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说中西医结合派“全军覆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5-5 07:0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1 19:31 编辑

       一、中西医结合派自寻误导
      西医及现代中医大学毕业人员进入中医理论与技术领域以来,正所谓:“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面对着深不可测的中医理论及经验技术,他们只有勃勃雄心,从战略到战术都产生了“轻敌”情绪。 被误导势在必然。要说是传统中医有意误导科学家,倒不是事实。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中西医结合科学家自己也会主动寻找误导。这句话听起来不怎么顺耳?还是换句话说,就是科学家一直有意寻找古代中医遗留下来的种种谜团,千方百计予以破解,以求获得现代医学尚未发现的突破。例如:“解读内经”、“解读伤寒”、“破解经络”等等。
       为什么认为中西医结合派会有意寻找误导? 按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可能分辨不出中医理论中所掺杂的虚假成分,却把虚假之谜当成实体之谜,予以破解,岂不涉嫌“自寻误导”?
        不单单是中西医结合科学家自寻误导,一些业内外著名的大科学家,同样是在自寻误导。例如:钱学森教授寻到的误导是把中医解读成“系统论”;朱清时教授寻到的误导是把中医解读成“复杂科学”;张伯礼教授寻到的误导是中医理论需要“现代话”等等。误把一门原始医学的经验技术看成是什么“系统论”和“复杂科学”,需要“现代话”等等。
       说起来还是杨振宁教授头脑清醒,目光锐利。这或许是因他一直远在海外,不受国内混乱思潮影响,也就不会主动寻找误导。他指出:“中医理论直接沿袭《易经》的思路,而非现代科学化的…..,如果现在我们研究中医理论,仍然坚持将二者统一起来,认为中医理论仍要继续原来的想法,我认为,中医没有前途。”
       杨教授接着说:“中医传承了《易经》中分类精简的精神,分类上坚持阴阳、表里、寒热。这虽有一定道理,但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框架,中医一定没有前途。我们要抛弃中医理论,因为其中掺杂有几近迷信成分,而代之以近代科学化方法”。
      归纳一下杨振宁教授这段话的意思:
      1、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无法统一;
      2、中医理论应该放弃,用现代科学理论替代。
      杨振宁教授是一位具有学术魄力的科学家,曾挑战科学大师,推翻了艾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后期他关注中医发展,提出中医放弃传统理论的观点。看来,顶尖科学家的思维确实不同凡响!

      二、中医创新的正常工作程序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它最初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积累经验之后才总结理论。后来用其理论继续指导实践,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理论。然后继续实践。
      那么,中西医结合新医学,是否应该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先从实践开始,逐渐积累经验,然后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新理论。再把新理论返回实践中加以验证。应该是创建新医学的合理途径。
      这不仅符合传统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也符合实践论。由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直至飞跃。
      这个工作程序古代中医最清楚,中医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不过,这是传统中医的秘密,忘记了告诉中医界的新成员。失败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x———————————
         这一段时期由于忙于老人及家中事务,未能到论坛上细看。隔三差五上论坛看一眼动态,偶尔插一句而已。今天才看到思考者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写的的确不错。应当点赞。我对这一段的评价是,大方向是正确的,应当肯定,但对于偏颇之处需要提示如下:
               

      
  1、对于我国中西医结合过程及现状进行了反思,确实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之处,认识深刻。给予点赞。             

       但必须认识到,以往,我国的中西医临床结合工作并没有白做,已在临床工作上取得了许多成绩,这就不用多说了。虽然在中西医理论方面缺乏实质性突破,但拙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的出版,就标志着中西医理论的结合和统一已经打破了这层困扰中西医汇通派、中西医结合学界100多年的坚冰,标志着中西医理论的结合和统一已经从这本近40万字的著作开始了。所以,还不能武断地说全军复没。既然临床研究和理论研究都有重大突破,就不能说全军复没。      以往确实看到有不少文章说中医界或中西医结合学界“在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方面没有重大突破,只是中医与西医两层皮的贴合,临床方面是配合”,但也有一些细小理论的新认识,这样说才算符合事实。当然,我的理论研究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的科研经费,而是花费自己的业余时间和个人工资完成的,所以,不算在有经费者的头上也对。但是 ,就总体而言,拙著这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能够自圆其说,拙著的观点都是首次系统地提出的。对此,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专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拜读后,甚感钦佩,是‘寻回中医失落元神’的精辟之作;专著确是破解千古之谜的杰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找到了物质基础,令人口服心服,可喜可贺也!”这也是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所以说,思考者先生的结论有失偏颇。这是偏颇之一。     

