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38|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花菜治抑郁:为刘维忠厅长的言行点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4 13:5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花菜治抑郁:为刘维忠厅长的言行点赞
  作者:王世保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在国家卫计委4月12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明要走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并讲述熬了两吨黄花菜治好舟曲灾民抑郁症。刘厅长的言论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讨论,包括腾讯在内的网络媒体对其医改理念以及“黄花菜治抑郁”的案例提出质疑,而部分非医学专业的评论人士则对其所述中医偏方验方防治疾病的案例大加嘲讽。
  对于刘厅长提倡的医改理念需要专篇讨论,本文主要针对那些讥讽“黄花菜治抑郁”的非专业文章进行讨论与驳斥。回顾刘厅长在发布会上的发言,觉得他也是“言者无心”,其本意就是通过列举几个采用中医偏验方解决灾区所面临的重大健康和卫生问题,进而论证“简便廉验”的中医参与医改会降低政府支出的公共费用。那些非医学专业的批评人士则是“听者有意”,完全从西医当前治疗抑郁症的现状,去批驳甚至讥讽刘厅长所列举的“黄花菜治抑郁”的案例。他们认为“黄花菜治抑郁”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并愚蠢地认为西医都没有解决的抑郁症又岂能用中医的偏方治好?
  如果我们能考证古代中医药文献记载,就不难发现刘厅长的言论和那位提供偏方的北京中医有着确实的中医理论依据。据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嵇康《养生论》亦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载:宽胸膈,安五脏,安寐解郁,清热养心。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更是详载: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费伯雄《医醇剩义·劳伤篇》则云:忧愁太过,忽忽不乐……萱草忘忧汤主之。
  萱草,就是黄花菜,又名金针菜、金针花、萱草花、健脑菜、安神菜。根据历代中医药典籍记载,黄花菜能够解郁安神,使人心情舒畅,继而忘掉忧愁。黄花菜药食同源,让灾民普遍食用,既能作为食物充饥,也能作为药物缓解灾民因家园被毁而产生的恐惧、忧愁心理,而且费用相对低廉,可谓一举三得。刘厅长造福于舟曲灾民的智慧举措应该得到赞许,而不应被那些科学智障的非专业人士愚蠢地讥讽与攻击。
  讥讽人士认为“黄花菜治抑郁”有没有科学依据?治好舟曲灾民的抑郁症有没有严格的大数据统计证实?回答这类科学主义信徒所提出的智障问题,其实又要回到讨论中医与科学的本质区别上。中医与科学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和认知体系,中医治疗疾病不需要有科学依据来支撑,上述那些历代的中医文献所记载的内容就是“黄花菜治抑郁”的坚实依据。至于刘厅长在发布会上讲述“所有抑郁症都没了”,也被讥讽人士揪住不放,指责其没有大数据统计做依据。我们知道这种灾区救急既不可能给出制定试验方案的时间,也没有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严格按着西医所谓的临床大样本对照试验去收集灾区人民心理健康改善的数据和资料。
  讥讽人士认为科学的西医都不能有效解决抑郁症,中医凭什么靠民间验方就能解决?至于民间偏方和验方能不能治大病,就从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就能看出。屠呦呦教授成功研发青蒿素,就是受到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民间验方启示。恰是这类备受反中医的科学信徒们所讥讽的方书,帮助中国获得了他们所不能望其项背的第一个自然科学类别的诺贝尔奖,这又何尝不是对这些反中医者无知言行的讥讽?此外,中医方书里有大量治疗抑郁症的方剂,不是中医能不能治抑郁症的问题,而是你信不信、有没有用中医药治疗的问题。
  中医的偏方和验方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与疾病作斗争所积累的最有效最原始的经验,面对今天个人医疗费用和国家医疗财政支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由政府医疗管理机构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有效的中医偏方和验方,是造福地方百姓的智慧之举。小方治大病,小成本做大事,期待着中国走出一条低费用、高成效的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改革之路。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9
发表于 2016-4-27 16:59:3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27 16:34
哪位先生说说,发生于灾难期间,出现【恐惧,失落,睡不着觉,】这样一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什么证? ...

