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陵医学# 《临症指南医案》得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6-3 10: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兰陵医学#
《临症指南医案》得失

昨晚一杯咖啡,失眠了。外面下着大雨,这时候最适合的是拉上窗帘睡的天昏地暗。心里头还惦记着《临症指南医案》,读完吧。书得反复读,才有味道。时隔一年没有翻医书,读完的头一本书居然是叶桂的,想不到的。我对叶桂没有好恶,之前的确有目标,想通过它扩大用药的范围。随着兴趣的减少,也就不了了之。不过,两天时间边读边找资料,还能读完一遍,可见一年的疏远,功夫还没怎么落下。

叶桂的最大弊病就在于辩证的零碎化,须知人体是一个整体,不是营卫三焦奇经八脉,无法用其中任意一个去涵括整体。正如西医的人体分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目的是为了教学方便,而不是人体本身这样分割的,因为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都是一个点牵动每个系统,都是整体作用。我们治病,就是要找出,如何系统的划分症状构成的治病指证,称此为辩证论治也好,方证对应也好,只有能够让我们,尽可能少的遗漏病症的识别,尽可能的给我们清晰的指证,而不是心里没底试验,而不是无知无畏,不知道病症的多重可能的生病理机制,不知风险,不负责任的处方开药。

我前两天指出叶桂的分类不是原子性分类,互相的重叠增加了辩证的困难。读叶桂的医案,这位老人家一样在辩证的时候会犯糊涂。他的医案,也有坏案,甚至有草菅人命的医案,为何会这样?他在自己的经验里面打转,把超出他经验,超出他的离散的辩证体系所包括的,没有安全而谨慎的去对待。这其中,包括他对《伤寒论》和《内经》的认识,全都存在偏差,也是断章取义,不求甚解的摘取可以增强自己信心的条文,没有完整而有机的把所有的条文搞的通透。所以,以叶桂为例子,温病派在《伤寒论》上欠缺非常大,认知的体系上的差异,温病派鲜有能真正掌握《伤寒论》的,因为叶桂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六经是经络体系,是足六经”。他洋洋自得的认为,温病是手六经。他不晓得,人体是一个整体,《伤寒论》既然有泻心汤,这就意味着它也处理了手少阴心或者手厥阴心包的病症,怎么可能想当然的漏掉一部分?我相信,说《伤寒论》没法治温病的,大概很大一部分是从叶桂这里受影响的吧?还有,叶桂的《内经》,也一样学的支离破碎,他没有本事从错乱不堪的文字里,找出各个时代的文字,从而剔除那些混球们掺杂进来的错误。

有错误,也有厉害的地方。我翻了一下,有不少解读叶桂的书籍,都是这个辩证那个辩证,这个加减有多妙,那个用方有多神。这里可能明说了,凡是这种人,别看别搭理,没水平的。叶桂真正厉害的地方,他们看不出来。这个东西是什么?叶桂治“湿”。六气的“风寒署湿燥火”是扯淡,但是叶桂居然从中搞出一个治“湿”的法要,这是发前人未尽之意。我翻阅了大概影响叶桂医学体系的几个人,金元的几个人还有薛己等人,都没有叶桂体现的清楚。有一个时方我经常用,这个就是“三仁汤”,它应该是从叶桂这里来的。因为晚上没怎么睡觉,脑袋比较糊,不能仔细的思考,为何叶桂的六气理解是错误的,还能整出治湿的方法,不过,所读的这些个医案,应该是错误最少的。

他的治“湿”法则,也是学《伤寒论》玩经方的人所缺少的。五苓散,猪苓汤,苓桂术甘汤,诸如此类的方子,其实玩经方的人也没有多好的掌握,因为搞方证对应的人,这方面的症状太难以识别了,不是只有浮肿才是湿。并且,这几个方剂,也不能帮助我们认识湿的特性。叶桂的医案,是可以的。与我的认知基本上没有什么错。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脉法。叶桂的脉法,大概,可能是有问题的。但是我还不能确认。因为他的判断,又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的脉法有出入,譬如其中的一个判断点,李东垣认为只要比较人迎气口的强弱,就可以分出内伤外感,这是互斥的。但叶桂却有得出内伤外感共存的判断。我不知道叶桂是根据脉象来的呢,还是从症状与脉结合对比出来的。李东垣的这个脉法,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又与《脉经》一脉相承。但是我可以明确的说,这是错误的。当初我就在这上面,被坑了很长时间,直到最后我否定了它,才找到出路。

《临症指南医案》还是值得读的,李东垣是个比较有天赋的人,对中医医理的理解,应该在叶桂之上。叶桂与李东垣都是中医方面很有天赋的人,只是可惜生在清朝,手边没有出土的医学资料,没有现代医学医理可以佐证,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出现了没法调和的认知差距。
2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8:56:5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与温病,六经与卫气营血辨证,是有区别有联系的。本质上讲,伤寒病是以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以发热和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温病则是以烈性传染性疾病为主,以发热为主症,发病急,进展快。六经证与卫气营血证是二类疾病中较常见的各种病理过程或状态,有相对独立性及发展演变规律,亦有一定交叉重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5:13 , Processed in 0.0802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