是克而互用、 相辅相成的关系 。《名医方论· 卷一》 曰 :“肝为木气, 全赖土以滋培……阴血少, 则木 无水润, 而肝遂以枯。养葵曰:人知木克土, 不知土升 木, 知言哉!” 说明肝木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及保持升 发条达之性依赖脾土化生之精微之气的濡润滋养。脾 之枢纽气机升降, 保证了脏腑之气机升降出入的通利, 脾气的升降为肝气的条达奠定了先基 [13 ] 。脾失健运, “土壅木郁” , 而致肝失疏泄, 造成脘腹胀痛、 纳呆、 泄 泻, 同时会伴有胸胁满闷不适、 情志不舒等。肝藏血, 脾统血, 脾健统血有权, 使肝有所藏;脾健生血有源, 肝 血充沛, 藏疏有度, 气血才能正常运行。若脾虚或化生 不足而血虚, 或失于统摄而出血, 可直接引发肝藏血和 运行血量的异常。

3. 4 脾 - 肾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肾藏先 天之精, 为先天之本。肾所藏之精须通过脾气持续地 运化水谷精微以充养, 方能生生不息。脾主运化水湿, 肾主水, 司开阖, 脾肾两脏共同调节机体水液代谢, 而 肾主水须赖脾气和脾阳的推动温煦方可实现。脾失健 运, 可导致肾精不足, 出现腹胀、 便溏、 腰酸、 耳鸣、 消瘦 或生长发育迟缓等证。脾失健运, 水饮内停久治不愈 时, 常可累及肾脏而致肾虚水泛之证;最终出现脾肾两 虚, 水饮内停之证, 表现为腹胀、 便溏、 尿少、 面浮肢肿、 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等症。

3. 5 脾 - 胃 脾与胃五行同属于土, 脾为阴土性湿, 胃为阳土性燥, 太阴湿土, 得阳始运, 阳明燥土, 得阴自 安。脾与胃经脉相互络属, 表里相合;脾主升清, 胃主 降浊, 合为气机升降枢纽;且脾为胃行其津液, 二者同 为后天之本, 密不可分。胃主受纳, 而脾主运化、 转输 精微, 是胃能持续纳食的前提条件。脾气推动有力, 运 化散精功能正常, 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才能逐步向下 转输至小肠, 胃腑正常排空, 才能有助于胃对水谷的进 一步受纳。脾胃主气机升降功能也维护了内脏位置的 相对衡定, 使其能在正常的位置上发挥各自生理功能。 脾虚升降失司, 则清阳不升, 则致胃的受纳与降浊的异 常;脾气不升, 浊阴中阻, 胃失和降, 可致呃逆、 嗳气、 脘 腹胀痛、 呕吐、 纳呆等症。

3. 6 脾 - 脑 《灵枢·动输篇》 云 :“胃气上注于 肺……循眼系, 入络脑。 ” 表明脾胃将五脏六腑之精气 通过经络转输于 “高巅” 而为脑神所用, 以使脑正常行 使其 “主神明” 之功能。神志功能正常依赖于脑髓的 充盈, 脑髓的充盈与脏腑之精尤其是肾精的充足密切 相关, 脏腑之精须脾所化生的气血精微持续充养, 方能 维续 。“脾藏营, 营舍意” , 脾化生营气, 以营养意, 为 “脾主思” 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也说明脾与 “神” 的关 系极其密切。脾主统血, 血行于脉内, 循经上头, 奉养 神明 [14 ] 。

4 结语

脾脏象是一个寓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 体用合一的 复杂性科学概念 。“脾主五脏之气” 反映脾对机体的 整体与系统调控, 体现以脾为核心的整体观和系统观。 整体上 , “脾主五脏之气” 在生理观、 病理观、 发病观与 治疗观、 养生观等体现脾在五脏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 系统上, 从脾 - 胃、 脾 - 肺、 脾 - 心、 脾 - 肝、 脾 - 肾、 脾 - 脑等系统阐释脾与脏腑的相关性及其主导地位, 为 “脾主五脏之气” 提供理论依据。 致谢:衷心感谢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尊敬 的郑洪新教授、 王彩霞教授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与 建议!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作者:唐晶 杨关林 刘悦 王洋 孔德昭 孟繁丽 高晓宇 潘嘉祥 陈智慧 张哲


T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8:46:5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10-5 08:20
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 ...

