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94|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阅读《内经》的几点意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6-7 00:1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读《内经》首先要进行训诂。《内经》几经变动有些漏字错简需要修正后再读。
2、要熟悉《内经》中的各个医学流派特点。各个流派研究的水平不等,使用术语不同。混在一起读就容易乱套。
3、对每一篇文章或者是一篇文章中的某一段文字需要判断写作年代。不同的写作年代汉字的意义不同,使用的标准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范围不同。不分开阅读就很难理解。
4、重复《内经》中的医学实验。早期的文献来自于上古医学实验。如果不重复这些实验,只是从文字上阅读就很难理解。
5、重新计算和统计《内经》中的原始数据。自己算一遍后才能够理解古人的问题和想法。
6、既要重视经典又不要迷信经典。经典里的东西大都很重要、很有价值,但是经典里也会有错误,也会有很多不完整需要改进和补充的内容。甚至经典里也有古人杜撰的东西。实事求是就好了。
7、要有突破经典的概念。经典再好也只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在读懂经典之后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突破经典的束缚。创造出一个新的理念或新的经典。
18
发表于 2016-6-25 13:19:46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6-6-7 14:42
目前有很多中医特别是当领导的,他们以为:
1、把西医请到中医院里,中西医就结合了。
2、把现代诊疗仪器 ...

现在大小医院的领导都是上面定的,外行当领导多的是,中医院的外行领导做到这个样子也不奇怪了
17
发表于 2016-6-18 13:19:30 | 只看该作者
训诂入古籍,这是古今多少人的经验,倒是现在书都不读,就在论坛指手画脚的太多了。
16
发表于 2016-6-14 20:24: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希望能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学习。
15
发表于 2016-6-13 05:26:00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6-6-7 23:39
突破《内经》不是妄想,更不是以石击天。
我研读《内经》是从经络辩证开始的。最终我学会了。但是很多人还 ...

fayuan_guo先生的研究我虽没有看到,但却是一位医者兼研究者。你提出的观点,有些与我在80年代发表的论文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我赞成。当然,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23:3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收学生。也不强求别人顺从我的观点。仅仅是提出我的观点和经验供人参考。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23:39:37 | 只看该作者
突破《内经》不是妄想,更不是以石击天。
我研读《内经》是从经络辩证开始的。最终我学会了。但是很多人还不会,实际上他们也学不会。因为使用针灸的人大部分读不懂古文。1990年,在一次展览会的启发下,我组织研制了微电脑经络诊断仪。结果就容易多了。经过检测后,受检者每条经络的情况就都打印出来了。虚实,程度,选穴参考,补泻手法建议等。
《内经》的天还是被捅破了,《内经》不再是神话。从此,补充《内经》,修改《内经》,批判《内经》都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大事了。是书就会有错误和不足。你没看那权威的西氏内科学不也是几年就修改的吗?有人说《圣经》就没有被修改过。不过据研究者说现版《圣经》也是被几经修改的产物。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22:42:04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有很多中医特别是当领导的,他们以为:
1、把西医请到中医院里,中西医就结合了。
2、把现代诊疗仪器买回来用,中医就现代化了。
3、把中药做成滴流,中医就科学了。
4、把穴位治疗的疾病变成西医的诊断,中医就进步了。
真的吗?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3:36:3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的应用我在临床上和自己身上已经是反复使用了。为了科学验证这个方法,我还在家兔身上做了针刺补泻手法对家兔胃电图的影响实验。实验针刺的穴位是后三里(相当于人的足三里)。结果补泻手法对胃电图具有显著差异。《内经》中的理论和技术正在被现代人以现代的方式所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潮流。顺之者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3:25:42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用上海理达仪器厂的经气测平仪连续测量一条经络线上的某一点。结果四个小时测到十六个波峰。每个波峰相距时间均等。这种简单的测量结果支持经气每日运行一百次的观点。由此可见古人的呼吸和心率与现代人是一致的,古人用练气功的人来做正常人的生理实验是无稽之谈。生理实验一定要用普通人啦做才是科学的。而古人也知道借用呼吸和心率都比正常人少一半的人来做生理学实验是没有意义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2:5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6-7 13:07 编辑

