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图洛书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28 18:2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图洛书的来龙去脉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09:01:3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29 08:54
在本论坛,发表了一些与《易》学有关的内容,这些确实与临床治病无关。但是现在将中医附会《易》学者,甚多 ...

这样,只有自我屏蔽了!

点评

不用屏蔽,易医相通,通在天理,况何图非易,而是易之根,医之源。不懂河洛,就是无本中医,无源中医。  发表于 2016-3-29 09:58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08:54:30 | 只看该作者
在本论坛,发表了一些与《易》学有关的内容,这些确实与临床治病无关。但是现在将中医附会《易》学者,甚多。我本人不揣浅陋,也写了几篇文章发在本论坛,看来是发错了地方,劳人眼目了,说一声对不起了!

点评

这样,只有自我屏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9 09:01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08:49:34 | 只看该作者
《素问·金匮真言论》八七五九六这几个数字,是五行生成数,但是高校教参程士德《内经》在讲解时却使用了传说中的《河图》予以解说,应属不当。但为什么不当呢?必须溯本求源,予以疏理。实际上这于临床确实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若想读懂《内经》,还必须要知道这些知识,不是可有可无的。
17
发表于 2016-3-29 08:45:25 | 只看该作者
千总率直,言之有理同意。这种为晋级评职而作的垃圾文字真是发错地方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旁证博引,不知所云,堆积文字,实无一物。坚深晦涩,以貌惊人。。。。已之昏昏,何能使人之昭昭?在学校写论文时老师没讲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吗?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08:43:2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3-29 05:29
河图洛书确实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于今天,于中医药有没有现实意义呢?

首先,谢谢千总善意的提醒;其次要说的是河图洛书确实与《内经》有关,因为有相关内容。
实际上于今天看来,中医经典《内经》的思想内容,又有多少具有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呢?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有八、七、五、九、六这几个数字,于中医药有没有现实意义呢?再如《灵枢·九宫八风》之八卦,与临床治病又有何关系?
现实看来,《内经》并非皆句句箴言,字字珠玑,应当予以梳理,将其中精华科学的部分予以保留传承,而糟粕予以抛弃。
《内经》虽是医学典籍,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读《内经》,再与其同时代的国学典籍比较,则更容易了解《内经》时代的学术思想,更容易读懂《内经》。
比如,八、七、五、九、六这几个数字,是如何渗透进《内经》的?经比对同时代的国学典籍如《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皆有相关内容。若再溯源,最早见于《管子·幼官图、太玄数》。若从临床实际出发,没有多少指导意义。中医临床大夫,没有闲暇时间顾及这些知识,或者说也可以不学习这些知识照样给患者治病。但若要想成为孙思邈式的大医,是否应当了解这些知识?
15
发表于 2016-3-29 05:40:5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先生感到河图洛书与中医药发展有关系或者有帮助,先生不如直截了当,直奔主题,或者也可振聋发聩!
14
发表于 2016-3-29 05:38:4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关于国学的论坛或杂志,如果先生能在那里发表和参与,必定能大放异彩。在这里如此空洞而艰涩的考古和不厌其烦的展示,感到先生有点无的放矢和选错对象了。
13
发表于 2016-3-29 05:33:5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耗时费力,反复传抄的复制和描述,读之乏味,念之晦涩,不能指导临床,但又感弃之可惜。
12
发表于 2016-3-29 05:29:05 | 只看该作者
河图洛书确实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于今天,于中医药有没有现实意义呢?

点评

首先,谢谢千总善意的提醒;其次要说的是河图洛书确实与《内经》有关,因为有相关内容。 实际上于今天看来,中医经典《内经》的思想内容,又有多少具有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呢?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有八、七、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9 08:43
11
发表于 2016-3-29 05:26:0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28 10:36
三、宋人治《易》 附会之说河图洛书,“汉人始创之说也”,即汉代治《易》者,只有河图洛书之名,未见有其 ...

河间金栋先生博闻强识,善于考古。但是我们这里是中医药论坛,是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为宗旨的,所以单纯的考古研经,为考古而考古,虽然妙笔生花,对研讨中医并无所助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15:32 , Processed in 0.0566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