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济仁治疗高血压验案三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8 15:5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例1:宋某,男性,58岁。

1980年5月3日初诊。

主诉眩晕头胀,如立舟车,旋转不定,烦躁易怒,肢体作麻,失眠多梦,素嗜烟酒,宿有咳喘。诊见面色红赤,脉象弦劲,舌质红,苔薄黄。血压190/118mmHg。此肾阴不足,肝阳上扰,气亢血燥,阳盛风动,气与血并走于上之候,故血压升高。治宜平肝潜阳降压。方拟自制之平潜降压汤。

药用:磁石(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炒决明子30g,天麻12g,钩藤(后下)12g,怀牛膝、夏枯草、白芍各12g,干地龙9g,青木香各9g。

5剂后眩晕大减,肢麻好转,血压下降为160/98mmHg。再投刺蒺藜、野菊花出入其间。25剂后,目眩头晕症状悉除,血压恢复正常,失眠亦见好转,唯咳喘旧恙依然。再宗原方去磁石、珍珠母,加肥知母、马兜铃、夏枯草各9g,以顾其本而善其后。经几次访问,该病至今未见复发。

例2:陈某,男性,42岁。

1979年9月14日初诊。

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经常自感眼冒黑花,耳鸣如蝉声,头额及后脑胀痛,不能左右顾盼,坐立不宁,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多梦遗精,稍劳则感头面发热,血压随即升高。脉细数,舌质绛,苔黄腻。血压186/110mmHg。

此肝肾素虚,复因烦劳过度,肝肾之阴益耗,风阳上袭,故血压高;又以肝开窍于目主筋,肾开窍于耳主骨,肝肾亏虚故眼花耳鸣,转侧起坐不利;肾失藏精封髓之职,故神疲梦遗;腰为肾府,虚则腰膝酸软。法当滋肾养肝以降其压。方用自制滋养降压汤化裁。

药用:山萸肉、炒杜仲、桑寄生、怀牛膝、泽泻、淫羊藿、巴戟天各15g,丹皮、玄参、栀子、青葙子各9g。

5剂后头脑胀痛略减,余症同前。

按原方再服10剂,血压下降为166/100mmHg,唯头部转侧仍感不舒。原方去玄参、泽泻,加干地龙、臭梧桐、豨莶草各15g。

再进30剂,血压趋于正常,头能左右顾盼,眼花耳鸣大有好转,精神亦振,夜寐见安,腰膝如常,唯夜间有遗精现象。再按上方增制首乌、刺蒺藜炼蜜为丸,以尽全功。

服成药1个月后复查,诸恙均愈。至今2年,几次追访,一切正常。

【按】

上述两例高血压之所以获得较好疗效,正是以肝肾关系的理论指导临床的结果;反过来,从这二则病例的临床治愈,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高血压病的发生,其病变在肝,根源在肾。而冲任失调则多为女子高血压病(或症状性高血压)之诱因。盖“八脉隶乎肝肾”,冲任自在其中;肝藏血,为女子之先天;肾藏精、精生血,为女子之后天。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有降压效果的80余味中药中,一半以上均入肝经、肾经或肝肾二经。本文所举的两例高血压病,就是根据其病机在肝、肾,选药多用降压药中的入肝肾二经者,如磁石、珍珠母、天麻、钩藤、干地龙、制首乌、牛膝、青木香、刺蒺藜、野菊花、丹皮、山萸肉、杜仲、桑寄生、泽泻、淫羊藿、巴戟天、玄参、栀子、青葙子、豨莶草、臭梧桐等。再根据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如例1,则重用平肝潜阳降压药;属肝肾阴虚者如例2,则重用滋养肝肾降压药,故能每获良效。

例3:丁某,女,45岁,教师。

1984年4月3日初诊。

头痛数年,作辍无常。痛甚欲呕,心烦少寐,纳呆,便结。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血压186/100mmHg。

诊断:头痛(阴虚阳亢型)。

治法:养血柔肝,平肝潜阳。

处方:生龙牡(先煎)各20g,当归15g,石决明(先煎)各20g,川芎15g,生、炒白芍各15g,竹茹12g,延胡索15g,焦栀子10g,钩藤(后下)15g,夜交藤15g。

二诊:服药7剂,诸症皆瘥,投珍合宁片调理。血压值稳定在正常范围。

【按】

头痛一症有外感、内伤。内伤头痛多责之肝、脾、肾。盖肝脏体阴而用阳,本例系肝体阴血不足,遂致肝阳木火易亢而循经上逆,头痛作矣。本例高血压患者症见头痛,遂方用四物汤去生地,加夜交藤,以养血柔肝;合以大剂鳞介类重镇潜降之石决明、生龙牡等,使当归、川芎辛散窜肆之弊受其遏制,而止痛之功却借以发挥,阴阳相燮,升降从顺,则痛若失,血压亦得以控制。■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医大师卷:李济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艳主编),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3
发表于 2016-4-28 20:09:55 | 只看该作者
有理有据,可以做为辩证参考。可见高血压中医是可以治疗的。三个方子就够用哈哈哈
2
发表于 2016-4-28 16:19:0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几个病案   是一般的中医开出来的,还算是不错。可是,大师级的中医,开出这样的处方,就有些功力不够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4 02:27 , Processed in 0.0522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