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表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28 20:3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url=]深度[/url]
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构建顶层设计并践行的医家方药中(上)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表述
时间:2021-09-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许家松


图为方药中。
岁值辛丑,金秋十月,更逢重阳,迎来方药中先生百年诞辰。作为他的学生、学术继承人、合作者和家人,先生对中医药学深挚的爱,挺身卫道的浩然正气,和为中医药学术长远发展构建顶层设计所做的探索与实践,至今让我恸念不已。谨以此文,纪念先生诞辰。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方药中倾其心智参与构建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医药学临床体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其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深远启示意义。
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必须具备成熟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中医药学自不例外。
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为基石,其内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经历代先贤不断发掘、纳新,代有发展。
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中医药学术界,高校教材等多围绕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等对其内涵进行了简约表述。
早在1944年,方药中就著文指出:“中国医学,自有其科学系统”。1953年著文《谈中医学术系统问题》。1959年撰写的专著《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曾作为北京地区医学院所的西学中教材,被印发为单行本流行全国。全书从阴阳五行、天地人合一、藏象、经络、精气神、病因、病机、治则八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内涵”。
1980年出版的专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方药中、许家松合著)总论部分,从指导思想、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病因、病机、诊治方法五个方面阐述了气化理论体系的“内涵”,形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涵”的雏形。
1983年,在成都举行的“中医学医学模式学术研讨会”上,方药中与许家松宣讲了题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的学术论文,1984年在《大自然探索》杂志连载发表。这是中医药学术界首次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做系统的阐述,由八个方面组成:
中医药学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
整体观认为天地一体、五脏一体、人与天地相通相应三者组成了统一整体。在整体观基础上,方药中加入了“恒动观”这一重要的时间要素。即认为自然万物和人体生命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运动产生变化。《黄帝内经》谓之:“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运动终止,则生命终止。运动的形式为“升降出入”。《黄帝内经》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恒动观”的加入,使中医药学在认知方法上,不限于空间,而成为由空间与时间因素二者共同组成的中医药学完整的时空观,整体恒动的时空观贯穿于中医对自然界、生命现象、生命过程、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治、康复、养生的全部内容之中。
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气化论:生命因气而化
气化学说认为,所谓“气”,“在天为气”。泛指自然气候。以风、热、火、湿、燥、寒六种气候要素加以概括。所谓“化”,“物生谓之化”。泛指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如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气化学说认为,有气才有化,生命因气而化。《素问·天元纪大论》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即认为,各种生命现象,都是在自然气候正常变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和延续。没有气,就没有化。生命因气而化。气化中止,生命中止。《素问·六微旨大论》谓:“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中医学正是从生命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气候环境条件来认识生命的产生和延续的。气化学说就是阐述自然气候的运动规律和与生命过程、健康、疾病相应关系的理论。其内容要点有:
在广阔的天文背景下,描绘出日—地—五星和地球上天、地、生、人一体的动态整体模型。《素问·天元纪大论》谓:“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谓,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素问·五常政大论》)
气化学说的核心和精华是,自然气候总是处在六气的正常与异常变化之中。但是,六气不论如何变化,总还在能使地球上生命得以产生和延续的范围之内。这是因为,自然气候本身存在着“亢害承制”“胜复”“郁发”的自稳调节机制。例如在春季,东风劲吹,温暖之气早至,桃李过早盛开,气温偏高。这种过早过盛的春温之气就成为一种偏胜之气,称为“胜气”。但是,很快就会出现西风带来凉气来袭,气温下降,气候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叫做“胜复”。凉气就成为一种恢复之气。通过“胜复”实现了自身的自稳调节。这种自调自控能力,中医谓之“正气”。中医药学正是从自然气候和人体具有自稳求衡能力的角度,来审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中医正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来激发、辅助、恢复人体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甚至把不乱作为,不打乱自身自调能力的医生,称之为“中等医生”。《汉书·艺文志》谓之“有病不药,常得中医”。
百余年来,中医一直在探求中西医的最大不同,认为:“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恽铁樵:《群经见智录》)。即西医讲解剖,中医讲气化。中医的气化学说正是从“气化”的角度,来阐释生命的产生和延续,疾病的病因与发病、诊治、康复、养生、方药性味组成等一系列理论和法则,并总结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人与天地相应”,即人与自然同法同纪。气化学说以其全面系统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的理论,成为中医药学理论特点之一。同时,构建了以干支、阴阳、五行组成的“格局”,提出了六十年气候周期。
综上所述,中医气化学说,以整体恒动的宇宙观、自然观阐述了自然气候的运动变化规律和“人与天地相应”同法同纪的生命观。对生命过程、人体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治以及康复、养生原则,方药理论等提出了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并有效指导中医临床,从而成为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之一。
中医药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生理的认识——藏象论
藏象学说来源于古代医家对人体实质性器官、结构的一些初步认识,主要通过生活和医疗实践,以人体的外在表现为依据,对人体几大功能进行临床归类和认识,以之作为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
藏居于内,象见于外:所谓“藏”,指人体内在的脏器;“象”,指现象,即外在表现。对五脏功能进行系统临床归类。如心主神明,主血脉;肺主治节,主气;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藏精等。它依据“五藏之象,可以类推”(《素问·五藏生成论》),即同类可推演的原则,以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方法,把人体外在的五色、五官、五窍、五体、五液、五声、五味等与内在的五藏联系起来,把形脏和神脏、包括思维活动,精神情志联系起来。该学说对自然万物总结出极为广泛的联系,对五脏命名和统领进行了归类。
五藏相通,心为之主:五脏是一个整体。但在生理和病理上,五脏之间除了各司其职外,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素问·玉机真脏论》)然心主神明,主血脉,居于最高统帅地位,故为“君主之官也。”(《素问·灵兰秘典论》)
精、气、神一体:精生气,气化精,两精相抟谓之神。精是指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精具有“成形”的特点,所谓“阴成形”。“气”指人体的功能活动,所谓“阳化气”。精和气之间存在互化关系:精生气,气化精。“神”,是在精气共同作用下,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精气神又是一体的。这是从整体层面上对生命活动的认识。但是,五脏皆藏精气神,皆以“藏气”共同维持着生命活动。精气神一体,成为藏象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气法通四时:中医药学认为,五藏的功能活动与自然气候是相通相应的。《素问》提出“脏气法时”“五藏应四时”“脉应四时动”。如“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春脉微弦曰平”等。