【恐惧,失落,睡不着觉,】中医没有在具体病名里论述,按辨证,就是惊恐所伤的心神不安,按中医辨证论治,有归脾汤法、逍遥散法几种。效果一般是很明显的。如果黄花菜有效,比常用成方又省事许多。
28
发表于 2016-4-27 16:56:0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26 15:19
 刘维忠举例,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我调了两 ...

问题出在概念直接对接,不自觉的偷换概念。
          [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应该属于心神不宁或者心肾不交,肝气郁结之类神志异常。与西医的抑郁症没有直接联系,不应该混为一谈。

---------------------------------------
对,就是这个问题。
27
发表于 2016-4-27 16:34:01 | 只看该作者
    哪位先生说说,发生于灾难期间,出现【恐惧,失落,睡不着觉,】这样一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什么证?西医的什么病理状态??黄花菜,对于这一组临床表现,肯定是起作用了,当然还有社会因素诸如大批救灾人员,物资,慰问品……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等等,这不正是社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心理障碍的最好治疗方法吗!!

点评

【恐惧,失落,睡不着觉,】中医没有在具体病名里论述,按辨证,就是惊恐所伤的心神不安,按中医辨证论治,有归脾汤法、逍遥散法几种。效果一般是很明显的。如果黄花菜有效,比常用成方又省事许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7 16:59
26
发表于 2016-4-27 16:2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4-27 08:39 编辑

         刘厅长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致力于中医事业发展,早有耳闻,果然名不虚传。
25
发表于 2016-4-27 08:57:3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26 17:07
刘厅长不简单!有魄力,敢实践。

据我所知:甘肃省是重视中医的省份之一,官方重视不重视,中医的景象大不一样!
24
发表于 2016-4-26 17:07:33 | 只看该作者
      刘厅长不简单!有魄力,敢实践。

点评

据我所知:甘肃省是重视中医的省份之一,官方重视不重视,中医的景象大不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7 08:57
23
发表于 2016-4-26 15:41:28 | 只看该作者
       把原文改一下:
        刘维忠举例,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心神不宁症,“我调了两吨黄花菜,用了12口大锅熬黄花菜,一个人一个纸杯子,黄花菜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两毛钱,七千个单子,一人花了1.4元钱,所有的心神不宁症都没有了”。
   ================================
       这样改动一下,西医就提不出意见来了!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中西医理论、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概念直接对接。说中医的时候,只用中医的概念,不要拉扯西医概念,以免引起误解、误读、误判,引起不必要的纠葛,无谓的争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4-26 15:19:56 | 只看该作者
        刘维忠举例,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我调了两吨黄花菜,用了12口大锅熬黄花菜,一个人一个纸杯子,黄花菜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两毛钱,七千个单子,一人花了1.4元钱,所有的抑郁症都没有了”。
   ====================================================
          回复:
          问题出在概念直接对接,不自觉的偷换概念。
          [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应该属于心神不宁或者心肾不交,肝气郁结之类神志异常。与西医的抑郁症没有直接联系,不应该混为一谈。

点评

问题出在概念直接对接,不自觉的偷换概念。 [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应该属于心神不宁或者心肾不交,肝气郁结之类神志异常。与西医的抑郁症没有直接联系,不应该混为一谈。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7 16:56
同意  发表于 2016-4-26 22:1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1
发表于 2016-4-26 10:59:13 | 只看该作者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嵇康《养生论》亦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载:宽胸膈,安五脏,安寐解郁,清热养心。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更是详载: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费伯雄《医醇剩义·劳伤篇》则云:忧愁太过,忽忽不乐……萱草忘忧汤主之。”
中国古人智慧之例也!可叹西化教育下的现代国人,无知者何其多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8:07 , Processed in 0.0842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