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78|回复: 1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肾不纳气”,看中医的“肾”到底是个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18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肾不纳气”,看中医的“肾”到底是个啥?原创 2016-12-18 于建成 岐黄正传
从“肾不纳气”,看中医的“肾”到底是个啥?

肾不纳气,是中医的一个证型。症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加剧,少气短气,腰膝酸软,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

关于病因病理,现代中医是这样解释的:多由禀赋不足,或年老体弱,或哮喘日久以致肾中阳气虚衰,下元不固,气失摄纳而形成。病位存肾、肺,性质属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

所谓纳气不足,就是吸气不力。肾不纳气,是因为中医认为肾主纳气。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显然不具备吸气的功能,也不可能直接影响吸气。那中医的肾,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肾不纳气所见症状,不难发现,西医的肺气肿,与其最为吻合(当然,西医的很多疾病也具有肾不纳气的症状表现,肺气肿所有分型并不都是中医的肾不纳气)。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远端气道主要指肺泡,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相邻两肺泡间的组织为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包绕肺泡,使肺泡具良好弹性。患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时,肺泡长期处于过度膨胀状态,会使肺泡的弹性纤维失去弹性并遭破坏,形成肺气肿,影响呼吸机能。说的通俗一点,西医的肺脏,就像一个橐龠,一个像风箱的牛皮口袋,或是手风琴。它不能收缩,压出废气,也就与外界形成不了压力差,吸进新鲜空气。谁来主管肺脏的收缩呢?当然是肌肉。也就是说,肌肉收缩主管着纳气。中医的肾,就是肌肉的收缩功能。


肺泡收缩不力,呼不出吸不进,呼吸困难;心肌收缩不力,血氧含量低,少气短气;腰肌收缩不力,则腰酸;下肢骨骼肌收缩不力,则膝软;尿道括约肌收缩不力,则尿失禁、尿余沥。各个症状,都指向肌肉的收缩不力。所以,古典中医对肾的定义是,“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作,由蹲坐位,到站立位的动作;强,拉满弓。作强,动作能力、作强之官,主管动作能力的官。

再来看看现代中医,是如何认识中医肾的。现代中医认为,中医的肝心脾肺肾五藏,就是西医解剖元器件,肝脏、心脏、脾脏(消化系)、肺脏、肾脏的五脏。仔细追问下去,中医关于肾的功能,为什么与西医肾脏功能描述的完全不一致?有中医学者这样解释:中医的五藏,是广义的西医五脏;西医的五脏,是中医狭义的五藏。

什么是狭义,什么是广义,不必追究具体的定义,举个例子就明白了。狭义的学生概念,是指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的人;广义的学生概念,是指一切接受他人教导、并把教导内容付诸实践、进行传播的人。具体到了肾藏与肾脏上,西医的肾脏是个解剖器官,具有泌尿和一定的内分泌功能,那么中医的肾藏,理应是广义的泌尿并依此具有的内分泌系统。在这种狭义与广义的定义下,我们勉强可以接受,中医的肾藏还广义到了生殖系统。不管肾藏,是解剖元器件的肾脏,还是解剖元器件的生殖器官;是泌尿系内的内分泌,还是生殖系的内分泌。哪个解剖器官、哪个内分泌物质,直接决定了呼吸的纳气呢?现代中医理论,根本经不起刨根问底。

经不起刨根问底还有,经典中医的肾,何曾有过泌尿功能。肾属水,肾主水吗?肾属水,是说肾在五行之中,属于水行。邹衍五行,是时相,肾在一个周期里处在最后时相;洪范五行,是肌肉蠕动波,肾是从波峰到波谷的力,说白了就是收缩力。肾主水,是说肾主管全身之水,以流淌津液,滋润身体各处;游弋五藏之精,让肾藏五藏之精,化生生殖之精。而中医肾虚引起的水肿,是因为肾为胃之关门,相当于现代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肾虚水肿与西医的肾脏没有特异性、必要性联系。虽然中医的肾,是用系统方法,把输入和输入共性的生理机能集合成一个概念,但并不包括西医的肾脏。西医的肾脏疾病,并不都通过中医的肾来治疗。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西医的肾脏,不是中医肾的本质特征;中医肾的概念,也不是西医肾脏的外延。还是以学生举例,按学习阶段分的话,学生是内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是外延。

现代中医的整体服务能力,为什么有所下降?中西医结合,为什么在理论上没有革命性的突破?归根结底,现代中医连经典中医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弄清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3
发表于 2017-1-4 22:4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讨论到此,大家一致的意见是,纳气的肾,和解剖的肾脏是两个概念。
还有两个问题要讨论:


1,中医先发现了“不纳气”这种病态,然后推论出,正常人有“纳气”这个正常功能。
这一条意见如果统一了,就该下一条了:


2,中医认为,正常人有“纳气”这个功能,而这个功能属脏腑学说里肾负责,叫肾主纳气。
需要讨论的问题:
中医为什么把纳气的功能归属于肾呢?