综上所述,中医的藏象理论,是根据人体的外在表现,以司外揣内,以“象”察“藏”、类比推论的方法来认识内在的脏腑器官和其功能作用。
中医药学对疾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正邪论
中医对疾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是以“正邪”立论的。
所谓“正”,即正气。自然气候的正常变化,谓之“正气”。“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人体对自然变化和对疾病的抵御、适应、调节、修复能力也叫正气。中医认为疾病过程贯穿着正气邪气之间博弈,即“正邪交争”。当正气居于主导地位时,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所谓“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是人体对外界变化不能适应的外在表现。当邪气居于主导地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邪气居于完全控制地位,正气消亡,生命终止。中医药学正是从正邪两方面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认识病因与发病的。其主要特点就是十分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病和转归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害空窍”等发病认识。对病因的认识不外乎外因与内因。外因以“外感六淫”、疫疬立论,谓:“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遗篇·刺法论》)。总之,中医对病因与发病的认识是以“审证求因”和重视正气的作用为主要特点。
中医药学对疾病病机的认识——求属论
“病机”,指疾病在病因作用下,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的机理。中医非常重视对病机的辨析,提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即“求属”。何为“求属”?主要还是根据与发病有关的各种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归类,辨析其间的相互关系而做出的判断。主要内容有三:其一是根据发病时的季节气候特点和临床表现,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特点进行归类。如发病在春季,与风邪有关,临床表现具有与“风”的“善行数变”的特点相类似者,归于风病类。其二,是根据脏腑功能归类,如“运化不及”出现腹满脘胀腹泻等,归为脾病类,以此类推。其三,谓之“必先五胜”。即在五脏定位,六气定性的基础上,从众多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中,辨析起主导作用的病位和病性。
中医药学对疾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辨证论治
对于“辨证论治”,方药中先生认为首先要明确对“证”的理解。什么是“证”?先生定义为“‘证’,就是证据。辨证论治就是综合归纳分析有关患者发病,包括临床表现在内的各种证据,从而据此做出诊断和治疗”。先生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从整体观出发的,诸如患者的性别、年龄、籍贯、体质、发病原因、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经过、治疗经过、当前临床表现、治疗计划、预后判定等等,无一不包括在辨证论治范围之中。”
中医理论产生的物质基础——“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论
“候”指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道”指规律和法则。“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源于《素问·五运行大论》,就是说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中医药学对自然气候和人体生理、疾病规律的认识,基本上还是通过对各种客观现象的观察,以此为客观依据,分析总结而来。这就是说“道”源于“候”。中医把“候”分为气候、物候、病候三大类。中医理论产生的物质基础之一,正是来源于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人体对这些变化的相应反应。把气候、物候、病候三者联系起来,探讨人体疾病与养生关系,经过极为细致的观察、积累、记录、比对、反复实践,从中总结规律。因此“候”就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产生的客观依据之一,有别于简单的对症处理。
受限于古代科技水平和观测手段,中医对“候”的观察,基本上依靠的是直观感官。如今科学昌明,技术精细,科学研究从宏观走进了微观世界。但是,其显示出的仍然是客观现象,仍然是“候”。只不过是更深、更精细,更微观的“候”。“天道玄远”,人类对自然、生命、疾病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中医这种以候识道的认知方法也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不应该被淘汰或取代,而是在保存和发扬自身精华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吸收新知,与时代同步前进。
中医药学的论理工具——阴阳五行学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中医药学也不例外。中医药学具有深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智慧。这与中医药学吸纳了古代先进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和论理工具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方药中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未来走向的观点简陈之。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哲学思想。归属为哲学范畴。该学说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辩证的方法论,在宇宙观和方法论方面具有其先进性。在《黄帝内经》形成时代,阴阳五行学说已经广泛体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和经验积累,需要通过理性思维来总结规律,上升为理论并进行表达。中医药学就吸纳了阴阳五行学说。如在中医著作中,有阴证、阳证、阴邪、阳邪,以及“培土生金”“土败木贼”等说法。同时这种长期的融合,出现了非常奇妙的结果:一是在科学相对落后的古代,借助于阴阳五行的方法论,中医药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靠感官直观的认知方法的局限,能够得以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到疾病的本质,从中总结出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总结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有效的诊治经验,并依此进行了理论表述,显示出其哲学智慧之光。《黄帝内经》甚至把阴阳五行提高到“万物之纲纪”的高度。但是哲学毕竟不是医学,取代不了医学对人体本体的观察研究。二是中医药学的天人一体观,宇宙生成观等认识还深深影响了作为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发展做出了贡献。如阴阳学说中的“一分为二”,就是源于隋代医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设方》:“一分为二,谓天地也。”中医的五行框架对自然万物所做出的的广泛归类,也被哲学家们吸纳,用以鲜活具体地来解释抽象的哲学道理。
综上所述,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方药中认为只是中医药学的论理工具而非核心内容。中医由于引进吸纳了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理性思考,把一些认识与经验凝练成理论和法则,可谓功不可没。
方药中先生一生用心血参与构建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而且以此作为终生研究方向并践行之。他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与临床运用研究为方向招收了多届研究生。还结合临床,进行了专题研究。直到1994年10月在病榻上,他还以“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为题发表论文,提出:“传统与现代方法并举并重,宏观与微观认识有机结合,是当今研究与发展中医理论体系之必然途径。”(《医学承启集》)不料这一论述竟成为先生之绝笔。
1995年,方药中辞世。笔者身心交瘁,重病困身,数年不能自拔。但对先生未竟工作的耿耿之心、责任和担当支持我继续前行。作为原作者之一的我,于2004年在《中国中医药报》分10期连载了修改、补充后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除对原作进行部分修改之外。一是补充了“中医学对养生防病的认识——康寿论”一章,提出“顺应自然—形体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的四维康寿养生模式和完美生命模式”。二是补充完善体系的框架——形成“三层十系理论框架”。三是提出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自然—生物—心理—社会”四维医学模式。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中医药学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医药学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方药中先生倾其一生心血,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建设作了开创性、基础性的工作,意义深远,功不可没。(许家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



