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虚体质就是中医的阳虚病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10-12 09:1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阳虚体质就是中医的阳虚病证
近来读了王琦教授近几年的几本著作,《中医体质学》2008版、《人体九种》、《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九种体质生活手册》、《中医治未病解读》。几本书的内容和思路可以说都是相同的。在书中他把十三亿中国人的体质分成了九种类型,即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平和体质。王教授对阳虚、阴虚、气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的研究从发病的原因、病的症状、药物治疗、生活调理、养生预防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看过之后,收益颇丰。
在反复阅读中发现,在九种类型中除特禀体质与平和体质外,其他七种体质类型实际上都是中医的病证。为了说明问题,我选《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中怕冷派——阳虚体质来做一个分析。开头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叫李玉茹的女性,春天里裹着厚实的羽绒衣,春夏秋冬因为晚上怕冷要丈夫抱着入睡,身体冷得让抱着她的丈夫每次都要打几个寒战,性欲冷淡没有亲热的兴致,后来老公有了离异的打算。王教授告诉她:“只是阳虚了”。接着还有一个病例,一个党校干部的夫人,怕冷怕到不敢出户,教授到家出诊,病人家里温度正常,门上挂着厚厚棉被做成的门帘,病人躺在被子里,因为怕冷连手都不敢伸出来,切脉是在被子里进行的。看了下舌象,王教授下了结论:“整个一个阳虚证”。在这一段的第一个‘现实问题’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平常特别怕冷,而且一年四季都这样,特别是冬天,手脚冰凉,喜欢吃热的东西,稍微吃一点凉的食物就拉肚子。平常精神不振,没有活力;观察舌象,白润润、水汪汪的;脸色柔白或淡白色;性格内向,不喜运动,喜欢安静。这样的情况,是否已经成了阳虚体质?”教授回答:“可以这样说。”答案是肯定的。以上的论述可以说就是王教授对阳虚体质类型的看法。
王教授所谈的阳虚体质是不是中医的阳虚病证呢?其实教授已经说了。第一个病人叫“只是阳虚了”;第二个病人叫“整个一个阳虚证”。如上所述的两个病例不叫病人,还仅仅是体质问题,实在令人费解。王教授在他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把阳虚体质总结为:“阳虚质(C型)总体特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型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让我们再结合一些文献来认论这个问题。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阳虚证临床表现:“畏寒,肢冷,口淡不喝,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不利,大便稀薄,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阳虚的辨证依据是:病久体弱,以畏寒、肢凉、小便清长、面白舌淡等为主要表现。”;《辞海》阳虚条:“阳气虚衰的病变。阳气有温暧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出现虚寒的现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大便清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我把王教授所提到的阳虚体质的症状,在不说明的情况下,向一些老教授、主任医师和一些中青年医师咨询过,他们的答案都是相同的,就是中医的阳虚病证。其中党校干部的夫人,王教授是用桂枝附子汤治疗的,也从处方用药方面说明了这一点。
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82页说:“由于中医体质理论中对病理体质现象的论述是应用中医的基本术语,证候的论述也是应用中医的基本术语,从而出现了对体质与证候关系的概念界定不清,如阳虚质与阳虚证,阴虚质与阴虚证等。”并且提出了9个方面来进行界定。但我们还是弄不明白不同在什么地方。他的体质理论中的病理现象与证候的病理现象,同为人的机体的病理现象,怎么会有九个方面的区别呢?
在《在九种体质使用手册》一书005页王教授说:“手足冰凉,不敢吹空调,反映在我们身上,就是身体机能产热不够,用中医方面的话说,就是阳虚。这种人在中医体质学上,就被称为阳虚体质。”这就是说中医学中的阳虚就是王氏中医体质学中的阳虚体质。阳虚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证和证候,既然中医的阳虚就是王氏体质学的阳虚体质,证候与体质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006页王教授说:““阳虚”应该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了肾阳、脾阳、心阳等等,通俗一点讲,就是生命之火不够旺盛。我们就把这一类人归纳为阳虚体质。”阳虚证在中医学的概念里,确实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中医八纲辨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纲领中,虚实辨证中的子纲。它是把心阳虚、肺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一系列阳虚病证的共性特征,通过综合和概括而形成的一个证候群。任何一种阳虚病证,除了自身的特点之外,必须有阳虚证的共性,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病证或证候。由于阳虚证是以阳气虚,不能温养机体为特点,也就是说的身体机能产热不够。所以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系列虚寒之象。与寒实证的寒象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王教授也承认他的阳虚体质实质上就是中医学中的阳虚病证。
