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91|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医有医而无药,中医有药而无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1 12: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如果看不到西医中医现时代问题所在,振兴中医只是一场笑话!
       西医为什么大量工作是动刀动枪,因为西医虽不缺医,但少药。人类疾病千种万种,病情形态千变万化,这就使得西医药物的数量显得苍白,覆盖面极其有限。西医的药物受到化学工业及生物工业的局限,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受到技术及资金的限制,同时还受到人体抗药性造成药效稳定性的影响。这一切都大大局限了西药所能扩展的范围。

       相比之下,中草药更显得占居优势。它采用动植矿物组合使用,方便灵活,完全有能力应对千种万种的人类疾病和千变万化复杂病情。
      从这一点上看,中医药确实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但不足之处是,中医虽拥有丰富的草药资源,却始终没能让草药有机会还原其英雄本色。换句话说,草药完全有能力治疗更多的疾病。但我们却不知道,只知道用其养生保健治未病。绕过急需草药救死扶伤的患者,却把健康人打成亚健康人而治未病。
      其实,不是大家不愿意
让中医成为主流医学去救死扶伤;不是大家不愿意去治疗人类疑难疾病,享受成功快乐和社会尊重。而是大家掌握不了“治已病”技术,只能去养生保健治未病,无可奈何的让中医沦为边沿医学。

      为什么掌握不了“治已病”技术?追究根源,那就是“中医有药而无医”。
      无医?不要机械的理解这个词语!中医的医学结构,分为公共理论和个体经验两部分。
      公共理论:含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属哲学说理及推理理论。
      个体经验:千古至今的临床绝技绝学,属个人创新部分。为什么要称“绝技绝学”,因为它没有公共信息转播符号,属于个人创造、个人拥有,人亡技绝的经验技术。
       由此来看,与其说“有”;不如说“无”。因为这两大部分,几乎都落不到实处。
       从中医千年演化史来看,中医的公共理论部分虽说是千古真理。却都是一堆哲学理论,没有科学面层的知识。这个“有”,其实等于“无”。

      个体经验却随时代不断演变,演变形式呈“脉冲”状。为什么会呈现“脉冲”状?因为涌现一个人,将其推到较高的境界,但人一死,脉冲峰值就会回落。虽说脉冲的峰值随时代是一浪超过一浪,但峰值再高,都无法普及,无法带动行业普遍水平的提高。
      国家及行业对此伤透了脑筋,先后变幻多种方式,竟然在现代教育体制内设置仿古师承教育,试图把前一代的经验技术继承下来。
      如果我不提高到“无医"的认识高度把这一秘密揭开,大家永远搞不清楚,为什么中医的临床绝技不可传承?
      什么叫“无医”?西医的临床医学技术,读8年医科,稍加历练就都能掌握。西医从来就没有因“传承”困难而出过问题,也从来没有成立过诸如“名老西医技术经验传承工作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为什么不成立这样的机构西医也能传承?中医为什么成立了这样的机构,却不能传承?
      答案是:中医除了一堆境界极高的哲学推理及公共经验之外,还有一堆技术极高的个人经验秘籍。前者令人感觉“上不着天”;后者让人感觉“下不着地”,如入云里雾里。而且这两大部分互相窜来窜去,相互照应,造成“学术短路”。

      为什么学习西医就没腾云驾雾的感觉?为什么西医的学术就不会“短路”?
      因为西医有一套完备的医学科学理论体系,称“有医”。西医育人不依赖个人经验和私家秘籍。而是依靠科学理论;
      中医的哲学理论体系及个人经验秘籍,均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医学”,故称“无医”。
      既然无医,那就更好!一张白纸,能画出更鲜更美的图画!



点评

洗脚就是按摩,怎么闹腾出腾云驾雾的感觉?混混逻辑非常牛  发表于 2016-7-19 08:58
47
发表于 2016-7-30 23:41:46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7-30 22:41
古代医学理论,跨越了农耕、工业两个时代,到了信息时代,如此强烈的时代意识都决定不了它,它反过来还要决 ...
到了21世纪,信息时代,如果仍然坚持自己的一套说辞而不用公共理论,且不说没有任何严密性,就自身发展普及也困难重重。

