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8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物辨证法的医学略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12 10:2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19-8-12 10:29 编辑

                                       道物辨证法的医学略论

                                                                                 湖北省阳新县第三人民医院

                                                                                              周现强
                                                                                       【再次修正稿】


        哲学的二十一世纪,已经到了系统综合的时代【上古时代的祖宗们(伏羲和黄帝)已有整合,是被商周时代的封建‘神道设教’与战国时代的‘学术纷争’埋没了,仅是老子、庄子、周敦颐、朱熹等中继人在承担着真义的责任】。只有把分别处在宏观和微观、唯道或唯物上的哲学予以正确的系统化性整理、进行有机的综合,才能对自然与社会各门类的科学与技术起到指导作用。如此,医学也就不能脱离哲学为指导与运用的源头活水,而医是以人为对象的实在,人是自然之子,是一个小宇宙,站在宇宙自然的广度上对人的研究有着非常完备合理的内涵。因为人有高级的精神意识活动,任何事物不能形同人的综合性功能相比美。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的道法阴阳的自然法则原理。认知人体“常态”与防治“失态”性的疾病,有其不易之道,为“有道而来,有道而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因此对于人的问题必须放在“道”这个过程状态和“物”的功构实体的偶联互补、协同承制自然的逻辑方法【从繁体的“羅”字在其上面是四字,四字代表四面八方,具有东西南北中的空间意义;下面是“维”字,即四面八方网络维系在一起的意义,两字整合起来是“羅”字时空的整体观念;羅字加走之,是事物在时空的“四维一挚在行”的差异守度性“升降出入”交易运动的相互作用过程——太极】的人体效应场上予以探讨,在笔者的看来有着全面性与完整性的规律可寻,不但可以说明人体,也可用到社会与自然上的各个不同领域。
         于当前,存在着的许多“辩证法”是不全面与不完整的,并且把“辨”字都错认为“辩”的空谈性的错别字,而古人在讲阴阳虚实,在辨认其差异性的交易生运化,“差异性”【古语里是“盈亏往来涨落”、现在称为“梯度差”】的“交易”【相互作用】生运化,示意了整体与活体上的“形与神俱”,指出了既有“太空”的“道虚”之用、又有“星球”的“实体”的协同“兼容共利”关系,是虚实一体、交易互补上的无“对立矛盾”【在常态社会中人们不断地在调理化解着对立矛盾】性的健顺运化。证明此理,并不是分别的“唯物”、也不是分别的“唯道”,单纯的“唯物”或“唯道”、分别是站在“地球实体上”【现时的唯物论者】或是站在“太空虚体上”【过时的唯物论者(无极)——佛教与道教】的偏门立论、用来说话和办事,在办偏离宇宙整体之事。古人用“法于自然、和于术数”,意为自然为宇宙的“太极”整体一统的“阴阳虚实”,用阴阳虚实的运化“数理”表征自然,又把人体当着个“小自然”,用“道法自然”的认知办法予以相应的表征人体,再用人体证明自然,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事情,而人体在大体上是通过“道物偶联”的差异有机协同交易互补作用【相互作用】功构而就【道中有物在运、物中存道既济】——人体的各种道【呼吸、消化、血循、泌尿、经络等的“以道运物”和“以物组道”的体制并不浮说,而且同宇宙一样的非常的实际】在传导化物。所以据此,本人在同上述相符的情况下,继古承新的创建了——“道物辨病辨证法”【道物协同互补承制自然论】。于是,相应的组建了“病证合辨与辨治”的统一理论,再也不是分别的“辩病”或“辩证”性的分割走偏,用口辩无凭更正为辨别与思辨的“辨”。

点评

哲学、医学是两个概念。先生以哲学认识医学。  发表于 2019-8-14 17:4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11:4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2-2 11:51 编辑
陈正桐 发表于 2019-9-10 09:39
一言以蔽之,动态平衡。中态即平衡之态,这个平衡之态是在阴阳相荡的大环境中实现的,阴阳升降沉浮,是圆 ...

