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46|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五行擂台赛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2-8 17:5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论坛里,关于五行之争的辩论,刚刚落下了一个阶段。

      对这次的辩论,有人质疑,有人赞成。

      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这个辩论,很有价值,也非常的有意义。因为,对五行的认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两种非常鲜明的观点和认识,逃避和掩盖,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参加这次辩论的,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和辛苦。

     第三,论坛管理层,对这次辩论,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管理层,同样也付出了艰辛。

    第四,这次五行的辩论,不会是五行之争的完结,他也不过是五行之争的过程中的,一段插曲,虽然未必就是非常的圆满,但是,却是一次思考和行动。任何事情,都会有不足之处。对这次辩论,也不该,求全责备。因为,思考和讨论,就比不闻不问,要好的太多了。

      何况五行之争,是中医界,不能躲避的事情,我们要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逃避和做鸵鸟。

     
44
发表于 2015-12-9 20:3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5-12-9 20:52 编辑

撤消一条消息。
43
发表于 2015-12-9 20:26:03 | 只看该作者
       五行与分类有没有关系?!肝心脾肺肾是不是五类?!

点评

中医的“肝心脾肺肾”五脏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的各处作用相对应。  发表于 2015-12-9 21:57
42
发表于 2015-12-9 20:21: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论坛里怎么这么多三八250?!
   针灸是安慰治疗!肝长左脚后跟上!没有阴阳五行学说!
41
发表于 2015-12-9 20:1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5-12-9 20:52 编辑

撤消一条消息。
40
发表于 2015-12-9 20:18: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论坛里怎么这么多三八250?!
   针灸是安慰治疗!肝长左脚后跟上!没有阴阳五行学说!
39
发表于 2015-12-9 19:19:20 | 只看该作者
       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与分类无关!辣子一行茄子一行!行行出状元、银行、商行,……都是生克乘侮!?没有五类的意思?!
38
发表于 2015-12-9 19:09:02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5-12-9 10:54
五行中的每一行,可以分阴阳。您可以认为,阴阳五行是一个学说。因为,讨论这个,太费工夫。我们只要会用, ...

       先生,输了就认输,不要胡搅蛮缠。不要转移视线,科学是实事求是,不是随心所欲!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8:54:4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中的每一行,可以分阴阳。您可以认为,阴阳五行是一个学说。因为,讨论这个,太费工夫。我们只要会用,懂的内在道理,就可以了。否则,各找自己的依据,争论就无休无止。没什么价值
36
发表于 2015-12-9 18:32:30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在地球这个视角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间就是通过东南中西北显示出来的。
35
发表于 2015-12-9 18:29:03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今天的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方面,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的分成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应全面领会五行的真正内涵。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压制过分而丧元气走向衰败。
      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2]  。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8 10:47 , Processed in 0.0766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