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93|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论研究才是实现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关键(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8-4 09: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17 10:32 编辑

理论研究才是实现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界一直认为实验研究可以实现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所以,一旦国家提到要重视中医研究,就是拼命向国家伸手要钱,进行所谓探索性实验研究。三位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理论研究才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申维玺研究员谈到,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证”,用西医理论阐明中医证的概念、病与证的关系等是实现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基础,但这些问题都属于纯理论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中医证的本质和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等也基本上属于理论研究才能解决的科学问题。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2584&extra=&page=5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11:59:37 | 只看该作者
清热解毒的中药,从临床上看,其作用的途径不仅在于能直接或间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抗感染,更多的、更重要的作用应是能直接的调节改善机体炎症这一特异性病理状态。所谓的热、毒应是指炎症介质、炎症因子或相关的、相类似的一类病理性代谢产物及病理性代谢亢进状态,而不是指的细菌、病毒等概念。

抗炎、抗感染、与清热解毒[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18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11:57:4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8-5 12:57
清热具有多种类型,如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等等,根据药理研究,这类清热,体现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细 ...

清热具有多种类型,如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等等,根据药理研究,这类清热,体现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引起的“热”,如黄连、黄芩的作用之一,就是杀灭或抑制各种细菌和病毒,收到清热的功效。当然还有其它药理作用。

——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对象是证,是病理过程或状态,不是因,不是细菌或病毒。清热解毒药为例,其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但其主要的作用,不是抗菌抗病毒,而是病理过程或状态,炎(炎症),热(发热),毒(毒素)。

点评

糊涂  发表于 2018-8-8 19:16
17
发表于 2018-8-6 19:07: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病中,也是成绩显著,只是制定政策的人不懂中医,不允许中医参与,久而久之,也就荒废了。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热、血液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等疾病都有显著的成就,只是西方科学家不承认而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6
发表于 2018-8-6 18:5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8-6 18:52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8-6 07:05
中药中虽含有大量的抗菌、抗病毒的草药,但由于作用靶点不清,没有药敏试验,所以,抗菌素一经 ...

中西医融合观   既然如此,先生还用中药治病?说明,中医能够治的病,西医无能为力!中医已经超越了西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治病的范围,主要是慢性病,而中药在治慢性病和无菌性炎症方面,超过西医,所以,有时我会用中药。但有时也会用西药,分啥病。不达,应当承认,中医在治急危重病方面,是不靠谱的,否则不会被西医取代。  
15
发表于 2018-8-6 07:05:30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8-6 03:35
一般而言,对轻型炎症可以选用黄连素,对于重型则必须合用抗感染作用强的抗生素。

          中药中虽含有大量的抗菌、抗病毒的草药,但由于作用靶点不清,没有药敏试验,所以,抗菌素一经出现,对于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而言,在国内立即取代了中药治病。中医抗感染,几千年来只能凭个人经验使用,大多数中医掌握不好,即无经验者疗效不靠谱。张仲景族人200余人,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就是有力的证明。

点评

既然如此,先生还用中药治病?说明,中医能够治的病,西医无能为力!中医已经超越了西医!  发表于 2018-8-6 07:39
14
发表于 2018-8-5 20:5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8-5 20:5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5 07:55
自己糊涂。请先生运用现代药理学解释一下清热、降气、祛风!?

      清热具有多种类型,如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等等,根据药理研究,这类清热,体现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引起的“热”,如黄连、黄芩的作用之一,就是杀灭或抑制各种细菌和病毒,收到清热的功效。当然还有其它药理作用。      降气、祛风,都是药理作用。我就不给你讲了,暂时保密。
13
发表于 2018-8-5 08:0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5 09:5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5 07:55
自己糊涂。请先生运用现代药理学解释一下清热、降气、祛风!?

药理是指性的道就能解释了。而现代药理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哪解释的了啊?希望李教授别给王教授出难题了
12
发表于 2018-8-5 07:55:11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糊涂。请先生运用现代药理学解释一下清热、降气、祛风!?

点评

若药理是指用药性的道理就能解释了。而现代药理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哪解释的了啊?别给王教授出难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5 08:05
11
发表于 2018-8-5 07:16:37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8-4 10:27
中医理论包罗的内容很多,不知重点研究希望突破那些内容?个人猜测是八纲的内在关系吧。无知村人认 ...

药理的研究来逆推医理:依据清寒、清热、祛湿、降燥、养阴、抑阳等多种药物的效应来逆向推理对医理进行认识也不失为一条很理想的途径。个人对内经医学的探索就以发现某种现代物质与中医的清热药效应类似,某种能直接参与现代物质与中药的热性药效应类后异想天开地搞起来的,虽无什么有用的结果,但让笔者看到了内经理论步入现代的一线希望。
——————————————————————————————————
            中西药治病,实际上都是药理发挥作用。只不过中医所谓的药性,是从现象上归类罢了,对于内在的作用原理一无所知罢了。例如,止咳、清热,实际上都是药理作用表现的现象罢了。
      中医学界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思维固化、脑瓜子缺乏辨别能力。

点评

自己糊涂。请先生运用现代药理学解释一下清热?  发表于 2018-8-5 07:53
10
发表于 2018-8-5 07:0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8-5 07:11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8-5 05:34
中医理论再转化也必须是中医理论,如果完全转化成了所谓的“现代科学理论”。请问,那还是中医吗?如果把 ...

中医理论再转化也必须是中医理论,如果完全转化成了所谓的“现代科学理论”。请问,那还是中医吗?如果把“马”完全转化成了“牛”,那就是消灭了马了而已!请不要花言巧语的绕弯子了,如果消灭了中医,张老先生才感到“扬眉吐气”,那 你就远离中医,远离中国,也移民到欧美去好了!
——————————————————————————————
           千总版理解有误!不是别人绕弯子,是您理解不了,还需理清思路。
      中医理论形式是古代自然哲学理论形式,其中既含有哲学成分,又含有科学成分,同时在元气、阴阳等概念之中缺乏相应的必要联系,更重要的是缺乏功能与物质基础之间的联系。正因为具有这四个特点,所以,不仅中医人自己糊涂,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外人更是弄不明白。
      将中医理论转化为现代语言表达的现代科学理论,并不是变成了另外的离开中医思想的理论,而是保持中医思维方式,而在内容上能够与现代科学内涵相对应的理论形式,这样以来,中医理论就容易被现代人理解和接受了,也容易学会了,此时内容清晰可见,不再是稀里糊涂状态。只有在这时,中医理论的内涵才能被揭示、被发扬光大。
       您将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分别理解为牛和马,是理解上的错误。理论的核心是内涵,不是外表。张三穿黑衣服叫张三,张三换了一件白衣服,内涵还是张三。正如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古文不是牛,白话文不是马,只是语言形式不同罢了。并不是你理解的远离中医、远离中国,到欧美,不是一回事。再说,现代科学只是发源于欧美,并不是欧美的专利,它属于全世界的财富,您每天在家里,不是照样享受着现代科学带来的福利吗?你的电脑、手机,每天不都在用吗?为何要执着于发源地呢?况且,中国人也有许多科学发明呢!
      中医界还有不少糊涂人,把中医当成驴,把西医当成马,把中西医结合看成是骡子,这是低智商的幼稚想法。中西医都是治人体的病,病的内涵是一样的,只是认识不同,盲人措象,各自摸着一部分,导致治疗的形式不一样,所以,二者只能取长补短,而不是互相拒绝。拒绝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是人类医学的损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5 13:23 , Processed in 0.1290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