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中医治疗原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27 06:5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中医治疗原理
自人类生存于这个蓝色星球之上开始就伴随着医学的发生与发展,医学应该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进行医疗的目的无非是让人无痛苦的长寿的生存下来。中西医在认识生命的角度以及采取医疗的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进行医疗活动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中医与西医之争也只是存在于认识生命的方法和角度。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的漫长历史中付出了艰辛的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当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寿命和生存质量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明显的提高,与之相反是在医疗活动日益增长的今天,人类的疾病反而越治越多,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等发病率呈普遍增高态势,说明当今医学之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误区,当我们带着问题重新审视东方的神秘医学时,骤然发现其具有的超成熟性和超前性。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必然受到天地之间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医学也受到这种认识论方法的影响,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生命的生存状态,故而有“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之说。人类生存在这个星球之上不知有多少春秋了,人类机体的功能状态早已经与这个蓝色的星球融为一体,当人类感觉到种种不适感的时候说明这个机体已经处于疾病状态,不论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与否都是一种病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医疗活动来纠正这种病态,于是各种医疗手段随之而生。
自然界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人的体内环境与之相同也处于时刻变化之中,但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这个变化呢?这是因为人在与自然界相处的无数日日夜夜中早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敏感的自我调整系统以适应这种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环境的变化,换言之就是说人体内环境必须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适应才算是健康的人。当人发生种种疾病状态时,首先进行调节的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整系统,只有自我调整系统不能完全胜任这项任务的时候才会发生种种不适感,这就是疾病状态,当这个调整系统失去活性时也就是人体生命终结之时,无论是中医或者西医进行医疗活动的必要前提是这个调整系统依然有活性,依然在工作着。中医进行治疗的一切手段就是去激发和帮助这个调整系统把人体的状态调整到正常状态,换言之,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是建立在鲜活的生命基础之上的。伴随近代物理学发展的现代医学将人体看成是一个封闭的机械的物体无异是错误的,人体不仅有物质实体的器官组织更有器官组织之上的“神”,这个“神”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现代医学的功能状态,但又高于其功能状态。人既然离不开自然界而又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正常的,都可以与人体和谐共处,无时无刻不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现代医学过度的看重致病因素而忽视人体正常的调整系统无疑是不合适的。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也同样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生存在这个星球之上,如果将整个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人的话,那么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动植物相当于人体的器官组织,所以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存状态也是人体器官组织的生存状态,所以当我们发生疾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自然界的动植物进行治疗,自然界的动植物作为药材进入我们体内后通过我们体内的调整系统发生作用,从而使我们恢复健康状态。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现刺激体表某个部位可以减轻病痛并可以使人体恢复健康,并且这些体表的各个点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总结和实践于是乎诞生了经络,当针灸体表穴位时通过人体的自我调整系统从而使人体的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的治疗方法就是针灸。
由上可见,中医理论治疗是建立在鲜活生命基础之上的医疗活动,当我们发生种种不适感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处于疾病状态,反之,当种种不适感消失的时候就是我们恢复健康的状态之时,实验室检查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检验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与其相信机械的实验室检查不如相信我们自己的感觉。与其相信能够杀死无数生命的抗生素和能够损伤我们人体完整性的解剖刀,不如相信可以将病邪排出体外的中医药。
2
发表于 2017-6-10 10:52: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发表于 2017-5-28 07:0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27 23:09 编辑

      中医治疗原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      关键是:有无判断阴阳的虚实和寒热现象的基本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13 , Processed in 0.0585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