如果这个原因找不到,也不影响本帖主题,就是肾是什么。肾是一个功能系统,其中功能之一是负责“纳气”。


另外,一个参考资料:
《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肾主纳气,有气喘属肾虚的论述。
132
发表于 2017-1-3 17:01:1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对器官的功能认识才是医学的核心。
太白侠:
藏府学说是主动放弃,以解剖为研究方法的。
========================

我认为这两条是二位的共识点。
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如何解读脏腑学说。我发现大家讨论有时会走岔,咱们都注意点,不跑题才行。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6:42:56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3 16:31
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哲学的高度;
现代人的智慧体现在工具制作。不能认为工具制作就没有智慧。
古人虽然从哲 ...

西医都不知道中医说的是啥,治疗的是啥,怎么验证?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6:40:21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3 16:31
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哲学的高度;
现代人的智慧体现在工具制作。不能认为工具制作就没有智慧。
古人虽然从哲 ...

西医验证什么了?怎么验证的?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脑科学都怎么验证的?
做梦是最简单的生理现象,请问西医能说出个毛?
129
发表于 2017-1-3 16:3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3 16:33 编辑

古人的智慧体现在哲学的高度;
现代人的智慧体现在工具制作。
不能认为工具制作就没有智慧。
古人虽然从哲学面层认识了奔月的想法,但那时缺少工具。
现在有了火箭,奔月设想就可以实现了。不过不叫“奔月”,而改叫“登月”。
“奔月”与“登月”是否可以通约?
应该说“月”字可以通约,古人古书中的“月”,应该就是指现在的“月球”。
“奔”与“登”不可通约。仅“奔月”一词,是指朝着月球方向奔去,是否能到达?词义显示不出。 (属进行时态)
登月一词,是指已经登上了月球或已经到达了月球。(属完成时态)


中西医理论差异造成的不可通约,就如同“奔”与“登”的不可通约。所属的时态不同,表达的含义也就不同。
中医理论说了很多,都是没有经过验证的事。西医虽然说得不多,却都是验证过了的事。
没有验证,与验证过的事是不能通约的。
要想通约,就得对中医理论进行科学验证。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5:54:2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3 15:39
越是低级的东西越容易普及,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杠杆原理很容易普及,相对论大多数科学家也搞不懂。
...

比喻不恰当,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工具或技术。
古代象棋,与现代修汽车,两者不可比较。
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可以比球哪个更高级看,但不能比较游戏规则哪个更高级,更不能比较球艺哪个更高级。
127
发表于 2017-1-3 15:39:31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1-3 15:27
越是低级的东西越容易普及,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杠杆原理很容易普及,相对论大多数科学家也搞不懂。

越是低级的东西越容易普及,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杠杆原理很容易普及,相对论大多数科学家也搞不懂。
-------------------------------------------------------------------------------
请教先生:就现在是“独轮车”(古时称木牛流马)容易普及,还是小汽车容易普及?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5:31:02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3 15:26
中医可以用科学手段来取得实证证据,但绝不是什么现代医学。
---------------------------------------- ...

岳先生的意思是,物理学、化学都是现代医学的下属学科?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5:27:29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3 15:21
中西医是两个体系,两个没有承继关系,所以不能用时间先后来决定,谁更低级谁更高级。
中医的肾,某一 ...

越是低级的东西越容易普及,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杠杆原理很容易普及,相对论大多数科学家也搞不懂。
124
发表于 2017-1-3 15:26:09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1-3 11:27
不是错位,是完全不同。
藏府学说是主动放弃,以解剖为研究方法的。
奇恒之府说得很明白。

中医可以用科学手段来取得实证证据,但绝不是什么现代医学。
------------------------------------------------------------------------------------------
现代医学是与中医学最接近的医学类综合技术学科,它涉及了现代科学的大部分学科。
就基础学科而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化学、解剖学、细胞学、病理学等等,都是现代医学范畴。
不知先生所说的现代医学,是否包含这些基础学科?



点评

岳先生的意思是,物理学、化学都是现代医学的下属学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3 15: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0 18:31 , Processed in 0.0814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