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17|回复: 1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2-14 06:2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7-12-15 01:46 编辑

       中西医结合医学交出成绩单 获世界关注
(副题)首次颁发“中西医结合终身成就奖” 千余海内外专家共话中西医结合

        “近五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新成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发展与壮大,以‘源于中医、西医,高于中医、西医’为宗旨,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碰撞融合,集百家之长,荟萃精英,在争鸣中探索,在困境中突破,在实践中创新,成长为中国创造、影响世界的新兴医学,获得了世界关注。”
          这是记者从2017年12月7-10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了解到的。本次大会以“弘扬结合医学成果,服务人类健康”为主题,于广东省观澜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汇聚了来自中、美、英、德等28个国家的150余名专家。会议客观、真实、全面地展现了近些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成果,赢得了海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卫生与健康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法律法规方面,中国出台的《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对促进中西医结合提供了一系列法律保障。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国政府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描绘了未来一段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一系列事关中西医结合根本性、全局性发展的政策举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工程,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重大疑难病、危急重症临床疗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促进中西医结合作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并作出专门部署。 在服务体系方面,截至 2016 年底,中国共有中西医结合医院 510个、实有床位 8.9 万张,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主体、医疗机构中西医结合科室为基础、 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提供中、西医适宜技术的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据统计,2016年有7200余万人次接受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确立了 39 家 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重点建设单位,着力打造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龙头”集群。在防病治病方面,中西医结合在SARS、甲流、肿瘤、心脑血管病等重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探索了中西医协作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在一些领域的诊治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组织开展中西医协作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试点工作。在教育体系方面,中国有48所高校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本科教育,有45所和18所高校分别开展中西医结合硕士和博士的培养,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和 课程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机制。据统计,2016年中国高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了 8600余名的毕业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确立了“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等研究思路,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微观辨证与宏观辩证相结合”、“菌毒并治”等新理论,开拓了证候内涵、配伍规律、中药药理等研究新领域。青蒿素、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等一批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和临床疗效,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反响。在人才队伍方面,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 8.8 万人。涌现出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家和领军人才,比如获得因发明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女士,运用 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疗法大幅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的陈竺院士,获得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称号的陈可冀院士、吴咸中院士、沈自尹院士,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陈香美院士等,在引领中西医结合学术方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挥中医药、西医药在维护健康中的优势和作用,中国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法规政策,确立了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出台了中医药法,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建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今年10月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健康、坚定不移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这必将为中国政府发展中西医结合带来巨大的发展势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亲自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发展。2013年8月,习近平在会见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时强调,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15年12月,习近平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年的贺信中强调,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2017年1月,习近平在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时,把针灸铜人塑像作为“国礼”赠送世界卫生组织,并强调,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融合发展。2017 年7月,习近平在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时指 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大会聚焦“弘扬结合医学成果、服务人类健康”的主题,对于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与西医药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国强进一步指出,我们应坚持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世界各国在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尊重世界各国推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尊重各个医学体系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中的价值和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坚定主导者和积极推动者,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我们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政策举措和经验成果,愿意与世界各国就发展中西医结合开展对话合作,愿意与支持各类中西医结合学术组织开展交流往来,促进中西医结合与其他医学互学互鉴、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共同造福人类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出席开幕式并在致辞中表示,中西医结合医学伴随新中国成立而诞生,伴随祖国强盛而壮大,历届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中西医结合事业。