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8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脉理论亟待纠正完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1 11: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历史的原因、认识水平的限制和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人们对经脉、经络、脉络、经病、络病等名词术语存在不同的认识,造成概念混乱与不规范的现象,如《中医辞海》云:“经脉即经络。”《中医大辞典》云:“经络,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中医大辞典》称经脉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时称脉为“脉管、气血运行的通道”,将“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经脉”混同为“经络”。本文从源流、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溯源探流,理清经脉、经络、脉络概念,提出经(气)络与脉(血)络共同构成完整的经脉理论,纠正了认识错位的概念,以期完善中医经脉理论。

经脉概念沿革

经脉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古代医家对气血运行现象的认识及长期的医疗实践。我国古代先民在茹毛饮血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产生了对血和脉的直观认识,认为脉即行血的通道。《管子·水地第三十九》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认为“血气”如同水流一般,在“筋脉”中流通。通过系统整理、研究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医学术体系形成时期的历史文献,可以清晰地看到《黄帝内经》中出现的词语多以“经脉”为主,“经脉”用作集合概念,是十二脉的总称。又明确提出“经络”“(血)脉”的概念,此时“脉”既是经脉系统中运行血液的网络结构,又是“心-血-脉”循环系统的血行通道,同时也是独立的实体脏器——奇恒之腑,其形态学特点为中空有腔、与心肺相连、动静脉有别、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生理学特点为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为伴随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为运行血液至全身发挥渗灌气血、濡养代谢、津血互换作用。

《黄帝内经》的经脉理论包括了经与脉。《黄帝内经》独言“经”时指运行经气的通道,独言“脉”时则表达运行血液的脉管概念,“经脉”并称时往往涵盖运行经气和运行血液的两大功能系统,如《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的就是经、脉对气血的重要作用,其经脉理论还包括了其各自的分支即经络与脉络。

清代名医叶天士曾言:“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清代喻嘉言也曾感叹:“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可见经脉理论尤其是脉络学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价值。近年来的研究因偏重于经气传导实质的研究,使《黄帝内经》经脉的概念更有了实质上的偏移。经脉理论被偏移虚化,也使经脉当中的脉络学说被忽视,致使数千年来中医药关于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认识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甚至只言经络而未及脉络。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均将“经络”的概念定义为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因此,理清经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发展、科学地界定“经络病变”和“脉络病变”,完善和规范化经脉理论具有积极作用,对建立指导心脑血管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新理论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研读相关文献认为,这4版教材中的“经络”一词不能概括其后所述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出经脉概念才是母项目,经脉应是经和脉的总称,而经络、脉络则是其下属的子分支。
27
发表于 2021-7-6 09:28:32 | 只看该作者
       只言片语,无限放大!!
       络病学,无非是把经络理论分割、西化为:循环系统、神经内分泌网络!实际上吴以岭对于循环系统、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认识,仅仅是初中解剖生理常识而已。他根本不明白现代的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生化学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拿着初中水平的解剖生理学常识,推翻中医经典理论,蚍蜉撼树!中医经典理论不是单单为一个药品通心络服务的!为了一个通心络,就要改造中医经典理论,不自量力。
26
发表于 2021-7-6 08:53:12 | 只看该作者
   不读《内经》的全文,用电脑搜索出某个术语出现的次数,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自欺欺人!
25
发表于 2021-7-6 08:43:39 | 只看该作者
         查今本《素问》,“经脉”出现约33次,“经络”只出现约26次。今本《灵枢》,“经脉”共出现约52次,“经络”出现约31次。(按:出现次数,是从“中药网-医药典籍-中医”《素问》、《灵枢》全文,通过微机自动计数的。)
        据此可知,经络一词应该相当晚出,它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此前更多用“经脉”一词。
====================================================
        一个术语的出现次数( 通过微机自动计数的)!这种研究方法能够证明什么??根据是什么??请萧铁先生解释一下!!
         把每一次出现的全部原文发出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7-6 02:13:44 | 只看该作者
清代名医叶天士曾言:“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清代喻嘉言也曾感叹:“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可见经脉理论尤其是脉络学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价值。

一一前面言及"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后面得出结论:尤其"脉络"学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价值。明显的在偷换概念,自我矛盾。
23
发表于 2021-6-19 03:3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1-6-19 05:02 编辑

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经脉为饮食入胃,动物生命存在的过程。卵生凉血动物:虫类非水中生活,水不得入于经,虽能食而体中无血;魚类因于水中生活,得以水入于经,体中有血。因而经脉为动物饮食方面生活环境存在的过程。

22
发表于 2021-6-18 06:17:36 | 只看该作者
象携带象
21
发表于 2021-6-18 06:17:14 | 只看该作者
脉就是振动,经脉是基础波,络脉是携带波
20
发表于 2021-6-18 06:15:0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1-6-11 09:20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脉就是血管,经脉指大血管,络脉指小血管。我们提出经脉概念才是母项目,经脉应 ...

脉就是血管,经脉指大血管,络脉指小血管。
请问你是从文字本意理解的,还是你通过文字相同猜的?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7:20:32 | 只看该作者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脉就是血管,经脉指大血管,络脉指小血管。我们提出经脉概念才是母项目,经脉应是经和脉的总称,而经络、脉络则是其下属的子分支。

一一后一段是吴先生及其弟子的观点(我们提出经脉概念才是母项目,经脉应是经和脉的总称,而经络、脉络则是其下属的子分支)。

前一段是赵洪钧先生的观点(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脉就是血管,经脉指大血管,络脉指小血管),见于《经络的本意》一文。赵先生讨论的是经络概念的本意,经络概念的定义与内涵未变。




点评

脉就是血管,经脉指大血管,络脉指小血管。 请问你是从文字本意理解的,还是你通过文字相同猜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06: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8 16:32 , Processed in 0.0556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