王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的7、16、17页说:“长此以往,慢慢就形成了阳虚体质。”“久而久之,就形成阳虚体质。”“长此以往,肾中阳气耗损过度,心阳之气也受到损伤,也会造成阳虚体质。”强调了他的阳虚体质是慢慢地形成的。中医虚证本身在大多情况下也都是慢慢地形成的。都有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损耗总是一点一点的发生的。这也是中医虚证的一个特点,阳虚证也不例外。大出血突然引起的血虚、气脱;急性吐泻所引起的阴伤、亡阴、亡阳。那都是一些特殊的情况。中医的阳虚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并没有质的区别,不能因为症状轻就是阳虚,症状重就是体质,症状再重就是阳虚病证;阳虚时间短就是阳虚,时间长了就成了体质,再长了就成了阳虚病证。在中医学里是没有这样的道理的。
《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13页)有一个“阳虚了,疾病就找来了”的标题。我们摘录几段:“如果我们的身体出了问题,首先应该考虑自已是什么体质。那么阳虚体质的人,又会有怎样的发病倾向呢?王琦解答:阳气虚的人容易得痹证,因为风寒侵袭时,阳气的抵御的能力不够,温煦的能力不够,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痹’就是不通,就易得关节炎、咳嗽、哮喘、慢性肠炎、泄泻、男子阳痿、女子痛经。。。。。。人的阳气,具体是那儿虚呢?王琦解答:阳虚是一个总的表达,你这个人阳虚怕冷,是由于身体脏腑功能失调,可能和他人的阳虚还不一样。所以肺阳虚的人他可能是咳嗽、哮喘,当以温药和之;卫阳虚的时候,他可能就是怕冷,四肢不温,对空气的耐受性差,但他只表现在外,没有什么咳嗽、喘这些东西;而脾肾阳虚就表现为拉肚子。”阳虚了就要生病,阳虚是一个总的表达,阳虚了虚在那儿,是肺阳虚、卫阳虚、心阳虚、脾阳虚还是肾阳虚,病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阳虚又感受了邪气,由于邪气不同,得的病也各不相同。在王教授的论述里,我们可看到,阳虚证与阳虚体质是相提并论的。他说的阳气虚、阳虚就是他的体质学中的阳虚体质类型。王教授说:“那么阳虚体质的人,又会有怎样的发病倾向呢?”后而的回答:“阳虚的人容易得。。。。。。”也是把阳虚体质与阳虚证放在同样的位置,同样相提并论。阳虚体质也好,阳气虚也好,它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他总要与具体的脏腑相关联,表现出某些证候和病证。可以看出体质与证候的区分并不存在。把中医的阳虚病证说成阳虚偏颇体质也好,说成阳虚病理体质也好,都是中医的病证。阳气虚是阳虚的一个总的表达他认为阳气虚是病,是证候,阳虚体质不是病,不是证候,如果把阳气虚落实到具体的脏腑,如肺阳虚的咳嗽、卫阳虚的怕冷、脾肾阳虚的拉肚子,就是病就是证候,教授的这这种观点符合逻辑吗?
对阳虚质体质类型的体质分析,王教授说:“由于阳气亏虚,机体失却温煦,故形体白胖,肌肉松软,平素畏冷,手足不温,面色晄白,目胞晦黯,口唇色淡;阳虚神失温养,则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阳气虚亏,肌腠不固,则毛发易落,易出汗;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则见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阳虚鼓动无力,脉象沉迟;阳虚水湿不化,则口淡不喝;阳虚不能温化和蒸腾津液上承,则喜热饮食。”从这里是无法看出阳虚证与阳虚质的区别的,因为阳虚体质本来就是阳虚证。它的病机病理分析自然是一样的。王教授所说的体质分析,实质上就是中医学的病理病机分析,它们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
阳气虚是病,阳气虚可以包容肺阳虚、卫阳虚、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多个证候。也可以同时兼见几种证候。在王教授的论述里,阳虚体质就等同于阳气虚。却又说:“体质可以包容多个证候,而证候不能包容多种体质。”“体质类型是非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及病理表现,而证候是疾病状态下的临床分型。”阳虚、阳气虚不是病,阳气虚的分型肺阳虚、卫阳虚、心阳虚、脾阳虚和肾阳虚就成了病。实在太难理解了。
王教授说:体质类型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禀赋在体质类型的形成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36页)禀赋遗传论中所说:“可以说个体的气血差异,是先天禀赋因素在体质差异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阴阳方面,若先天禀赋充足,则体质无偏,即属平和质;若先天禀赋不足,则视其不足的表现,导致各种体质类型,或阳不足,或阴不足,或气血不足等,出现“素体阴虚”、“素体阳虚”、或“素体气血俱不足者”。这种先天禀赋差异的存在,成为各种体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若素禀阴不足者,一般多发展为“瘦长型”的“阴虚质”;素禀阳不足者,则又成为肥胖型的“痰湿质”的潜在因素。因此,先天禀赋的差异,是导致体质差异的内在条件。”是说体质类型的形成,必须以先天禀赋为内在条件。但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07页)又说:“事实上,除了少部分人属于先天阳气不足,我们大部分人的阳虚都是后天造成的。”又说:“冰镇饮品,一点点损耗着阳气,。。。。。长此以往,慢慢就形成了阳虚体质。”说大多数阳虚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的阳气不足并没有关系。用自已的话否定了自已体质理论。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5
发表于 2018-10-13 22:14:5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13 07:11
体质,有正常的健康的体质和不正常不健康的体质(病理体质)。前者是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后者是相对稳定的 ...