這很簡單呀,把中醫辨證再精確一點。氣虛,就叫它氣虛證候群,血虛,就叫它血虛證候群。還是可以跟西醫的學者溝通的。自己沒學好無法教別人,自然沒法形成公共理論,這要怪誰呢?西醫難道就有嚴密性?你把SLE的診斷學通了嗎?它裡面就有什麼嚴密性?還不是類固醇用下去了。
只要是醫學,難免就不會很嚴密,光是一個蘭尾炎就很難診斷了。又不是只有中醫才這樣。

中醫治療的概念很簡單,辨證論治就是了,只是你可以複雜化,氣虛1/3,血虛2/3的人,就照比例補氣1/3,補血2/3開藥下去。只要比例抓得準,效果就會出來。如果差一點,補氣1/2,補血1/2,這樣也是有效果,只是不是最佳。或是只放補血藥,或只放補氣藥,也是有效果的只是更差。
如果真的照西醫的思維去開立中藥,那效果肯定很差。

目前西醫對治療感冒病毒還沒什麼好辦法,中醫若是藥開得準的話,一天就可以解決。開得不準也只不過跟西醫差不多。這靠得是「醫」,不是「藥」。

西醫不是有「實證醫學」嗎?中醫就是一種實證醫學,甚至可以使用實證醫學的方法來研究,沒有啥力不從心的問題。
社會科學都可以研究了,連男女之間的愛情這種東西都可以測量數量化,中醫那有不能研究的問題呢?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2:4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30 22:44 编辑

古代医学理论,跨越了农耕、工业两个时代,到了信息时代,如此强烈的时代意识都决定不了它,它反过来还要决定时代意识,您认为会出现什么结果?
如果信息时代还要承认它是“医”,那么,就等于时代意识被它所决定。
也就是说,信息时代的医学存在,被农耕时代社会意识所决定。
结果就是,人类意识大退化。


传统中医虽然含有很多正确的东西,但作为现代人类之医,无论是理论性、科学性,还是严密性,直至可重复性,都存在着很大的质疑。承担现代人类医学之职力不从心,也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对其敬而远之。

传统医学理论里含有精髓,所谓“精髓”,就是很少的一部分。
现代医学家已经将其“浓缩”,只是尚未科学“萃取”。
一旦科学萃取出来,就是中医现代之医。
科学萃取之前,只能认为中医是有药无医。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2:2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30 22:41 编辑
cmonkey 发表于 2016-7-29 23:24
“西医的药数量有限”,这句话就错了,西医的药一直在推陈出新,不是有限的,所以西医是有药的。
“中医的 ...

我从来不分西医中医,人体就不分中西了,医学还得要分中西是很奇怪的事。
难道美国人的感冒跟中国人不一样吗?
----------------------------------------------------------------------

多谢先生回复!
医学不分中医西医,这个观点非常正确!
中西医理论亟待同一,才能互补短长。
西医-非常先进的现代医学,常常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西医有诊断有药医,但医治疗效不良;
2、西医有诊断无药医;
3、西医无诊断无药医;
在这三种情况下,西医均可成为“有医无药”。


在理论没有统一的情况下,中医还是能够治疗上述三种情况之中的一些病。
虽然能有效治疗这些病,但解说用的不是公共理论,故被人误解为“偶然疗效”。
再者,不用公共理论,传承育人同样遇到巨大困难。
到了21世纪,信息时代,如果仍然坚持自己的一套说辞而不用公共理论,且不说没有任何严密性,就自身发展普及也困难重重。

我所提的“中医无医”之说,就是到了信息现代,中医用的还是农耕时代之医。
落后的不止一个时代,而是两个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一条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到了中医这里,就被颠扑了。
中医是“古代意识决定现代存在”,古代医学决定现代临床!这就是传统中医衰败的根本原因;
中西医结合派所犯的是同样错误,古代医学决定现代科研!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派全军覆没的根本原因;











44
发表于 2016-7-29 23:24:52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药数量有限”,这句话就错了,西医的药一直在推陈出新,不是有限的,所以西医是有药的。
“中医的药经过配伍,可以达到无限。”这句话也不是对的,任何东西都是有限的,当归二钱力道不够,吃二十钱也不会是十倍药力,只是会造成拉肚子而已。

辨证论治不会被淘汰,只会被改进。

当归的药力不够,那要看这个人有没有气虚,有气虚加上黄耆,药力就加大了,因为气虚被改善了,造血功能就被加大了。如果这个人有气滞血瘀,加上郁金,气滞血瘀问题改善了,造血功能就加大了。如果这个人同时有肾阳虚的问题,加上续断、骨碎补,造成功能又更好了。如果这个人有痰湿,加上半夏清痰,肠胃吸收当归的效果变好,那么造血的效果又被加大了。
一个当归药力这么的微弱,中医在运用上效果就可以出来,那我们把西药这些效力更大的药来辨证论治,治起来肯定是比西医来得好。
至于你会不会辨证,那就不是医学的问题,而是个人学得不够的问题了。
我从来不分西医中医,人体就不分中西了,医学还得要分中西是很奇怪的事。
难道美国人的感冒跟中国人不一样吗?

