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牛皮癣,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别名牛皮癣、干癣、松皮癣。
寻常型银屑病皮疹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有鳞屑的红色斑块,最容易发生在头皮、手肘、膝盖、手足和躯干。疾病没有传染性,人与人接触后不会传播疾病。
银屑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和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疾病的特点是慢性、容易复发,外伤、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容易诱发银屑病。
牛皮癣中医称为白疕,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中医将其分为血热、血瘀、血燥三个类型,治疗方法如下:
1、血热型:皮损为点滴状、斑块状,皮损鲜红,不断出现新发皮损,也称进行期银屑病
2、血瘀型:皮损为斑块状,常用使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辨证施治;
3、血燥型:皮损相对干燥,常用活血养血的方法治疗。
牛皮癣的治疗从血分入手,活血化瘀,祛风除湿,
img
白疕案:
初诊: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72岁,职业:不详
【主诉】
身发白疕1年余,近3月余加重。
【病情记录】
身发白疕1年余,近3月余开始逐渐加重,以躯干部和四肢部位,有时出现阵发性燥热不安,皮损暗红色,呈“金钱”状,无明显痒感,二便,纳眠可。
【切诊】
脉象滑细涩,舌暗苔薄白腻,边有小齿印。
【治疗】
中药处方:
炒槐花 30g 赤芍 20g 三棱 15g 蓬莪朮 12g
桃仁 9g 杏仁 6g 红花 5g 当归 15g
熟地黄 30g 川芎 5g 制鳖甲(先煎)15g 制首乌 30g
刺蒺藜 30g 僵蚕 12g 拳参 12g 益母草 15g
地榆 12g 炒苍朮 10g 厚朴 12g 陈皮 10g
石菖蒲 10g 焦三仙各 10g 荆芥穗 3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
【病情记录】
前证减轻,皮损变淡,呈淡红色,皮肤变薄,二便可,纳眠可。
【切诊】
脉象弦滑细,舌暗苔薄白腻,边有齿印。
【治疗】
中药处方:
炒槐花 30g 赤芍 20g 三棱 15g 蓬莪朮 12g
桃仁 9g 杏仁 6g 红花 5g 当归 15g
熟地黄 30g 川芎 5g 制鳖甲(先煎)15g 制首乌 30g
刺蒺藜 30g 僵蚕 12g 拳参 12g 益母草 15g
地榆 12g 炒苍朮 10g 厚朴 12g 陈皮 10g
石菖蒲 10g 焦三仙各 10g 荆芥穗 3g 乌梢蛇 6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
【病情记录】
前证进一步减轻,皮损变淡,呈淡红色,皮肤变薄,二便可,纳眠可。
【切诊】
脉象滑细,舌暗苔白腻,边有齿印。
【治疗】
中药处方:
炒槐花 30g 赤芍 30g 三棱 15g 蓬莪朮 12g
桃仁 9g 杏仁 6g 红花 5g 当归 15g
熟地黄 30g 川芎 5g 制鳖甲(先煎)15g 制首乌 30g
刺蒺藜 30g 僵蚕 12g 拳参 12g 益母草 15g
地榆 12g 陈皮 10g 石菖蒲 10g 焦三仙各 10g
芥穗碳 3g 乌梢蛇 6g 黄芪 30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按语】
本患者为牛皮癣(白疕病),中医认为是血分有风,血燥生风,痰瘀互结,本例为金钱癣,属于较难治一类,本例治疗效果明显,紧贴病能、病机,治以凉血活血,透热化痰,消中寓补,同时辅以家传牛皮癣外用药膏和中药泡浴,收得良效,可供同道探讨。
贰:疖肿病
疮疖,疖肿是由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性病变引起的质硬结节,伴随明显红、肿、热、痛症状。这种结节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有自愈性。疖肿成型数天后中央变软,顶部会出现黄白色点状脓栓。脓栓脱落后有脓血和坏死组织排出,然后炎症会逐渐消退,但是反复出现的疖肿病处理起来也是比较棘手。
中医认为疖肿多由外感风邪,内蕴湿火郁热蒸肌肤而成。或因感受暑毒或因痱子反复搔抓破损染毒而成。凡体质虚弱者,皮毛不固而易受外邪侵袭,更易发生本病;消渴肾病而阴虚内热者亦易致疖病。发生于酷暑者称为“暑疖”;若发生于其他季节者称;发生于头部致头皮窜空者,称为“蝼枯疖”;发生于鼻唇周围即面三角区的疖肿,称为“疔疮”;生于人中穴的“人中疔”;生于唇上的叫“唇疔”。
img
img
头疖案例:
【病情记录】
