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授在《九种体质使用手册》一书(175页)中说:“更年期出现的一些,比如悲伤欲哭,神经兮兮,恍惚不安等,严重的都认为是得了精神病,要不就给人扣上‘你更年期呀’这样帽子。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气郁,就是‘脏躁’。更年期的这个年龄段,本身就是一个肝血亏虚的阶段,机体本身就会有一些内分泌方面的变化,气郁体质的人在这个年龄阶段,调节不好,适应不好,就容易激化成为‘脏躁’。这类人整天发脾气,摔东西,恍恍惚惚的,动不动就没有原因的坐着哭泣。弄得家里人都围着她转。弄不好,丈夫不理解还会弄得家庭破裂。我们只有调整了气郁的这种体质状态,才能让这类人群平稳地渡过更年期,顺利地进入老年阶段,为老年阶段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础。”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某教授的气郁体质等同于更年期综合征,也等于中医的疾病“脏躁”。并且治疗和预防更年期综合征即脏躁的手段,就是舒肝理气,调整他的所谓气郁体质。但实际的临床客观现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脏躁是中医的一种疾病,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申,甘麦大枣汤主之。”对脏躁的病名、所表现的症状以及具体的方药,都是非常明确的。脏躁是发生于妇女的一个病证,可发生在成年妇女的各个时期,并不是只有更年期妇女才会发生,青壮年妇女得脏躁病的亦不少。从甘麦大枣汤的方义我们可以得出,它的病机是心、肺、脾气阴两虚,虚热躁扰所致。表现为心神不安、情志逆乱,其本在脏,其应在神,其治在心。五脏不同,情志有异,临床表现虽呈多样性,但由于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治疗仍以治心为主,治他脏为辅。甘麦大枣汤中,小麦为心之谷,甘微寒入心,能养心之气阴清热除烦故为君,甘草补气而兼泻心火而为臣,大枣补脾益气,甘润缓急为佐。三药相伍,共奏益气养阴、除烦安神之功。某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178页)记录了一个病例,他说:“有一个农村妇女,也是这个年纪,她的丈夫带她来看病。这个女患者家门口有个墙,叫‘照壁’,以前的房子都有这种墙,现在已经很少看见了,是用来阻挡穿堂邪风的。然后右边是猪圈,左边是家里人住的房子。这个女的就每天跟自己的男人说,这个照壁怎么、怎么不好……要把这个照壁给拆了,不拆就哭。这个照壁是祖宗留下来的,已经三代了,但是给她弄的没有办法,只好拆了。隔了一天,她又说,你这个猪圈不对劲,这个猪圈要挪地儿,然后家人又把猪圈给拆了,她的男人以为这回没事了吧?家里不是有柜子嘛,她说这个柜子不对,今天把这个柜子挪了,后天又说火炕不对,得把火炕拆了……那个男人给我说,我很不得把她杀了!已经快要崩溃了。后来我用甘麦大枣汤把她治好了,两口子的日子总算踏实了。”某教授这个病例,诊断脏躁病是对的,用甘麦大枣汤治疗也是对的。但这例脏躁病的病机,无论从那个角度上看,都看不出她属于气郁体质类型。而某教授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个案例说明了什么?说明更年期妇女最容易出现症状,严重了呢,别人就认为得了精神病,实际上就是气郁的一种,叫脏躁。甘麦大枣汤为何就能成为治疗气郁的方子呢?后世对脏躁病有很大发展,治疗方子也不仅限于甘麦大枣汤一个,但某教授治愈的脏躁病人,从中医理论上看,无论如何是不能辨证为气郁的。 更年期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的一种疾病,常伴高血压、月经不调等,中西医结合学者对它有多种分型,也就是有多种中医的证候,并不能固定为气郁一种证型。在中医方剂学中近几十年所创制的方子是很少的,这其中有一个方子叫二仙汤,是用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肾阳亏损导致阴阳失调,表现为烘热,汗出,胸中烦热,头晕,舌淡,脉沉弱等症状。方中用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补肾壮阳,用黄柏、知母滋阳清热除烦,当归养血,本方以壮阳为主兼顾养阴清热除烦,协调冲任,调理阴阳,这里是没有气郁的。还如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心脾两虚,气不摄血的崩漏,用归脾汤治疗。在这里也没有气郁的影子。因此我们说不能把更年期综合征看成气郁的专利。气郁就是肝气郁结,在更年期综合征中也有这样的证型,我们常用逍遥散、丹栀逍遥散治疗,这只是更年期综症的一种证型而不是它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