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工作方针,也是中国政府长期实行的国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于1981年,以“团结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以促进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培养科技人才,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做出贡献”为宗旨。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致力于促进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为探索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提供新思维,是中西医结合学界的最高学术盛典。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药科大学承办;以“弘扬结合医学成果,服务人类健康”为主题。共2600余人参会,其中有6位两院院士,来自28个国家的国外学者15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内学者2400余人,就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前沿技术、不同专科领域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展开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大会设置10个分会场,有8个专委会参加,包括代谢病、心血管病、烧伤、麻醉、眼科、生殖、耳鼻喉、肾脏病专委会,同时将新成立3个专委会:消化内镜、临床药理与毒理、分子生药学专委会,内容涵盖基础、临床、药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以27个大会报告,169个专题报告,47个专委会成果展板和壁报等等多种形式,为国内外同道提供近距离学习,深度交流的机会,搭建友谊与合作的平台。
         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还首次设立“中西医结合终身成就奖”。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陈可冀院士、吴咸中院士、沈自尹院士被授予“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该奖项旨在表彰三位院士在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在临床上为广大患者带来的良好疗效,在国内外取得的良好声誉,以及其为传播中西医结合理念作出的突出贡献。
           会议同期颁发“2017年度步长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和终审,评出获奖项目共43项,最终获奖项目为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8项、科普奖3项。
           会上,“代谢组学之父”Jeremy K. Nicholson、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黄荷凤、德国药监局联邦药物和医疗器械研究所教授Werner Knöss、世界整合医学论坛主席Robbert van Haselen、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伦敦南岸大学教授Nicola Robinson、查尔斯大学医院中医中心主任MusilFrantišek、中日友好医院脊柱上颈椎中心主任谭明生、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李建生、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儿科学教授Jean-Paul Collet、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等中西医结合相关领域的两院院士、海内外著名学者,就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做特邀报告;围绕中西医结合在不同专科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交流,搭建友谊与合作的平台。
          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在大会上发言时指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国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独创,是中国医学科学和卫生工作的一个优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是广大中西医结合科技工作者之家,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长期以来,中国中医科学研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挂靠单位,学会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学会工作,希望学会在陈香美会长的带领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进一步科学规划,开拓思路,全部布局,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实现全民小康作出更大贡献。
         德国药监局联邦药物和医疗器械研究所教授Werner Knöss指出,全球对草药和传统药物的需求急剧增加,正在引发这些产品的全球销售和应用的问题。在过去十年中,世界不同地区已经制定了不同的监管框架,但目前世界各国的联络日益增加,需要加强沟通,以探索最佳做法并确定统一的技术要求。因此,必须发展将新技术整合到草药监管中的应对措施,并建立包括监管者、企业家、科学家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有效沟通平台,以便为患者和公共卫生更好服务。
          伦敦南岸大学教授Nicola Robinson介绍了英国针灸和太极均被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治疗的情况与整合医学新机遇。她表示,英国针对幻肢痛的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应用于其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以及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在一家伦敦医院开展的研究中,太极作为一种自主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呼吸机能,目前正在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作为该项研究的支撑。因此,倡导中西医结合有助于发展更多合作研究的机会,进一步充实证据基础并促进医疗整合。
          此次大会的胜利召开,体现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顺应人类健康的发展大势、顺应人民生活的美好期待,把卫生与健康事业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使中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成为中国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标志。
        附件:
        为庆祝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的召开,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名誉会长致词一首:
        浣溪沙•《致香美院士》
一波三折始挺秀,冬寒夏暑终金秋,结合医学立潮头。
健康已成天下事,优势互补道无休,融合发展会全球。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7:45:0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只是我个人对于中西医的综合认识,我的愿望是把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做一个总结,吸取失败的教训,找出一条新路,做一个顶层设计。这是一个假设,可行性研究,纯理论研究,既没有大规模的临床实践的验证,也没有所谓的科学实验。但是,也不是个人臆测,而是把别人的大量的临床实践、科学研究进行综合而成,有人说这是全方位的,大综述。以个人之力完成这么大的一个愿望,错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差之分毫谬之千里,但愿我没有犯这样的错误。
         欢迎批评,欢迎质疑,以便改正我的错误。至于我能不能完成这个愿望,另当别论。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6:38:48 | 只看该作者
   1 说在中医理论主体上的融合,融合了那些西医的东西?
 2 西医有的中医没有的怎样处理?
 3 这新理论/体系对中西医还有病患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利益?
 4 既然以中医理论为主体,西医有任何动机或迹象采纳吗?拿一两个西医采用此融合观的实验说说有何成果。
====================================
       1   融合了几百个西医的病理状态。
     2   西医有的中医没有,例如:各种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作为中医相应证的诊断指标;中医没有胃穿孔修补术,中西医融合后,将成为治疗热实结胸证的治疗方法。余类推。
     3     这新理论/体系对中西医还有病患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利益?前面已经说过了。
     4      既然以中医理论为主体,西医有任何动机或迹象采纳吗?现在许多西医都在用中药,针灸,全世界都接受了。我写的中西医融合观,不是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而是综合了中西医结合的所有临床成果,以及我个人的西医知识。
        拿一两个西医采用此融合观的实验说说有何成果。我拿不出来,用中医方剂治疗西医疾病,到处都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7
发表于 2017-12-25 15:04:14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7-12-24 18:50
现在的中医院有几个医师懂中医辨证,有几个中医能治病?

