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46|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岳美中老大夫医话一则:谈专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5-27 19:3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5-27 13:37 编辑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这是徐氏临床心得,医家不传之秘。现在的人,不少动辄讲辨证论治,漫无边际,让人抓不住重心,这是没有真正读懂读遍中医的典籍,还限于一知半解之中。无怪治起病来,心无定见,越旋越远,处方用药,朝令夕改,寒热杂投,以致影响疗效。
       目前中医界似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不讲辨证施治,只强调专方、单药;一是只强调辨证施治,随证下药。两者均有所偏,未能称是。
       我认为,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对于有确实疗效的专方专药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宋代《局方》,虽然收录很杂,由官药局统一方药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的发展。但是,对于提倡专方专药起了重要作用。我们今天常用的至宝丹、逍遥散、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等都来源于《局方》。
       此外民间采风,也是发掘整理专方专药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不重视起来,就会使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丢失。专方专药能起沉疴大病,古人就有“气死名医海上方”之说,所以习医者也不可不讲。
       专方专药的好处是:一、收效快;二、药味少,价廉;三、一般用法都比较简便。即具有效、廉、便的优点,有很高的价值。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专方的重要性。
       小儿伤食,临床最为常见。邑中友人高聘卿曾传一方,治小儿伤食,鼻下人中两旁发炎,垂两条如韭叶之红线,有时发热,不喜食,或有口臭者,用黑、白牵牛子各等分,炒熟,碾筛取头末,以一小撮合红糖少许服下,大便微见溏,红线立消,喜进饮食而愈矣。我自得此方,屡经投治,其验如鼓应桴。
       又如小儿慢性肾炎,日久病深,面部多白无血色,或浮肿,精神委靡不振。用玉米须每日30~60克,煎汤代茶,连服6个月,有较好的效验。
       再如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90克,远志肉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碗(约15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一碗(约150毫升),顿服。历年来,我和几位同道用此方治此病,多获良效。
       他如疟疾用常山剂、达原饮,胸痹用栝蒌薤白剂,肺痈用千金苇茎汤,胃痛用小建中汤,均有良效。
       凡此都说明专方治专病,疗效确实。要摸索出治某病的专方,必须在众多方药中去粗取精,不断筛选,才能得到,唯其如此,才更觉其可贵。为医者欲使医业精进,还必须在专病专方上认真下功夫。
       专病专方是中医学的基本思想,《伤寒论》各篇皆标明“病脉证治”。何谓病?何谓证?病者本也,体也;证者标也,象也。有病始有证,辨证方能识病,识病然后可以施治。
       六经皆有主证、主方。如桂枝证、白虎证、柴胡证、承气证。此皆有是证即用是药,故一证有一证之专方。
       又如《金匮要略》中百合病,尽管现证不同,而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黄汤、滑石代赭汤之异,但都以百合剂为专方;阴阳毒用升麻鳖甲汤为专方;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专方。此皆有是病即用是药,故一病有一病之专方。
       这种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正是中医学的根本所在。否则不能辨病,焉能识证,不能用方,焉能施治。
(原载中医杂志1981年第3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6
发表于 2018-8-1 09:24:59 | 只看该作者
陈正桐 发表于 2018-8-1 08:38
辩病与辩证相结合(个人认为治病与治症是治本与治标的关系,治标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从而自行祛除病邪, ...

有一定的道理。
25
发表于 2018-8-1 08:3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正桐 于 2018-8-1 09:06 编辑

辩病与辩证相结合(个人认为治病与治症是治本与治标的关系,治标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从而自行祛除病邪,故治标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用方与用药相结合,总结疾病、症状与方和药之间的规律可以提高临床的效果与准确度。
24
发表于 2018-5-31 17:48:09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5-31 08:32
是不同的证用不同的中药治,不是不同的病,用不同的中药治。

中医临床辩证也辨病,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相互替代。
23
发表于 2018-5-31 16:20:31 | 只看该作者
岳美中说:不能辨病,焉能识证,不能用方,焉能施治”。很明显,他是要用辨病统领辨证的。
咱们讨论一下,这个病,如何确定?
医话中,举出来的鹤膝风、疟疾、百合病、肺痈,病名诊断明确,以辨病统辨证也容易,大家好像没有异议。
其他疾病呢?先只限定内科病范围。
比如,咳嗽,是一个中医内科病名,喘证、哮证,也是中医病名。这两个病,都有风寒犯肺的证型,是不是治法方药完全一样?
如果不一样,有什么区别?
22
发表于 2018-5-31 08:34:06 | 只看该作者
19、20楼转载张效霞的文章把现今辨证学说里对证字内涵演变的历史说得差不多了。但张似乎不知道80年代的证候规范化和那时对证候所下的定义,虽然这并不影响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而现今对证字的解读和古人对证即症(因而证候基本上是症候)的理解,最关键的区别正正在于证的含义已经从原来的症候演变成一个模型的标签,这里模型的意思即是将征候[群]和治则与方剂捆绑固定下来。这个演变如何发生?这里有一条线索似乎迄今都被所有论“证”概念的人忽略了,就是经方派把证名直接用方剂名字去表述,如柴胡汤证、麻黄汤证等等,这种以方剂名命名证名的做法应该起源很早,可以视为是现在涵盖面更为宽广的基本以脏腑和八纲定名的证名的过渡。所以,我主张不要把证候看成一个单一概念,而是一个复合概念,即证名和征候,也可理解为与某一证名(模型)相关的征候;证只是证名的简称(或总称),而非证候的简称,这样就不会引起混乱。

21
发表于 2018-5-31 05:17:49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5-30 20:42
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

dffaaoo
证  详情 回复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半小时前 IP:114.241.21.197:26368 [color=#999999 !important][url=]删除[/url]
[color=#999999 !important][color=#999999 !important][url=]---------------------------------------------------------[/url]
这里是中医药论坛,不是游戏室,请严肃认真发帖和研讨问题!发帖要有意义,要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不要发意义不清或毫无意义的凑数帖子!请先生自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0
发表于 2018-5-30 23:59:21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5-30 23:42
其他病中也有这个证,苇茎汤也用于其他病。

您举个例子讲讲。
19
发表于 2018-5-30 22:07:5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5-30 12:54
岳美中此文,谈的是辨病和辨证关系问题。结语里有:“不能辨病,焉能识证,不能用方,焉能施治”。
很明 ...

按《医话》中:他如疟疾用常山剂、达原饮,胸痹用栝蒌薤白剂,肺痈用千金苇茎汤,胃痛用小建中汤,均有良效。
这里的病,显然是指在中医内科病名下的辨证论治。


比如,苇茎汤,用于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这个证,只有肺痈中有,还是其他病中也有?如果其他病中也有这个证,苇茎汤只是用于肺痈还是也用于其他病?
有的证型,许多病都可以出现,那么,相对应的治法,在病不同而证同的情况下,是不是都可以一样使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21:31:23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的讨论很好、很有益!
17
发表于 2018-5-30 17:44:45 | 只看该作者
古人的确没有病理的概念。

证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病理概念,与症状,及病因区别而存在。中医是极为强调对证治疗,而不是对症治疗,即已经将病理从症状概念中区分出来。


中医《个案》是“复杂科学”还是“超科学”?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0693&extra=&page=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2 14:47 , Processed in 0.1387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