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180|回复: 6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不是玄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11-29 19:2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不是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兴起的研究和解说《老子》、《庄子》和《周易》的“三玄”哲学流派。山、医、命、卜、相,为玄学五术。可见玄学之医,是用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推论。

  中医不是玄学,中医无关“三玄”哲学,也无关山、医、命、卜、相五术,是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经典为根据的理、法、方药具备的人体结构,人体生命,人体病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医不是哲学,不是文化,但是中医不是没有哲理,中医不是没有文化,中医的哲理与文化是中医人体生命的运动和具体纪实。

  何谓中医?中者,一竪通天贯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化气,阴成形,一个口字橫立天地之间,上食天气,下食地气,岂非“天地气交,命之曰人”乎?可见中是天地之中,是人体,承载的是生命的气化和生化运动。医是人体生命病治的理论和方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67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20:54:11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3-11 22:51
两会代表有人提议,抓基础学科的研究,我很赞成。中医要振兴,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抓 ...

自然科学有基础,也就是理论。中医就没有基错理论吗?任何学说都有基础理论,没有理论就没有学术。
566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22:51:26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3-11 22:41
文化的表现是文明,没有文化的人,表现就粗野,愚昧,蛮横,李先生还是学点文化吧。

两会代表有人提议,抓基础学科的研究,我很赞成。中医要振兴,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抓起,是解决中医振兴的根本途径。
565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22:41:23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3-5 22:06
教授无声了,请把你的认识,用临床来检验。不要一叶彰目。

文化的表现是文明,没有文化的人,表现就粗野,愚昧,蛮横,李先生还是学点文化吧。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22:06:4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3-1 20:45
你呀,啥也不懂,空头叫授。科学是人对实践的认识,并经得起实践的验证成果。

教授无声了,请把你的认识,用临床来检验。不要一叶彰目。
563
 楼主| 发表于 2019-3-1 20:45:07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ABC 发表于 2019-3-1 17:17
医学不需要哲学的批准,不需要文化的批准,不需要科学的批准,只需要人体生命的实践验证。

科学能认识 ...

你呀,啥也不懂,空头叫授。科学是人对实践的认识,并经得起实践的验证成果。
562
发表于 2019-3-1 17:20:50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ABC 发表于 2019-3-1 17:17
医学不需要哲学的批准,不需要文化的批准,不需要科学的批准,只需要人体生命的实践验证。

科学能认识 ...

《反对科学万能论》。
561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17:51:28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2-26 20:08
你好歹也是个教授,怎的如此糊涂。【北方蒙古人能把冰冻成冰棒的肢体,用冷处继续冰雪搓揉后变成发软变白 ...

中医理论是在中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医的实践,是对解剖的脏腑,经络,以及呼吸,饮食的生理和语言、情感,思维关系的统一认识,也就是对生命和人体的认识。所以说,中医是医学,是人体生命之学,而不是哲学,不是文化,不是科学。中医理论的基础是气,是气化,阴阳是天地之道,五行是天地之道,天道是天体运行,运化寒暑燥湿风火六节之气,地道是木火土金水五形,万物生长化收藏,天地之道是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气交而生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哲学吗?这是文化吗?这是科学吗?这是自然之道,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天地之气的生化。《黄帝内经》没有河图洛书,没有太极八卦,当然同其理,其理用于天地人的气化之中,因此,中医是医学,是人体生命之学。医学不需要哲学的批准,不需要文化的批准,不需要科学的批准,只需要人体生命的实践验证。
56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0:08:14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ABC 发表于 2019-2-26 15:06
北方蒙古人能把冰冻成冰棒的肢体,用冷处继续冰雪搓揉后变成发软变白变细的柔软肢体,后穿衣自然复温,百 ...

你好歹也是个教授,怎的如此糊涂。【北方蒙古人能把冰冻成冰棒的肢体,用冷处继续冰雪搓揉后变成发软变白变细的柔软肢体,后穿衣自然复温,】不是寒极生热,而是冰雪搓揉生热。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11:56:20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2-25 21:58
中药之热,热的是气,少阴之气相火,少阴之气君火,中药从少阳,少阴本气而化就是热药。辛甘发散为阳,辛 ...

中医寒极生热与热极生寒的科学机制!
------------------------------寒极生热与热极生寒是哲学命题,依据是天体运动的循环性。中医的人体可不是【寒极生热与热极生寒】的机制,人体寒极与热极是生命危在旦息。
55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21:58:46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ABC 发表于 2019-2-25 12:30
中药热药说到底,是小生物碱引起发热!

中药之热,热的是气,少阴之气相火,少阴之气君火,中药从少阳,少阴本气而化就是热药。辛甘发散为阳,辛甘相合就是热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8 14:33 , Processed in 0.0760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