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可通约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1-26 06: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1-25 23:30 编辑

      

          以“血”为例。血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红色液体,能够自己凝固。中西医都没有意见。可是,到了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先说中医里的血:心主血脉中的血,与沿着经脉运行的血,就不一样了,后者与气不可分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津液中的血,气血是可分割的,他们都来源于精。气血津液辩证中的血证,血的含义又发生了变化。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血证与气血津液辩证中的血证、伤寒论中的太阳蓄血证、王清任的血瘀证、陈可冀的瘀血证、络病学中的血瘀证等等,血的内涵与外延各不相同。
     西医学中的血:脾脏中的血,肝脏中的血,骨髓中的血,血管里流动着的血,无论从成分上,细胞的功能形态上,血液的机能上都有差别。血液病中的出血与外科学中的出血、传染病中的出血、免疫疾病中的出血等,其外延与内涵大不相同。
     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差别有多大?!
     所以,中西医的概念不能直接对接,看到“血”,就认为中西医的“血”是一样的,血虚就是贫血!血热,就是血液温度升高!
     我所说的中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具有可融合性,就是说,我们在使用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二者的不同,而且还看的二者的共同之处。在比较中西医概念的时候,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概念直接对接是极其错误的。
     中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运用西医的知识、西方科学方法,不可能对中医的任何一个概念,做出完美准确的解释,只能够做出大致的、近似的、不精确的解释。如同圆周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够取其近似值,这就够用了!

18
发表于 2015-11-28 16:38:29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27 11:13
中西医结合既要看到中西医的不同,不同才要结合;又要看到中西医的相同,相同才能结合。所以我的结论就是 ...

17
发表于 2015-11-27 11:37: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发表于 2015-11-27 11:34: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
发表于 2015-11-27 11:22: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1:18:14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27 02:54
出来,就是中西医融合了!
   我已经出来了!出版了三本书。
   强调不可通约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中西 ...

         毕达哥拉斯、无理数,你复习了吗?!
      说说看。
13
发表于 2015-11-27 11:18: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1:16:33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27 02:54
出来,就是中西医融合了!
   我已经出来了!出版了三本书。
   强调不可通约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中西 ...

        外行看热闹!
     说些外行话,热闹热闹,就算了。
11
发表于 2015-11-27 11:13: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15-11-27 10:54: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5-11-27 10:50:0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6 16:09
出来,就是中西医融合了!
   我已经出来了!出版了三本书。
   强调不可通约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 ...

中西医结合既要看到中西医的不同,不同才要结合;又要看到中西医的相同,相同才能结合。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既看到中西医的不同,又看到中西医的相同,中西医结合才有可能大功告成;只看到中西医的不同,或者只看到中西医的相同,中西医结合就不可能成功。就说这一点吧,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8 09:48 , Processed in 0.0596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