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栋医学论文集:《内经》消渴病病因病机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3 05:4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1-13 05:49 编辑

《内经》消渴病病因病机探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5期)

河间市人民医院  尹静  金栋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根据消渴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指西医学的糖尿病。”[1]此乃目前高校教材对消渴病的病名解释。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因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尚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热中、中热、风消、消、食亦等名称。纵览《内经》全书发现,由于人体感受外邪、不得入里、郁而化热,或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津亏血少,或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肠)积热内蕴,或素体肥胖,或情志失调、郁而化热,或脏腑寒热相移等是引起消渴病的原因,而燥热偏盛,阴津亏耗是其主要病机。兹不揣浅陋,就其病因病机探讨如下。

1、感受外邪不得入里郁而化热
《内经》认为,凡风寒暑湿(雨)等外邪,客于皮肤肌表,不得入里,郁而不解,可化热而伤津耗液,引起消渴病。如《灵枢·五变》:“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为消瘅。”消瘅即消渴病,如唐·杨上善《太素·摄生》:“多饮消食,即消瘅病也。瘅,热也。”[2]明·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云:“消瘅者,多饥渴而肉瘦。”[3]

又《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热也,则消肌肉。”《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腘(音俊 jun)破。”热邪炽盛,可消津耗液,日久肌肉失于濡养而消瘦可成消渴之疾。如《灵枢•五变》云:“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素问·风论》又云:“风气与阳明入胃……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热中即消渴病,如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多饮数溲,谓之热中。”[4]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云:“热中,病名。症见身热消谷善饥多饮多尿等。”[5]

中医认为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多种致病因素[6]。

西医学认为,病毒感染可破坏胰岛细胞,或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发糖尿病[7]。

2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津亏血少
《内经》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或脆弱,脏腑功能减退,则津液无所生,血液枯燥,引起消渴病。如《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又《灵枢·本脏》:“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脆,则苦病消瘅易伤”、“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等有五脏脆弱之说。脆,即柔脆、脆弱。《太素·五脏命分》:“五脏柔脆,神亦柔脆,故脏柔脆人血脉上行,转而为热消肌肤,故病消瘅、热中也。”[2]

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心脉……微小为消瘅”、“肺脉……微小为消瘅”、“肝脉……微小为消瘅”、“脾脉……微小为消瘅”、“肾脉……微小为消瘅”。五脏微小之脉,乃气血俱少、阴津不足所致,如此则多内热,而成消渴病。杨上善曰:“微小气血俱少,故多内热,热消肌肉也。”[2]《灵枢注证发微》云:“心脉而为小之微,则血液枯燥,病为消瘅也。”[3]

西医学认为,糖尿病具有强力的基因遗传,即遗传易感学说。有研究证明,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即易感性的人,胰岛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刺激,胰岛素不能被充分利用,则易发生糖尿病[7]。

3、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积热或肠胃燥热
3.1 脾胃积热《内经》认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可致脾胃积热内蕴,伤津耗液,引起消渴病。如《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此当指口渴善饮水,是症状名称,即后世三消证之“上消”,非为目前消渴病之疾病名称。如《素问注证发微》云:“刘河间曰:‘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盖指上消而言。”[4]明·吴昆《素问吴注》:“‘消渴’,饮水善消而渴不已也。”[8]明·张介宾《类经十六卷·消瘅热中》云:“《奇病论》之云‘消渴’,即上消也。”[9]《素问·腹中论篇》:“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粱,是不合其心。”《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消瘅……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高粱即膏粱。膏,肥脂油膏、肥美厚味;粱,精细谷物、甘甜美品。

3.2  肠胃燥热 《内经》认为,阳明胃肠燥热,则消谷伤津耗液,发为消渴病。如《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二阳结,谓之消。”二阳即阳明也,消即消渴病。《素问·阴阳类论》云:“所谓二阳者,阳明也。”《素问注证发微》云:“二阳者,足阳明胃也。胃中热盛,津液枯涸,水谷即消,谓之曰消。”[4]《类经十三卷·阴阳发病》云:“阳邪留结肠胃,则消渴善饥,其病曰消。”[9]此指后世三消证之“中消”,亦名消中,表现为消谷善饥而消瘦,即“善食而瘦”。《素问·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消中即消渴病,《类经十七卷·病成而变》云:“瘅,热邪也。热积于内,当病为消中,善食易饥也。”[9]