谢谢关注、点评!
18
发表于 2022-10-5 16:26:56 | 只看该作者
          金元四家的学派,在长期的纷争中,后人只看到他们学术的一面,没有了解全局,造成了明清时期概念的混乱,相互纷争,有的人便主观的说中医学的停留落后,是金元四家矛盾的学派所造成的,这不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全面考察问题的方法。
17
发表于 2022-10-5 16:2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10-5 08:22 编辑

     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因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邪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称为“新学肇兴”。这一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奠定了产生金元四大家的社会基础。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汗、吐、下三法),李主补土(补脾),朱主养阴,大大丰富了中医理论。
           各自过分强调了自己的学说,各有偏颇。
           朱丹溪说:李氏谓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则胃脘之阳不能以升举,并及心肺之气陷入中焦,而用补中益气之剂治之,此亦前人之所无也;然天不足于西北,地不满于东南,天阳也,地阴也,西北之人阳气易于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苟不知此,而徒守其法,则气之降者,固可愈,而于其升者亦从而用之,吾恐其反增其病矣。”丹溪论诸家偏甚之害而创“阳常有馀阴常不足”,所以主滋阴降火之法,后世称他为滋阴派。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0:49:36 | 只看该作者
李东垣《脾胃论·阴阳寿夭论》:《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谓春夏生长之气也;阳精所降者,下降于阴,谓秋冬收藏之气也。且如地之伏阴,其精遇春而变动,升腾于上,即曰生发之气;升极而浮,即曰蕃秀之气,此六气右迁于天,乃天之清阳也。阳主生,故寿。天之元阳,其精遇秋而退,降坠于下,乃为收敛殒杀之气;降极而沉,是为闭藏之气,此五运左迁入地,乃地之浊阴也。阴主杀,故夭。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皆不升而降也。地气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动止饮食,各得其所,必清必净,不令损胃之元气,下乘肾肝,及行秋冬殒杀之令,则亦合于天数耳。
──这是李东垣“脾主五脏之气”的出处,上海中医杂志的几位作者专门论述了“脾主五脏之气”这个论点,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肾主五脏之精”,二者是互相联系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 10:01:2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2-10-1 08:36
五脏之中, 脾属土居中, 脾运化水谷、 津液以灌溉 肝、 心、 肺、 肾四脏, 为滋养元气之本、 气机升降之 ...

谢谢评分、点评!
14
发表于 2022-10-2 09:19:30 | 只看该作者
沧海一粒粟 发表于 2022-10-2 00:01
请问融合观先生,您对黄帝内经里面的三魂七魄、天圆地方、经络循行如何看待呢!?您是这方面的老专家,愿 ...

我只是对于生命科学与《内经》之间的关系,发表一些看法。我不是专门研究《内经》的。
13
发表于 2022-10-2 08:0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粒粟 于 2022-10-2 08:0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10-2 07:45
中医、《内经》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已经写到了教科书中了,而且没有反对意见!《内经》专家们也不 ...

请问融合观先生,您对黄帝内经里面的三魂七魄、天圆地方、经络循行如何看待呢!?您是这方面的老专家,愿闻其详。
受到警告 12
发表于 2022-10-2 07:50: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1
发表于 2022-10-2 07:45: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内经》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已经写到了教科书中了,而且没有反对意见!《内经》专家们也不反对。实际上是潜意识的西化,不知不觉上了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7:25 , Processed in 0.0580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