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93|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科学实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5 19: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理事

安徽歙县人,中共党员, 1956年11月出生新安王氏医学世家。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受聘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客座研究员。2014年担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2015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担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现为:国家教育部新安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重点学科建设与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安徽省115科技创新(新安医药研究与开发)团队带头人、安徽省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编者按

中医到底科学与否?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从系统整体、以人为本、致中致和、去伪存真四个方面论证了其科学性。并指出,中医科学一定会引领未来!

本文为王键校长的研究文章,授权院长在线发表。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门博大精深、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科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中医科学事业承载的责任远远超出了医疗卫生领域的范畴,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抢抓机遇,奋发有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医科学事业加速发展,为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笔者以为,要想做好上述工作,必须抓住中医发展的主要素,准确把握中医科学的几个维度,将其作为基本依据和标准,这是新时期传承弘扬中医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系统整体——中医科学的研究维度


“科学”一语自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广为各界所接受。胡适在《科学与人生观》中说:“近几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或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名词就是科学。”


科学即规律之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理论知识体系,其活动永无止境。科学受文化背景的影响最重,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之分,如对比中西方科学,无论天文、数学、医学、建筑等,皆有分野。实践证明,科学研究的视角和形态可以是多元的,判定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只在于活动本身的内容和性质,而与研究对象和方法无关。


医学是探讨生命、疾病、健康存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至少有东西方两种源流和形态,西医学不是唯一的医学科学,西方科学体系也不是唯一的科学体系,它们都不是检验中医是否科学的适宜标准。1977 年,恩格尔曾指出:“今天统治西方医学的疾病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它认为疾病是一切行为的现象,都必须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这是还原论的办法。它认为任何不能作如此解释的都必须从疾病的范畴中清除出去,这是排外主义的方法。”


中医学以系统观、恒动观、辨证观为特征,注重系统综合,注重事物本身和事物间的有机性、联系性,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科学传统,与西医科学迥然不同,中医以其系统视角的科学维度开展的研究与实践,绝大多数是西医科学未做过的。中医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宏观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

46
发表于 2016-1-8 11:17:4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5 20:41
一、系统整体——中医科学的研究维度
————————————————————————————
西医学 ...


1、西医也有整体,但与中医的整体是不同层次。
2、把人当做机器是西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当然不是以人为本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9:58:54 | 只看该作者
叶苗先生,您那些发言是不是反复在论坛粘贴呀?就不会即兴发言?大鹏被永久禁言是前车之鉴。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2:52:0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搞中西医结合的都向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学习,始终站在中医立场,不西化,那么,一定有发展前途!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08:20:4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中医功底错,虽然学习过西医,立足点始终在中医,应该是方向没问题。
42
发表于 2016-1-7 07:27:08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门学问的发生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不能把中医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人为地割裂开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大宇宙小宇宙……都是一个意思。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著作中,会有不同的说法,是很自然的,在《内经》中必然体现出来。不能为了反对经典,把中医与中国古代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学习经典,学习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取象比类、脏象经络……,要学习其精神实质,不懂的、自己认为不对的,暂时放到那里,不要轻易废除、否定,留给后来的智者。
41
发表于 2016-1-7 06:43:56 | 只看该作者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的医学典籍——《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
40
发表于 2016-1-6 20:37:2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6 20:30
千总,咱们的争论先歇一下,刚看到铁骨先生发的一篇文章,文章长,我只看了个结语,这是天人合一正解,您 ...

不用点链接,就本栏目,和这个帖子挨着。
39
发表于 2016-1-6 20:30:34 | 只看该作者

千总,咱们的争论先歇一下,刚看到铁骨先生发的一篇文章,文章长,我只看了个结语,这是天人合一正解,您看看,有什么看法咱们在这里或那里可以继续。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95&extra=page%3D1
38
发表于 2016-1-6 20:27:5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6 12:23
天人相应是《内经》的,天人合一是《内经》以后近一千年的。两码事。
就是《内经》的天人相应也是可以讨 ...

37
发表于 2016-1-6 20:23:4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6 20:17
《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 ...

天人相应是《内经》的,天人合一是《内经》以后近一千年的。两码事。
就是《内经》的天人相应也是可以讨论的。
您说什么封建文人,咱们现在学习、讨论的东西不都是封建文人的吗?难道《内经》是封建武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13:04 , Processed in 0.1789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