(责任编辑:董俊彤)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分享到





点评

现代中医的一代大师:方药中先生  发表于 2021-12-31 14:55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12:40:23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22-1-10 10:21
方药中是现代中医大家。

谢谢关注、点评!
11
发表于 2022-1-10 18:21:41 | 只看该作者
方药中是现代中医大家。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 20:49:21 | 只看该作者
1983年,在成都举行的“中医学医学模式学术研讨会”上,方药中与许家松宣讲了题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的学术论文,1984年在《大自然探索》杂志连载发表。这是中医药学术界首次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做系统的阐述,由八个方面组成:
中医药学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
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气化论:生命因气而化
中医药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生理的认识——藏象论
中医药学对疾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正邪论
中医药学对疾病病机的认识——求属论
中医药学对疾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产生的物质基础——“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论
中医药学的论理工具——阴阳五行学说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 17:15:51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21-12-31 06:56
谢谢分享,一代中医大师:方药中先生

谢谢关注、点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 17:15:13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1-12-31 00:34
物,生物,指生命运动。不是事物。经典文字表达的含义被误解,是中医理论不能发展的根本原因。比如道德经“ ...

谢谢关注、评述!
7
发表于 2021-12-31 14:56: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一代中医大师:方药中先生
6
发表于 2021-12-31 08:35:21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对极限值的测量计算。
5
发表于 2021-12-31 08:34:10 | 只看该作者
物,生物,指生命运动。不是事物。经典文字表达的含义被误解,是中医理论不能发展的根本原因。比如道德经“三生万物”,三生万物翻译:直角三角形可以产生测量计算生命运动的工具卍。
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21:22:5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12-29 09:05
谢谢分享。
  看看“融合观”这本书!

谢谢关注!先生在中西医融合领域坚持不懈,著书立说,成果辉煌,笔者甚为钦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8:56 , Processed in 0.0590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