中医院被西化,成了“邯郸学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1:3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7-12-25 08:42 编辑

      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
        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计算技术。

        央视最近报道过这个节目,的确十分震撼,比电脑还快。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1:2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7-12-25 06:57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7-12-24 22:27
毛明显站在新文化运动一边,甚至到后来搞文革破四旧,很清楚从来就不用阴阳五行一套思维方式。

阴阳五 ...

        先生的意见是肺腑之言。十分感谢。
        阴阳五行与唯物辩证法的融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岐山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意思,俞正声在欧洲也说过。网上也有许多这样的论述。
         无论孔子、老子、荀子……诸子百家,都离不开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诸子百家的哲学根基。宋明以后的中国哲学以儒家为主。但这个儒家显然不是纯粹的儒家,而是融儒道佛及诸子百家思想资料于一体的新儒家。

104
发表于 2017-12-25 06:27:5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7-12-24 18:16
阴阳五行从东汉时的普世真理到清末时只剩下中医等五术的舞台,而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开19大从未说过 ...
毛泽东一定熟悉阴阳五行,他不引用阴阳五行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否定阴阳五行,他不能与新文化运动发生矛盾。

毛明显站在新文化运动一边,甚至到后来搞文革破四旧,很清楚从来就不用阴阳五行一套思维方式。

阴阳五行在东汉确立普世真理的地位后,应该承认,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中医就是一个例子。但当时这种把“普世真理”形而下到另一个具体知识领域)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先验的,所以提出所谓融合阴阳五行与唯物辩证法的说法,等于想把唯心唯物融合为一,可能吗?我认为不可能,但正如我说过,我自己不能,不等于别人不能。我只想说,人生有限,在主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硬要做违反历史规律的事只能是蛮干,最后当然是浪费光阴。

我之前的点评把阴阳五行的历史性衰落和共产党对唯物辩证法的信奉放在一起,就是希望先生可以从中感知到历史发展规律。新的进步的总要代替旧的落后的,就像计算机代替算盘一样,不可抗拒,没有人会提出要以算盘为主体融合出一个新计算理论/体系。先生对此却可谓乐此不疲,只不过,先生到目前为此所提出的融合观理论/体系实在是漏洞百出。我在此帖子里已先后提出几个:
 o 说在中医理论主体上的融合,融合了那些西医的东西?
 o 西医有的中医没有的怎样处理?
 o 这新理论/体系对中西医还有病患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利益?
 o 既然以中医理论为主体,西医有任何动机或迹象采纳吗?拿一两个西医采用此融合观的实验说说有何成果。
先生喜谈宏大愿景的热情和实际能拿出来的事实数据形成强烈的反差。

先生的中西医知识储备在论坛里是数一数二了,更远在我之上;先生一向“立场”坚定(本身不是问题),但一叶障目以至提出很多远离客观现实的假议题,让人觉得如非主观空想那就是开历史倒车。譬如先生幻想要将西医“阴阳五行化”就纯属假大空之类。空言误己,实干兴医,望先生深思。


