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15|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古代也有"方舱医院"?来看古人如何战"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24 21:4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观我国历史,疫情并不少见。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蛊”“疾”等文字的记载,“疠”字亦多见于《尚书》《山海经》,这表明,中国人很早就对疫病有初步了解。  
       在与瘟疫抗争的过程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今天,青年君就和你一块儿,看看古人战“疫”中有哪些“良方”“妙计”,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疫情怎么传播?“病从口入”和接触  
       “疫者,民皆病也。”  
        这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疫”的注解。可见,在古代,人们就认为“疫”是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那么,疫情又是如何传染、流行起来的呢?  
        首先是通过呼吸道传染。宋代医学家杨士瀛编撰的《仁斋直指方论》中就有提到:“不可入痨瘵之门吊丧问疾,衣服器皿中,皆能乘虚而染触焉。”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也说,“遇天行触浊气之瘟疫,由口鼻而入气管,由气管而达于血管。”  病从口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也会传染。
      《论语·乡塘》中,子曰:“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科学地介绍了因食物不洁引发的各种后果:“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凡蜂、蝇、虫、蚊等集食之上,食之致瘘”。  
       接触同样是疫情传染的渠道之一。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曾提到,马鼻疽的传染“乃因人体上先有疮而乘马,马汗及毛入疮中”。  
      古代医家还认识到苍蝇等昆虫是疫情传播的重要媒介,清代汪期莲的《瘟疫汇编》就有记载:“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而死者。”  
       此外,古人还注意到,疫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季节交替有着一定关联。《周礼·天官·疾医》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  
       疫情如何控制?隔离  
       许多典籍都表明,隔离,是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的有效办法。  
        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认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接着提出防止传染需要“避其毒气”,即避免与患者接触。  
      了解了病理和传播渠道,“隔离观察治疗”应运而生。《汉书·平帝记》载:“元始二年(公元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就是说,西汉末王莽掌权时就有了隔离治疗的观念。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主动居家隔离的案例——即便这样会导致日常政务运转出现问题。  
      《晋书·王彪之传》称东晋“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中也提到,萧齐太子长懋“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民”,在疫情暴发期,“六疾馆”可以成为类似“方舱医院”的隔离之所。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疫情出现后,长安城内医疗慈善机构甚多,官办有“养疾坊”、民办有“病坊”,寺院办有“悲田坊”或是“福田院”,这些都是专门医治或隔离病人的场所。  
      宋至清,阻止疫情传播的“隔离”措施更加“冷酷”,即便亲人也不能接触。  
      南宋初曾任“中书舍人”的朱翌在笔记小说《猗觉寮杂记》中说:“江南病疫之家,往往至亲皆绝迹,不敢问疾,恐相染也。”明代萧大亨在《夷俗记》也建议:“凡患痘疮,无论父母兄弟妻子,俱一切避匿不相见。” 
 
                我国古代瘟疫病专著《温疫论》。资料图片  
      至于具体的治疗之法,我国古代众多医学家对各种不同的传染病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总结出许多治疫的经验。名医孙思邈要求医生在救治病人时“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他还收治了被社会歧视的慢性传染病麻风患者600多人,医德、医术均为后世景仰。 
      防疫重在预防:勤洗手、戴口罩  
      我国古代对于疫情的预防也非常重视。  
     《黄帝内经》中已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更是直接说道:“与其救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病之前。”平日要重视强身健体、加强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今人一直呼吁大家“勤洗手”以保持个人卫生,古代同样如此。《礼记·玉藻》中记载:“日五盥。盖谓洗手不嫌频数耳。”说的是每天要洗五次脸,而洗手的次数那是越多越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行记》中提到,“元制规定,向大汗献食者,皆用绢巾蒙口鼻,以防唾沫污染食品”,表明中国人元代便有使用“口罩”的习惯。  
       环境卫生对疫情防治也必不可少,必须重视环境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宋人温革《琐碎录》建议:“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消毒同样是防止疫情的好办法,当然,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古代的消毒技术比较有限,多为“熏”或“蒸”。
  