我说《内经》的研究结果不完全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并不是高谈阔论。例如:
1、五音在内经中经常提到。比较多一点的乐音还有十二律和二十五音。这些乐音都与人体经络有着直接的联系。我说的潜力是:已知与经络有直接关系的乐音还不全,还缺少与任督经脉对应的乐音。二十五音中只有阳经有对应上下左右的治疗乐音,那阴经是否也有对应上下左右的治疗乐音呢。另外二十五音缺少对应心包经、三焦经、任脉和督脉的治疗乐音。在实测上我们依然不能够用七弦古琴做出阴经的上下左右共振乐音。不得已我们制作了一床大古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在《内经》的基础之上发现了432个治疗乐音。25对应432,你说我们是高谈阔论吗?
2、《内经》经络论提到有五色对应五脏及经络。经过重复古人的实验我们已经发现了几十种颜色对应的经络。因此有因治疗颜色不足而导致的彩色疗法不能使用才被彻底地解决了。
3、《内经》中介绍了五声:宫商角徵羽对应的脏腑经络。我通过重复语音诱发经络感传的实验得出了所有元音、辅音和汉字字音对经络的影响。5对应数百个汉字字音。这也是高谈阔论吗?
4、《内经》介绍了音调的产生原理。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才发现了音调对人体经络各部位的差异。即阴平声感传走阴经的右侧,阳平声感传走阴经的左侧,上声感传走阴平声相表里的右侧阳经,去声感传走阳平声相表里经的左侧阳经。如此语音疗法才能够精细的定左右治疗。你说这是高谈阔论?
5、《内经》中介绍经络最好的文章就是《灵枢经脉》。但是这些在临床上够用吗?有人提问经络在内脏也是对称的吗?大脑的经络是怎么分布的?很多搞足底按摩的人都说足底穴位是通十二经的,但是没有具体的介绍......。我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一做了出来并且有部分绘图。这是高谈阔论?
6、对于穴位名称一直争论不休。我不是引经据典的参与论证而是去做每一个穴位的位置验证。用牙签、艾灸、针灸针和手指反复多次的刺激每一个穴位,纪录感传的方向、重点部位、感传特点、串经、感传的强度等。最后才参照甲骨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说文》、《针灸大成》来分析穴位的名称及其含义。
7、别的中医摸脉都是三个指头就够了。我用五个诊位摸脉已经有十多年了。这不是我以石击天独出心裁。这是我重复《内经》中的脉诊部位经络感传实验得出的结果。这样我可以诊断十四经脉的病变。比《内经》多两个诊位,多诊断了三焦经、心包经、任脉和督脉。通过表里经在脉管上的分布我可以用力学的方法分析很多脉象产生的原因。例如浮脉等。如果因循守旧能行吗?
8、《内经》中的确有错误,如果不及时地修正很多问题就不能够理解。例如经络大循环的问题。尽管教材里已经画好了图示。但是即便是纸上谈兵也还是走不通。经过气功经络大循环实验我才发现原来任督经脉是左右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够走得通。进一步研究验证任督穴位发现:任督穴位也是对称的,左右相距一寸到五毫米。从此我针任督穴位再也不在中线上下针了。当然艾灸和按摩还是可以的。因为治疗的范围较大的缘故。我知道古人就是被艾灸和按摩误导了。结果连针刺都被影响了两千多年。你还在扎中线上的穴位吗?赶紧改回来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9、研读《内经》必须要先训诂,然后重复古人的实验。盲从古籍,不敢创新就没有前途。医学就是要精细。很多医疗事故都是因为马虎。精益求精才是好医生。
......
如此做我不知道还要怎样才不是高谈阔论?我所说的内容大都是有所凭据。不是我读过什么书了而是我已经做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8 01:02 , Processed in 0.0846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