点评

先生的意见是肺腑之言。十分感谢。 阴阳五行与唯物辩证法的融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岐山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1:24
谢谢先生赐教。  发表于 2017-12-25 10:4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8:16:53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从东汉时的普世真理到清末时只剩下中医等五术的舞台,而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开19大从未说过要把阴阳五行与唯物辩证法融合,这么简单的客观事实都竟然当它不存在,先生就不要怪院士们说你精神可嘉了
=================================================
        阴阳五行,在古代渗透到了中国学术的各个方面,只要学习汉语文化,必然懂得阴阳五行。
       我们要把学习马克思哲学与学习中国传统思想结合起来。中国传统中也有很多哲学 的精华。马克思为了了解俄国的农民运动,在 50 岁的时候自学俄语。遗憾的是马克思、 恩格斯没学汉语,也没看中国古典文献的译本。这样,马克思主义里缺乏东方智慧的思想。相反,黑格尔办到了。他不懂中文,但是看了好多中文书的翻译本。因此,黑格尔的 著作里有很多有关中国的内容。在生物学方面,达尔文很厉害。他不懂中文,找到一位懂 中文的馆员替他翻译,比如说翻译《本草纲目》。他没有到过中国,却通过在中国的一些 外国人,包括领事馆的人、商人和传教士帮助收集很多资料。所以,他比其他的生物学家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定要学习他,像他那样做学问。

      马克思他精通英语、语法、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还学会了俄语、罗马尼亚语。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除母语德文外,他先后攻下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俄文。遗憾的是,他不会汉语。
      毛泽东一定熟悉阴阳五行,他不引用阴阳五行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否定阴阳五行,他不能与新文化运动发生矛盾。
      黑格尔,一定熟悉阴阳五行,否则,他就创立不了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也成了无水之源。
      

点评

毛明显站在新文化运动一边,甚至到后来搞文革破四旧,很清楚从来就不用阴阳五行一套思维方式。 阴阳五行在东汉确立普世真理的地位后,应该承认,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中医就是一个例子。但当时这种把“普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06:27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6:17:45 | 只看该作者
       前言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包含证态体系与象态体系。是打开中医药宝库的钥匙。
      中西医融合分为三个层次:
            临床诊断治疗层次   病理状态与证的融合。证态体系;
           医学基础理论层次  器官系统与藏象经络的融合。象态体系;
            哲学层次即本体论与认识论层次   太极-系统观:阴阳五行、系统论、唯物辩证法的融合,即本体论的融合;取象比类、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融合,即认识论的融合。
          按照这三个层次,依次进行,就是中西医融合的途径。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临床层次的融合,继而是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最后进行的是哲学层次的融合。而在写书的时候首先写的是哲学层次的融合,继而是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最后写临床层次的融合。
          西医的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论,使用的方法是形式逻辑与科学实验。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使用的方法是取象比类与医疗实践。
      
           太极-系统观是阴阳五行学说,矛盾论、系统论融合的结果。太极-系统观建立起来以后,重新定义生命、动物、人体、疾病;重新审视进化论,树立功能决定结构的新观点;实现精气神与物质能量信息的融合;在调控、代谢、繁殖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脏象经络与器官系统的融合;最终落实到【方-证-病理状态-西医诊断与治疗】体系。在认识论、思维形式方面,完成取象比类与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融合。
这是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
           中西医融合包括证态体系与象态体系;融合观说的是古今中外哲学、思维形式层次的融合。证态与象态在前三本书中已经说清楚了,这本书主要解决哲学、思维形式层次的融合,只有这个层次的融合解决了,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
           中西医的关系可以类比为地铁系统与地面公交系统的关系,二者都是网络系统,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各自不能直接相交,汽车不能开到地铁里,地铁的电车也不能开到地面上!但是,通过两个系统的公共车站,每一个人从出发点到达所需要目的地,通过公共车站图,可以在两个系统内交替行走。公共车站就是证态,象态。形成三个个交通图:1地铁路线图;2地面公交路线图3公共车站图。通过公共车站图,可以选择最佳运行路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医理论已经存在了2000年,西医从16世纪的维萨里直接观察人体至今,也有500年了。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相对的正确理论 。
       中西医认识的对象只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人体。中医的认识方法是:取象比类、长期临床实践与社会实践;西医的认识方法是:科学实验、临床实践。因此对人体得出了两个绝然不同的结论:
       中医看到的人体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精气神!划开肚子,看到、想到的是五脏六腑!
         西医看到的人体是:物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划开肚子,看到、想到的是肝脏、脾脏、血管、神经……,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胞……。
        都是正确的,都是相对真理。
       中西医融合必须解决(中医)的三个个死结:1  医学发展依赖于社会形态、社会意识,中医发生在封建社会,为什么能够超越西医?2  功能结构不对称,功能决定结构,功能与结构是什么关系?第三个死结是西方科学实验不能够证实,但是,能够得到几千年临床实践的验证,那么,取象比类与科学实验是什么关系?这三个死结的根本原因是机械唯物论,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认识,西方科学的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论,使用的是形式逻辑(机械唯物论,初级逻辑)。
         中西医融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临床诊断与治疗层面;第二层次是基础理论层面;第三层次是哲学层面即本体论与认识论。在基本上完成临床层次的融合之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完成了医学基础理论层次与哲学层次的融合,创造一个以功能为参考系的新理论,真正完成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把中医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与西医进行比较与融合,建立完整的顶层设计,这就是本书《融合观》。
           融合观,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是把具有不可通约性的两个系统,通过寻求共同参考系,使之融合成为一个新理论的观点与方法。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是融合观的一个具体实例,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突破口。例如:圆周与直径的比,是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是其真值,具有不可通约性;但是,二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只取其近似值就可以了,这个近似值就成为“共同参照物”,使之通约,也就是说,在融合的时候二者都必须舍去自己的一些东西,才能够找到共同参照系。不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约还有点区别。不可通约性指的是类似于无理数(不可通约的数),是哲学科学借助于数学概念,来说明科学革命前后的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比喻。这个比喻恰如其分。
          中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当我们讨论脏象经络与器官组织层次融合的时候,讨论哲学层次融合的时候,需要联系、参考已经出版的三本书中的内容,因为不能大量引用原文,需要读者自己翻阅原著,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本书分为三部分:1 概论(哲学层次);2 重新认识脏象经络(象态,基础理论层次,);3 证态(临床层次)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6:07:5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12-24 03:47
理论体系是由概念与理论构架构成。理论构架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概念能够在理论构架中流易,才是鲜活 ...