"体质调理,我理解为恢复本来的体质即先天体质,先天体质弱,可以用药物或锻炼改善体质,但是很难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14
发表于 2018-10-13 16:39:32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13 06:26
需要调理的,需要辨证论治,以偏纠偏的体质,肯定是不正常,不健康的体质,即所谓的病理体质。正常的,健康 ...

谢谢陈总对我在15楼回帖的评分!
13
发表于 2018-10-13 14:26:14 | 只看该作者
需要调理的,需要辨证论治,以偏纠偏的体质,肯定是不正常,不健康的体质,即所谓的病理体质。正常的,健康的体质,是不需要调理,不存在以偏纠偏的。

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健康的,正常的,不需要调理干预的体质,即王琦教授所言的平和体质,本身可否分类?如同脾气的分类一样。
12
发表于 2018-10-13 14:0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0-13 08:30 编辑

人类群体因种族、先天禀赋、后天调摄、居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确实存在着体质差异,体质是常态。
内经·灵枢有两篇经文是专论人的体质的:
一是阴阳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此篇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人体禀赋不同的各种体质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又以五音的阴阳属性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合为二十五种人。其中木形之人分为上角、大角、左角(少角)、钛角(右角)、判角之人;火形之人分为上徵、质徵(太徵)、少徵、右徵、质判之人;土形之人分为上宫、太宫、加宫、少宫、左宫之人;金形之人分为上商、钛商、右商、左商、少商之人;水形之人分为上羽、大羽、少羽及众之为人,桎之为人五类。这种分类法把各种体质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比较简明,而每一类又以五音的阴阳属性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合为二十五种人就显得繁杂而机械。
二是通天篇第七十二,天,指先天禀赋。因文中主要论述人体的素质有阴阳气血偏多偏少之分,而这种差异皆出于先天禀赋,所以篇名为"通天"。此篇将人的体质性格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五种类型人的性情特点。所论阴阳五种类型的人,其意义如明·《类经•人有阴阳治五态》所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者,非如经络之三阴三阳也。盖以天禀之纯阴者日太阴,多阴少阳者日少阴,纯阳者为太阳,多阳少阴者日少阳,并阴阳和平之人,而分为五态也。此虽以禀赋为言,至于气血疾病之变,则亦有纯阴纯阳,寒热微甚,及阴阳和平之异也。故阳脏者偏宜于寒,阴脏者偏宜于热,或先阳而后变为阴者,或先阴而后变为阳者,皆医家不可不察也。"该篇还阐述五种类型人患病治疗上应有所不同,若不注意到体质上的特点,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并指出由于体质性格上有差异,也能引发不同的疾病,治疗上也应有所区别,这一点朝鲜的汉医比较重视,《四象新编》一书,就强调临床分型施治,即同一病证,如体质不同,治疗上就有显著的差别。朝鲜汉医学家李济马在《东医寿世保元》说过,他的理论就是源于本篇阴阳五态之人,去掉了阴阳和平型,把人的体质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型。(附图见后)通天篇把把阴阳平和人说的高大上,这就是内经·素问里面常提到的“圣人”。可是,现实中几乎没有这样的人。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气质不分好坏,所以,四种体质没有哪个体质好,哪个体质不好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只是患病后疾病相同而病证不尽相同,或病证相同,轻重、转归不尽相同,所以,施治也就各异。
内经这两篇关于人体质分类的论述和分类法,实际都是对正常人体质的分类,朝鲜汉医李济马的四型分类法也是如此,李济马的四型分类法与人血型分为A、B、O、AB四型、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不谋而合,在学术界颇受重视。
王琦的体质分类法,除了平和型、特禀型外,其他7种实质都是类病型分类法,即象病又不是病(或找不到具体的病)的常态体质分型,但却将每种类型的表现特点描述成了病理证候,使得二者混淆而界限不清,必然在学术上引起纷争。个人认为,王琦的九种体质分类法也并非毫无价值,在临床辨证论上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主要是应如陈总版主所说,应区别是基础病证还是继发病证及其标本关系。
以上仅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人的体质究竟应该怎样分型,尚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附图:李济马四象体质分类图