               端午习俗之一挂菖蒲就与避疫有关  
     《周礼·秋官》篇载有人们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虫、驱病的记录。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载:“天行瘟疫,取初病人的衣物,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清代罗世瑶在《行军方便便方》一书中也说:“将初病疫气人贴肉布衫,于蒸笼内蒸一柱香,久则全军不染。”
  古代社会生产力虽不发达,但顽强奋进的炎黄子孙仍依靠自己的智慧以及不懈努力,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病的国度,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该坚定必胜信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转自https://www.mala.cn/thread-15875286-1-1.html)

46
发表于 2020-3-27 11:10:13 | 只看该作者
针刺麻醉,经络循行,中医药治疗烈性传染病,气功外气治病,都是客观存在事实
45
发表于 2020-3-27 11:05:2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事实
44
发表于 2020-3-27 11:03:48 | 只看该作者
针刺麻醉是事实??经络循行客观存在是事实??中医药治疗烈性传染病是事实??
43
发表于 2020-3-27 10:23:25 | 只看该作者
mate--oye 发表于 2020-3-25 21:50
从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全新的、正确的、与既有理论相矛盾的科学认识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必 ...

欢迎你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阐述你的观点,但是你的观点就代表正确,人们也有自己的判断,比如,此次中医抗疫,其成果疗效明摆着,你竟然罔顾事实,大肆抹黑,是以立场论对错吗?从这一点看,你的文章,你的学术观点又有多少可信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2:42:54 | 只看该作者
古代中医是如何预防天花的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地球上完全根除。几千年来,天花到处肆虐,即便皇帝也不能完全幸免,清代顺治帝就死于天花,康熙帝得过天花变成了“麻子脸”。
天花最早记载于《肘后备急方》,起初叫“虏疮”。中国原来没有天花,是东汉时一个叫马援征的人到越南打仗,凯旋后带回了一批俘虏,这些俘虏身上携带着天花病毒,从此天花在中国传播开来。长期以来,人类对于天花病一直缺少有效防治方法,直到人痘接种术出现。古书上记载了四种种痘方法,一是“痘衣法”,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两三天,以达种痘之目的。一般在着衣9~11天时出现发热则为种痘已成,此法成功率低。二是“痘浆法”,用棉花蘸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此引起发痘,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因本法需直接刺破儿痘,病家多不愿接受,故在古代亦较少用。三是“旱苗法”,取天花痘痂研极细末,置曲颈根管之一端,对准鼻孔吹入,以达种痘预防天花的目的。一般7天左右发热则为种痘已成。此法因苗入刺激鼻黏膜导致鼻涕增多,往往冲去痘苗而无效,后多不用。四是“水苗法”,取痘痂20~30粒研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7天左右发热见痘,为种痘成功。此法为我国古代人痘接种法中效果最好的,可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即便发病亦可减轻病情。
后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人发现如果用接种多次的痘痂制作疫苗,则起效的同时毒性会减弱。
据记载,清代初期,安徽安庆有一位世代行医的张姓医师,沿袭人痘接种已有三代。他采取的方法是:采取患天花儿童的痘浆,贮藏于专门的小瓶内,埋在土里待用,使用时将所贮藏的痘浆稀释,用来染衣物,并让小孩穿上。据说穿上三天后,小孩全身便会有痘疹萌芽,十日后痘疮就逐渐萎缩,被接种的人也就痊愈了。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有效地保护了我国人民的健康,而且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俄国医生来到北京学习种人痘的方法,不久又从俄国传至土耳其,随即传入英国和欧洲各地。18世纪中叶,人痘接种法已传遍欧亚大陆。1796年,英国人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1805年传入我国。因为牛痘比人痘更加安全,我国也逐渐用种牛痘代替了种人痘,并改进了种痘技术。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3-26 06:52
41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2:41:07 | 只看该作者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明末清初吴又可的《瘟疫论》、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条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雷少逸的《时病论》等著作都是古代中医防治瘟疫的理论与临床技术的总结性专著。
40
发表于 2020-3-25 21:51: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9
发表于 2020-3-25 21:50: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8
发表于 2020-3-25 21:48: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5:48 , Processed in 0.0650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