西医肯定是有药的,中医肯定是有医的。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8:00:05 | 只看该作者
cmonkey 发表于 2016-7-28 00:24
这句话说错了,应该说是西医有药而无医,中医有医而无药。

西医的药,效果之强,我想不必多说,怎么可以 ...

西医的药,效果之强,我想不必多说,怎么可以说是无药,应该说是有药。
中医的药,虽然已经用了很多年,但西医并不拿来用。为何西医用铁剂而不用当归?这是因为铁剂比较有效。
所以,西医是有药的。
中医是有医,因为中医可以辨证论治,辨证之后,知道是血虚,用当归这种效力很弱的药就可以有效了。
因为经过了详细的辨证。而西医没有辨证论治,不知道啥时要用当归,只好用效力较强的铁剂了。
-------------------------------------------------------------------------------
多谢先生前来讨论!
西医的药数量有限,当一个东西有限的时候,取其极限就等于没有。
所以,西医虽然拥有现代化医学和高科技技术,但大量大病无能为力。
中医的药经过配伍,可以达到无限。 当一个东西无限的时候,取其极限就等于有。
然而,中医虽拥有无限的药物,但对于有限疾病的治疗显得力不从心。
药决定医,这一理念非常重要。意思是西医药物有限,将永恒受到药的制约。
中医不受药的制约,所以,中医的医学将可以无限发展。
就是说,古代并没有把中医发展到顶端,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初级阶段。


至于您说的中医有医--辨证论治。这将会随着时代发展会逐步淘汰。
将来中医用药组方,会有更好的方法。
要对中医的未来寄希望,而不是对它的过去寄希望。

这是一个逻辑问题。很多人不懂逻辑,故寄希望于过去。




42
发表于 2016-7-28 09:57:4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7-27 22:58
你不懂医,废话又多。中医,西医是理论有别,治法有别。西医能查出病?咳,呕,疼,西医能查出?查不出, ...

謝謝表扬。你是科盲吗?你不是科盲,你就学不会中医。【寒热虚实】你懂吗?说说西医的指标与寒热虚实的关系。
41
发表于 2016-7-28 00:24:11 | 只看该作者
这句话说错了,应该说是西医有药而无医,中医有医而无药。

西医的药,效果之强,我想不必多说,怎么可以说是无药,应该说是有药。
中医的药,虽然已经用了很多年,但西医并不拿来用。为何西医用铁剂而不用当归?这是因为铁剂比较有效。
所以,西医是有药的。

中医是有医,因为中医可以辨证论治,辨证之后,知道是血虚,用当归这种效力很弱的药就可以有效了。
因为经过了详细的辨证。而西医没有辨证论治,不知道啥时要用当归,只好用效力较强的铁剂了。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7-27 22:58:19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7-23 17:26
你不懂医,废话又多。中医,西医是理论有别,治法有别。西医能查出病?咳,呕,疼,西医能查出?查不出 ...

你不懂医,废话又多。中医,西医是理论有别,治法有别。西医能查出病?咳,呕,疼,西医能查出?查不出,又如何治?
-------------------------------------------------------------------

中医之所以发展不上去,就是因为像你这样,自己是科盲,还自以为是。
西医能查出病种及指标,就是进步。
你怎么知道指标与寒热虚实,六经八脉没有关系?
我们之所以在临床上用指标处方,就是因为这种方法要比你们那种六经八脉精准的多。
不懂新医学,就虚心听听,不要乱插嘴。
39
发表于 2016-7-27 15:31:49 | 只看该作者
怪论真多
38
发表于 2016-7-23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7-22 00:50
呕吐,辨明六经有何难哉?难在不知病。我治老伴西医不治之呕吐,旋复代赭石汤,。厥阴病用吴芋汤。这也称 ...

中医治病,方法不同,有的补,有的攻,有的清,是方法,医法,不是医道,是在医理指导下的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8 17:16 , Processed in 0.0612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