       2、中医学具有两套医学理论体系,一套是内经、难经体系,一套是伤寒、本草体系。前者是基础医学,探讨的是天人相应的病因、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现象、针灸技术经验、养生气功经验等;后者是临床医学,是专门论述临床治病经验技术的。这两种中医理论由于联系不太紧密,往往被认为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我要指出的是,两种理论原本就是2000前两个流派各自做的工作,相互之间没有多少交融,实际上,这正是后世医家应当努力的方向。当今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已将二者的关系拉近。
      一门学科,只有临床技术,没有基础理论,就是一个跛足的半拉理论,不能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二者都完备了,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说临床研究重要,基础理论研究就不重要。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肯定也不是自寻误区,实际上,两条腿可以同时走路。只不过是研究基础理论更加超前。据我个人推测,如果拙著不发表的话,大约超前50年到100年左右。理由是,目前许多中医人看了拙著,只能看明白其中一部分内容,看不懂深入的部份。所以,尚需要我亲自做必要的解释,才能广泛传播。目前,正如申维玺先生所说,中医学界最缺的就是跨学科研究能力的人。
      总之,临床和基础都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基础研究比临床研究难度要大多少倍。所以我认为,只强调临床研究,轻视基础研究是不对的。特别是反中医者所反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不解决它,中医的伪科学帽子就摘不掉。因为中医治病往往被反中医者看成是经验,而经验是不可靠的,中医界拿不出更好的理由进行驳斥。由此可见,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承认基础研究是偏颇之二。      
      3、经络现象研究也是必要的。其背后是一个综合结构体系,神经只是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经络现象早在我国60、7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神经”说,但没有得到承认,原因是“神经说”只能解释经络现象的一部分,解释不了全部。我首次提出了“经络感传”的原理探讨——“神经传导学说”,先后在1984到1986年一次省会议、二次全国会议、二次杂志上发表,还未见有一人否定。“神经说”不是今天提出的,已经是历史事实了,它不是全部,这一点务必清楚。所以,经络基础研究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不能否定。假如以往没有经络的实验结果做为铺垫,中医就不会有近几十年来国外对它的慢慢接受。也许有人会说,针刺有效外国人就会承认,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在一开始连一点科学道理都说不出来,外国人是不会让你扎的。针刺在国外的传播,是基础研究结果和临床疗效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不承认是偏颇之三。      
      

       4、杨振宁先生的认识只对一半。必须承认,中医是古代的理论,而古代是没有分析还原研究的,对于内脏的认识只是大体器官的表浅认识,重在从外在表象上认识内在变化。但归根到底,不等于内在的变化。所以,中医的理论的经验是整体观念的传承。这是有用的一面。      
      另一面,杨振宁先生说对了一半。中医理论的缺陷也是就整体论整体,这一点钱学森院士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说过了。由于不知内在关系,只有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描述,难免掺入神秘的迷信成分。这种理论的缺陷是,有的说对了,但也有说错的地方。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弄明白,要是弄明白了,就不会说“医者,意也”,就不会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杨振宁先生说的抛弃中医理论,是不现实的。真实的新中医理论,是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医传统理论的,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认为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不能统一,也是没有根据的。这是偏颇之四。      以上拙见,请批评指正。
      (以上文字尚未来得及修改)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647&page=2&extra=#pid529828








点评

创新理论,说理清楚,论证有据。本论坛少有的雄文!赞!  发表于 2017-5-5 08:2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5-13 14:34:58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7-5-13 10:49
赞同王教授的观点。
中西医结合不是每个中医大夫或者是西医大夫都能搞的,应该是由精通中西医的全才来研究 ...

谢谢梁院长鼓励!
11
发表于 2017-5-13 10:54:4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5-11 19:32
谢谢渔翁老先生的支持!

有不少所谓的西学中人员,开出的中成药、中药是真的不靠谱,叫人看了心疼....
而一些中医大夫开出的西药也叫人不敢恭维....
真正的中西医全才少之又少啊。
10
发表于 2017-5-13 10:49:05 | 只看该作者
赞同王教授的观点。
中西医结合不是每个中医大夫或者是西医大夫都能搞的,应该是由精通中西医的全才来研究,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否则是有心无力的....
感谢王教授为中西医结合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谢谢
9
发表于 2017-5-12 21:56:55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7-5-12 17:55
应该说“中西医结合派仍然很活跃”对吧!中医队伍中也有将西医理法纳入以充实扩大理法方药的,西医队伍中也 ...

杏林先生讲的是中西医结合的两种情形。现在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定义还含糊不清,所以有许多差别很大的评价。大家可以像杏林先生这样,把中西医结合的各种形式都列出来,在此基础给中西医结合一个初步的定义。再此基础上,才能评价中西医结合的意义和和现状。
8
发表于 2017-5-12 17:55:26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中西医结合派仍然很活跃”对吧!中医队伍中也有将西医理法纳入以充实扩大理法方药的,西医队伍中也有将中医理法方药纳入以扩充治疗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疗效,解除患者病痛。

点评

杏林先生讲的是中西医结合的两种情形。现在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定义还含糊不清,所以有许多差别很大的评价。大家可以像杏林先生这样,把中西医结合的各种形式都列出来,在此基础给中西医结合一个初步的定义。再此基础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21:5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7-5-12 13:50:48 | 只看该作者
渔----鱼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9:3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2 18:45 编辑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7-5-11 06:35
赞称先生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强调其重要性的观点!

谢谢渔翁老先生的支持!

点评

有不少所谓的西学中人员,开出的中成药、中药是真的不靠谱,叫人看了心疼.... 而一些中医大夫开出的西药也叫人不敢恭维.... 真正的中西医全才少之又少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3 10:54
5
发表于 2017-5-11 06:35:33 | 只看该作者
赞称先生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强调其重要性的观点!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6:43:08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7-5-5 14:58
西医学中医的王教授说话太直接,,,,,,

谢谢喻家言先生提醒,我确实是直来直去。我在前面又改了几句。哈哈!
3
发表于 2017-5-5 16:3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5 16:38 编辑

先生不要灵机一动就是创新理论,好好读内经吧,读不懂三阴三阳,内经就白读了。

点评

我发的是学术贴,没有根据的瞎说和抬杠,一律删去,我是不欢迎的。只要你说出道理来,我就不会删贴。  发表于 2017-5-5 16: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3 01:29 , Processed in 0.0546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