从左到右是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的典型体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
发表于 2018-10-13 07:24:27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0-12 13:11
王琦教授确立的中医“九体质说”,全中国中医界的所谓的“治未病中心”都在使用这个标准;王琦提出的体质分 ...

王琦教授确立的中医“九体质说”,全中国中医界的所谓的“治未病中心”都在使用这个标准;王琦提出的体质分类表现确实与相同名称的病理证候混淆不清,这是其缺陷。但人类群体确实存在着不同的体质,临床辨别体质的差异对于提高辨证论治准确度和治疗效果是非常有益的,如同一年龄段患相同病、证的几个人,因体质的不同,在治法和遣方用药上应有所不同,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一一个人观点,病理体质与一般病证的关系,可以当作证与证的关系来处理,是基础疾病与继发病变之关系,是标与本之关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18-10-13 07:11:29 | 只看该作者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10-12 14:26
是的,先天体质,后天很难用药物改变,所以,内经上古天真论告诫不要把先天的精气耗损了。

体质,有正常的健康的体质和不正常不健康的体质(病理体质)。前者是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后者是相对稳定的病理特性。一方面,因为"相对稳定",相对来说难以调节改变(包括药物);另一方面,难以调节改变,不等于不能。否则,先天不足后天补,或者"体质调理","调理体质"就不可行,没有必要了。

点评

"体质调理,我理解为恢复本来的体质即先天体质,先天体质弱,可以用药物或锻炼改善体质,但是很难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22:14
9
发表于 2018-10-12 22:2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谈玄说虚 于 2018-10-12 22:31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0-12 10:40
一般来讲,先天形成的、长期存在、药物很难改变的身体特点为体质;后天形成的,一时的身体状态,正确的治疗 ...

是的,先天体质,后天很难用药物改变,所以,内经上古天真论告诫不要把先天的精气耗损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
发表于 2018-10-12 21:11:58 | 只看该作者
王琦教授确立的中医“九体质说”,全中国中医界的所谓的“治未病中心”都在使用这个标准;王琦提出的体质分类表现确实与相同名称的病理证候混淆不清,这是其缺陷。但人类群体确实存在着不同的体质,临床辨别体质的差异对于提高辨证论治准确度和治疗效果是非常有益的,如同一年龄段患相同病、证的几个人,因体质的不同,在治法和遣方用药上应有所不同,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人的体质究竟应该怎样分类则值得进一步探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8-10-12 13:21:48 | 只看该作者
百度

王琦:体质划分实现因人制宜治未病
王琦说。 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这种特性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

一一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这个定义,只能适用于平和质体质,正常体质。不适用于病理体质,病理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病理状态,病理特性。

6
发表于 2018-10-12 13:15:21 | 只看该作者
正常的体质,是一种健康的,生理的状态。

异常的体质,所谓的病理体质,以某某方某某药命名的体质,需要用药物与食物进行调理调整(以偏纠偏)的体质,本质上都是一种特定的病理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10:20 , Processed in 0.0585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