       先生完全弄翻了。
       中西医融合,首先必须解构西医理论,按照功能决定结构的新观念,解构解剖学,解构病理学,解构西医的疾病过程……彻底粉碎西医理论的机械唯物论,重新融合为辩证唯物论。这就是阴阳五行与系统论、矛盾论的融合,融合的代表符号就是太极图。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生命、疾病、功能与结构、精气神、重新认识人体的功能结构的分类。把西医的九大系统重新按照五脏归类,把稳态失衡(疾病)按照八钢、气血津液、脏腑辨证……重新归类。
       等于把西医理论上升到系统论的水平,再与中医理论融合,形成新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中医理论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点评

阴阳五行从东汉时的普世真理到清末时只剩下中医等五术的舞台,而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开19大从未说过要把阴阳五行与唯物辩证法融合,这么简单的客观事实都竟然当它不存在,先生就不要怪院士们说你精神可嘉了  发表于 2017-12-24 16:24
100
发表于 2017-12-24 12:05:02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7-12-24 05:11
查了一下,去年国务院发表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没见到中西医融合的字样。即使未来 ...

我敢肯定,它也决不会是“以[传统]中医理论(即阴阳五行)为主体”的“新”“医学体系”。管它包装成理论还是体系,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中医是用来治病的”这个根本上来,即是说,除非能提供客观真实且可重复的证据,让人们看到它确实能带给无论中西医还是病患“实实在在的利益”
------------------------------双盲瞎马,你知什么是【啃腚】?是狗咬屁股呀,劝你不要啃腚,要用事实和道理论证。什么是阴阳五行?是天地运化的根本规律,是春夏秋冬四时交替的表现,是万物生化之理,是人体三阴三阳生命的结构,你说,离开阴阳五行还有医学吗?没有阴阳五行这个中医理论,一切医学都不配称理论。
  医就是要治病的,任何病证都有阴阳两重性,比如外感,有太阳阳病,有少阴阴病,太阳是寒水,少阴是君火,水火相济则无病,水火失衡则有病,或少阴病,或太阳病,不懂阴阳如何治病?治病不是喊口号,不懂医理的医生是盲人乱抓。要想实实在在的治病,必须懂阴阳。
  屠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如同生姜治感冒,只能忽悠外行。

点评

中医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扯的,更不要拿来捣你的浆糊  发表于 2017-12-24 12: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1:56 , Processed in 0.0716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