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症状在病理反应中实际地位或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2 03:0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症状在病理反应中实际地位或作用
症状存在于不同的病理反应中。
而症状并不一定与疾病有作用关系,或者是是由疾病直接产生的。
症状也完全可以独立于疾病而存在,表现。
症状也完全可以不是由于疾病的作用却与疾病同时存在。
如呼吸困难,可以是由呼吸系统组织病理变化而直接产生的症状。

但是像食少,这种症状与炎症同时存在,就不能不用炎症反应的作用来说明。
因为在与炎症有关的病理联级反应中,不论是生理物质或组织结构,在现有的生理学并不是病理学研究中,都没有能与消化减弱相关的联级反应,能建立起物质或组织结构的联系的存在的基础。
或者不能以炎症的病理反应来说明食少是如何产生的。


2017.6.12

在各类疾病中存在的症状,肯定是与病理反应相关的。
但并不一定就是由病理结果产生的。
(病理结果应是最后一级的反应结果,如炎症中的组织损伤。)
也不一定就是病理联级反应中的某一级产生的。
而每一种病理联级反应,实际者可以分成,生理性的与病理性的不同组成部分的。
如果症状不是联级反应中病理部分产生的结果,就应是联级反应中生理性部分的反应产生的结果。
在病理性生理反应中,由于生理反应较强或较频,其中会有物质扩散而改变了与症状相关的生理联级反应中的受体构象,从而将这种联级反应增加或减弱。
当这种构象及物质的合成改变积累到某种程度时,显现了,才有了能感知的状态,就是症状了。
而在达到了显现感知的程度时,其中的气体的酶物质扩散也达到了较强的强度浓度。
同时又有了新的一轮的物质扩散影响加强了症状相关的病理性的生理反应而演变成了实际的真正的病理反应了。
而与症状相关的联级反应和相关的物质扩散就是各种病理反应的第一级原因或者是病因,或是启动子启动物质的来源。


2017.6.13
独立于病理反应的症状的存在。
有很多的症状并不是表现的疾病中的。
如口渴,少力,食欲差。
这些也都与相关的生理物质合成联级反应的改变有关。
也都是相关合成组织细胞受体的构象减少或增加了生理物质的结果。

但这与病理反应中的与病理联级反应中的生理部分联级反应的物质扩散产生的症状的联级反应是不相同的。
这种只有症状的联级反应中的受体构象变化的原因,只与症状本身的联级反应的过强或过频有关。
是在联级反应中的休息状态或暂时性失活中有了气体的酶的密度增加,产生的离子对于本联级反应中的细胞受体的构象变化的作用,而有的构象的病理变化。
上级信号物质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而有了物质合成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了症状宏观表现了。
这种气体的酶的密度增加,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扩散形式的。
而与病理相关的是它扩散形式的。
这种只有症状的表现,实际也增加了各生理系的气体的酶的密度。
但是由于仅是一方面的气体的密度增加,没有与疾病相关的生理联级中的气体的酶密度的增加,不能产生相应的离子密度以形成信号物质或启动子物质,也就没有实际的病理反应或疾病产生了。
2017.6.1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0:45:58 | 只看该作者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病毒、细菌的感染吗?那为什么处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人得病而有的人并不得病呢?!是来源于遗传基因先天的设计么?那为什么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同卵孪生兄弟也并不一定得一样的病呢?!事实上,无论是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都不足以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考察临床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0:44:23 | 只看该作者
机体的代偿功能与自愈力可以化解致病因素,不出现病理变化?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0:42:18 | 只看该作者
一旦引发,部分症状就会独立存在,而不随病理的改善而消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0:41:02 | 只看该作者

代偿功能亦称“代偿作用”。通过加强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以适应或补偿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需要的一种生理现象。执行代偿功能的组织或者器官不仅功能加强,并伴有体积增大。如体力劳动者因适应劳动的需要,四肢肌肉变的肥大、结实,收缩力加强;动脉主干阻塞时,供血功能由扩大的侧支循环来进行代偿等。



亦称“代偿作用”。通过加强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以适应或补偿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需要的一种生理现象。

执行代偿功能的组织或者器官不仅功能加强,并伴有体积增大。如体力劳动者因适应劳动的需要,四肢肌肉变的肥大、结实,收缩力加强;动脉主干阻塞时,供血功能由扩大的侧支循环来进行代偿等。(辞海)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0:38:23 | 只看该作者
。致病因素突破代偿功能,出现症状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01:34:32 | 只看该作者
正常的生理反应与异常的病理反应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是相对而言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00:54:14 | 只看该作者
症状在病理反应中实际地位或作用
症状存在于不同的病理反应中。
而症状并不一定与疾病有作用关系,或者是是由疾病直接产生的。
症状也完全可以独立于疾病而存在,表现。
症状也完全可以不是由于疾病的作用却与疾病同时存在。
如呼吸困难,可以是由呼吸系统组织病理变化而直接产生的症状。

