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17 07:0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近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授汤钊猷来到第122期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围绕2019年新作《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讲述自己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为何要创中国新医学

过去几百年的闭关自守,导致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落后于世界。所以,在未来的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我觉得“洋为中用”会成为主流、成为常态。但中国医学不能长期作为西方医学的延伸,我们能否超越西方医学,以及如何超越西方医学,是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毛泽东主席在20世纪50年代就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西医要跟中医学习,具备两套本领,以便中西医结合,有统一的中国新医学、新药学。”他还强调,单有西医没有中医不行,有中医没有西医也不行。

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对中西医结合也有很好的论述。他说,“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中医的特点在于从整体、从系统来看问题,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中医这个宝库,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打开后,才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而这项工作又必须建立在对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上。”

领导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当前科技呈井喷式的发展,我觉得更需要运用中国思维来解决问题。高精尖技术,我们的确要学习掌握,但我们还要处理好“学习”与“质疑”的关系。如果不学习、光质疑,就如同过去几百年的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如果光学习、不质疑,就会全盘西化,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对于“洋为中用”,要秉持既学习又质疑的态度,如此才能实现超越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是新医学核心

我从医65年,感到现代医学虽然称不上十全十美,但的确成绩卓着。如据美国统计,1953年癌症的5年生存率是35%,2005年已经提高到68%。虽然进展明显,但我觉得未获全胜。今年又有文章说,有1/3抗癌药(主要是分子靶向药物)在上市几年后都无法获得总生存数据,这就说明它们治疗癌症的功效到现在都未完全得到确认。

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医学逐渐聚焦到“病”的局部,而难以兼顾到“病人”的整体。中医因为几千年都没有离开整体,没有脱离实践,所以它在宏观方面更胜于西医,但在微观方面远不如西方医学。所以,中西医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取长补短的伙伴。那么,“西医技术+中医理念”能否作为新医学的一个方向呢?

我是外科医生,给很多病人开过刀,没想到我的几位家人都生了需要开刀的疾病,而最后都没有开刀就治好了。1987年,我91岁的母亲得了急性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当时我在国外出差,我的老师来到家里给母亲看病,建议马上开刀,家人都不同意做手术。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母亲腹腔里已经有很多液体在流动了,但仍坚决不肯住院。于是我只能每天给母亲打点滴,本来应该打四瓶,但她只同意打一瓶,而且一瓶点滴中只用抗生素正常药量的1/4。我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曾参与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116例”。所以,我每天两次用针灸刺激母亲的足三里穴。这样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母亲的病仅用9天就治愈了。我还曾用针灸先后治好了儿子及夫人的阑尾炎,都没有复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取得疗效必有其科学道理。《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我刚刚讲的病例就体现了这一点,验证了减少侵入性治疗的合理性,而且我觉得这可能是医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新医学的核心就是中西医结合,局部和整体结合,微观与宏观互补。

新医学重点应是“西学中”

创中国新医学是双向而行的,可以“中学西”,也可以“西学中”,但重点还是“西学中”,因为西医仍是世界医学的主流。“西学中”的“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医核心理念,二是中华文明精髓。

我并不是说现在西医都去学中医来开中药方。我现在都不敢随便开,因为确实很难,至少要学两三年才可以。但中华文明精髓是可以学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华三经”,即《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我曾三读《黄帝内经》,并从《孙子兵法》和孔子、老子思想中寻找“古为今用”的答案。

我和夫人李其松教授是西医大学同窗,1959年,她响应号召参加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专门学习中医。1965年,她还入选了以我国着名内科专家张孝骞教授为首的三人专家组为高层首长看病。半个多世纪以来,我看到她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好了不少西医治不好的病。

创中国新医学,我认为需要分两步走。一是“洋为中用+中国思维”,二是“中西医结合”。值得强调的是,“中西医结合”不同于“中西医并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就有过深刻的教训。有位病人的肿瘤很大,于是我们就采用大剂量化疗,三周后肿瘤就缩小了,可没想到第六周肿瘤比原来更大了。后来我们想单纯用化疗不行,就加用清热解毒中药进行治疗,而且不断增加药量,一两不行用五两,五两不行用一斤,结果病人很快就出现呕血、肝脏破裂等症状。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在化疗“攻”的时候,中医就需要“补”,而不是一起“攻”。

“中西医结合”是指根据中西医各自的长短,结合病人情况,从整体考虑,选用合适的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以达到互补。除局部和整体互补之外,东西方医学在微观与宏观、辨病与辨证、攻邪与扶正等方面均可能互补。寻找二者互补的方面,将对临床医学产生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然,中西医结合还需要适当的政策支持。1.在西医的教学中增加中医内容,比如《黄帝内经》的课程。2.落实西医脱产、离职学习中医的制度,调整“西学中”学者职称晋升的政策。3.落实研究机构点面结合的问题。我注意到很多所谓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机构中,研究人员很多,但都没有学过中医。4.增加中西医结合研究基金。5.重视中西医两方“和”文化的熏陶,中西医要互相尊敬,取长补短,并注意舆论导向。

医学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个人的生老病死,更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我们要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梳理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思维的中国新医学,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https://mp.weixin.qq.com/s/iXq-gwmB0bI_nFvX6z22jg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7:09: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9-28 17:00
西医以西方科学为标准,中医以阴阳五行为标准,所以鸡同鸭讲。需要一个翻译,一个中介,既懂中医,又 ...

21
发表于 2019-9-28 17:00:03 | 只看该作者

   西医以西方科学为标准,中医以阴阳五行为标准,所以鸡同鸭讲。需要一个翻译,一个中介,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人做翻译,或者借助中英文词典,现在有了软件,方便多了。中西医融合观,证态体系就是这个中介,翻译软件。

点评

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8 17:09
20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6:11:3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9-28 15:42
谢谢先生费了那么多脑子,不容易,赞一个。这就是讨论问题的正确态度。

谢谢!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6:10:5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9-28 15:43
可是到现在中西医还鸡同鸭讲难以交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

说中西医。
18
发表于 2019-9-28 15:43:5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9-9-28 00:18
西医中国化、中医化,你这个主意很好很奇葩我很赞同啊。西医进入中国后,一直在吸收中国的、中医的元素, ...

可是到现在中西医还鸡同鸭讲难以交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道理很简单,因为你始终把西方科学作为标准。

点评

说中西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8 16:10
17
发表于 2019-9-28 15:42:1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9-9-28 01:13
杏先生您好!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具体应当这么做:

第一,还原中医经典,弄清楚中医经典的本意。

         
谢谢先生费了那么多脑子,不容易,赞一个。这就是讨论问题的正确态度。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8 16:11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3:32:14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9-9-28 13:14
谢谢先生耐心的回复!赞赏先生的思路与方法!

很好。
15
发表于 2019-9-28 13:14:09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9-9-28 01:13
杏先生您好!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具体应当这么做:

第一,还原中医经典,弄清楚中医经典的本意。

谢谢先生耐心的回复!赞赏先生的思路与方法!

点评

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8 13:3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26:4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9-28 10:53
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是由下面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第一,2000多年以来, ...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4:59 , Processed in 1.525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