从水平仪和度量衡来看,其分别见到的是水泡与指针及杠杆居中处于同一平面的“不动”!才是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了!从中可见是“静止不动”的征象!这是一种无生命力的现象——尸体而己!而且还是平面线性的噱头。而人体、自然、社会都是立体多维网络层次的稳态或欠稳态秩序体系,而人体的饮食津微、气血精液在依椐内外环境的“差异”【梯度差、浓度差、渗透压差、膜内外差、正负压力差等】在不断推动着吸收、运输、组织、产能、排泄的守度“升降出入、盈亏涨落、消息往来、循环不断”的杜故纳新活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的征象!才是活着的生命。于此,“平衡”是尸体、“动态”是生命,二者组词在一起,不伦不类,是死还是活!?概念含糊不清,到了如今精确的年代了,还在恍惚、定义难明,可见今天中医人还在言说“阴阳平衡或动态平衡”的头脑昏沌、界定能力太差、是非不明,缺乏开明的脑筋、太差人意的了,多次反复的“伪论”被世上误传千万次也就成为“真理”了?!可笑到了极端,到当前这类人们还在占绝大多数,难怪中医学到了如此的厄运在很难挽救?!形成一股势力很大的逆流,给传统中医学的正确继承与正常释义的拯救产生出严重的阻力难题【在此申明,对事不对人】。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10:5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2-2 10:55 编辑
中医新思维 发表于 2019-9-8 15:51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医有医道。
这三个道不是一回事。岂能协同?
天道是大自然遵循的法则;

       这三个道是层次相连的关系,不能人为短见的予以割裂,否则断层的不关大自然的生态整体。希望人们都有大视野、全格局,只有站在峰顶、才能一览众山小的一览无余。
36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10:46:4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9-8 06:48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先生否定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唯心与唯物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协调的,实际上是二 ...

       道与物协同运化在一起,是偶联着的阴阳,而阴阳的有机组合便是太极的一元论,太极层次之下的阴阳才是二元论,阴阳层次之下的精气神是三元论,精气神层次之下的五行运化是五元论,这些论从上到下从来也不独立过,总是在维持多维网络、层次关联的协同承制于一个大整体的自然生态法则。古人就有了“论太极不议阴阳、则无太极,议阴阳不论太极、则无阴阳”的诚诫。否则,人们就找不着“整体和正气”,这种解读是不矛盾与无矛盾的征象,也与新物理学中的“正负电子绕着原子核跃迁和走穴的守度转运供能”的无矛盾、无对立、非平衡、差异自动化的交易性协同互补运化产能是相一致的!庄子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其均为匀、其一太极,在表达着不同层次的整体,整体的运化“守度”【既无太过、也无不及,亢则害、亏则损,承乃制、制则生化——概率论、标度律、标量规范生命阈值频谱、道规德矩、中态公约度】。这些都是“上以下为基、左以右为邻、万丈高楼凭地起”的实际而论,不是那些割裂自然链条的歪门邪道。
35
发表于 2019-9-10 09:39:00 | 只看该作者
周现强 发表于 2019-8-12 20:08
3、道物辨证法的形式逻辑:
,
        总之,笔者的道物辨证法思想,是从古今分散哲学思想里以中庸之道( ...

一言以蔽之,动态平衡。中态即平衡之态,这个平衡之态是在阴阳相荡的大环境中实现的,阴阳升降沉浮,是圆运动的,是活泼泼的,因此平衡也是动态的,所以中态公约即动态平衡。

点评

从水平仪和度量衡来看,其分别见到的是水泡与指针及杠杆居中处于同一平面的“不动”!才是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了!从中可见是“静止不动”的征象!这是一种无生命力的现象——尸体而己!而且还是平面线性的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 11:45
34
发表于 2019-9-8 16:3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9-9-8 16:41 编辑

一物,本身有其一道。
没有生命的物及其自身的道,
与天道本身就是一个道,不存在“协同”之说。

有生命的物,其道始终都是在与天道抗衡,只有胜负之说。没有协同之理。

点评

先生说的真好!请继续。  发表于 2019-9-8 17:30
33
发表于 2019-9-8 16:28:48 | 只看该作者
人道追求长生不老,医道保人长生不老,

二者均违背天道。

天道只给人一个花甲子。
人道,医道,在天道面前,岂能协同?
32
发表于 2019-9-8 15:5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9-9-8 16:22 编辑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医有医道。
这三个道不是一回事。岂能协同?
天道是大自然遵循的法则;
人道是人类遵循的道德;
人类不遵循道德,自然法则就会惩罚人类。
医道挑战自然法则,
最终自然法则反过来戏弄医道。


点评

这三个道是层次相连的关系,否则断层的不关大自然的生态整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 10:50
31
发表于 2019-9-8 06:48:49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先生否定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唯心与唯物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协调的,实际上是二元论,道与物是协同的,是一对矛盾,应该得到同等的地位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同意世界归一,世界是“道与物”的矛盾统一,不能分离,缺一不可。

点评

道与物协同运化在一起,是偶联着的阴阳,而阴阳的有机组合便是太极的一元论,太极层次之下的阴阳才是二元论,阴阳层次之下的精气神是三元论,精气神层次之下的五行运化是五元论,这些论从上到下从来也不独立过,总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 10:46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2:05:55 | 只看该作者
【过时的唯物论者(无极)——佛教与道教】


这括号内的唯物论,搞错了,更正为唯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8 00:54 , Processed in 0.0544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