患者自述于1年前出现头部疮疖,疼痛,无明显痒感,反复发作,述与饮食有关,二便可,纳眠可。
【切诊】
脉象滑细,舌暗苔薄白腻。
【治疗】
中药处方:
薄荷 6g 柴胡 9g 北升麻 15g 黄芩 5g
胡黄连 3g 元参 12g 连翘 12g 陈皮 10g
桔梗 6g 僵蚕 12g 野菊花 15g 蒲公英 30g
蔓荆子 12g 天花粉 15g 黄连 3g 制黄柏 6g
白花蛇舌草20g 地丁 15g 积雪草 30克 黑附子 3g
干姜 3g 肉桂 1g 焦三仙各 10g 甘草 9g
当归 12g 赤芍 30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
【病情记录】
患者头部疮疖明显减轻,有搔痒,二便可,纳眠可。
【切诊】
脉象滑细,舌暗苔白腻。
【治疗】
中药处方:
薄荷 6g 柴胡 9g 北升麻 15g 黄芩 5g
元参 12g 连翘 12g 陈皮 10g 桔梗 6g
僵蚕 12g 野菊花 15g 蒲公英 30g 天花粉 15g
制黄柏 6g 白花蛇舌草20g 地丁 15g 黑附子 3g
肉桂 1g 焦三仙各 10g 甘草 9g 当归 12g
赤芍 30g 金荞麦 15克 苍朮 15g 荆芥穗 6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
【病情记录】
患者头部疮疖进一步减轻,述有搔痒,二便可,纳可,眠差,多于子时醒来,再次入睡困难。
【切诊】
脉象细弱,舌暗苔白(绿)厚腻。
【治疗】
中药处方:
柴胡 9g 北升麻 15g 连翘 6g 陈皮 10g
桔梗 12g 野菊花 15g 蒲公英 30g 天花粉 24g
制黄柏 6g 白花蛇舌草30g 地丁 15g 焦三仙各 10g
甘草 9g 当归 12g 赤芍 30g 金荞麦 15克
荆芥穗 6g 葛根 20g 羌活 9g 浙贝 15g
蔓荆子 15g 炒栀子 9g 刺蒺藜 12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四诊:
【病情记录】
患者头部疮疖进一步减轻,搔痒明显减轻,大便可,夜尿3-4次。
【切诊】
脉象滑细弱,舌暗苔白腻罩黄苔。
【治疗】
中药处方:
柴胡 9g 北升麻 15g 连翘 6g 陈皮 10g
桔梗 12g 野菊花 15g 蒲公英 30g 天花粉 24g
制黄柏 6g 白花蛇舌草30g 地丁 15g 焦三仙各 10g
甘草 9g 当归 12g 赤芍 30g 金荞麦 15克
羌活 9g 浙贝 15g 蔓荆子 15g 炒栀子 9g
刺蒺藜 12g 藳本 6g 黄芩 5g 金银花 30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按语】
患者患头疖,病情较长且淤血和湿热瘀热互结,虚实夹杂,久病必淤,必有痰滞,所以在清化中辅以温补,后以清热排脓,化痰行滞以收全功。
叁:湿疹的中医诊治
img
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常因发生情况不一,而其名各异,如发生在外耳部者名旋耳疮;发生在阴囊者名肾囊风;发生在四肢屈侧肘窝膝窝者名四弯风;发生在小腿部者为裙边风;发生在小儿者名奶癣,或称胎疫等。
img
湿疹也可以发生在腹股沟等部位,以及腋窝、腘窝等。
img
痱子多出现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多汗部位。湿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等部位。
湿疹病案
【病情记录】
患者于1年前出现身体皮疹,伴有瘙痒,夜间明显,瘙抓时出现丘疹,大便溏稀,质粘腻,小便可,纳眠可。
【切诊】
脉象细弱,舌暗淡苔薄腻。
【治疗】
中药处方:
桂枝 12g 胡黄连 6g 黄柏 6g 黑附子 6g
干姜 9g 细辛 6g 党参 15g 当归 12g
乌梅 15克 赤芍 20g 红花 5g 桃仁 9g
川芎 6g 熟地黄 30g 炒槐花 15g 地榆炭 12g
荆芥碳 6g 乌梢蛇 12g 制首乌 30g 炒剌蒺藜 30g
大黄碳 10g 丹参 15g 柴胡 10g 炒丹皮 12g
焦三仙各 10g 甘草 5g
配7付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按语
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乃先天禀赋不耐,后天失调养;饮食不节,过食醒发动风之食物,炙熄厚味,浓茶烟酒,辛辣刺激之品,伤及脾胃;生湿停饮,使脾为湿困,水湿停滞,或因外感淋雨涉水,久卧湿地医学|教育网整理。使内外湿邪相搏久而化热,湿热蕴结,充于肌肤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湿热化火可发为急性湿疹,常表现热重于湿,湿热蕴结肌肤则多为慢性湿疹,常表现为湿重于热。湿邪郁久亦可化燥伤阴致脾虚血燥。
本例患者病程较长(1年以上),夜间明显,瘙抓时出现丘疹,大便溏稀,质粘腻,提示郁热,夹有痰饮,所以治以凉血透热,活血养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