又《灵枢·师传》:“夫中热消瘅则便寒,……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灵枢·五癃津液别》:“中热则胃中消谷。”中热,指肠胃中热所致消渴病,如《太素·顺养》云:“中,肠胃中也。肠胃中热,多消饮食,即消瘅病也。”[2]《灵枢·五邪》:“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有余,指阳明胃热。如《灵枢注证发微》注:“胃为阳经,而胃之邪气有余,则不足者不能胜有余也,其病为胃胜,当为热中而善饥。”[3]

西医学认为,当营养相对增加,活动相对减少时,脂肪成分相对增多,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靶细胞内也有受体后缺陷,对胰岛素的不敏感或胰岛素抵抗也就形成,糖尿病则随之发生[7]。

4、形体肥胖积热内蕴
《内经》认为,若体质肥胖,则积热内蕴,可消烁肌肤,伤津耗液,引起消渴病。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消瘅……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素问·腹中论》云:“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素问·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

肥即肥胖。富贵之人,膏粱厚味,油脂油膏,精美食品食入过多,可致肥胖。形体肥胖,或家族遗传,或与过食肥甘厚味有关。

西医学认为,肥胖与糖尿病有明确的相关性。这是因为肥胖者血脂增高,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或摄食过度造成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负荷过重,导致胰岛素抵抗等[7],可诱发糖尿病。

5、情志失调郁而化热
《内经》认为,若情志失调,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可郁而化热,则消烁肌肤,伤津耗液,引起消渴病。如《灵枢·五变》:“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由肝血、肝气所化,故云肝在志为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和全身气机的作用,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的意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若郁怒、暴怒则伤肝,既可以肝郁化火,消烁肌肤,伤津耗液,引起消渴病;又可肝气亢逆,上冲心脑,发生胸痹、中风、晕厥等病证;还可导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瘀血”等病理因素。故无论是胸痹、中风,还是消渴病等,都与情志失调有关,而且在其病理发展过程中与“瘀血”的关系更大。另外“瘀血”与消渴病多种并发症有关。因此情志失调,既是诱发消渴病的重要因素,又是加重消渴病的重要条件。

西医学认为,因为情绪的激动、精神的紧张、心里的压力以及突然临之的创伤等,会引起某些应急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这些应急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7]。所以长期精神神经因素的存在,可诱发糖尿病。

    6、脏腑寒热相移发为消渴
《内经》认为,脏腑之间有寒热邪气,或寒郁化热,或脏热炽盛,可相互转移,则消津耗液,引起消渴病。《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心肺同居上焦,位置最近,若心有寒邪可移于肺,肺得寒邪郁而化热,则热邪消津耗液,肺焦为渴,故名肺消(上消)。如《太素·寒热相移》云:“心将寒气与肺,肺得寒发热,肺焦为渴,名曰肺消。”[2]

《气厥论》又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心肺同居上焦膈上,心火热邪传之于肺而膈热,膈上之津液耗竭,膈热消饮多渴,故名膈消(上消)。张志聪云:“膈消者,膈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10]。

《气厥论》又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王冰注:“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亦,易也。”[11]《黄帝内经素问校释》:“食亦:病名。其症消谷善食,而身体消瘦无力。”[12]胃肠相接,同属阳明,若大肠有热邪,燥热之气上行反逆乘胃,则阳明燥热,而消津耗液,故虽能消谷善食然肌肉却消瘦,引起消渴病(中消),亦名食亦。

7、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与西医学相吻。其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不得入里、郁而化热,或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津亏血少,或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肠)积热内蕴,或素体肥胖,或情志失调、郁而化热,或脏腑寒热相移等,而燥热偏盛,阴津亏耗是其主要病机。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07-408
[2]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133,477,3,794
[3]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61,37,249
[4]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53,92,93
[5]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34
[6]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8
[7]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主编.实用糖尿病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27,3,38,3
[8]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04
[9]张介宾.类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44,399,585,
[10]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338
[11]王冰注解,林亿补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45-246
[12]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8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35 , Processed in 0.0580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