但是像食少,这种症状与炎症同时存在,就不能不用炎症反应的作用来说明。
因为在与炎症有关的病理联级反应中,不论是生理物质或组织结构,在现有的生理学并不是病理学研究中,都没有能与消化减弱相关的联级反应,能建立起物质或组织结构的联系的存在的基础。
或者不能以炎症的病理反应来说明食少是如何产生的。


2017.6.12

在各类疾病中存在的症状,肯定是与病理反应相关的。
但并不一定就是由病理结果产生的。
(病理结果应是最后一级的反应结果,如炎症中的组织损伤。)
也不一定就是病理联级反应中的某一级产生的。
而每一种病理联级反应,实际者可以分成,生理性的与病理性的不同组成部分的。
如果症状不是联级反应中病理部分产生的结果,就应是联级反应中生理性部分的反应产生的结果。
在病理性生理反应中,由于生理反应较强或较频,其中会有物质扩散而改变了与症状相关的生理联级反应中的受体构象,从而将这种联级反应增加或减弱。
当这种构象及物质的合成改变积累到某种程度时,显现了,才有了能感知的状态,就是症状了。
而在达到了显现感知的程度时,其中的气体的酶物质扩散也达到了较强的强度浓度。
同时又有了新的一轮的物质扩散影响加强了症状相关的病理性的生理反应而演变成了实际的真正的病理反应了。
而与症状相关的联级反应和相关的物质扩散就是各种病理反应的第一级原因或者是病因,或是启动子启动物质的来源。


2017.6.13
独立于病理反应的症状的存在。
有很多的症状并不是表现的疾病中的。
如口渴,少力,食欲差。
这些也都与相关的生理物质合成联级反应的改变有关。
也都是相关合成组织细胞受体的构象减少或增加了生理物质的结果。

但这与病理反应中的与病理联级反应中的生理部分联级反应的物质扩散产生的症状的联级反应是不相同的。
这种只有症状的联级反应中的受体构象变化的原因,只与症状本身的联级反应的过强或过频有关。
是在联级反应中的休息状态或暂时性失活中有了气体的酶的密度增加,产生的离子对于本联级反应中的细胞受体的构象变化的作用,而有的构象的病理变化。
上级信号物质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而有了物质合成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了症状宏观表现了。
这种气体的酶的密度增加,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扩散形式的。
而与病理相关的是它扩散形式的。
这种只有症状的表现,实际也增加了各生理系的气体的酶的密度。
但是由于仅是一方面的气体的密度增加,没有与疾病相关的生理联级中的气体的酶密度的增加,不能产生相应的离子密度以形成信号物质或启动子物质,也就没有实际的病理反应或疾病产生了。
2017.6.1

本主题由 administrator 于 2018-8-1 01:04 反删除
11
发表于 2017-11-13 20:42: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17-11-13 20:02:52 | 只看该作者
症状在病理反应中实际地位或作用
症状存在于不同的病理反应中。
而症状并不一定与疾病有作用关系,或者是由疾病直接产生的。
症状也完全可以独立于疾病而存在,表现。

----------------------------------------------------------
这就句话说得有些靠谱!
把症状与病理捆得太死,
这就是西医思维。


绝大部分症状是由病理引发的。
一旦引发,部分症状就会独立存在,而不随病理的改善而消沉。
为什么有些病,西医已经改善了病理,症状仍然消除不了?
症状是按照症状的规律在发展,独立于病理。
这一点,中医虽不知道,但还是解决了大量的症状问题。
西医也不知道,所以束手无策。


有关症状自身的规律研究,正是新医学开辟的新领域之一。
西医没有专门研究症状的学科。中医将会有的。
这样可以把传统医学的优势发挥到更大。
但是,一定要明白,传统中医治的只是症状。
中医治病理将是另一个新领域。
通常分为两步治疗,第一步快速消除症状,因为症状演化有时更会更快速要人命。
要与症状发展抢时间。
待症状消除之后,接着治病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点评

贬低中医 ,贬低别人,夸大你的新医学,到处骗人,到现在没有看见你的实质论文,你看我的实质论文《中医穴位按摩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于 2017-11-13 20: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10:25 , Processed in 0.1273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