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咸味入肾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5 21:5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照五行五味的理论,古典中医学说,咸味入肾。你认为,对吗??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6:15:03 | 只看该作者
ksjyjs 发表于 2016-1-26 15:48
五行肾五色是指五藏象幅射所看到五种组合以黑色为主要显示的为肾的概念

【五行肾五色】是什么意思
13
发表于 2016-1-26 15:3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白侠 于 2016-1-26 15:39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1-26 15:32
你说【咸肯定入肾,但入肾的药食不一定都是咸味,仅以咸味代表入肾的药食不可以吗?】那么,酸味,入不入 ...

你先说说什么酸味,再说说什么是肾,再告诉你酸味为什么不入肾。你这是典型的不会爬,就想飞。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5:32:12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6-1-26 15:25
内经要求学医之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你认为你做到了吗?没做到有什么本事评判做到的人对错? ...

你说【咸肯定入肾,但入肾的药食不一定都是咸味,仅以咸味代表入肾的药食不可以吗?】那么,酸味,入不入肾?可以说酸味入肾吗?

如果说  什么味   都可以入肾,那么,五味理论,还有什么价值吗??

点评

你先说说什么酸味,再说说什么是肾,再告诉你酸味为什么不入肾。你这是典型的不会怕,就想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15:37
11
发表于 2016-1-26 15:25:59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1-26 14:57
【咸,是取象比类的咸,即现在所说的功能味;】既然是功能性味,那么,他和味道,有没有关系?有多少关系 ...

内经要求学医之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你认为你做到了吗?没做到有什么本事评判做到的人对错?咸肯定入肾,但入肾的药食不一定都是咸味,仅以咸味代表入肾的药食不可以吗?要不你给起个名字?
不管是什么药食,进入的都是胃肠道。吸收的是基本的化学分子,但药效却不一定是化学分子起得作用。比方你喝冷水,肚子痛,是水分子起得作用吗?
西瓜为什么能解暑,你说说是什么化学分子起得作用?
你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理解全乎这一系列的问题吗?
你可以在祖宗面前耀武炫威不知深浅,别人说说你就不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5:22:27 | 只看该作者
那么 在老董的概念里  咸味是什么???

点评

你这个棒槌,你先说说你认为的咸味是什么味?经典的五味绝对不是你认为的五味。  发表于 2016-1-26 17:28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5:21:26 | 只看该作者
ksjyjs 发表于 2016-1-26 15:05
从咸味入肾吗?看五色味脏动态力矢量间运动关系、
咸味入肾吗?杨金峰按照五行五味的理论,古典中医学说 ...

那先生的意思是   中医学的肾   是指黑颜色。是这个意思吗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4:59:40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6-1-26 07:51
你说的肾病是西医理论,是西医技术;而咸味入肾的肾是中医理论,是中医技术,杨金峰胡吹自己是中毉临床,现 ...

那么,中医的这个咸味   他入了哪里,?老董,你是老中医,你来谈谈。中医学的咸味 ,他入到了哪里?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4:57:21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6-1-26 13:08
短短的一句话,涉及三个高深的问题。说其高深,不过是层窗户纸,但让固有思维转变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儿。
...

【咸,是取象比类的咸,即现在所说的功能味;】既然是功能性味,那么,他和味道,有没有关系?有多少关系?是不是直接谈功能,不谈味道,比较好?比较直接。那么,五味理论,是不是自己就给抛弃了?

【入,不是被吸收,而是以映像的形式影响;】什么是【映像的形式影响】?大家认为,入,不是进入和被吸收的意思吗?


【以为自己牛逼哄哄的人,会拿着自己的肤浅衡量先人的智慧。】这个就没必要了吧

6
发表于 2016-1-26 13:08:13 | 只看该作者
短短的一句话,涉及三个高深的问题。说其高深,不过是层窗户纸,但让固有思维转变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儿。
咸,是取象比类的咸,即现在所说的功能味;
入,不是被吸收,而是以映像的形式影响;
肾,与西医解剖的元件风马牛不相及。
承认自己肤浅的人,会加以学习提高自己来理解;
以为自己牛逼哄哄的人,会拿着自己的肤浅衡量先人的智慧。
5
发表于 2016-1-26 07:0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1-26 07:44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1-25 21:55
五味  五行理论  那就更是一个乱弹琴

   中医治病技术,是自有人类开始积累至今的一门经验技术。我在中华中医药论坛和本论坛说过很多次。动物尚能疗伤,况人乎?
      动物具有天生的对抗疾病的本能,如狒狒拉肚子时,会到树上啃一种树皮治疗。这是狒狒的治病经验。人比猴聪明百倍,本能对抗疾病的意识更强。在中药发现的传说中,有大量的药物是从动物那里学来的。中草药就是在人类抗病的自身体验过程中,一味一味发现的。
      经过了多少万年的经验积累,于春秋战国、两汉,终于形成经方派、医经派,
本草(应形成最早,但不详),再往后进入魏晋时期,形成了伤寒杂病论、灵枢、素问、难经等书。其中,灵素两书和本草首先吸收了五行概念,将五味套入五行之中,无非是想从现象上便于分类,是一个大约摸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与真正的治病经验具有很大的差距。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每味草的性味归经就可知道,是一个大概的总结,是用来解释经验的,相互矛盾之处甚多。所以,较不得真的。            如果认识到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归类还停留在两千年前的初始阶段,对于中医理论中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自我矛盾就不难理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2 02:46 , Processed in 0.0591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