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47|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提出混进中医理论里的词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8-21 23: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理论,发展到现在,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内容。产生争议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些非中医固有的词汇、概念,混入了中医理论中,造成了中医理论概念混淆,引起无谓的争论。
一些词汇是中医本来没有的,但被误以为是中医固有的。还有一些词汇是中医本来有的,但后世对其理解,脱离了其本意,这些都造成了混乱。

本帖请大家把这些词汇和概念列举出来,进行厘正和讨论。
我先提几个:

1,天人合一。
2,病因。

请大家继续。

点评

天人合一和病因两个词汇并不违背中医理论,内经中的词汇数量和范围并不能成为中医发展的桎梏!  发表于 2017-10-9 08:03
38
发表于 2018-2-4 14:23:5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2-3 23:01
道法自然,又一个莫名其妙混进中医的词汇,竟然出现在堂而皇之的白皮书上!!!

          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句话,与中医理论无关。中医人中有太多的自做聪明的糊涂人,总是把自己没明白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词往中医里硬塞,惹出太多笑话。
      中医学是医学,医学必须遵循健康、疾病和治病规律。扯一些无关的词,实为画蛇添足,不懂装懂。这些人就怕被人揭穿,一旦揭穿他,经常不能自圆其说。
37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23:01:28 | 只看该作者
道法自然,又一个莫名其妙混进中医的词汇,竟然出现在堂而皇之的白皮书上!!!
36
发表于 2017-10-10 22:3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10 22:50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7-10-10 11:35

你什么话就敢说出来,周期性阴阳测量不出来吗?

你啥意思?是说周期性阴阳能测量出来,也能测量出来,所以,阴阳就能平起平坐。是这个意思吗?
35
发表于 2017-10-10 11:49:27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7-10-10 11:31
这里的脏府并不是单纯的脏腑而是指经络或脏腑经络。上网查一下《中医脉诊与经络》就知道古人是怎么做的了 ...

经络只是神气出入游行的通道,不是脉象
34
发表于 2017-10-10 11:44:34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发表于 2017-10-10 08:49
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就有阴阳这两个字?就有对自然界总结的规律?这恐怕是外星人的杰作了吧!

先生说得好!试想一下,人不总结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包括阳化气阴成形),这个客观规律不存在了吗?
33
发表于 2017-10-10 11:35:05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10-10 11:29
你太牛了,你还是和老年痴呆岳毅科讨论,你比三岁顽童还厉害。

不是我太牛,而是因为现代科学仪器无法证实阴阳的存在,却能够证实波的存在。你敢说阴阳吗?
32
发表于 2017-10-10 11:31:42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10-10 09:06
您弄错了!以心肝脾肺肾为例,以上所候的不是代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内脏器官,而是藏象的心藏肝藏 ...

这里的脏府并不是单纯的脏腑而是指经络或脏腑经络。上网查一下《中医脉诊与经络》就知道古人是怎么做的了。我只是重复一下古人发现脉诊部位的过程。当然也补充了两点。
31
发表于 2017-10-10 11:27:26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10-10 11:16
你还是好好学习现代科学知识

还是我来告诉你吧:亚微观层次的阴阳通过集合或聚合生成微观层次的物质(包括你说的);而内脏器官作为宏观物质,又是由微观物质组成(包括生成和构成)的。你的充其量只是微观物质,比起中医的阴阳来,差了一个档次,值得你到处显摆吗?
30
发表于 2017-10-10 11: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10 11:16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10-10 11:04
中医理论的名词术语全是波的特性,不是对物质结构的解释。如经、脉、象、神、精等等。

你前面不是说就是心脏器官吗?怎么又成了?若人体全身所有的器官都成了,这得到隐身术也太容易了吧?
29
发表于 2017-10-10 11:0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10 11:07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10-10 10:53
波粒二象性你懂吗?

我不懂波粒二象性,只知道是内经说的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而不是你说的心脏器官,肺脏器官。脾脏器官。否则,你无法阻止王教授否定脾主运化,也无法解释心藏神。你认为心藏神心脏神是一回事吗?

点评

请你按照文言文知识翻译: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发表于 2017-10-10 11:11
一个是文言文,一个是你编的,怎么可能一样?  发表于 2017-10-10 11: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10:26 , Processed in 0.0620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